龙空技术网

树蛙科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光明网 141

前言:

此时看官们对“420ma转05v算法”大概比较注意,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剖析一些“420ma转05v算法”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对于“420ma转05v算法””的相关资讯,希望大家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稳健的系统发育假说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基础,其对于解决分类争议,理解演化历程和解析分化模式至关重要。树蛙科(Rhacophoridae)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多样性丰富,目前已描述有约19个属420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该类群表现出多样的性状差异,因此,该科在生物学的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是验证进化假说的理想材料。近些年,基于传统DNA基因片段数据,树蛙科的系统发育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争议和冲突的地方仍然广泛存在,需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另外,树蛙科有着两栖类中最为丰富的繁殖类型,但是,这些繁殖方式是如何演化的,以及与物种多样性分化的关系,目前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课题组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Elizabeth Prendini一起,联合国内外合作者收集了各大陆树蛙科主要代表类群物种,基于探针杂交富集的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了352个核基因序列,对树蛙科进行了首次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分析显示,树蛙科主要支系间的关系得到很好解决,解决了一些分类争议。基于时间树,研究人员重建了现生树蛙科的生物地理历程。分析显示,现生树蛙科起源于亚洲内陆地区,时间点对应于始新世气候适宜时期,然后辐射到东南亚、南亚、喜马拉雅山和非洲。类似的时空演化模式在其他类群中也被报道,提示这可能是一个共同模式。

另外,树蛙科繁殖类型以有序的渐进的方式进行,演化方向是越来越摆脱对水体的依赖。水生繁殖方式是树蛙科最原始的繁殖特征,胶状繁殖方式是水生繁殖方式向陆生繁殖方式转变的过渡特性。不同的繁殖方式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完成树蛙科繁殖方式的转变持续约30 Ma,这与传统的“适应性辐射”模式不符。重要的是,繁殖方式的演化与物种多样性分布的不均匀紧密相关。分化速率与物种多样性成正比,越新出现的繁殖类型越陆地化,分化速率也越高。这些结果证实,繁殖类型可能是一个关键性状,促进了树蛙科的多样性分化。

该研究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了对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模式的认识。研究成果以An integrative phylogenomic approach illuminate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of Old World tree frogs (Anura: Rhacophoridae)为题,发表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文章链接DOI: 10.1016/j.ympev.2019.106724),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昆明动物所助理研究员陈进民、Elizabeth Prendini和昆明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吴云鹤,通讯作者为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车静和西南林业大学副教授袁智勇。

该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东南亚中心项目及国际伙伴计划等的支持。

基于352个核基因构建的树蛙科物种系统发育关系

树蛙科物种的生物地理重建

树蛙科物种繁殖方式的祖先性状重建

树蛙科不同繁殖方式的分化速率比较

标签: #420ma转05v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