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打造基层治理“五好”社区 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青海日报 47

前言:

现在看官们对“多元化管理的好处”大致比较重视,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多元化管理的好处”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多元化管理的好处””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乔 欣 通讯员 沈延峰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集众智、汇众力,才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创新“一核四治四微”基层治理体系,打造“365”基层治理模式,注重在社区强基础、建体系、优服务、促联建、树形象等方面下功夫,聚力打造基层组织“五好”社区,持续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央隆社区工作人员陪护空巢老人。

强基础 扩覆盖 打造“组织建设好社区”

走访居民、了解户情,宣传政策、征求意见……80后退伍军人魏金龙是祁连县八宝镇城西社区今年新选派的工作队员,虽然才上岗几个月,但是社区情况他已大致“摸清”。如今,基层党建、思想宣传、民族团结等社区工作都由他负责,具体到“人”的工作模式,让社区工作的触角深入到了每一个居民的身边。

如上所说,祁连县坚持社区能管大事、解难事、办实事,发挥引导、示范和桥梁作用。依托机关党建联盟、“主题活动日”等载体,创新选派12名机关骨干到社区任职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与社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成社区工作“尖刀班”,打下最为关键“人”基础。通过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支部+楼宇党组+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五级组织架构,全覆盖组建社区网格支部153个、楼宇小组62个。

“以前我们小区的业主很多都不认识左邻右舍,通过社区‘尖刀班’引导,现在哪家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谁家有个大事儿小事儿,大家都会主动帮忙,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邻居及时搭把手,真能起到大作用。”城西社区居民马明艳感慨。

新城社区“救援分队”上门体检。

建体系 筹保障 打造“机制运行好社区”

“卓尔嘉苑小区饮用水井冒水了,请尽快到现场处理。”饮用水安全管理站接到八宝镇社区“大党委”网格小组电话后,立即带上工具迅速赶往指定地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现场挖掘、阀门更换,及时保障了居民正常生活用水……这是祁连县进一步突出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持续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的一个“生动体现”。

通过搭建社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驻区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协同发挥作用的“一心三联三动”新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间,15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9个联盟”,136个党支部与4个城市社区党支部实现“邻里共建”。

八宝镇党委组织委员王宝庆介绍,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四级网格员’责任清单,定区域、定分工、定职责,能够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促使基层党建统筹协调机制更加顺畅,工作队伍凝聚力更加凸显,社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关系更加紧密。

城东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居民上门理发。

促联建 抓治理 打造“资源整合好社区”

沈元鸿是“八宝家园”小区的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热心居民”,他通过协调“红色物业”,组织小区党员、“双报到”党员积极参加小区绿化植树,打扫小区卫生,对发现的小区人居隐患,也总是第一时间协调联系社区网格和小组负责人,这两年,在他的组织下,小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齐心协力,集中修补了破损地面,划定了消防安全通道标示和通道线路,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改善了居住环境,小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整洁又漂亮。

祁连县有效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探索实施“党员联管、队伍联建、组织联设、活动联办、事宜联商、阵地联用”的“红六联”工作模式,健全完善民主决策、议事协商、管理监督等机制,促进社区事务公开、公平、公正,在学习教育、经验交流、协商议事、管理服务等方面,推进社区领域各级各类小组积极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同时,灵活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持续巩固社区“微治理”工作格局。近两年共计梳理民生事项300余条,征求意见建议6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60余起,实现需求服务“无缝对接”。

拉洞新型社区与“两新”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

优服务 拓载体 打造“智慧服务好社区”

“马大夫,麻烦来一下,我心脏病又犯了……”接到求助电话不到两分钟,家住隔壁单元的救援分队马玉梅,手提急救箱赶到空巢老人张守常家,经过专业救治让老人脱离危险。

“急事慢了分秒都有可能对居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祁连县委组织员陈小明说。那么如何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呢?陈小明介绍,通过完善“四库”“微心愿”数据库,成立“党员微家”“微家长”“微分队”,以“百姓说事”“阳光议事”“书记领事”为平台,开办“暑期百事讲堂”“党员家庭党课”,设置社区“文化长廊”、街道“爱心休憩室”“物业会客厅”等形式,用活“民呼我应”机制,打造了基层治理“15分钟服务圈”。

机关干部梦圆居民“微心愿”。

与此同时,依托“民情格子铺”“蜂巢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践载体,采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轮值主席”“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等服务模式,祁连县通过多种形式组建45支1200余名干部“微分队”参与基层治理,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用心、用情、用速度倾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树新风 提形象 打造“社会反响好社区”

“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平常多亏了志愿者照应,每次来帮我做家务,比亲人还亲。”新城社区独居老人刘敬洲高兴地说。立足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生活困难的实际,祁连县社区依托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搭建爱心彩虹桥,认领微心愿的方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开展医疗救助、送学上门、助残服务等,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凡是紧急事情,只要社区干部在小区网格微信群里一‘发声’,居民立马行动,出人、出钱、出力,关键时刻的一呼百应,这样的局面并非偶然,是‘党建+治理’模式结出的硕果。”祁连县央隆乡央隆社区党支部书记阿官说,在推动“党建+治理”模式进程中,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也得到了增强,广大居民从以往的观望者、等待者变成如今的参与者、推动者。

央隆社区入户慰问。

通过发挥基层干部带头遵守条约、带头维护秩序、带头讲究卫生、带头缴纳物业、带头爱亲助邻、带头化解矛盾等“十带头”作用,祁连县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让在职党员干部“8小时内工作在单位,8小时外服务在社区”,持续引导居民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倡导文明新风、规范文明行为、树立文明理念,推动形成文明社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了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也树立起新时代基层社区新形象。截至目前,全县社区领域各级党组织领办、协办、督办社区提标升级工程8大类50余项。

基层是党和国家的地基,基层治理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正如祁连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明所说,打造基层治理“五好”社区,有效解决了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供给之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到了共筑共建“零障碍”、社情民意“零盲点”、志愿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矛盾纠纷“零激化”,进一步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活力与魅力。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标签: #多元化管理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