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绘画必须是二维吗?

芭莎艺术 137

前言:

而今各位老铁们对“二维画画”大体比较关切,朋友们都需要学习一些“二维画画”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二维画画””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艺术家阿尔·泰勒(Al Taylor)在其富兰克林街工作室,纽约,1986年11月,摄影:©Peter Bellamy

在上世纪后半叶的纽约,有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艺术家:他和罗伯特·劳森伯格共事,与色域绘画、极简主义艺术家交好,却不曾归属任何流派;他从二维绘画转向三维“雕塑”,却始终自称为“一位画家”。近日,该艺术家首次亚洲个展“阿尔·泰勒:色彩的游戏”已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启幕。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这位“另类”的画家。


01 糅合


上世纪80年代初,阿尔·泰勒自纽约南下,目的地是非洲。他很快体会到一种久违的平和,是源自人身的渺小置身旷野草原,还是作为异乡客的疏离情感,后人无从得知。泰勒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但很快,其创作中出现了曾未有的元素:一种二维向三维转变的姿态。此前于纽约生活的十年,泰勒在多元丛生的流派中穿梭,极简主义、色域绘画、波普艺术……即便诱人,他并未真正归属其一。相反,泰勒在喧嚣中完成了自己的跃进:事物被简化为几何结构,色彩的密度与边缘若现的阴影却昭示着平坦与纵深,画面因此在抽象与具象中持续游走。


阿尔·泰勒《无题》(Untitled),布面丙烯、醇酸树脂颜料及石墨,193×297.2cm,1974-1977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形式的质朴与颜色的俏皮组成了泰勒的艺术,也显露出他独特的人格,类似矛盾共存着的内敛与犀利。这似乎令其在非洲之旅中更敏锐地寻找到了转变的着力点:时间。“非洲教会了我如何利用手头的东西,特别是在乌干达的时候。它教会了我幽默是一种比个人魅力更有用的工具。这是在艺术中使用幽默元素的许可。”泰勒这样解释道。

阿尔·泰勒《界者》(Breakman),布面丙烯,81.3×66.4cm,1978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于是,在“斯瓦西里时间”(Swahili Time)系列作品中,钟表被泰勒分解开来——心中那只来自纽约的时钟被当地的生活节奏打散,物品由此抽象起来,时间却变得具象。他也钟爱在《纽约时报》上呈现这块钟表,再选择布面或彩绘木质背板进行拼贴,时间分裂成两种运行模式:黑白与鲜艳,紧凑和松弛。

阿尔·泰勒《观看之时(亮相的时刻)》(MARA ONEKANNE「Time to Be Seen」)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80×64.8cm,1982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以此为界,泰勒的二维绘画逐渐走向三维,非洲之行正是过渡的初始。它开启了一扇门,更多空间的隐喻和时间的运动被糅合一体,平面不再桎梏其创作。同时,“斯瓦西里时间”的表达方式无疑是熟悉的。或许,这可追溯到泰勒与罗伯特·劳森伯格共事的那七年。这位传奇艺术家的作品唤起了他对日常物的处理。那些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事物在后来也将引领他突破二维,走向真实所处的那方空间。


阿尔·泰勒《照亮(变得明晰轻盈)》(PAMBAZUA「Become Clear, Get Light」),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120.7×100.3cm,1982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02

通向三维

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一直是一片复杂的土地,为西部的门户。迤逦的密西西比河穿州而过,留下峭壁与农田。1948年,阿尔·泰勒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一座自然景观丰茂的小城斯普林菲尔德。70年代,他自堪萨斯城艺术学院毕业后移居纽约。

阿尔·泰勒在其沃克里街工作室,堪萨斯城,密苏里州,1969年4月,阿尔·泰勒艺术遗产资料图片阿尔·泰勒《埃及绘画》,布面丙烯及油彩,183.2×91.8cm,1978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此后一段时间是泰勒二维绘画的高峰期。在纽约,他结识了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布莱斯·马登(Brice Marden)和哈里科·科曼(Harriet Korman)等艺术家,几人的审美曾持续产生共鸣。但显然,在色域的形态与极简的表达外,泰勒继承了密苏里的淳朴内核,并“幽默”地融入了异域风情。他也为自己是马克·吐温的同乡感到骄傲,而后者正有着“美国幽默大师”之称。


这令其创作与上述艺术家区分开来。那些明亮的色彩不属于他,锋利的图案不属于他,甚至“自我”也被其隐去。泰勒自顾自地创造着更深远的语境,平实与慷慨才是他向观者递来的邀请函。


阿尔·泰勒《多瓦舞(舞蹈游戏)》(MDOMWA 「A Dance Game」),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97.2×60.3×4.5cm,1980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就如其作《鸟的草稿》,动物的形态被精简成置于画布中部的一对不太锋利的喙,伸入天空或土地。他将不同尺寸的面板拼凑于一起,在错落里呈现着平凡一景。“他对英雄主义或崇高都不感兴趣,更倾向于脚踏实地。”那些喙在无意地排列中成为了一记掠影,极速飞跃的鸟群不正是类似形态?泰勒用绘画诚垦地讲述着他的观察。而当这些逐渐臻于完美时,突破绘画的限制成为了他的目标。


阿尔·泰勒《鸟的草稿》(Bird Draft),油彩及丙烯颜料,于两部件油画布面板上,182.9×73.3cm,1979-1980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在非洲时期的转变。紧接着,与劳森伯格相处的时光也终于点燃了他。他走向那些触手可及的物品:扫帚、咖啡罐、油漆、胶带,甚至钓鱼浮标。然而,不同于劳森伯格对日常物与艺术界限的探索,泰勒仅仅在用“现成物”制作另一种绘画。尽管,它们看起来多么近似于雕塑。

03

雕塑般绘画

艺术家米米·汤普森(Mimi Thompson)曾说:“对泰勒来说,最重要、对其作品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可能是马塞尔·杜尚。二人共同关心的是:在美术理念的限制外,但在与艺术理念的对话中,制作一件物品。”


阿尔·泰勒《无题:(拉丁研究)》(Untitled: 「Latin Studies」),布面丙烯,228.6×114.3cm,1984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这种作品很快出现在了泰勒的创作中。首先,“拉丁研究”(Latin Studies)系列成为了他的试验田。刚开始,仅是悬浮在画面中的线条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空间感;接着,线条“夺框而出”。它们以巧妙的方式被泰勒搭建起来,看似远离了绘画,实则与之格外相近。

对此,泰勒解释道:“这些作品完全与雕塑性的思考无关,而是来自一系列‘更平面化’的传统。我真正追求的是找到一种方式,创作出能让你四下观看的画。就像一位桌球手,我想仔细地考量每个角度。”


阿尔·泰勒《无题(广播)》(Untitled「Broadcast」),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板条、带粉状颜料的丙烯及多层强化“富美家”胶木,覆于绘以丙烯颜料的胶合板上,52.4×50.2×52.7cm,1985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泰勒提供的观看方式,即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其作,令其三维作品“面面皆画”。对他来说,世界在视觉上是平的,而在经验上却是多维的。1986年,“帚柄”(Broomsticks)系列随之诞生——他在纽约街头的垃圾堆里搜罗到的木工废料派上了用场。其中,一些作品被安置在展墙上进行呈现:将木条钉在墙上,剩余的部分悬在半空。仍是那些线条、阴影与泰勒式的视角,令作品在二维与三维中游走。可以说,这与其晚期的绘画作品别无二致。


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Untitled),木、乳胶和丙烯颜料、铅笔,61×43.2×61.6cm,1986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帚柄”的另一条线索则藏在作品的标题中。以纤维板与木条搭成的作品被冠上“骡头”的名字;从天花板上垂落的连成一线的各色帚柄则叫做“急流”;以金属棒支起的一套帚柄又被称为“撒棍游戏”……这就像泰勒为人们创作的谜语。


他肯定能预料到:观者正迷惑地思索这些“绘画”,试图从各角度查看以找到合理的解读方式。而当逐渐接受泰勒的确是在创作一种微妙的境地时,侧过脸、瞥向展签,他们就会为其幽默忍俊不禁……


阿尔·泰勒《无题:(撒棍游戏)#2》(Untitled:「Pick-Up」#2),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丙烯颜料及铝合金棒,47.3×115.6×119.4cm,1990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这是对泰勒的创作至关重要的十年。自纽约、非洲、“拉丁研究”到“帚柄”,他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且无关主流,只有于自身领域中的不断深入。此后的时光,泰勒持续探索着平面与线性的关系,在二维世界里制作出一件又一件三维的奇迹,拓宽着“观看”的疆域。

然而1999年,泰勒罹患肺癌,于纽约去世。戛然而止的职业生涯为其艺术蒙上了神秘色彩。泰勒不会了解此后人们对其创作的那片天地的意犹未尽:2006年,德国国家图形艺术收藏会在慕尼黑为他举办了回顾展;2011年,该馆再度为其举办回顾展并巡展至丹麦的路易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其作也被大英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所珍藏。

阿尔·泰勒《[无题]》(「no title」),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经喷漆涂绘的柳桉板,覆于绘以建筑用漆的胶合板上,172.1×27.9×64.8cm,1987-1988年 ©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图片由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和卓纳画廊提供

直至此时,或许人们才能够领悟泰勒那些脱离喧嚣的艺术:没有浮华的噱头,只有坚实笃定地前行。当然,他会带着自己不变的、玩味的心态,借其冷静的笔触戏谑凝视着人群:仿佛这是一场游戏,而他在窥探你是如何窥探着他。


▲▲▲ 正在展出 ▲▲▲



展览:阿尔·泰勒:色彩的游戏

时间:2022年9月15日-10月22日

地址:中国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编辑、文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二维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