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小伙伴们对“树形数组php”大致比较注重,你们都想要剖析一些“树形数组php”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树形数组php””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全文篇幅较长,细心理解一定会有收获的♪(^∇^*)。
1|0线段树1|1一些概念
线段树是一种二叉搜索树,每一个结点都是一个区间(也可以叫作线段,可以有单点的叶子结点),有一张比较形象的图如下(侵删):
可以看出,线段树除根结点外的其他节点,都由其父节点二分长度得到,这种优秀的性质使得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看成是一棵完全二叉树。而完全二叉树可以用一个数组表示:设根节点下标为 nownow (在代码中我习惯用 nownow 表示当前节点, ls(now)ls(now) 表示左孩子结点, rs(now)rs(now) 表示右孩子结点),则:
ls(now)=now∗2,rs(now)=now∗2+1ls(now)=now∗2,rs(now)=now∗2+1
这样就可以快速得到孩子的下标,根节点的下标为1,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编号即可将一颗线段树存入小巧的数组里了,不用烦人的指针。一般我会把左孩子和右孩子写到宏定义去,让代码更简洁,并且使用位运算,即:
ls(now)=now<<1,rs(now)=now<<1|1ls(now)=now<<1,rs(now)=now<<1|1
这是等效的写法,同时我们要获得中间值,来二分 nownow 结点,同样我用了宏定义:
mid=(l+r)/2mid=(l+r)/2
ll 和 rr 是 nownow 的左右边界,即它所能管理(覆盖)的范围,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线段树有很多种写法,我看的很多代码都是把 ll 和 rr 写在线段树节点的结构体里面,我习惯是用传参数的方法(其实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看个人习惯,最后熟练一种即可,但是另一种也要看得懂)。左孩子的左边界还是 ll , 右边界变成了 midmid ;右孩子的左边界变成 mid+1mid+1 ,右边界是 rr 。这样就可以递归建树了。 这个线段树数组的大小也是要注意(经常 RERE 的地方),要开4倍的数组,就是说一个长度为10的区间,得开到40的数组。一般题目数据的范围都是在 105105 的量级。有时数据范围过大,还可以用离散化解决它,这在后面的博客中会讲到。
1|2能解决什么问题
线段树能解决超多有关区间的问题,还有一些不这么明显的区间问题(废话)。像什么单点修改,单点查询,区间修改,区间查询都不在话下,应用范围比树状数组广,变通性极强(树状数组能解决的问题线段树都能解决,但是后者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树状数组还是搞不了的,但是树状数组时空常数小,代码量少,还不容易写错)。线段树可以区间维护区间和、区间乘,区间根号,区间最大公因数,连续的串长度等、区间最值操作等。这里我给出一个洛谷题单和一个牛客题单,我也是刚刚刷完了这些题,质量都很高。
题单一:洛谷【数据结构2-2】线段树与树状数组题单二:牛客算法竞赛入门课第九节(线段树)习题
我是先做牛客的再去做洛谷的,顺序没什么。牛客题解比较少,需要自行百度理解(摘自牛客的一些比赛的比较多),洛谷质量就很高,题解丰富,做法也很多。可以先去做掉洛谷的四道模板题(线段树两道,树状数组两道,你还会发现线段树其实有三道模板题,模板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先刷完前面的题再去攻克,不然很可能会自闭(我坦白了,我已经自闭了))。写完这篇总结后我会挑一些比较好的题再写一篇博客,算是题解总结吧。
1|3建树、修改和查询
题目一:P3372 【模板】线段树 1 我们从模板题入手,题目中的两个操作正是线段树很经典的操作:区间修改和区间查询。我们思考以下几种做法: ① 如果让我们暴力地修改区间每一个值,再暴力查询区间的每一个值,修改和暴力都是 O(n)O(n) ,加上 mm 次操作,总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m)O(nm) 的,必定 TLETLE 。 ② 预处理前缀和,进行离线操作。每次修改为 O(n)O(n) ,查询为 O(1)O(1) ,时间复杂度依旧是 O(nm)O(nm) ,还是会 TLETLE 。 ③ 以上操作的瓶颈都每次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 O(n)O(n) ,这时我们想起了每次操作都是 O(logn)O(logn) 线段树, 总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mlogn)O(mlogn) , ACAC 了。 开始介绍之前,先交代一下线段树结构体:
const int maxn = 1e5+5;struct node{ ll sum,lazy; //sum为区间和,lazy为懒标记}t[maxn<<2]; //开四倍空间
区间和就不用说了,重点讲一下线段树 O(logn)O(logn) 操作的关键:懒标记 lazylazy 。懒标记就是懒,将对区间操作的命令不立刻执行,而是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执行下去,否则就继续“偷懒”,将命令继续压在自己手上,不往自己孩子传。什么时候可以不往孩子节点传下去(即偷懒)呢?如果此时要修改的区间范围已经囊括了当前节点能管理的范围,那我就把这个命令直接在当前节点消化掉,不必再通知孩子也要执行这个命令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命令 [1,10][1,10] 区间全部给我加 1010 ,到 [1,10][1,10] 这个节点的时候,[1,10][1,10] 正好包含住我管理的区间,那我直接给它的懒标记加上 1010 ,给区间和加上 100100 ,美滋滋地结束了任务,孩子们甚至不用知道这件事。下次如果要查询 [1,10][1,10] 的区间和的话,我直接在 [1,10][1,10] 这个节点返回就好了,因为它已经修改正确了。但是很多时候命令的区间是多个节点的并集区间。如果接下来我要 [4,7][4,7] 这个区间加 55 ,这个区间是 [4,5][4,5] 和 [6,7][6,7] 这两个节点的并,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在这两个节点打上标记就完事了吗?可事实上你之前在 [1,10][1,10] 打上了懒标记,这个会影响 [4,5][4,5] 和 [6,7][6,7] 的区间和,而它的影响因为上次偷懒还没传下去呢,实际上 [4,5][4,5] 和 [6,7][6,7] 的懒标记应该打上 1515 才对。那我们怎么亡羊补牢呢?诶,这需要 pushdownpushdown 函数帮忙啦,先卖个关子,先来讲讲怎么建树和修改。
建树build
先给出代码,四行建树。
void build(int now,int l,int r){ if(l == r) { cin>> t[now].sum ; return;} build(ls,l,mid); build(rs,mid+1,r); t[now].sum = t[ls].sum + t[rs].sum;}
nownow是当前节点的数组下标,ll 和 rr 是它所管辖的范围,如果 ll 和 rr 相等,说明到了叶子节点,也就是单点的情况,这时就直接读入数据好了,只有一个元素,区间和肯定就是它本身了,注意之后要返回,因为它不可再细分了;否则,将管辖范围一刀两半,利用类似完全二叉树的性质,递归建立左子树 lsls 和右子树 rsrs,这是我的宏定义(你可以修改各个变量名,很多人习惯用 pp 代表当前节点,我比较直接就用 nownow 了):
#define ls now<<1#define rs now<<1|1#define mid (l+r)/2
建树代码最后一行是关键,也是线段树建树的精髓,我们一般将这句话写在一个函数 pushuppushup 里面,与 pushdownpushdown 正好对应。在这里,它在递归返回时,左右子树已经建好了,要将它们的区间和信息整合到根节点,这里直接累加即可,不必成单独一个函数。但是当要维护的信息量很多时,因为这个 pushuppushup 后面还会调用,我们会将它单独写成一个函数以减少代码量,降低维护成本。这里的 pushuppushup 代码可以写成:
void pushup(int now){ t[now].sum = t[ls].sum + t[rs].sum;}
建树完毕,总结一下: 1.先写递归返回条件 l==rl==r 。 2.递归左右子树 。 3.合并两子树 pushuppushup 。
修改update
同样先给出代码:
void update(int now, int l, int r, int x, int y, int value){ if(x <= l && r <= y) { t[now].lazy += value; t[now].sum += (r - l + 1) * value; return; } if(t[now].lazy) pushdown(now,r-l+1); //懒标记下传,与本次修改的信息无关,只是清算之前修改积压的懒标记 if(mid >= x) update(ls, l, mid, x, y, value); if(mid < y) update(rs, mid + 1, r, x, y, value); pushup(now);}
前三个参数是固定参数,只与线段树本身有关,可以无脑打上,后三个参数在本题的意义为将 xx 到 yy 区间上每个值加上 valuevalue (可正可负)。 首先我们还是得先写递归返回条件:如果要修改的区间满足 [l,r]∈[x,y][l,r]∈[x,y] ,也就是说已经涵盖了本区间了,那我就没有必要再将修改信息往下传了,在我这里修改就可以了嘛。所以我们偷个懒,打上标记,给区间和加上增量,搞定,返回。但是如果要修改的区间是 [l,r][l,r] 的一部分,就要像之前我们说的,要执行神秘的 pushdownpushdown 操作了,即将懒标记下传。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本次下传懒标记和这次修改没有任何关系,从传递的参数也可以看出来与后三个参数无关,它的作用就是清算之前偷懒造成的影响。来看看这个重要的 pushdownpushdown 代码
void pushdown(int now,int tot){ t[ls].lazy += t[now].lazy; //懒标记给左孩子 t[rs].lazy += t[now].lazy; //懒标记给右孩子 t[ls].sum += (tot - tot/2) * t[now].lazy; //区间和加上懒标记的影响,注意范围 t[rs].sum += (tot/2) * t[now].lazy; t[now].lazy = 0; //记得懒标记下传后清0}
新参数 tottot 表示当前节点管辖区间的范围大小,注意左孩子管辖范围为 tot−tot/2tot−tot/2 ,右孩子是 tot/2tot/2 ,在加区间和的时候要小心。把之前偷懒的部分传给孩子后,偷懒记录就清零啦(摸鱼成功)。这时不要不放心继续 pushdownpushdown 左孩子和右孩子,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之后我们还会继续 updateupdate 左子树和右子树(看上上个代码),如果有需要就会进行 pushdownpushdown,没有需要就继续偷懒。这样就能保证完整的 updateupdate 操作是 O(logn)O(logn) 的。注意,递归左右子树之前先判断需不需要递归。分两种情况,如果你要修改的部分完全在左子树,就没有必要修改右子树;同理亦是如此。这样可以防止无限递归了(如果在测试样例的时候发现不出结果,大概率就是这里没写对)。 修改完毕,总结一下: 1.先写递归返回条件 x<=l && r<=yx<=l && r<=y ,执行偷懒操作。 2.如果当前节点有懒标记积压,执行 pushdownpushdown 操作,先清算之前的账。 3.根据条件判断递归哪棵子树(可能两棵都会修改)进行修改。 4.合并两子树 pushuppushup 。
查询query
最后一部分就是查询了,与修改操作其实比较类似:
ll query(int now, int l, int r, int x, int y){ if(x <= l && r <= y) return t[now].sum; if(t[now].lazy) pushdown(now,r-l+1); ll ans = 0; if(mid >= x) ans += query(ls, l, mid, x, y); if(mid < y) ans += query(rs, mid + 1, r, x, y); return ans;}
你可能也发现查询操作比较好理解,最不容易写错,也是写的比较开心的一部分了。要注意的还是记得 pushdownpushdown ,因为要查询的区间可能是当前节点的某个孩子,如果不把之前的懒标记下传,查询会出错。递归返回区间和就行,并不用 pushuppushup (查询不会修改当前节点的值)。 查询完毕,总结一下: 1.先写递归返回条件 x<=l && r<=yx<=l && r<=y ,返回区间和信息即可。 2.如果当前节点有懒标记积压,执行 pushdownpushdown 操作,先清算之前的账。 3.根据条件判断递归子树进行查询。 4.合并两子树查询结果并返回。
1|4完整代码:
#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For(i,sta,en) for(int i = sta;i <= en;i++)#define speedUp_cin_cout ios::sync_with_stdio(false);cin.tie(0); cout.tie(0);#define ls now<<1#define rs now<<1|1#define mid (l+r)/2typedef long long ll;const int maxn = 1e5+5;int n,m;struct node{ ll sum,lazy; //sum为区间和,lazy为懒标记}t[maxn<<2];void pushup(int now){ t[now].sum = t[ls].sum + t[rs].sum;}void build(int now,int l,int r){ if(l == r) { cin>> t[now].sum ; return;} build(ls,l,mid); build(rs,mid+1,r); pushup(now);}void pushdown(int now,int tot){ t[ls].lazy += t[now].lazy; //懒标记给左孩子 t[rs].lazy += t[now].lazy; //懒标记给右孩子 t[ls].sum += (tot - tot/2) * t[now].lazy; //区间和加上懒标记的影响,注意范围 t[rs].sum += (tot/2) * t[now].lazy; t[now].lazy = 0; //记得懒标记下传后清0}void update(int now, int l, int r, int x, int y, int value){ if(x <= l && r <= y) {t[now].lazy += value; t[now].sum += (r - l + 1) * value;return;} if(t[now].lazy) pushdown(now,r-l+1); //懒标记下传,与本次修改的信息无关,只是清算之前修改积压的懒标记 if(mid >= x) update(ls, l, mid, x, y, value); if(mid < y) update(rs, mid + 1, r, x, y, value); pushup(now);}ll query(int now, int l, int r, int x, int y){ if(x <= l && r <= y) return t[now].sum; if(t[now].lazy) pushdown(now,r-l+1); ll ans = 0; if(mid >= x) ans += query(ls, l, mid, x, y); if(mid < y) ans += query(rs, mid + 1, r, x, y); return ans;}int main(){ speedUp_cin_cout//加速读写 cin>>n>>m; build(1,1,n); //建树顺便读入,省一个数组 int op,l,r,d; For(i,1,m){ cin>>op; if(op == 1) { // l 到 r 加上 d cin>>l>>r>>d; update(1, 1, n, l, r, d); }else { cin>>l>>r; //查询 l 到 r 的值 cout << query(1, 1, n, l, r) << endl; } } return 0;}
干掉这题就可以去做P3373 【模板】线段树 2了,这题会提升你对懒标记的理解,pushdownpushdown 的懒标记下传处理变得有些复杂。因为它要同时维护区间加标记和区间乘标记,区间乘标记会同时影响区间加标记和区间乘标记,想要 ACAC 还是得细心理解乘和加的关系。
2|0树状数组2|1一些概念
树状数组,顾名思义,就是像一棵树的数组。其实它和树关系不太大,实际操作时有类似在树上节点的跳跃的过程,但是在写代码的时候它也不过是个一维数组而已,和线段树还是有一点点像的,不过是将线段树的一些精华部分充分压缩了。来,让我们看看传说中的树状数组长啥样(纯手工,不要在意细节):
绿油油的就是树状数组啦,它头上红色的是这个下标对应的二进制,最底下的就是原数组了。直觉告诉你,他们之间隐约存在某些关系。你可能会觉得这里一共有两个数组,还有一堆连线,要维护起来是不是很麻烦啊。其实他们可以只用一个一维数组存储所有信息,而其中关键的纽带就是二进制。 我们设原数组为 AA ,树状数组为 TT ,定义连线的意义就是一个节点能管辖的范围。例如 T1T1 能直接管辖管辖到 A1A1 , T2T2 能管辖到 T1T1 (间接管辖到 A1A1)和 A2A2, T4T4 能管辖到 T2T2 、T3T3 和 A4A4 ,亦即 T4T4 能管辖到原数组 A1A1 、A2A2 、A3A3和 A4A4 ...以此类推,T8T8 能管辖到原数组所有值。所以,我们只要存储 T1T1 , T2T2 的值,原数组中 A2A2 可以由这两者相减得到;同理, A5A5 、A6A6 、A7A7和 A8A8 的总和可以由 T8T8 减去 T4T4 得到。所以,我们只要保留树状数组,原数组的信息完全可以由树状数组维护出来,并且轻松知道任意一个区间的信息和。 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如何知道谁管辖谁,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时,奇妙的二进制出现了。观察树状数组头上的二进制,看出被管辖者与管辖者之间在二进制上的联系了吗?揭晓答案,被管辖者加上 2k2k,kk 为被管辖者二进制末尾零的个数,即可得到管辖着的二进制!举个例子,T2T2 的二进制为 00100010 ,加上 21(0010)21(0010) ,得到 01000100 ,即 T4T4 。我们一般将 2k2k 写成一个函数叫 lowbitlowbit ,树状数组下标 xx 与它的 lowbitlowbit 如下关系:
lowbit=x&(−x)lowbit=x&(−x)
证明其实没必要,会用就行,这涉及到负数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形式,可以自己证一下。
2|2修改update
P3374 【模板】树状数组 1 树状数组完全不用像线段树一样需要一个函数来建树,声明了一个一维数组(数组大小等于数据量即可,不用开多几倍)直接就可以进行修改查询等操作了。它的修改函数代码非常短,而且形式几乎不变。
void update(int now,int value){ while(now <= n){ t[now] += value; now += lowbit(now); }}
三行循环就结束了,线段树自愧不如。这个函数的意义是在原数组的 nownow 的下标位置加上 valuevalue ,循环的终点是大于了树状数组的下标范围 nn 。它是怎么通过加上 lowbitlowbit 实现的呢?来看下面这张图:
假如我们要修改原数组 55 这个位置的值,能管辖到它的只有 T6T6 和 T8T8 。因为我们要求区间和,所以 T6T6 和 T8T8 要都加上 T5T5 修改后的值才行。这时我们用一个 lowbitlowbit 在循环中从 T5T5 跳到 T6T6,再跳到 T8T8 ,一气呵成。这样,单点修改操作就完成啦。
2|3查询query
查询操作永远是和修改操作配套的,一切修改的目的都是为了查询的方便。既然修改代码这么短小精悍,那么查询代码就更加小巧了,请看:
ll query(int now){ ll ans = 0; //long long 类型的答案 while(now){ ans += t[now]; now -= lowbit(now); }return ans;}
代码的意义是查询原数组从 11 到 nownow 的前缀和,即从 A1A1 到 AnowAnow 的和。注意这时我们的 lowbitlowbit 操作变成了减,而之前修改操作是加。原理也可以看图说明:
图中我们查询的是 11 ~ 77 的前缀和,我们先加上 T7T7 的答案,再减去它的 lowbitlowbit 跳到 T6T6 ,最后跳到 T4T4 ,因为 T6T6 和 T4T4 在前面的修改操作中已经维护出了自己管辖区域的区间和,都加上就是 11 ~ 77 的前缀和了。 知道了前缀和,区间和其实就很容易了,假如我们要求 [x,y][x,y] 的区间和,其实就是 query(y)−query(x−1)query(y)−query(x−1) ,注意是 x−1x−1 ,要自己想一想,这个地方总是容易被忽略。
2|4完整代码
#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For(i,sta,en) for(int i = sta;i <= en;i++)#define speedUp_cin_cout ios::sync_with_stdio(false);cin.tie(0); cout.tie(0);#define lowbit(x) x&(-x)typedef long long ll;const int maxn = 5e5+5;int t[maxn],n,m,num;void update(int now,int value){ while(now<=n){ t[now]+=value; now += lowbit(now); }}ll query(int now){ ll ans = 0; //long long 类型的答案 while(now){ ans += t[now]; now -= lowbit(now); }return ans;}int main(){ speedUp_cin_cout cin>>n>>m; For(i,1,n) { cin>>num; update(i,num); }int op,x,y; For(i,1,m){ cin>>op>>x>>y; if(op == 1) update(x,y); else cout<<query(y)-query(x-1)<<endl; } return 0;}
是不是比线段树短多了。这是单点修改,区间查询。洛谷还有道P3368 【模板】树状数组 2,是区间修改,单点查询。这就需要差分的思想了。所谓的差分,其实就是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对于第一项而言,a[0]=0a[0]=0 。设数组 a[ ]={1,9,3,5,2}a[ ]={1,9,3,5,2} ,那么差分数组t[ ]={1,8,−6,2,−3}t[ ]={1,8,−6,2,−3} ,即 t[i]=a[i]−a[i−1]t[i]=a[i]−a[i−1] ,那么
a[i]=t[1]+...+t[i]a[i]=t[1]+...+t[i]
这不就是前缀和吗?以对原数组的区间修改,单点查询就是在其差分数组上单点修改,区间查询。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单点其实是要修改两个点。例如我们如果要让 [2,3][2,3] 区间加上 44 ,首先是要修改差分数组上的 t[2]+4t[2]+4, 然后还要修改 t[4]−4t[4]−4 ,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 [2,3][2,3] 区间比其他区间突出了一块,整体提高了 44 ,而其他的区间的差分关系并没有被改变。这样,我们也可以很愉快地 ACAC 这道题了。
2|5还有一些话
做模板题是快乐的(除了P6242 【模板】线段树 3),但是实际应用起来是比较头疼的。因为线段树和树状数组灵活性很高,可以解决很多看似无法下手的问题,但是要维护的信息多得容易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了),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时不时就得感叹一下“妙”。这些都得做更多的题来体会了。还有不要死记模板,要清楚知道每一步的作用,很多时候一些顺序会颠倒,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是需要警惕的。
最后,咱给小编:
1. 点赞+评论
2. 点头像关注,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谢谢!!
标签: #树形数组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