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形势所迫!公交车涨价,网约车取消“一口价”,背锅的还是乘客

蓝白观楼市 25984

前言:

此刻兄弟们对“滴滴打车一口价会涨价吗”大体比较注重,朋友们都需要学习一些“滴滴打车一口价会涨价吗”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滴滴打车一口价会涨价吗””的相关知识,希望看官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大家好,我是蓝白。

先祝双节快乐,花好月圆。

在等待了近四个月之后,天津的公交师傅们,终于拿到了补发的工资。

第一财经报道,从今年6月份开始,拥有1.83万名职工的天津公交集团被曝出欠薪。

9月18号,财政局拨了7个亿给公交集团,22号,员工告诉记者,拖欠的工资已经发下来了。

工资的事情是解决了,公交的问题没解决。

是的,世事艰难,每次最先受伤的总是公交车。

去年9月份,蓝白做过一个关于公交车的视频,欠薪,亏损,停运的城市越来越多,是2022年最惨的行业之一。

时隔一年再看,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只是在不同地域、不同城市,以同样的方式发生着。

关注度高了,就把拖的工资发下去,跟打地鼠一样,敲下去一个,又冒出来一个。

9月份,湖南衡山县公交发文说4年负债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早些时候,保定临时停运23条线路,商丘发了停运通知又删掉了。

再往前数,河南郸城县,湖南耒阳,河北张家口尚义县,辽宁葫芦岛建昌县,都是发了停运公告又收回了,兰州还脑洞大开想出了贷款发工资的方法。

大家注意到了没,以前还都是东北、中部、西南的某省某县,财力紧张情有可原。

现在,连保定这样的千万人口大市,天津这样的TOP级城市,都出现了亏损欠薪的问题。

原因还是那几个:

1,坐的人越来越少了。

疫情三年对公交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2014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到了782亿人次的高峰。

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53亿人次。

8年,消失了400多亿人次,私家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出门可选择的方式太多了,我自己也很久没坐过慢吞吞又不照点的公交了。

2,人次腰斩就意味着收入腰斩,补贴也没了。

过去几年为了推动公交车电动化,只要进入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一台车身长8-10米的公交,一年跑3万公里,能获得6万元补助。

这个补助在2021年就到期了,自此之后,城市公交,已经属于地方财政事权。

地方财政,大头就是卖地。

去年,青海、天津、吉林卖地收入跌幅超过60%,云南、甘肃、黑龙江、辽宁跌幅超过50%。

今年上半年,地方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才18687亿元,在2022年的基础上,同比又降了20.9%。

不断缩水的收入,还要兼顾民生、城建、三保支出。

公交?没钱,说啥都白扯。

土地变不出来金子,钱撒不到公交车上,形势所迫,似乎只能涨价了。

所以,我们看到:

9月份,兰州新区公交涨价,区域公交2元一票制,城乡公交15km以内线路3元一票制,15-20km4元,20km以上5元一票制,随后兰州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召开,半数同意涨价,接下来全域公交都会告别1元时代。

8月份,广州公交票价听证会,15公里以内票价2元,15公里以上3元。

沈阳,实行了近20年的70元“通用月票卡”准备取消,实行阶梯式优惠。

大城市公交涨价是个好办法,不缺人坐嘛,那五六十八线的小县城咋整?

补助没了,客流少了,票价再涨,越涨坐的人只会越少。

结局不难猜:大城市靠涨价、个性化服务、各种定制线路来维持运营。

小城市涨不动,重点线路靠学生、老人的勉力经营,城乡线路,冷门线路缩减乃至消失,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减小。

有需求的,出门开车打车拼车,自己想办法吧。

当公交车在抱怨网约车把乘客都抢完的时候,网约车的司机们也不好过。

前段时间,全国多地的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了密集约谈。

武汉,对网约车平台优惠、打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还有合肥,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如主导不同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统一标准的“一口价”活动。

杭州,将责令网约车公司(平台)严格执行备案价,取缔“一口价”“优惠价”等价格。

对乘客来说,一口价单子很香啊,不用盯着路线看,不怕单价一个劲往上蹦,为啥要整治呢?

主要是网约车司机们的意见太大了。

司机的收入,由最低消费、分时段的里程费、时长费和远途费组成。

一口价的单子,不管路上堵不堵,路线怎么走,也就那十多块钱,除去成本和平台抽成,几乎就是白跑。

不接一口价的单,可以,后果就是连正常的单也接不到。

温州有乘客坐“一口价”网约车起了争执,可能是话赶话吧,网约车司机直接来了一句:“打‘一口价’的都是穷人”。

有的司机在后座贴张纸条:一口价乘客不能开空调。

不过司机们反映问题的时候很有策略,重点不在于不赚钱,在于“交通安全”。

比如杭州司机反映:一口价订单的安全隐患太严重了,开一个小时是这个钱、开半小时也是这个钱,这会导致司机想方设法尽快到达目的地、结束订单,容易导致超速超车、抢黄灯等各种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

这一番话,听起来有理有据,倒也能自圆其说。

问题是,你就算取消一口价,司机就能赚钱了吗?

也不一定。

一口价的根源,是行业内卷严重。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万本,比上月新增20.6万本,单月新增数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新高,和2020年年底相比增加了将近一倍。

只看滴滴的数据,2021年的活跃司机数量为1300万人,而截至今年3月份,滴滴的活跃司机数量已经达到了1900万人,不到两年,新增600多万名司机。

妹想到啊,网约车有一天也“你不开,有的是人开”了。

平台也难受,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网约车平台大概313家,和两年前相比,增加了大概100家。

在滴滴下架的那段时间,高德、百度、美团都搞了聚合平台,现在也是群雄混战。

这是小学生掰着指头都能算明白的账:

司机多了,平台也多了,乘客单量却没有变多。

司机想要更多的单,平台想拉更多的乘客,这个时候,不拼价格怎么办?

把一口价取消,司机的单价是变高了,打车的人只会更少,平台抢不到市场,只会抽成更多。

靠行政手段,很难解决乘客、司机、平台之间的供需失衡。

转了一大圈,公交车怪网约车把乘客抢走了,网约车怪同行们不讲武德把乘客抢走了。

公交涨价是被迫,网约车涨价也是被迫。

合着最后,还是再苦一苦乘客,“你不坐,我不坐,公交车网约车怎么过”。

公交车师傅难不难?

难,坐的腰酸背疼,一个月就指望那几千块钱还拖大半年不发,怎么生活?

网约车司机难不难?

难,不是为了生计被逼的没办法,谁愿意跑到凌晨,拉着醉鬼一单挣那几块钱。

乘客说我招谁惹谁了,你们涨价,我来背锅?谁生活容易了?

这段时间看新闻,不少教师、医生在降薪,阿碧规模庞大的设计院说解散就解散,送外卖为了抢单还开挂,结果还被封号。。。

他们,不都是乘客么。

有钱谁不愿意坐高价的专车,在车漆锃亮的轿车里,喝着百岁山,听司机如沐春风的唠嗑?

蓝白做了这么多期视频,有房地产的,有讲货币、物价、出口、就业的,有聊餐饮、烟酒、消费不同行业的。

经济,从来不是各行各业独自运行的孤岛,而是一个在银行、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循环的系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是过去多年,我们冲的速度太快了。

地是一直有开发商抢着拍的,新城区是必须要建的。

公交车是必须要全面电动化的,补贴是板上钉钉的。

网约车是必须要挣钱的,送外卖是必须有单的,互联网资本是必须要烧钱抢市场的。

做UP主万次播放单价是必须要几十块的,随便写点水文就能月入上万的。

买房,是必须要掏空六个钱包的。跳槽,工资是一定会涨的。

盖房子,施工方供应商是必须要垫资的。每年交这么多房子,家具家电是不愁卖的。

哪些行业冲的速度越快,大逼斗挨的越狠。

你看宏观,各种政策层出不穷,CPI转正,PMI回升,工业利润转正,社融、M2增长,发电量增加,物流数据增长,感觉经济是在变好。

但具体到细致而微的每一位个体,宏观传递到微观,总是滞后的。

生活依然迷茫,送外卖、开网约车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任你聪明绝顶,也只能在供过于求的干涸池子里打转。

在宏观数据没有连续半年、一年、两年的好转之前,这种状态还会持续。

我们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财力艰难的城市,水电气暖、出行、绿化、街道维护,质量可能会下降。

大量供给增加的职业,自媒体、网约车、外卖、直播,无论兼职全职,只有拼价格、拼谁的电池电量更足一条路。

钱还是省着点花吧,不要说什么10年后货币会贬值多少,重要的是现在钱留在手中,能救急多少。

大家都不容易,大家都是局中人。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标签: #滴滴打车一口价会涨价吗 #一口价专车价格为什么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