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各位老铁们对“css诞生的年份”大概比较看重,各位老铁们都需要学习一些“css诞生的年份”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有关“css诞生的年份””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3 年 4 月 4 日,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而埋葬总陪伴着新生,在 1896 年的今天,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现代奥运会创始人为法国的顾拜旦,1894 年他在国际业余体育组织上提出召开奥运会,并由此成立了国际奥委会(IOC);后经英皇和希腊女王的支持,奥委会于 1896 年的今天在希腊雅典召开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后每隔 4 年举行一次。回首过去,在计算机历史的这一天都发生过哪些关键事件呢?
1954 年 4 月 4 日:Apple I 工程师 Daniel Kottke 出生
图源:维基百科
丹尼尔·科特克(Daniel Kottke)于 1954 年 4 月 4 日出生在纽约,他是史蒂夫·乔布斯的大学同窗,也是苹果公司的首批员工之一;1972 年,科特克第一次见到史蒂夫·乔布斯,当时他们都还是里德学院的本科生。1974 年,科特克和乔布斯前往印度朝圣,拜访了当地知名的静修所,但静修所当时的主持已于 1973 年 9 月去世;然后,他们沿着干涸的河床长途跋涉,前赴另一处精修所朝圣。
从印度回来后,科特克于 1975 年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文学和音乐;他与乔布斯仍保持联系,他们还一起参加过里德学院的同学会。1976 年,科特克在哥伦比亚大学三年级时,乔布斯要求科特克和他一起参与一个业余计算机项目;科特克在夏天组装并测试了电路板,正是在那个夏天,科特克意识到了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
科特克组装和测试的这些电路板随即在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手中进一步变成了 Apple I 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也成为了苹果公司一切的开始。1977 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科特克作为全职员工加入了苹果公司;就在那时,乔布斯、科特克和乔布斯的女友克里斯安·布伦南在库比蒂诺的苹果办公室附近合租了一所房子。
“我是唯一一个在车库工作过的人……沃兹尼亚克每周会来一次,带着他最新完成的代码来。从那个意义上说,乔布斯没有亲自操刀过代码。”
——丹尼尔·科特克
科特克在 Apple 工作了八年,期间他调试 Apple II 印刷电路板,构建 Apple III 和 Macintosh 原型,并致力于 Macintosh 键盘的设计。Apple II 获得了相当大的人气,最终成为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初期最畅销的个人电脑之一;科特克也是 Macintosh 开发团队的原始成员之一,他的签名可以在早期生产的 Macintosh 计算机的内墙上找到。
然而,乔布斯拒绝授予科特克任何创业元老级员工应有的股权,反而是沃兹尼亚克后来将把他自己在苹果公司的一些股份交给了丹尼尔·科特克。此外,在 1982 年《时代》杂志刊登了乔布斯的那些不讨人喜欢的形象时,他公开斥责科特克向时代杂志提供了消息,其中部分消息证实了他有一个女儿丽莎·布伦南的事实。科特克在后来回顾往事时,曾这样谈及股份的事情:“乔布斯后来不再和我交谈。跟我合作的所有人都成了百万富翁,而我还在打工,每小时挣 12 美元。不过,20 年前我就原谅他了,可我能想象到他心里有愧,不想面对这件事。”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1975 年 4 月 4 日:科技巨头微软公司诞生
微软(Microsoft)是美国的一家跨国电脑科技公司,公司于 1975 年 4 月 4 日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立,以研发、制造、授权及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为主;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最为著名及畅销的产品是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及 Microsoft Office 办公室软件,以及 Xbox 游戏业务与动视暴雪。
微软初期主要为 Altair 8800 发展和销售 BASIC 解释器,在 1980 年代中期凭借 MS-DOS 在家用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获取长足进步,后来出现的 Windows 使得微软逐渐统治了家用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同时微软也开始扩张业务,进军其他行业和市场,创建了 MSN 网站,在电脑硬件市场上,微软商标及 Xbox 游戏机、Zune 和 MSN TV 家庭娱乐设备也在不同的年份出现在市场上。微软于 1986 年首次公开募股,此后不断走高的股价为微软缔造了四位亿万富翁和一万两千名百万富翁。
图源:维基百科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是小时候认识的朋友及高中同学,他们对电脑编程充满激情,并利用自己的演讲技能,意图开辟一条财路。1975 年 1 月,MITS 公司发售了 Altair 8800 大众化微电脑和遥测系统,这令他们注意到,可以编写一个市场上缺少的 BASIC 解释器赚钱;他们立即致电给 Altair 8800 的发明者(MITS),提出在该系统中执行 BASIC。MITS 公司对此深感兴趣,并要求艾伦和盖茨进行示范。之后 MITS 公司聘请艾伦为 Altair 进行模拟器的开发工作,而盖茨则开发解释器。
他们的工作十分出色,1975 年 3 月,MITS 公司同意出售 Altair BASIC,盖茨和艾伦也顺利赚了第一桶金;于是盖茨离开哈佛大学,并搬到 MITS 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总部。1975 年 4 月 4 日,微软正式成立,盖茨为微软首席执行官。他在 1995 年《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回忆,原名“Micro-Soft”是艾伦想出来的,之后更改为“Microsoft”。微软在 1980 年开发了 UNIX 操作系统业务,叫做 Xenix,发表后受到欢迎,并巩固了公司的霸主地位。1980 年 11 月,微软获得了 IBM 公司的合同,这笔交易中,微软要提供 CP/M 操作系统给即将到来的 IBM 个人电脑。
从此在非 IBM 硬件上便可运行微软更改后的 MS-DOS 系统,从而完全改变了当时的电脑业的规则和生态。微软在 1983 年扩大业务,发布微软鼠标,并成立微软出版社进入新的市场。但不幸的是,保罗·艾伦患上霍奇金病,于同年二月向微软辞职。1984 年,微软和 IBM 开始合作开发一款不同以往的操作系统 OS/2;1985 年 11 月 20 日,微软推出了首款 Microsoft Windows 的零售版,最初作为其 MS-DOS 系统的图形拓展版本。由于与 IBM 的合作伙伴关系,导致 1990 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对微软的监控;标志着微软与美国超过十年的法律冲突的开始。
伴随公司的强大,微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并且数十年来从未间断。拒绝交易和捆绑销售等做法招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诉讼。美国司法部和欧盟委员会根据反托拉斯法均对微软作出过不利裁定。截至 2015 年,尽管在 Android 和 iOS 的竞争下,微软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移动设备系统占比,但在 IBM PC 兼容操作系统市场和办公软件套装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2018 年,微软曾一度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在 2019 年 4 月,微软达到了 1 兆美元的市值,成为仅次于苹果公司第二家股价市值超过 1 兆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1994 年 4 月 4 日: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网景成立
1994 年 1 月 27 日,硅图公司(Silicon Graphics)的联合创始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离开公司,与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一起创办了 Mosaic 公司。Mosaic 后来改名为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该公司的第一个产品是 Mosaic Netscape 网络浏览器,随后因版权问题更名为 Netscape Navigator。网景的用户份额在 1990 年代中期达到顶峰,但在和微软的浏览器战争中惨败,到 2006 年底仅剩不足 1%。
网景是第一家尝试利用万维网的公司,它开发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浏览器,与此同时,主导开发了如今市面上广受欢迎的编程语言 JavaScript。网景发明的其他重要技术还包括 Cookie、SSL,并在推送技术、跨平台等方向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在 1994 年 4 月 4 日成立时的名字为马赛克通信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吉姆·克拉克和马克·安德森当时得到了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的投资;两人的第一次会议所讨论的并非讨论有关软件或服务,而是更多关于一种类似任天堂游戏机的产品。
因为克拉克刚出走硅图公司,所以他从 SGI 和 NCSA Mosaic 招募了团队的早期成员;两人利用这份资源最初为任天堂的 N64 游戏机创建了一个 20 页的在线游戏雏形,但这一交易最终没有达成。马克·安德森后来回忆道:“如果这事提早一年,我们后来可能就不会做 Netscape 了。”
图源:维基百科
该公司实际上的第一个产品是网页浏览器──Mosaic Netscape 0.9,发行于 1994 年 10 月 13 日。在发布的四个月后,它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三的浏览器市场份额。为了避免和 NCSA 的商标拥有权产生问题,这套程序后来改名为 Netscape Navigator,公司也于 1994 年更名为“网景”。1995 年 8 月 9 日,网景首次公开募股获得巨大成功,网景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此时达到 70%;网景的成功亦使马克·安德森于 1996 年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网景的一个目标,是为所有操作系统的用户提供跨平台一致的互联网使用体验。Netscape Navigator 的用户界面在多个平台上始终如一。网景更多次尝试开发一种能够让用户透过浏览器来访问和修改他们的文件的网络应用系统。这引起微软注意,因为这种概念跨越了操作系统的权限,所以微软视为对 Microsoft Windows 的直接威胁。有人声称,数个微软的执行人员在 1995 年 6 月曾参访网景总部,提议分拆市场,即容许微软开发 Windows 浏览器,而网景则负责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开发产品,网景当时拒绝了。
随后,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1.0 诞生,微软很快地推出了数个 Internet Explorer 的连续版本,这些版本捆绑于 Windows 操作系统,用户可免费使用——区别于网景浏览器的收费;微软更以自己公司的其他部门的收入,调配于开发 Internet Explorer 的资金中。这段时期,现在被称之为“浏览器大战”。当时,网景和微软为了超越彼此,在它们的浏览器增加许多功能;网景无法对抗微软的“免费程序对上收费程序”策略。同时,网景面对越来越多对其产品程序错误的批评。批评者认为,网景过度偏向“增加功能”,忽视运作稳定,特别是在 1997 年第 4 季和 1998 年 1 月的大规模裁员后,大众对网景的印象渐趋负面。1998 年网景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还超过 50%,但在次年微软浏览器的市占率就超过了网景。
图源:维基百科
1998 年 1 月,网景开始展开 Mozilla 开放源代码项目。在 Internet Explorer 成为浏览器市场的首位后,网景寄望透过开放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 的源代码,使其成为有成就的开源计划。它以 Netscape 公共许可协议(Netscape Public License)发布源代码,这一协议简称 NPL,对标我们所熟悉的 GNU 通用公共许可协议(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简称 GPL);之后,网景继续开发 Netscape Communicator 4.5,并专注改善电子邮件和企业的功能。
没过多久,开源社区终于发觉,他们很难在当时源代码的基础上继续开发 Netscape Communicator。他们决定放弃旧有的源代码,重新编写下一代浏览器。利用新开发的 Gecko 排版引擎,浏览器拥有一个更加模块化的结构,并容许大量开发人员一同工作。新浏览器亦包含一个基于 XML 的用户界面标记语言——XUL。在 XUL 的帮助下,一次性的“用户界面开发”便能在 Windows、Mac OS 和 Unix 中稳定运作。1998 年 5 月,美国司法部控告微软,并提出反垄断诉讼。网景在该案件中不是原告,因此收益有限。
图源:维基百科
1998 年 11 月 24 日,美国在线以 42 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网景。该次合并受到很多人数落,认为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差距很大、不能兼容;美国在线是传统的大型企业,等级制度分明,分工明确;而网景则是互联网企业模式的开创者,惠普时代的硅谷更接近于 20 世纪中期的“白衬衫与黑领带”的工作文化,而网景带来的则是直到 28 年后的现在还在流行的“披萨、咖啡与 T 恤”的企业精神。证实微软因滥用垄断能力而败讼后,美国在线向微软提出索偿诉讼。在 2003 年 5 月,微软和美国在线达成和解协议,愿意赔偿网景 7.5 亿美元,并同意提供美国在线 7 年无限制的使用和散布 Internet Explorer 的权利。这被认为是“网景结束的信号”。
2003 年 7 月 15 ,并购之后的超级企业——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详见 1 月 10 日专栏:史上最失败的世纪并购)解散了网景,网景大部分的程序员被解雇,网景的标志建筑物也跟着消失匿迹。2004 年 10 月 12 日,美国在线接着关闭了一个受欢迎的开发者网站 Netscape DevEdge。DevEdge 曾是一个重要的、有关互联网技术的数据源,它维护了网景浏览器、和诸如 HTML 和 JavaScript 技术的帮助文档、以及由业界和技术领导者(如丹尼·古德曼)所编写的文章。部分 DevEdge 的内容已重新发布到 Mozilla Developer Center 网站。
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孩子们都渴望成为摇滚明星、运动员、股票经纪人或宇航员,但在网景和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创业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将创业这一概念变为时代精神需要一系列事件的推动,而网景诞生便是这一系列事件中的第一起事件。1994 年时,克拉克对网景的初始投资为 400 万美元;到后来 1999 年网景被 AOL 收购时,他以 12 亿美元退出。克拉克和安德森开创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里程碑,用浏览器彻底改变了我们今天的互联网生活。
【欢迎投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欢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历史上的今天」,投稿邮箱:tangxy@csdn.net 。
标签: #css诞生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