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趣味考据:「吹牛皮」与「革囊」考

博物阁 224

前言:

今天各位老铁们对“哄骗近义词褒义”都比较关怀,朋友们都想要知道一些“哄骗近义词褒义”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哄骗近义词褒义””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一)「吹牛」考

汉语俗语把「夸大宣扬、说大话」叫做「吹牛、吹牛皮」,有时候更「三俗」一点叫「吹牛B」。

《汉语大词典》第3641页

汉语中「夸大、吹嘘、浮夸」等等形容词,都与「空气」这个具象事物有关系。

从语言学的「隐喻」角度讲: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云、雾」有「模糊、不切实际、幻象、不存在」的隐喻。

比如:「夸」字从「大」从「于」,「于」是「竽」的初文,「空气气流」让「乐器」产生声响。因此「吹」产生的「空气、声音」有「夸大、假象」的隐喻。

那为什么又用「吹牛」「吹牛皮」「吹牛B」来表示「吹嘘说大话」呢?

顾颉刚先生曾对「吹牛」一词做过词源考证,他认为「吹牛」一词源自西北方言 ,「吹牛」「吹牛皮」词源跟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革船」有关:

西北的革船

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河流水急多滩,木船无法行驶,但是,西北畜牧业发达,当地人就地取材若干整张牛皮、羊皮扎口,只有用口吹成「气囊」,然后将气囊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渡河的「革船」:

羊皮比较小,牛皮比较大,古代没有气筒,凭人的肺活量吹不起牛皮,极少数壮汉才能做到,一般情况下,当地人是先将气吹到羊皮囊中,然后用管子和牛皮连接,从羊皮囊压入牛皮囊中。

顾先生考证,甘肃兰州黄河两岸有不少人以「牛羊做成的革筏渡河载货」为生计,当地人遇到有人「说大话」便讥讽说:

「请你到黄河边上去」,隐含意思是「你是吹牛皮」: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书影引自:注1

顾先生对「吹牛」一词的词源考证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有个疑问:

「吹牛」似乎是一种跨文化的「隐喻」,英文俚语【bull(牛)】跟中文「吹牛」的意思差不多:

汉语中「吹牛」也有「毫无顾忌的闲谈、聊天」的意思,相当于四川方言说的「摆龙门阵」,英文中的【bull】也有同样的意思:

引自【注2】

其实英文的「bullshit(牛屎)」有「胡说、哄骗」的意思,跟「吹牛、说大话」的意思差不多。

(二)「革囊」考

我查阅文献数据库显示,「吹牛」「吹牛B」一词始见于清代的通俗小说中:

吹牛:

吹牛B:

在清代以前,似乎未见这个俗语。所以,「吹牛」「吹牛皮」「吹牛B」这个俗语并不算很古老。

但是「革船」这种事物却十分古老。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也叫「浑脱、浮囊、革囊」、「革舟、皮伐」。。。。等等,在陕、甘、宁、川、藏、云等地区都有使用。

在先秦「革囊」叫做「鸱鴺」:

《国语·吴语》:(吴王夫差) 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於江。 韦昭注:鸱鴺,革囊。

汉唐宋的文献都有记载:

引自:【注3】

在云南地区的地区有「元跨革囊」的典故,跟元世祖忽必烈指挥蒙古军队用革囊渡金沙江,攻灭大理国的有关:

《元史·世祖本记》:宪宗三年(1253年)夏六月,入觐宪宗,奉命征云南。。。。。至满陀城留辎重。冬十月丙午,过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摩娑蛮主迎降,其地在大理北四百余里。

云南纳西族今天有把牛羊皮囊绑在身上渡河的习俗,在渡河之前用口把皮囊吹满气,大概是就「元跨革囊」的遗留:

纳西族的跨囊渡河

牛羊皮做成舟船分为两种:

一种是把牛羊「浮囊」用木框架连接起来,也就是上文顾颉刚先生在大西北看到的:一种是用竹木做成框架,用牛、羊、马蒙在上面,这一种今天的西藏地区仍然有,中国古代文献也有记载:

宋代《武经总要》中所画的「皮囊」和「皮舟」:

内蒙古大学的梅小青和张伯春做过「浮囊」制作技术田野调查,在《黄河上游地区传统皮船技术 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所考订的浮囊技术传播过程:

引自:注【4】

(三)、结论

「浮囊」这种古老的工具,无疑是极其适应黄河上游的河流地理特征:滩多、水浅、水急,所以,近代以来还在使用:

引自:注【5】

民国时代,顾颉刚先生在甘肃兰州发现当地人用口吹羊皮或者牛皮浮囊,然后组成皮筏渡河运货。

如果是羊皮浮囊比较容易吹,而吹牛皮皮囊则是比较困难的的事。于是,兰州当地人对「说大话」之人就给予这样的反讽:你到黄河边去吹牛皮。

顾颉刚先生由此认为,汉语中「吹牛、吹牛皮」一词的词源正是源自兰州黄河摆渡人的俚语。现在讨论「吹牛」词源问题,基本是沿用顾颉刚的说法。

当然,瓜众可能对「兰州吹牛皮」这种喜闻乐见说法,接受度更高一点。

我也不是抬杠,也不是说推翻了顾颉刚先生的结论,而是持怀一种疑态度。

理由如下几点:

第一,上文说过,汉字「夸」字的造字意图,其实就是来自「吹、空气」的隐喻。

第二,至少从晋代文献就可以发现,「吹」有「夸大、吹捧、吹嘘」的意思,在各地不同方言中,可以「吹」不同的东西:甚至有吹「猪、骆驼、熊」的方言表达:

引自:注【6】

第二,我们可以发现,中文和英文在「牛」这个词上「隐喻」非常相似,不管是贬义还是褒义。英文中的「牛(bull)」也有「吹嘘、夸大」的意思。

第三,「革囊」这种渡河工具非常古老,为什么「吹牛」这个俗语知道清代才出现?

第四,「吹牛」这个方言怎样传播的,顾颉刚先生的文章并没有交代很多。

如果是以现代语言学中的「隐喻」原理来解释「吹牛」,并不需要做过多的考证,「吹牛」是两个本体「物体:空气」「动物:牛」的隐喻。

其实,古代很多学者做的词源考证,如果诉诸现代语言学的「隐喻」原理,完全可以很好的解释。

比如:汉语中「东西」的一词,完全不要上溯唐宋文献,诉诸什么「阴阳五行」,其实就是一种「空间隐喻」。

参考文献:顾颉刚. (1963). 史林杂识:初编. 中华书局.页131杨幼丽, & 牛新生. (2012). 英汉语言中关于动物“牛”的隐喻分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12), 149-151.齐昀. (2006). 话革囊. 文史知识 , (2), 70-71.梅小青, & 张柏春. (2007). 黄河上游地区传统皮船技术的调查研究.杨琳. (2013). “吹牛皮”“拍马屁” 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 , (2), 4-13.邵永强, & 魏通. (1981). 黄河上的天之骄子—羊皮筏子. 兰州学刊 , 3 , 90.

标签: #哄骗近义词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