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这一次,彻底弄懂“秒杀系统”

51CTO 29530

前言:

如今兄弟们对“时间戳生成主键算法”可能比较关注,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些“时间戳生成主键算法”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有关“时间戳生成主键算法””的相关内容,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51CTO.com原创稿件】说到“秒杀”,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双 11”,“促销”,“买买买”等火爆的场面吧。

图片来自 Pexels

大家为了打折商品蜂拥而至,造成电商网站一片繁华的景象。但作为程序员的我们,看到的却是背后的高并发和可靠性。无论你处在软件开发的哪个阶段,都希望能够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秒杀系统。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套秒杀系统在架构设计上需要有哪些考量:

秒杀场景的特点系统隔离的设计思路客户端设计代理层设计应用层设计数据库设计压力测试总结

秒杀场景的特点

秒杀场景是电商网站定期举办的活动,这个活动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而且参与互动的商品是事先定义好了,参与秒杀商品的个数也是有限制的。同时会提供一个秒杀的入口,让用户通过这个入口进行抢购。

总结一下秒杀场景的特点:

定时开始,秒杀时大量用户会在同一时间,抢购同一商品,网站瞬时流量激增。库存有限,秒杀下单数量远远大于库存数量,只有少部分用户能够秒杀成功。操作可靠,秒杀业务流程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下订单减库存。库存就是用户争夺的“资源”,实际被消费的“资源”不能超过计划要售出的“资源”,也就是不能被“超卖”。

系统隔离的设计思路

在分析秒杀的特点后,我们发现秒杀活动是有计划的,并且在短时间内会爆发大量的请求。为了不影响现有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把它和现有的系统做隔离。

即使秒杀活动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现有的系统。隔离的设计思路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

业务隔离技术隔离数据库隔离

业务隔离

既然秒杀是一场活动,那它一定和常规的业务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单独的项目来看。在活动开始之前,最好设计一个“热场”。

“热场”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分享活动领优惠券,领秒杀名额等等。“热场”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获取一些准备信息。

例如:有可能参与的用户数,他们的地域分布,他们感兴趣的商品。为后面的技术架构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隔离

技术隔离架构图

前面有了准备工作,那么从技术上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客户端,前端秒杀页面使用专门的页面,这些页面包括静态的 HTML 和动态的 JS,他们都需要在 CDN 上缓存。接入层,加入过滤器专门处理秒杀请求,即使我们扩展再多的应用,使用再多的应用服务器,部署再多的负载均衡器,都会遇到支撑不住海量请求的时候。

所以,在这一层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好限流,当超过系统承受范围的时候,需要果断阻止请求的涌入。

应用层,瞬时的海量请求好比请求的“高峰”,我们架构系统的目的就是“削峰”。

需要使用服务集群和水平扩展,让“高峰”请求分流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同时,还会利用缓存和队列技术减轻应用处理的压力,通过异步请求的方式做到最终一致性。

由于是多线程操作,而且商品的额度有限,为了解决超卖的问题,需要考虑进程锁的问题。

数据库隔离

秒杀活动持续时间短,瞬时数据量大。为了不影响现有数据库的正常业务,可以建立新的库或者表来处理。

在秒杀结束以后,需要把这部分数据同步到主业务系统中,或者查询表中。如果数据量特别巨大,到千万级别甚至上亿,建议使用分表或者分库。

客户端设计

上面提到的三个隔离维度中,我们对技术维度是最为关心的。如果说浏览器/客户端是用户接触“秒杀系统”的入口,那么在这一层提供缓存数据就是非常必要的。

在设计之初,我们会为秒杀的商品生成专门的商品页面和订单页面。这些页面以静态的 HTML 为主,包括的动态信息尽量少。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这些商品的信息早就被用户熟识了,在秒杀的时候,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快速下单。

既然商品的详情页面和订单页面都是静态生成的,那么就需要定义一个 URL,当要开始秒杀之前,开放这个 URL 给用户访问。

为了防止“程序员或者内部人员”作弊,这里的地址可以通过时间戳和 Hash 算法来生成,也就是说这个地址只有系统知道,到了快秒杀之前才由系统发放出去。

有人说浏览器/客户端如果存放的都是静态页面,那么“控制开始下单”的按钮,以及发送“下单请求”的按钮,也是静态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静态页面是方便客户端好缓存,下单的动作以及下单时间的控制还是在服务器端。

只不过是通过 JS 文件的方式发送给客户端,在快要秒杀之前,会把这部分 JS 下载到客户端。

因为,其业务逻辑很少,基本只包括时间,用户信息,商品信息等等。所以,其对网络的要求不高。

同时,在网络设计上,我们也会将 JS 和 HTML 同时缓存在 CDN 上面,让用户从离自己最近的 CDN 服务器上获取这些信息。

为了避免秒杀程序参与秒杀,在客户端也会设计一些问答或者滑块的功能,减少此类机器人对服务器的压力。

秒杀系统前端设计简图

代理层设计

说完了秒杀系统的前端设计,请求自然地来到了代理层。由于用户的请求量大,我们需要用负载均衡加上服务器集群,来面对如此空前的压力。

代理层三大功能简图

在这一层是可以做缓存,过滤和限流的:

缓存,以 Nginx 为例,它可以缓存用户的信息。假设用户信息的修改没有那么频繁,即使有类似的修改也可以通过更新服务来刷新。总比从服务器上获取效率要高得多。过滤,既然缓存了用户信息,这里就可以过滤掉一些不满足条件的用户。注意,这里的用户信息的过滤和缓存只是一个例子。

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可以将一些变化不频繁的数据,提到代理层来缓存,提高响应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风控系统返回的信息,过滤一些疑似机器人或者恶意请求。例如:从固定 IP 过来的,频率过高的请求。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一层,可以识别来自秒杀系统的请求。

如果是带有秒杀系统的参数,就要把请求路由到秒杀系统的服务器集群。这样才能和正常的业务系统分割开来。

限流,每个服务器集群能够承受的压力都是有限的。代理层可以根据服务器集群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设置流量的阀值。

阀值的设置可以是动态调整的。例如:集群服务器中有 10 个服务器,其中一台由于压力过大挂掉了。

此时就需要调整代理层的流量阀值,将能够处理的请求流量减少,保护后端的应用服务器。

当服务器恢复以后,又可以将阀值调回原位。可以通过 Nginx+Lua 合作完成,Lua 从服务注册中心读取服务健康状态,动态调整流量。

应用层设计

“秒杀系统”秒杀的是什么?无非是商品。对于系统来说就是商品的库存,购买的商品一旦超过了库存就不能再卖了。

防止超卖

超过了库存还可以卖给用户,这就是“超卖”,也是系统设计需要避免的。为了承受大流量的访问,我们用了水平扩展的服务,但是对于他们消费的资源“库存”来说,却只有一个。

为了提高效率,会将这个库存信息放到缓存中。以流行的 Redis 为例,用它存放库存信息,由多个线程来访问就会出现资源争夺的情况。也就是分布式程序争夺唯一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实现分布式锁。

假设这里有多个应用响应用户的订单请求,他们同时会去访问 Redis 中存放的库存信息,每接受用户一次请求,都会从 Redis 的库存中减去 1 个商品库存量。

当任何一个进程访问 Redis 中的库存资源时,其他进程是不能访问的,所以这里需要考虑锁的情况(乐观,悲观)。

Redis 缓存承载库存变量

如果锁长期没有释放,需要考虑锁的过期时间,需要设置两个超时时间:

资源本身的超时时间,一旦资源被使用一段时间还没有被释放,Redis 会自动释放掉该资源给其他服务使用。服务获取资源的超时时间,一旦一个服务获取资源一段时间后,不管该服务是否处理完这个资源,都需要释放该资源给其他服务使用。

订单处理流程

这里的“扣减服务”完成了最简单的扣减库存工作,并没有和其他项目服务打交道,更没有访问数据库。

订单流程示意图

后面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先看图,根据图示来讲解:

首先,扣减服务作为下单流程的入口,会先对商品的库存做扣减。同样它会检查商品是否还有库存?由于订单对应的操作步骤比较多,为了让流量变得平滑,这里使用队列存放每个订单请求,等待订单处理服务完成具体业务。订单处理服务实现多线程,或者水平扩展的服务阵列,它们不断监听队列中的消息。一旦发现有新订单请求,就取出订单进行后续处理。

注意,这里可以加入类似 ZooKeeper 这样的服务调度来帮助,协调服务调度和任务分配。

订单处理服务,处理完订单以后会把结果写到数据库。写数据库是 IO 操作,耗时长。所以,在写数据库的同时,会把结果先写入缓存中,这样用户是可以第一时间查询自己是否下单成功了。结果写入数据库,这个操作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为了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我们用订单结果同步的服务不断的对比,缓存和数据库中的订单结果信息。

一旦发现不一致,会去做重试操作。如果重试依旧不成功,会重写信息到缓存,让用户知道失败原因。

用户下单以后,焦虑地刷新页面查看下单的结果,实际上是读到的缓存上的下单结果信息。

虽然,这个信息和最终结果有偏差,但是在秒杀的场景,要求高性能是前提,结果的一致性,可以后期补偿。

数据库设计

讲完了秒杀的处理流程,来谈谈数据库设计要注意的点。

数据估算

前面说了秒杀场景需要注意隔离,这里的隔离包括“业务隔离”。就是说我们在秒杀之前,需要通过业务的手段,例如:热场活动,问卷调查,历史数据分析。通过他们去估算这次秒杀可能需要存储的数据量。

这里有两部分的数据需要考虑:

业务数据日志数据

前者不言而喻是给业务系统用的。后者,是用来分析和后续处理问题订单用的,秒杀完毕以后还可以用来复盘。

分表分库

对于这些数据的存放,需要分情况讨论,例如,MySQL 单表推荐的存储量是 500W 条记录(经验数字)。

如果估算的时候超过了这个数据,建议做分表。如果服务的连接数较多,建议进行分库的操作。

数据隔离

由于大量的数据操作是插入,有少部分的修改操作。如果使用关系型数据来存储,建议用专门的表来存放,不建议使用业务系统正在使用的表。

这个开头提到了,数据隔离是必须的,一旦秒杀系统挂了,不会影响到正常业务系统,这个风险意识要有。表的设计除了 ID 以外,最好不要设置其他主键,保证能够快速地插入。

数据合并

由于是用的专用表存储,在秒杀活动完毕以后,需要将其和现有的数据做合并。其实,交易已经完成,合并的目的也就是查询。

这个合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对于那些“只读”的数据,对于做了读写分离的公司,可以导入到专门负责读的数据库或者 NoSQL 数据库中。

压力测试

构建了秒杀系统,一定会面临上线,那么在上线之前压力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做压力测试的目的是检验系统崩溃的边缘在哪里?系统的极限在哪里?

这样才能合理地设置流量的上限,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多余的流量需要被抛弃。

压力测试的方法

合理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系统有深入的了解,这里介绍两种压力测试的方法:

正压力测试负压力测试

正压力测试。每次秒杀活动都会计划,使用多少服务器资源,承受多少的请求量。

可以在这个请求量上面不断加压,直到系统接近崩溃或者真正崩溃。简单的说就是做加法。

正压力测试示意图

负压力测试。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逐步减少支撑系统的资源(服务器),看什么时候系统无法支撑正常的业务请求。

例如: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逐步减少服务器或者微服务的数量,观察业务请求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做减法。

负压力测试示意图

压力测试的步骤

测试步骤

有了测试方法的加持,我们来看看需要遵循哪些测试步骤。下面的操作偏套路化,大家在其他系统的压力测试也可以这么做,给大家做个参考。

第一,确定测试目标。与性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目标是,什么时候系统会接近崩溃。比如:需要支撑 500W 访问量。

第二,确定关键功能。压力测试其实是有重点的,根据 2/8 原则,系统中 20% 的功能被使用的是最多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些核心功能进行压力测试。例如:下单,库存扣减。

关注核心服务

第三,确定负载。这个和关键服务的思路一致,不是每个服务都有高负载的,我们的测试其实是要关注那些负载量大的服务,或者是一段时间内系统中某些服务的负载有波动。这些都是测试目标。

第四,选择环境,建议搭建和生产环境一模一样的环境进行测试。

第五,确定监视点,实际上就是对关注的参数进行监视,例如 CPU 负载,内存使用率,系统吞吐量等等。

第六,产生负载,这里需要从生产环境去获取一些真实的数据作为负载数据源,这部分数据源根据目标系统的承受要求由脚本驱动,对系统进行冲击。

建议使用往期秒杀系统的数据,或者实际生产系统的数据进行测试。

第七,执行测试,这里主要是根据目标系统,关键组件,用负载进行测试,返回监视点的数据。

建议团队可以对测试定一个计划,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硬件条件进行有规律的测试。

第八,分析数据,针对测试的目的,对关键服务的压力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该服务的承受上限在哪里。

对一段时间内有负载波动或者大负载的服务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服务改造的方向。

总结

秒杀系统的特点,并发量大,资源有限,操作相对简单,访问的都是热点数据。因此,我们需要把它从业务,技术,数据上做隔离,保证不影响到现有的系统。

因此,架构设计需要分几层来考虑,从客户请求到数据库存储,到最后上线前的压力测试。

简易的思维导图送给大家

思考顺序如下,客户端→代理层→应用层→数据库→压力测试:

客户端 90% 静态 HTML+10% 动态 JS;配合 CDN 做好缓存工作。

接入层专注于过滤和限流。

应用层利用缓存+队列+分布式处理好订单。

做好数据的预估,隔离,合并。

上线之前记得进行压力测试。

作者:崔皓

简介:十六年开发和架构经验,曾担任过惠普武汉交付中心技术专家,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后在创业公司担任技术/产品经理。善于学习,乐于分享。目前专注于技术架构与研发管理。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标签: #时间戳生成主键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