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咱们对“cyberneticswars”大致比较看重,朋友们都需要了解一些“cyberneticswars”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cyberneticswars””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超越冷战超级大国的控制论
1948年至1950年代中期,控制论在冷战超级大国轴心之外的一些国家也得到了接受和发展。为了本节的目的,我将重点放在战后英国、法国和智利对控制论的接受上,尽管本节的观点取代了地方或国家历史的比较。二战后和冷战期间,现代国家的条件对于一门自治的伞状科学来说是成熟的。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急于找到稳定和调节新的和破坏性技术的后果的方法——控制论为如何处理和控制技术本身的后果提供了一种技术思维模式。20世纪50年代,大量潜在的革命性技术开始流行——原子弹和氢弹、核电站、人造卫星、双螺旋、客机、洗碗机、脊髓灰质炎疫苗、脑叶切除术(1930年代发明)、电视和晶体管收音机以及其他趋势,如摇滚乐和郊区住房开发。随着夸克、激光、阿波罗、尼龙、帮宝适、避孕药、迷幻药、凝固汽油弹、滴滴涕、相互保证毁灭和ARPANET进入世界舞台,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破坏性影响在1960年代继续存在。其中最具颠覆性和破坏性的是围绕约翰-冯-诺伊曼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和控制核弹效果的工作而开发的计算机。当时的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计算机可以帮助文明化原子弹的可怕威力,那么它也许可以帮助稳定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较小破坏。如果没有,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呢?或者正如冯-诺伊曼在1955年把脉时问的那样。"我们能在技术中生存吗?"【30】
冯-诺伊曼的问题尤其让那些参与核冷战的人感到兴奋。在战后的法国、英国和智利,计算机使强大力量文明化的潜力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产生了一种控制论兴趣的“技术”,其破坏性有时比困扰着冯-诺伊曼的原子弹还要大。它是将人类的思想想象成一个具象的机器。20世纪中期科学家们想知道,控制论及其在认知科学中的继承者是否能破解人类的思维,并反过来引发对这一最具创造性的技术如何在其他地方建模的新见解?【31】
在法国,控制论的智力贡献开始于更多的政治类比,而不是脑控。出于若干原因,控制论在战后的法国起步较早,并且有很长的生命力。关于控制论的公开辩论将这门科学变成了战后法国共产主义和反共产主义辩论之间的一个政治足球赛;当地的知识分子助力控制论,将法国悠久的知识传统归于控制论,这就使之更易被接受;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多次访问法国并亲自推广他的科学。在随后几代的法国理论家中仍然可以看到控制论的印记。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战后发生的这些事情。1947年,也就是维纳于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控制论》的前一年,他出席了索莱姆-曼德布罗特在法国南锡举行的谐波分析大会,这导致了该书在法国的出书合同,虽然最初受到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抵制,但在1948年发行后的6个月内,三次重印售出了21000册,引起轰动。三年后的1951年,应分形理论的创始人、Szolem的侄子Benoit Mandelbrot的邀请,维纳回到法兰西学院讲课。1947年至1952年期间,在反控制论的共产主义者和反共产主义的控制论者两大阵营之间出现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公开争论。【32】(曾在法国军队服役的雅克-拉康很可能是当时的反共产主义者和早期控制论者之一)。这些关于法国国家治理的未来的辩论是由战后缓慢而痛苦的复苏所推动的,普遍的贫困助长了民众的共产主义和亲苏情绪。然而,在1947年巴黎国际会议期间,保罗-拉马迪埃的社会主义政党投票接受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后,反控制论的共产主义者慢慢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关于控制论的辩论也随之而来。与最初苏联对控制论的拒绝相似,公众对控制论的最初反应似乎与其说是对其科学的反应,不如说是对其作为美国舶来品地位的反应。【33】
同时,法国媒体对控制论的公开和含蓄的亲美辩护也有助于将这门外国科学作为明显的法国知识传统的继承者,其中包括勒内-笛卡尔和丹尼斯-狄德罗的理性百科全书的理性心身关注,物理学家安德烈-马里-安佩尔在1834年创造的控制论一词作为和平治理的政治科学,以及斐迪南-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虽然我目前知道法国控制论和1980年至1989年发展起来的Minitel网络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但这种情况还是指出了关于一个国家的科学自治的生成性和跨国的知识交流。正如最近的解释者所认为的,许多法国后现代理论的领军人物将他们的一些基本见解追溯到法国战后控制论科学。其中包括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将语言视为技术上的有序系列(1950年在巴黎与梅西会议的与会者罗曼-雅各布森会面后);雅克-拉康转向数学概念;罗兰-巴特转向交流的图式说明;吉勒斯-德勒兹放弃意义,手握克劳德-香农的信息理论;费利克斯-瓜塔里、米歇尔-福柯以及其他法国理论家对编码、解码、信息和交流等术语的实验。 【34】 后现代法国理论对战后信息理论和控制论科学有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英国,控制论以 "比率俱乐部 "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率俱乐部 "是英国控制论人物的一个小而有力的聚会,他们从1949年到1955年定期在伦敦国家神经疾病医院的地下室聚会。著名人物包括计算先驱阿兰-图灵(Alan Turing)、他在布莱切公园的同事和密码学家数学家I.J.-古德(I. J. Good)、神经心理学家唐纳德-麦凯(Donald MacKay)和天体物理学家汤米-戈尔德(Tommy Gold)。科学史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记录了六位活跃的、基本已被人忘却的英国人的生活和工作,他们专注于大脑的作用——神经学家W-格雷-沃尔特(W. Grey Walter)、精神病学家W-罗斯-阿什比(W. Ross Ashby)、人类学家、精神病学家和梅西会议的与会者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激进的反精神病学家R-D-莱恩(R. D. Laing)、心理学家戈登-巴斯克(Gordon Pask)和管理控制论者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在下文所述的智利控制论情况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跨学科的讨论广泛涉及信息论、概率、模式识别、行动的人工制品(如威廉-罗斯-阿什比的homeostat和W-格雷-沃尔特的机器人乌龟)和哲学等主题。多年来,他们的客人中至少有两位美国人,他们后来在ARPANET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利克莱德(J.C.R. Licklider)和沃伦-麦库洛赫(Warren McCulloch)。【35】根据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的说法,这些先驱控制论者的共同点是对大脑作为一种行动而非思考的机器的兴趣,或者说对执行而非思考的通信系统的兴趣。【36】 控制论在英国以自己的方式扎根,不是法国的后现代理论而是安德鲁-皮克林所说的神经结构的 "非现代 "表演。
智利以及部分阿根廷地区也涌入了控制论思想,这些思想最终构成了关于国家网络的辩论。1959年,作为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智利生物学家温贝托-马图拉纳(Humberto Maturana)作为次要作者与主要作者杰罗姆-莱特文(Jerome Lettvin)、沃伦-麦库洛赫(Warren McCulloch)和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共同撰写了一篇重要论文《青蛙的眼睛告诉青蛙的大脑》。20世纪70年代初,马图拉纳和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瓦莱拉(Francisco Valera)与梅西会议记录的编辑海因茨-冯-福雷斯特(Heinz von Forester)和戈登-帕斯克(Gordon Pask)等人一起,在被称为 "第二波 "的控制论浪潮中发挥了作用,他们提出了自组织的概念——一个能产生、维持和繁殖自己的系统(如生物细胞)。在1971年萨尔瓦多-阿连德的政治统治和1973年军事政变期间,英国管理控制论者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领导的智利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使这一思想得到共鸣。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 "赛博协同(Cybersyn)",它可能是发展用于管理社会主义经济事物的国家网络中最突出的实验。正如科学史学家伊登-梅迪纳(Eden Medina)最近所揭示的那样,英国管理控制论专家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是这个全国性电传机网络的快速设计、开发和部分部署的主要设计师,该网络连接到中央电脑主机。比尔与当时的财政部长和工程师费尔南多-弗洛雷斯(Fernando Flores)合作,引进并改编了他在1972年出版的《公司的大脑》一书中强调的对大脑作为组织管理模型。【37】 他公开的控制论思想是一个可行的系统——一个通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设计的系统——在 "网络工程 "的设计中扎根,并反映了阿连德民主选举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政治理想。尽管在1972年卡车司机的罢工中在改变货物路线方面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赛博协同网络,包括其未来的中央操作室,在1973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将军的军事政变中被废止。在这个智利案例中,也许在范围更广的拉丁美洲,控制论与对心理体验哲学的强调相吻合。【38】
在讨论苏联对控制论的接受和翻译之前,让我们简单看看控制论传统的东欧来源,其中一些是在美国军事研究和战后梅西会议中巩固其地位之前。前控制论推动者的名单包括几个著名的人物。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Aleksandr Bogdanov)——老布尔什维克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得力助手和哲学家——开发了一种类似于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发理论,他在1913年出版了《技术学》。【39】 斯特凡-奥多布莱亚(Stefan Odobleja)是一个基本上被忽视的罗马尼亚人,他在二战前的工作是控制论思想的开端。【40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是现代计算机的设计师,博弈论专家的奠基人,梅西会议的参与者,他是一个匈牙利移民。萨奥尔姆·蒙代尔布罗特(Szolem Mandelbrojt)是一位犹太裔波兰科学家,也是分形学创始人伯努瓦·曼德尔布罗(Benoit Mandelbrot)的叔叔,他于1950年在法国南锡组织了维纳关于谐波分析和布朗运动的合作。前面提到的结构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是梅西会议的合作者,也是一名俄罗斯移民,他在哈佛大学担任诺伯特-维纳的父亲创办的斯拉夫研究室主席。最后,维纳自己的霸道而杰出的父亲利奥-维纳是一位自成一体的博学者,是二十世纪托尔斯泰的杰出英语翻译家,是美国斯拉夫研究的创始人,是一位来自白俄罗斯什特尔的移民,和他的儿子一样,他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致力于发现普适的交流方式【41】。
尽管总结控制论作为自我管理系统的世纪中期科学的知识和国际来源超出了本项目的范围,但下面的陈述可能不会太过夸张。在本文所研究的每一个案例中——沃伦-麦库洛赫(Warren McCulloch)的异构网络、法国的信息理论演变及其向后现代理论的转向、英国比率俱乐部对表演性模型和代理人的强调、智利按照国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公司的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网络,以及各种相互竞争的东欧力量,世纪中期的控制论科学是以一个知识环境的当地方言表达的,并与认知科学共享一种用心灵模型思考的冲动。为了达到不同的效果,控制论者一直在构建理解心灵的系统类似物,并将这种心灵模型作为重新认识新的社会、技术和有机世界的类似物。对控制论来说,迷恋心灵并不新鲜。正如一位神经科学家所调侃的那样,对心灵内部运作的关注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这可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大脑对自己的自负而已【42】。
苏联控制论
随着1949年苏联首次试爆原子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冷战冲突进入了核时代。苏联科学家、哲学家批评家和记者们在迅速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加倍努力寻找真正的威胁,以及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包括关于美国一个新领域 "控制论 "的传言。从1947年(诺伯特-维纳在纽约的梅西会议上创造了控制论一词)到1953年(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的第二年),斯大林主义的科学宣布已经证明了自己是赢得战争的关键,享受着复杂的社会地位的改善,更好的资助,以及不均衡的知识自治【43】。苏联作为一个致力于开创性科学的国家脱颖而出。【44】
At the same time, certain fields of science, especially genetics in the wake of the Lysenko debates, experienced acute pressures and censorship.45 And although cybernetics was not outright repressed during Stalin’s rule, it was widely ridiculed in the press and did not flourish until after his death. The remainder of this chapter shows that even though post-Stalinist cybernetics seemed poised to remake the Soviet Union a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history of Soviet cybernetics, especi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rehabilitation and adoption, slouches in significant ways toward the normal patterns of Soviet history. In four overlapping sections below, I show that Soviet scientific discourse rejected, rehabilitated, adopted, and adapted cybernetics for historically expedient and changing purposes.
同时,在某些科学领域,特别是在李森科辩论之后的遗传学,经历了严重的压力和审查。【45】 尽管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控制论没有被彻底压制,但它在新闻界受到广泛嘲笑,直到斯大林死后才蓬勃发展。本章的其余部分显示,尽管后斯大林时代的控制论似乎准备将苏联重塑为一个信息社会,但苏联控制论的历史,尤其是在其恢复和采用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向苏联历史的正常模式倾斜。在下面四个重叠的部分中,我展示了苏联的科学话语为了历史上的权宜之计和不断变化的目的而拒绝、恢复、采用和改造控制论。
斯大林主义反对控制论的运动
一门 "正常 "的伪科学开始时并非一切都很美好。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与通讯》出版后,美国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赞誉,而苏联媒体则大肆抨击。1950年,与此同时,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胜利地宣布,"任何对我们的文明认真感兴趣的人都不可能忽视[维纳的《控制论》]。对于科学的每一个分支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书",而苏联主要的文学期刊《文学日报(Literaturnaya gazeta)》则称维纳是那些 "骗子和蒙昧者,资本家用他们代替真正的科学家。 "【46】 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苏联记者鲍里斯-阿加波夫以霍华德-艾肯开发的计算机为题,写道:" Mark III,一个计算器",嘲笑耸人听闻的美国媒体对即将到来的 "思维机器 "时代的赞叹,将诺伯特-维纳塑造成一个不知名的人物,"除了他已经老了(虽然仍然健壮),非常多肉,还抽雪茄。" 阿加波夫在评论《时代》杂志封面上身着军装的计算机时继续说:"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这个'本周英雄'、这个耸人听闻的机器以及美国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是为谁服务的!"【47】 在阿加波夫1950年的文章之后,维纳的《控制论》被正式从苏联研究图书馆的正常流通中删除;显然只有秘密军事图书馆在50年代初保留了副本。【48】
1951年,苏联的一场公共运动称美国的计算机炒作是一场 "对普通人进行大规模欺骗的巨大运动"。1951年的《反对美英帝国主义的哲学刽子手》(Against the Philosophical Henchmen of American-English Imperialism)一书将控制论归为围绕 "语义理想主义 "的令人担忧的时尚的一部分,并因其递归逻辑,特别是自我告知的反馈回路,将控制论者戏称为 "语义学家-食人族"。除了美国控制论者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之外,该书还确定了属于 "语义蒙昧主义者 "群体的人,包括逻辑学家-和平主义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他在剑桥的同事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以及维也纳循环逻辑实证主义者鲁道夫-卡纳普(Rudolf Carnap)。实证主义、符号学和数理逻辑都似乎犯了认知主义的主要信念,即 "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操作。"【49】 1952年,Literaturnaya gazeta刊登了一篇名为 "控制论。1952年,《文艺报》刊登了一篇名为 "控制论:蒙昧者的'科学'"的文章,为大量的流行标题扫清了道路。"控制论——美国的伪科学","现代奴隶主的科学","控制论——关于机器、动物、人和社会的伪科学 "等等。【50】
1953年,一位以 "唯物主义者(Materialist)"为笔名的作者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斗争的主要期刊《哲学问题(Questions of Philosophy)》上发表了臭名昭著的文章《控制论为谁服务?(Whom Does Cybernetics Serve?)》。"唯物主义者 "在他的斥责中诗意地说道:
控制论,试图把现代计算机的原理扩展到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而不适当考虑其质量的特殊性,这是机械主义变成了唯心主义。它是知识之树的不育之花,是由于片面和夸张地吹捧认识论的某一特征而产生的。【51】
在文章的后面,唯物主义者认为,"在他们绝望的深处,[资本主义世界的人]诉诸于伪科学的帮助,给他们一些期望的阴影,以延长他们的生存。"【52】1954年,《简明哲学词典》第四版以稍少的尖刻,将控制论作为一个略微可笑的,尽管仍然有害的反马克思主义 "反动的伪科学"。该条目写道:
控制论:二战后出现在美国的反动伪科学,也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传播。控制论清楚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的非人性,努力把工人变成机器的延伸,变成生产的工具,变成战争的工具。同时,对于控制论来说,一个帝国主义的乌托邦是有特点的——在工业和战争中,用机器取代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新的世界战争的煽动者在他们肮脏的、实际的事务中使用了控制论。【53】
这场运动在大众和学术界的报刊上或多或少地持续到了1950年代,尽管下面提到的第一批公共改造工作早在1955年就开始认真进行。
苏联新闻界为控制论保留了一系列的绰号,我们应该把这些绰号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反对控制论的运动,无论多么刻薄和咄咄逼人,似乎都远不是苏联记者和公众评论家对美国思想所组织的最恶毒的运动。斯大林以广泛阅读科学领域的书籍而闻名,但他似乎对控制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对控制论的愤怒似乎与 "控制论本身的任何基本特征 "无关,根据热罗维奇(Gerovitch)的说法。【54】由于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斯大林参与了反对控制论的运动,我们可以推测,斯大林很可能出于与他憎恨所有帝国主义 "伪科学 "相同的原因而谩骂控制论:为了推动和促进其巨大的国家建设和现代化项目,意识形态反对是必要的。在斯大林对经典遗传学的个人侮辱之后,反对控制论的运动在一些哲学家-批评家看来或多或少是一场 "闹剧"。根据信息理论家伊利亚-诺维克(Ilia Novik)的说法,这些哲学家-批评家 "以某种......冷漠甚至疲劳的态度责骂控制论"。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当控制论正以自组织的人机组合和预测性的负反馈回路的令人陶醉的可能性席卷美国、法国、英国、智利和其他国家时,苏联的 "控制论",用诺维克的话说,"作为一种正常的伪科学出现 "【55】。
苏联针对控制论的反美运动只是一系列旨在压制苏联知识基础的行动中的一个,包括但不限于斯大林主义科学。其他几个例子包括:特罗菲姆-李森科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崛起,他关于后天特征的遗传性的计划赶走了门捷列夫和经典遗传学的研究;1951年苏联化学家谴责莱纳斯-鲍林的结构共振理论;禁止苏联的列夫-维果斯基的工作,现在被认为是文化历史心理学的基础。阻止费迪南-索绪尔、尼古拉-特鲁贝茨科伊和罗曼-雅各布森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以及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维尔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则的诋毁,认为它们是对宇宙的真实(即马克思主义)客观和物质性质的歪曲和破坏。【56】 鉴于这些和其他的例子,反对控制论的公开运动让当代观察者觉得远不是精心策划的,甚至是正常的规律。意识形态批判的地面战是混乱的,充满了仪式性的元素、政治姿态和常规辩论。不仅苏联控制论的事业被证明是多样化的,而且之前的反控制论运动也是丰富多彩的。
早期的反控制论运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控制论。相反,早期对该科学的反对在动机上似乎绝大多数是反美的。在随后的十年里,苏联的控制论转变为社会改革的明显预兆,后来又转变为正常的苏联科学。甚至苏联对控制论的意识形态抵抗从一开始就显得很正常。
1954年至1959年,后斯大林主义对控制论的复兴
自然科学到时候会把人的科学纳入自身,就像人的科学会把自然科学纳入自身一样:将会有一门科学。
——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和哲学手稿》。
1953年5月斯大林的死亡使公共话语中有利于苏联控制论的分水岭成为可能,并使控制论主导的苏联结构改革的承诺——特别是在斯大林的血腥统治之后的一种新的自治的承诺——扎根。1955年,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从对手手中夺取政权后,自称第一书记,而不是像斯大林那样自称总书记,以示与过去彻底决裂,启动一个新的后斯大林主义时代。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唯一印象是赫鲁晓夫1956年的 "秘密报告",他在报告中对精心挑选的人群发表了讲话,他成为第一个谴责斯大林罪行和现在臭名昭著的 "个人崇拜 "的苏联权威人士。这次演讲揭开了赫鲁晓夫解冻的序幕,这一时期以放松审查制度和政治压迫以及苏联政策、国际关系和社会的部分非斯大林化而闻名。这些公开的披露,加上苏联经济的下滑,甚至迫使那些最不可能谴责斯大林恐怖现实的人承认,用赫鲁晓夫的话说,"严重的过度 "和 "滥用 "已经犯下。【57】
作为这一全面技术改革的一部分,新任第一书记还要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思想上的重新评估。
在这方面,我们将被迫做很多工作,以便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审查,并纠正与历史、哲学、经济和其他科学领域以及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个人崇拜有关的广泛的错误观点。特别需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编写一本严肃的我党历史教科书,它将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客观性进行编辑。【58】
到1959年,斯大林的《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曾被称为 "共产主义的教义",但被官方认为错误百出,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被收回。1961年,它被长达900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所取代。【59】
从斯大林去世到控制论进入新闻界和苏联公众对科学的讨论的青睐,时间并不长。事实上,在1956年发表 "秘密演讲 "的同一次大会上,赫鲁晓夫也为苏联经济的自动化推广了有利于控制论的原则。他宣称:"机器和操作的自动化","必须扩展到工厂部门和技术流程的自动化,以及建造全自动的计划。"【60】随着斯大林的去世,控制论进入了苏联的技术、科学和政治话语,而此时的苏联正为改革做好准备。
尽管苏联科学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享有较宽松的意识形态约束,但与在控制论的宽松保护伞下取得的成就相比,苏联科学在斯大林铁拳下取得的成就可能更大。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开创了一些工作,化学家尼古拉-谢苗诺夫(Nikolai Semyonov)、物理学家伊戈尔-塔姆(Igor Tamm)、经济学家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Kantorovich)和物理学家皮奥特-卡皮察(Pyotr Kapitza)在几十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他苏联科学家——包括伊戈尔-库尔恰托夫(Igor Kurchatov)、列夫-兰道(Lev Landau)、雅科夫-弗伦克尔(Yakov Frenkel,)和安德烈-萨哈罗夫(Andrei Sakharov)以及其他世界知名人士——也开发了原子弹和热核弹,这是斯大林在几十年内将俄罗斯帝国的残余部分从一个落后国家迅速而有力地工业化为一个全球超级大国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苏联科学家在他们的科学工作中成功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真正的灵感来源,而不是一种强迫性的意识形态。科学的健康发展更多地取决于资金,而不是自由,这一现实也使人们对当代科学的状况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进行了清醒的思考。【61】
苏联控制论在一个非常适合利用后斯大林主义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客观性进行修正的时期到来。它以一种对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心理学中著名的 "条件反射 "概念友好的方式介绍了它的心智机器类比,该概念是基于电话配电盘的反射反应类比,其反应取决于电线的可编程配置。巴甫洛夫和两代之后的控制论者都把心灵想象成神经网络和电子处理器,这是哲学家皮埃尔-迪皮伊(Pierre Dupuy)所说的 "心灵的机械化 "的开创性隐喻,为后来认知科学的崛起提供了动力。【62】
苏联控制论也得到了几位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支持,这也是苏联人在国际上被认可的一个领域。包括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Kolmogorov)、谢尔盖-索博列夫(Sergei Sobolev)、阿列克谢-利亚普诺夫(Aleksei Lyapunov)和小安德烈-马尔科夫(Andrei Markov)在内的人物走到一起,尽管存在重大分歧,但形成了苏联控制论数学家的早期核心,致力于推动这种新的元数学科学成为苏联思想的单一科学。就在控制论动员其知识防线的时候,它也在阿卡德姆戈罗多克(Akademgorodok)的创建中找到了制度上的支撑,这是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新的 "新西伯利亚科学镇"。这个科学之城(正式成为新西伯利亚市的一部分)创建于1957年春天,被证明是65000多名苏联科学家的特权和相对知识自由的庇护所,其中包括控制论先驱者阿列克谢-利亚普诺夫【63】。
在苏联的科学主流能够采用控制论之前,相关的学术界必须准备好苏联官方对一门诞生于美国的学科的态度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的第一个迹象不是来自莫斯科,而是来自国外的一个邻居:1954年在华沙,六篇 "关于控制论的对话 "浮出水面,它们以批判的辩证语气对待控制论,其严肃性足以表明这个话题值得真正讨论。【64】与此同时,三位数学家和一位离莫斯科较近的不太可能的哲学批评家开始了从内到外重塑苏联控制论的任务。
苏联第一批控制论者:基托夫、利亚普诺夫、索博列夫
1955年,两篇俄文文章出现在同一期的苏联《哲学问题(Voprosi Filosophii)》杂志上,"唯物主义者 "和其他人曾在1953年抨击控制论。这标志着官方对控制论的态度发生了分水岭式的变化。仔细看看这两篇文章,就会明白这种逆转的原因。谢尔盖-索博列夫(Sergei Sobolev)、阿列克谢-利亚普诺夫(Aleksei Lyapunov)和阿纳托利-基托夫(Anatoly Kitov)共同撰写了题为《控制论的主要特征》的文章,开始了在莫斯科军事学术机构中相对权威的位置上恢复控制论的过程。尽管基托夫是三位数学家合著者中最年轻、影响力最小的一位,但他似乎也是第一位苏联控制论专家。
1952年,苏联上校工程师阿纳托利-基托夫(Anatoly Kitov)在机械和仪器制造部特别建设局(SKB-245)的一个秘密图书馆里发现了维纳的《控制论》的单独副本。基托夫于1950年从利亚普诺夫任教的军事学院毕业后,被派往那里研究计算机的可能军事应用,并获得了苏联教育系统的最高奖项——金质奖章。在阅读了维纳的《控制论》后,基托夫开始考虑控制论,用他的话说,"不是当时官方出版物认为的资产阶级伪科学,而是相反的,是一门严肃、重要的科学 "【65】。
在消化了《控制论》之后,基托夫转而与他以前的导师阿列克谢-利亚普诺夫(Aleksei Lyapunov)分享他对这门科学新发现的热情。利雅普诺夫后来被称为 "苏联控制论之父",是一位研究范围广泛、光芒四射的数学家,曾在军事炮兵工程学院和莫斯科大学的计算数学系任教。利雅普诺夫被生物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所认可,按照苏联科学史家哈斯-拉波波特(M.G.Haase-Rapoport)的说法,他采取了一种 "在自然科学中整合的、非分割的方法",这 "成为控制论思想萌芽的肥沃土壤 "【66】。在听取了他的陈述后,利亚普诺夫反过来鼓励基托夫写一篇文章,解释控制论的本质,并承诺与他共同撰写这篇文章。躲在秘密的军事研究图书馆里,基托夫写了一篇文章的草稿,之后利亚普诺夫推荐邀请当时莫斯科大学计算数学系主任谢尔盖-索博列夫作为合著者。索博列夫作为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也起到了合法化的作用,他实际上是原子弹方面的数学家。1933年,25岁的索博列夫成为苏联科学院最年轻的通讯院士,并于1939年成为该院最年轻的正式院士(院士)。1940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后,索博列夫于1943年被任命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为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建造做出了贡献。考虑到这一点,利亚普诺夫和基托夫安排在莫斯科以西一小时车程的兹韦尼戈罗德的大庄园拜访索博列夫,在讨论了草案之后,索博列夫提出他的名字作为合著者。虽然不知道他对这篇文章的贡献有多大,但索博列夫在50年代末多次公开为控制论辩护。【67】
1952年的某个时候,基托夫和利亚普诺夫拜访了《哲学问题》的编辑部。不知什么原因,编辑们同意发表这篇文章,只要求他们先得到苏共的许可。我们可以猜测一下,为什么编辑们同意在一个被禁止的话题上发表文章。《哲学问题》几年来一直在发表反控制论的材料,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编辑们认为不会得到许可,从而将拒绝的责任推给了上级部门。同样可能的是,在赫鲁晓夫解冻期间,编辑们出于鼓励思想辩论的真正热情,同意发表这篇文章。无论如何,编辑们派利亚普诺夫和基托夫去见斯塔亚广场科学部的代表,这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共产党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听取了他们的情况,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得出结论。"我们理解:有必要改变与控制论的关系,但瞬间分裂是不可能的:在文章发表之前,做几次公开报道是有意义的 "。【68】利雅普诺夫和基托夫在1953年和1954年进行了默许的公开讲座和私人研讨会,利雅普诺夫开始在自己家里接待同事,讨论控制论,持续了十多年。【69】
基托夫、利亚普诺夫和索博列夫的专题文章《控制论的主要特征》,既是对维纳《控制论》的介绍,又是对维纳《控制论》的重新认识和创造性翻译,他们故意跳了两个舞步。首先,它试图通过几乎完全基于《控制论》建立一个雄心勃勃的控制和通信综合理论,将控制论提升到与其他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尽管与维纳相比,这些早期苏联控制论显然更少地将该领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而更多地作为一种普遍化理论)。第二,它将维纳的概念词汇重新调整为苏联的科学语言。格罗维奇详细介绍了他们术语的翻译。"维纳所说的'反馈机制',他们称之为'反馈理论'......'数字计算的基本原则'变成了'自动高速电子计算机的理论';'人类思维的控制论模型'变成了'自组织逻辑过程的理论'。 '"【70】事实上,合著者在他们对控制论的定义中六次使用了理论这个词,以强调这门新科学的理论性质,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讨论在一个非常适合采用人机应用的社会中引入一个实用领域的政治影响。
合作者们还整合并扩展了克劳德-香农的信息理论的随机分析,同时剥离了维纳的生物体-机器类比的政治效力。【71 】维纳在动物与机器、机器与心灵之间的核心类比被强调为类比——或者说 "自组织逻辑过程[看起来]与人类思维过程相似",但不是同义词。同时,文章将他在机器和生物体中的控制、反馈和自动化系统的语言脚本化为信息的通用语言,或香农的通信数学理论。对基托夫来说,这种 "信息学说 "完全承担了普及机器和思维中的统计控制的任务。它通过使用 "自动高速电子计算机"(即计算机)来取代维纳最初用于控制论比较的基础模拟——伺服机械。伺服机械是一种自动工程装置,用于一个更大的机制,利用误差感应负反馈来纠正该机制的性能:例如蒸汽机调速器、现代汽车的巡航控制,或者在维纳的案例中,控制火炮及其炮手的防空火力控制机制【72】。尽管合作者们努力压制该理论的社会影响,但计算机算法为维纳的反馈机制又增加了一层技术上的复杂性,甚至它们的神经元类似于电子开关,悄悄地暗示着在人机交互、机器人假肢和机械改造人方面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通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而不是伺服机械来表述科学理论,合作者们将苏联控制论者和他的计算机推到了不断升级的空间和技术竞赛的前线。因此,将计算机设想为任何控制系统的一般调节机,苏联控制论的表述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计算系统——从维纳对 "动物和机器 "等具体实体中的通信和控制的兴趣中迈出了概括性的一步。【73】 尽管计算机直到几十年后才在苏联普及,但时至今日,控制论的俄语单词kibernetika——连同其继承者信息学或信息学——仍然是计算机科学这一英语领域的近义词。
当时的计算机是一种新媒体,因为很少有人同意如何谈论它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计算机在俄语中的描述是 "自动高速电子计算机",【74】这个术语的频繁使用令人欣慰地引入了缩写EVM(electronnaya vyichislitel'naya mashchina,或 "电子计算机"),它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直存在。只有在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下,现在几乎无处不在的英文名词komp'yuter才取代了EVM这个词。【75 】原始苏联术语的笨拙突出了使计算机或多或少变得新奇的话语竞赛的永恒可再生性。因为合著者对语言,特别是外国术语在国际竞争问题上的作用很敏感,所以合著者试图尽可能地保持他们的语言的技术性和抽象性,提醒读者控制论的心智-机器类比是新兴科学的核心,但只应该 "从功能的角度 "而不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76】
因此,维纳的控制论的技术性和抽象的数学语言成为抵御苏联哲学家批评家的政治防线,并作为压舱石为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概括了合著者的野心。他们采用了控制论术语的全部工具箱,包括同态、反馈、熵、反射和二进制数字等信号词。他们还重复了维纳和香农对概率、随机过程的强调,将其作为在抽象逻辑系统上编写行为模式的首选数学媒介,其中有一整节阐述了心机类比,特别强调中央处理器具有记忆、响应和学习的能力。【77】维纳对控制论者的呼吁,即科学兴趣的 "莱布尼茨式的天主教性",被缓和为负面形式——对学科孤立主义的警告。【78】
在文章的最后一页,合著者通过总结和美化维纳的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批判"、他对 "资本主义市场的混乱状况 "将产生的 "新工业革命 "的伪马克思主义预言,以及他在战后广泛宣传的对 "用机械机器人取代普通工人 "的恐惧,使维纳作为苏维埃控制论的外国创始人得以顺利进行。 【79 】俄语中的一个文字游戏使这最后一句话变得生动起来:“俄语中的工人,或称rabotnik,与机器人只有一个元音的区别,机器人是剧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在1927年从捷克语的 "强迫劳动 "中创造出来的几乎通用的词汇。”【80】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取代了手,或用机器人取代了rabotnik,合著者们梦想维纳的科学将有助于迎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人类思想的劳动可以由智能机器来完成,从而释放,正如马克思在一个世纪前所暗示的,思想的更高追求。"【81】虽然斯大林认为维纳的 "新工业革命 "没有用处,但这些数学家在维纳身上发现并重新塑造了一位美国的资本主义批评家,一位适合吹响苏联 "提高劳动生产率 "号角的科学创始人【82】。
鉴于维纳被明确纳入苏联科学典籍,令人惊讶的是,合著者只引用了他任何作品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信息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83】 通过区分信息、能量和物质,维纳跳过了现代物理学中最近的两次范式转变——首先,从牛顿的物质物理学到热力学和柏格森的时代;其次,从能量的热力学到新的但相关的信息科学和维纳的控制论范式。对西方的许多人来说,这句话意味着信息不过是信息,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统计测量,在此基础上,客观的科学和对可计算的真理的探索才得以实现。对他们的苏联同行来说,这句话的技术含义是一样的,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东西。通过挑出维纳的唯物主义和控制论的联盟,合作者们暗示维纳心中有一个可以修正苏联科学的官方哲学的立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如果辩证唯物主义不为信息时代更新自己,它就不可能存在。这段话还留下了合著者正在游说的机会——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允许信息在其最充分的控制论或随机的意义上成为信息。因此,这句话把维纳变成了某种外国先知,宣布了一门辩证唯物主义的信息科学,这门科学目前的唯物主义只能是完全苏式的。通过这些仪式性的话语,合著者将控制论与苏联的意识形态结合起来,将辩证唯物主义与控制论信息科学结合起来。他们认为,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信息科学的 "重要新领域 "的成功,取决于其美国创始人发出的行动呼吁。
合著者还提到了伟大的苏联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来支持维纳的神经处理思想,他关于人类心理学中条件反射的原始理论来自于一个电话配电盘,一个具有理想控制论共鸣的通信机器。【84】最后,合著者以当时学术写作中常见的奥威尔式新闻语言的仪式感来结束这篇文章,呼吁与资本家进行斗争,因为他们 "努力羞辱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工人群众的活动。我们必须果断地揭开这种敌对意识形态的面纱。"【85】在多年的反美、反控制论立场之后,他们是第一个在苏联新闻界发表反美、亲控制论立场的人。在1950年代中期,后来的论调开始区分资本主义对控制论的使用和一般的控制论,资本主义对控制论的使用被断然谴责,从而为社会主义对控制论的使用可能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可取的论点创造了空间。
"黑暗天使":欧内斯特-科尔曼的 "什么是控制论"?
无论基托夫、利亚普诺夫和索博列夫用什么修辞,他们新发现的亲控制论立场最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持是紧随他们在同一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即欧内斯特-科尔曼(Ernest Kolman)的文章《什么是控制论?("Chto takoe kibernetika?")。科尔曼是一个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一个活跃的意识形态哲学家,一个失败的数学家,有着长期血腥的攻击非正统数学家的个人历史,作为苏联控制论的第一个意识形态捍卫者,他是一个有点令人惊讶的候选人。【86】 在他似乎犯下的其他意识形态罪行中,他似乎对莫斯科数学学校的创始人造成了最大的伤害,莫斯科数学学校是帝俄和苏联的一个强大学校。他痛斥他们对法国集合理论和俄罗斯东正教拜名主义之间迷人的智力联盟的非神论承诺。【87】科尔曼曾被称为 "科技战线上最野蛮的斯大林主义者之一",因为他不遗余力地捍卫李森科的生物学(现在人们记住的是经典遗传学的苏联伪科学替代品)。 【88】 一些苏联评论家认为,科尔曼的抨击使数学家安德烈-柯尔莫戈罗夫在1940年代没有击败维纳——两人经常被比作智力上的同行——将生物学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正式化。科尔曼对政治攻击很敏感,对科学史有真正的兴趣,并掌握了四、五种语言。他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有时在他的反对者和受害者中被称为 "黑暗天使 "【89】。
尽管留给人以这种印象,作为自选的控制论监护人的角色,科尔曼并不是第一次偏离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哲学路线。二战后,他曾因在解释马克思主义时偏离党的路线而在斯大林主义的劳改营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就在他1982年去世前,他出版了《我们不应该那样生活》一书,在书中他反思了自己过去的过失。"在我的时代,我对许多事情,包括最重要的事实,都做了极其不正确的评价。我真诚地被欺骗了,我被后来欺骗我的幻想所滋养,但当时我为实现这些幻想而奋斗,牺牲了所有人。"【90】这种背景使科尔曼对控制论的辩护更加令人惊讶:为什么一个有着消灭伪科学数学理论记录的愤懑的前数学家会在1953年为控制论辩护?他作为第一个为苏联控制论辩护的思想家,是忏悔的行为还是另一种大罪?
科尔曼在他11页的历史宣传中,首先概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国际控制论,从1843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安德烈-马里-安佩尔(André-Marie Ampère)开始,到 "俄罗斯和苏联科学家,[如]切尔尼什维夫、肖林、安德罗波夫、库莱巴金等人。 "【91】 科尔曼称维纳是 "最引人注目的美国数学家之一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是他 "明确地 "将控制论 "作为一个科学领域 "正式化,这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赞美之词。【92】事实上,维纳从1919年起就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而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但科尔曼可能是故意引入这个错误的:在当时的美国大学中,哥伦比亚大学因其俄罗斯研究中心——哈里曼研究所而在苏联观察家眼中脱颖而出,而该研究所曾是麦卡锡最喜欢的目标,所以通过将维纳与哥伦比亚大学而不是麻省理工学院联系起来,也许他在科尔曼的同行哲学批评家眼中软化了他的形象。【93】无论如何,维纳在科尔曼的意识形态支持文章中占据了第六至第九段,这预示着维纳被纳入苏联控制论历史学的先锋队的第二个见证。
在把维纳设定为苏联控制论的外国创始人之后,科尔曼迅速发明了这门科学的苏联史前史,扩大并染指了控制论的野心,以配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尔曼对控制论式思维的许多东欧起源很敏感,他的叙述将控制论同化到更长的计算机历史中,包括1235年的拉蒙-鲁尔(Ramon Llull)、16世纪中期的帕斯卡尔(Pascal)、工程师威尔戈特 "圣彼得堡的奥德纳"(Wilgott “Odhner of St. Petersburg”)(而不是威尔戈特的家乡斯德哥尔摩),以及19世纪末的数学家A.N.克里洛夫(A. N. Krilov)和P.L.切比舍夫(P. L. Chebishev)。然后他讨论了苏联数学家小安德烈-马尔科夫(一个建构主义数学家,后来成为一个主要的控制论者)、N.C.诺维科夫(N. C. Novikov)、N.A.沙宁(N. A. Shanin)和其他人是如何在俄罗斯推进过去一百年的前控制论工作的。【94】 科尔曼的国际主义让柏林以西的两个人溜进他的历史——诺伯特-维纳和尼古拉-拉舍夫斯基(Nikolai Rashevsky),第一个受巴甫洛夫启发的生物统计学家和芝加哥大学的俄罗斯移民。
因此,使苏联控制论合法化的战斗从内部开始,并由苏联哲学批评家,即苏联话语中意识形态辩论的先锋和警察,以及他们之间进行对抗。两篇支持控制论的文章(尤其是科尔曼的文章)都充满了旨在保护控制论不受反击的话语策略,以至于即使在宣读时,苏联控制论的第一次行动也参加了冷战的博弈论策略。在对控制论的第一次公开辩护中,也就是1954年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科尔曼指出:"当然,把控制论诋毁为神秘化和不科学是非常容易和简单的。然而,在我看来,如果认为我们的敌人忙于无稽之谈,认为他们浪费巨大的手段,创建研究所,安排全国性会议和国际大会,出版杂志——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诋毁巴甫洛夫的学说,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拖入心理学和社会学,那就错了"。通过把敌人想象成理性的行动者,而不是伪科学的资产阶级,控制论的世界观提供了自己的第一道防线:"还有比用控制论占领更有效、更便宜的手段,"哲学家-批评家科尔曼继续说,“如果打算进行理想主义和军事宣传。”【95】
科尔曼采用了扭转理性敌人的逻辑,这种逻辑隐含在所有的苏联控制论战略中,以挽救刚刚起步的运动,使其免受未来苏联的批评。科尔曼邀请他的苏联听众从一个经济上理性的美国科学家的角度来考虑控制论。【96】 科尔曼推断,我们应该模仿敌人,因为我们可以推断出敌人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被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所占据。对其参与者来说,控制论在战后和冷战时期的军事化话语中初步形成。
和科尔曼一样,合著者索博列夫、利亚普诺夫和基托夫也抢先对苏联哲学家的反应进行了反驳,认为他们 "误解了控制论,压制了控制论作品,忽视了这个领域的实践成果。 "【97】合著者翻转了肯定会出现的反动论调(即苏联控制论的捍卫者在西方面前"'叩头'"),坚持认为 "我们的一些哲学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否认一个新的科学趋势的有效性,主要是因为国外对它发出了耸人听闻的声音。"【98】合著者在最后的总结中密谋:
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在流行的反动文学中,对控制论的硬性反动和理想主义解释是特别组织的,目的是使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迷失方向,以减缓这一新的重要科学趋势在我国的发展速度【99】。
因此,合著者认为,应该怀疑控制论的批评者已经落入了冷战敌人的魔掌,而不是它的支持者。为了承认敌人的贡献而不使自己受到攻击,他们在怀疑的基础上再加上怀疑,暗指国外的煽动者以某种方式在苏联境内组织了对控制论的意识形态批评。虽然合著者不太可能真正相信他们对控制论的发现是在美国间谍和特工的努力下取得的,但这种说法还是赢得了内部的口水战。
苏联控制论者并不是唯一采用这种紧张逻辑的人。如果维纳认为信息平等地武装了所有的拥有者是正确的,那么双重怀疑就可能支持一种超理性的策略,这种策略朝着冷战话语中发现的非理性方向努力。例如,科尔曼针对其他苏联批评家的控制论的反向辩护,类似于一种博弈论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就像相互保证毁灭的政策一样)双方都试图解决他们的分歧,以避免更大的集体损失。【100】历史学家彼得-加里森(Peter Galison)称,这种控制论世界观的基本逻辑是采用 "敌人的他者 "的逻辑,抢先预测聪明而理性的敌人的行为,以至于双方立场相反,敌人和朋友变得难以区分。【101】
控制论与它的姐妹学科博弈论、信息论和其他学科一样,似乎是一种使敌人合理化的方法,将结构性战略平均分配给对手,并使敌人必须对盟友取得战略或逻辑优势的机会变得平坦。也许这一点在苏联对控制论本身的辩护中是最清楚不过的,只不过在科尔曼的案例中,要为控制论辩护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同类。起初,苏联控制论因其美国来源而被拒绝,它的形成不是因苏联对美国敌人的反应,而是因苏联数学家对他们自己的哲学批评家的循环辩护。
一个 "完整的控制论":迈向全面的多元性
由于索博列夫、利亚普诺夫、基托夫和科尔曼在印刷品和公开演讲中的努力,加上杰出的数学家安德烈-柯尔莫戈罗夫和高级行政人员和工程师阿克塞尔-伯格的智力支持,导致了1959年全国控制论委员会的成立,这又为控制论在60年代初作为一个机构领域的重大发展提供了基础。然而,到了1965年,这门新科学将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一问题仍不甚明朗。它会在参与者之间更公平、更灵活地分配苏维埃国家的权力?还是会进一步巩固权力?1965年,一位美国访客开始担心最坏的情况:在参观了一个对计算机感兴趣的 "所有年轻的、高等技术学校的新毕业生"和 (对计算机没有明显兴趣的)"年长的官僚"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的单位后,他预言,"苏联行政部门的世代交替 "可能导致一场 "计算机革命","可能极大地提高正式通信渠道的效率"。这位美国观察家担心,"通信的现代化可能会产生矛盾的效果","使一个完全集中的行政通信渠道网络真正可行,从而实际上加强了极权主义的控制 "。【102】
1960年至1961年期间,大众媒体开始将计算机誉为 "共产主义的机器",工程师阿克塞尔-伯格(Aksel' Berg)上将,当时的控制论委员会主任,推出了名为《控制论:为共产主义服务》书系中的首本。【103】这套丛书激起了西方观察家们的情绪。一位美国评论家在1963年关切地指出:"如果有哪个国家能够实现完全一体化和受控的经济,在其中应用'控制论'原则来实现各种目标,那么将会是苏联领先于美国率先达到这种状态。" 这位评论家还提到了人们对经济控制论的兴趣,他说:"一个效率和生产力明显提高的苏联经济将对西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目标构成重大威胁……,就苏联赋予它的广泛意义而言,"他耀武扬威地总结道,"这可能是赫鲁晓夫在威胁要'埋葬'西方时想到的武器之一 "。【104】
1961年,中央委员会在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开始按照类似的思路公开宣传控制论,将其作为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工具之一。"【105】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本人也宣传控制论的深远应用。"【106】 中央情报局(CIA)的消息来源指出,1962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全联盟控制论哲学问题会议上也有类似的热情,该会议包括 "大约1000名专家、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师、语言学、医生。 "【107】 会议通过了一个官方的,尽管是模糊的,关于控制论的定义,即 "处理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有目的的控制的科学。"【108】 党的领导层的支持似乎意味着这些复杂的动态系统中最宏大的是苏联本身。
一个组织良好的、控制论式的自治社会主义敌人迫在眉睫的威胁,也让一些美国观察家感到担忧。在约翰-F-肯尼迪执政时期,情报人员鼓动人们抵制苏联控制论所带来的迫在眉睫的危险。约翰-J-福特(John J. Ford)当时是中央情报局的一名俄罗斯专家,也是未来的美国网络技术协会主席,他负责编写了几份关于苏联网络技术的令人震惊的报告,这些报告已经引起了司法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的注意。在1962年秋天的一个决定性的晚上,福特与约翰- F-肯尼迪总统的高层人士聚集在一起,讨论苏联网络技术即将到来的危险,但他的会议被监视卫星刚刚发现古巴的苏联导弹照片的消息所打断【109】。那么,一个奇怪的历史转折是,被认为是冷战敌对形势顶峰的国际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也化解了美国对 "苏联控制论威胁 "的日益增长的焦虑。【110】
尽管美国和苏联的情报官员交替担心或热衷于一个网络化协调的苏联力量的可能性,但关于苏联科学家之间的实际辩论的事实指向了一个非常不同的方向。苏联的控制论,就其所有关于自我管理的言论而言,完全不是这样。伯格(Berg)的系列著作《控制论:为共产主义服务》在苏联杰出的数学家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分歧。【111】与中央情报局担心统一平台的苏联控制论相反,在苏联,控制论的讨论加剧了数学家之间的内部矛盾,描绘出一幅智力上支离破碎的画面。苏联的主要控制论者以截然不同的术语定义该领域。柯尔莫戈罗夫(Kolmogorov)争取将信息作为控制论的基础,马尔科夫(Markov)则倾向于概率因果网络,李亚普诺夫(Lyapunov)倾向于集合理论,雅布隆斯基(Iablonsk)倾向于代数逻辑。1958年,在他们最初的文章发表仅三年后,基托夫、李亚普诺夫和索博列夫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苏联控制论的四个新定义,强调了对“控制系统”的主导研究,维纳对 “机器、生物体和人类社会的治理和控制”的兴趣,柯尔莫戈罗夫的“传输、处理和储存信息的过程”,以及李亚普诺夫操纵“算法结构”的方法。【112】据研究者称,控制论思想的松散群体围绕着主要的控制论学家,如列别杰夫(Lebedev)、伯格(Berg)、李亚普诺夫(Lyapunov)、格卢什科夫(Glushkov)、埃尔绍夫(Ershov)等人整合。【113】
尽管一些科学家争辩说,控制论的优点在于它的众多相互竞争的基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新领域应该包含众多的基础。伊戈尔-波列塔耶夫(Igor Poletaev)是苏联著名的信息理论家,也是1958年《信号(Signal)》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关于苏联控制论的早期著作,他在1964年反对对控制论的任何扭曲理解。他通过援引其外国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来使他对学科一致性的呼吁合法化,声称“‘术语不准确’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导致并且(已经导致)偏离维纳对控制论的最初设想,走向对其主题的不适当和不合理的扩展。”【114】 “结果,”波列塔耶夫继续说,“控制论主题的特殊性完全消失了,控制论变成了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这是与它的真实性质相违背的。”【115 】遗传学家尼古拉-季莫夫-雷索夫斯基(Nikolai Timofeef-Ressovsky)的生活和工作在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政权下都受到了赞扬和迫害,他曾经用更轻松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情绪。在与利亚普诺夫的通信中,他用控制论一词取代了俄语中的混乱或杂乱,开玩笑说他曾经把一封信放进了错误的信封,作为“完整的控制论”。【116】我们发现,对完整的控制论可能意味着一个统一的苏联信息科学和社会这一结果的兴奋和担心,季莫夫-雷索夫斯基的妙语做了一个恰当的回应。
准确又大胆地说,控制论这个词应该用在复数上,也许控制论唯一稳定的意义是形容词形式,即控制论的,是其使用者认为适合应用它的任何东西的附属品。从中央委员会(它组织了控制论研究机构)的角度来看,苏联控制论在其影响力的顶峰时期,显得既全面又多元。正如季莫夫-雷索夫斯基开玩笑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完全混乱的局面。在1960年代末,苏联科学院将控制论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是构成所有苏联科学的四个部门之一。【117 】其余三个(非控制论)部门——"物理技术和数学科学,化学技术和生物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可以不用太多暴力概念,就可以理解为西伯利亚式苏联控制论科学的子领域。
在普及科学的本能方面,苏联人并不孤单,尽管国家的意识形态机构擅长于推广这种叙事。大公无私的承诺和将机械、有机和社会拼接在一起的总体化使命常常被归因于其外国创始人。1948年,维纳试图将“动物和机器”进行类比(在他1948年《控制论》的副标题中),并在最后对控制论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不足作出评论。尽管如此,两年后的1950年,维纳出版了一个名为《人类对人类的利用》的流行版本,其副标题掩盖了他先前的谨慎“控制论与社会”。【118 】尽管如此,将他的知识天性制度化的本能显然是科学院的官能,它最初将控制论分为八个部分,包括数学、工程、经济学、数学机器、生物学、语言学、可靠性理论和一个“特殊的”军事部分。【119】随着阿克塞尔-伯格(Aksel'Berg)对控制论委员会的控制,公认的子领域数量随之增加,包括“地质控制论”、“农业控制论”、“地理控制论”、“理论控制论”(数学)、“生物控制论”(有时是“仿生学”或生物科学),以及苏联控制论社会科学中最突出的 “经济控制论”(在后面章节讨论)。【120】
到1967年,控制论部分的范围涵盖了信息理论、信息系统、仿生学、化学、心理学、能源系统、交通和司法,符号学加入了语言学部分,医学与生物学联合起来。庇护着一群非正统的科学,包括“非帕夫洛夫生理学(‘心理控制论’)、结构语言学(‘控制论语言学’),以及实验计划(‘化学控制论’)和法律研究(‘法律控制论’)的新方法”,控制论在1960年代中期发展到几乎包罗万象的规模。
尽管如此,控制论在苏联体制上的成功也意味着,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时候,苏联控制论不能不向知识界的主流靠拢。【121】它不得不这样做:它的领土已经变得如此之大,不得不占据道路的中间。控制论体制的发展超过了支持它的智力支脚:控制论在知识上的失败实际上是建立在该学科在制度上的失控发展之上的。抛开改革主义的野心不谈,到了1970年代,“控制论”(kibernetika)所代表的不过是对计算机建模的共同兴趣,它将机构、学科、领域和主题的松散拼凑在一起。到20世纪80年代,控制论这个词几乎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它代表了所有可以被附加到这个形容词上的复数事物。到1984年戈尔巴乔夫的崛起,苏联的控制论已经成功地伴随并慢慢地融入了一系列平行的发展。继承领域 "信息学"、军事事务的平行革命、科学技术革命以及前三代计算机硬件(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都在苏联控制论的旗帜下向前发展。【122】
结论:维纳在莫斯科
这部关于苏联早期控制论的简史从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在外国的创立开始,同时在那里结束。20世纪60年代初,在苏联,美国人的旅行限制开始放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开始有了涓涓细流搬的科学文化交流。在苏联的这一代客人中,早期的是维纳,当时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年迈的综合教授。1960年6月,苏联官员热烈欢迎这位美国控制论创始人对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进行为期数周的访问(图1.1)。维纳的译著在苏联很受欢迎(尽管是以编辑的形式),在他抵达后,他以廉价的鱼子酱和香槟酒(这些酒显然在他的地下室里没有动过)作为版税,并应邀在这三个城市的著名机构做了讲座。【123】对维纳来说,这是个机会,他可以对那些采用控制论而没有基本的自我纠正能力的社会发出强烈的警告,谴责“科学必须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对于他的苏联东道主来说,这次访问使控制论知识库能够进行常规的意识形态工作,欢迎和推崇一位社会主义圣人,作为苏联社会和技术的公众记忆。【124】他在苏联和剑桥的同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维纳的朋友、荷兰数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克-斯特鲁伊克(Dirk Struik)在回忆他的公众招待会时说,他用那夸张的说法抓住了许多苏联控制论专家的心:“维纳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征服了俄罗斯的人,而且是单枪匹马。”【125】我们可以声称,通过这个过程,维纳被称为苏联控制论的外国创始人。政治理论家邦妮-霍尼格(Bonnie Honig)在《民主与外国人》(Democracy and the Foreigner)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标志性的“外国创始人”,或者一个被他或她未解决的项目招募的外国人,经常在身份形成的许多政治叙事中发挥作用:奥兹王国有其堪萨斯的多萝西;大卫家有一位摩押祖母,名叫路得;美国殖民地因为不再自认是英国人的信念而团结在一起;是罗马人首先想到欧洲现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东欧有很多类似的故事:俄罗斯起源于古俄罗斯——现在在乌克兰;乌克兰国歌宣称与哥萨克兄弟情谊;波兰国歌也赞美了立陶宛。【126】苏联控制论将维纳视为外国创始人,这在当时并不新鲜。毕竟,没有一个本地人能发现他或她的身份。没有创始人就没有身份,因为创始人先于身份,所有的基础都必须由事后出现的外国人来奠定。
图1.1
诺伯特-维纳与阿列克谢-A-利亚普诺夫在莫斯科,1960年。
由Boris Malinovsky提供。
维纳在前苏联领土上的名声已经超过了他在英语世界的记忆。当阿克塞尔-伯格在1959年成为控制论委员会主席时,他确保在首批翻译的支持性作品中包括维纳的作品。50多年后,几乎所有维纳的主要作品都被翻译成了俄文,并且在他的遗产在英语世界逐渐消失后,在苏联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知名度,只是最近在科学史学家中才有所改观。【127】维纳1948年的《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与交流》于1958年被翻译成俄文,并在1968年和1983年再次发行,比英文版本多印一次。1958年,他的《人对人的利用》。1958年,他的《人类对人类的利用:控制论与社会》被删节并翻译为《控制论与社会》。根据他在访问莫斯科时的演讲,他于1962年在卓越的杂志Problemy Philosophii(《哲学问题》)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科学与社会》。他的自传Ex-Prodigy(1953年)和I Am a Mathematician(1956年)在1967年被翻译。他的最后一部演讲集《上帝和傀儡公司》。A Comment on Certain Points in Which Cybernetics Impinges on Religion (1964), 于1966年被翻译成Tvorets i robot (Creator and Robot),并于2003年重新发行。
维纳的半自传体小说《诱惑者(The Tempter)》于1972年被翻译出来,这是他去世8年后的事,这证明了维纳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外国创始人人物的持久力量。他的短篇小说《大脑(The Brain)》,很难找到英文版本,于1988年被翻译。他在1951年发表的文章《个人和社会的平衡》于1992年以俄文出版,当时正值苏联社会动荡不安的崩溃时期。莫斯科的书店至今仍在提供维纳作品的新版本。他的作品也不均衡地迁移到了网上:上述所有俄文作品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而只有一部英文作品《上帝与果壳》(God and Golem, Inc)可供免费下载。鉴于这一切,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随着一位美国的控制论创始人——来自拜罗斯托克(Byelostock)的移民、美国斯拉夫研究室的创始人利奥-维纳的儿子的来访,诺伯特-维纳被洗礼得不亚于一位回国的苏联先知【128】。
然而,如果维纳是一位预言家,他将是那种在国内和国外都被忽视的尖锐进行忏悔呼吁的人。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政治风向正转向意识形态的重新整合和重新集中时,他力主从科学中消除意识形态。那么,维纳在莫斯科的情况是有趣的,不仅仅是出于传记或历史学的原因,而且也是更大范围的苏联控制论经验的一个代名词。控制论技术设备带来了全系统结构改革的承诺,尽管这种改革从未完全实现,但技术设备却实现了。控制论伴随着苏联社会转变为一个已经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尽管它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组织、技术改革和自治。在随后的章节中所探讨的早期全国性网络是理解苏联经验以及社会技术和技术官僚改革的意外政治后果的核心。
浏览一下早期苏联控制论的历史,可能会让读者认为技术官僚科学在政治上是中立的,能够适应当时的任何政治话语,无论是斯大林的拒绝,赫鲁晓夫的改革,还是勃列日涅夫对技术官僚科学的重新整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宣称技术官僚的中立性本身就是一种有结果的政治姿态,而这种姿态往往被当时和当时的现状政治所填补。后面几章所讨论的为拯救濒临崩溃的经济和技术数据基础设施而建立的全国性网络,被认为是对社会问题的社会中立的技术官僚解决方案——然而这种中立的立场被证明是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投资形式。一般来说,控制论的目标是用抽象和所谓中立的数学术语来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这吸引了厌倦了政治压迫的后斯大林主义科学家。控制论给莫斯科的官僚和党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这是一条政治上可行的道路,可以在没有斯大林主义弊端的情况下将中央集权的国家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保存下来。【129 】看看非暴力控制的承诺,以及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从被中和的计算政治玷污的过去中解放出来的承诺。。
在计算机和数字媒体出现之前很久,另一些人就承诺了去政治化的技术改进。苏联关于詹姆斯-凯里(James Carey)所称的 “电气化崇高”的论述始于列宁1920年的著名声明:“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上整个国家的电气化”,这也许是苏联在西方的声誉的最高点,也是苏联致力于通过技术现代化实现社会进步的令人难忘的宣言。【130】苏联的控制论积极地建立在这一传统之上——特别是苏联的数字经济网络项目,与列宁的电气化(或称GOERLO)项目一样,承诺重新改造整个国家的技术基础设施——工厂、连接工厂的电网,以及为工厂提供动力的巨大水电和计算机站。网络项目整合并更新了标志着苏联电气时代的工业家、泰勒主义巨型项目的悠久传统。
控制论的词汇也与苏联本土话语产生了丰富的共鸣。在维纳把这个顽固的词固定为控制论系统的核心之前,反馈在苏联的政治想象中占据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体,由巴甫洛夫式的刺激和反应机制以及统治者和群众之间的控制和合作来维持,【131】几乎没花什么工夫,降噪一词就代表了苏联持续政治审查的技术同义词。此外,维纳将现代劳动者与自动机相提并论,与斯大林试图用泰勒主义的科学管理技术使苏联的劳动和工业高效化相呼应。维纳的系统化信息控制和通信理论,一旦被翻译成俄语,似乎是对已经被充分理解的思想的再现。【132】
也许这段苏联控制论的历史,最有用的不是它对控制论的描述,而是控制论的话语弹性让我们看到了苏联社会的情况。作为一个术语,控制论是一个灵活的语义占位符,用于更广泛的信仰条款,即在后斯大林主义科学和社会中由计算机辅助的技术官僚治理的承诺。作为一部历史,苏联拒绝、恢复、采用和适应一门新的外国学科的几个步骤,与其说揭示了控制论,不如说重述了苏联话语中预先存在的政治动态——辩论模式、话语仪式、知识防御战略、结盟、机构建设、莫斯科的政治奇想以及其他日常动态。在迷人的曲折和数字的衬托下,这里所介绍的苏联控制论的故事并不预示着特别明确的知识贡献,而是显示了缺乏这些贡献使得苏联控制论话语能够适应并反映苏联国家试图管理和控制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长期转变和趋势的方式。
因此,苏联控制论似乎是一门正常的科学,因为它揭示了潜在的政治、经济和制度实践与结构的冲突动态。这些动力——反资本主义公共运动的回声、知识分子辩论和决斗的仪式方面、政治阴谋和战略、计算机作为一种专门工具的制度性传播、作为俄罗斯科学史特征的发明高峰之后是创新和发展的下降高原的历史,以及科学工作发生在多产的方言和不同的贸易区,受到竞赛、声望和竞争的惩罚性乐趣的顽固事实【133】,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正如下一章试图说明的那样,苏联经济网络学的案例向历史学家和其他变革的代理人观察者提出了挑战,即也许普通的、被忽视的行为者、思想、实践和政策的要素——包括那些管理计划经济中的日常生活的要素——最能说明科学和社会改革的迂回历史进程。
然而,在一个重要的部门,苏联的控制论和其他信息科学并没有明显地受到竞争动机的混乱影响——苏联军队。红军采用了控制论的研究方法和词汇,通常在公开场合被简单地编码为 “特殊研究”;成功地理论化了由计算机和相关的远程特定目标军事创新所刺激的军事技术革命;并保持了具有竞争力的太空和核战争以及远程常规战争军备,而没有像民用部门那样出现内部不协调和竞争。因此,尽管由于苏联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无能,1970年代的控制论军事技术革命没有得到应用,但与民用经济部门的关键区别在于,在中央集权的军事管理部门内部,真正的控制论改革既是可能的,也是在理论上进行的。【134】
最后,在概述了导致韦纳在1948年的代表作中巩固控制论的几个来源、梅西控制论会议(1946-1953)、它在战后通过法国、英国、智利的传播以及控制论如何成为后斯大林主义苏联的信息科学的松散技术意识形态框架的一个小插曲之后,我现在评论控制论在冷战早期全球历史中这些时刻的特异性发展。一些比较和对比将其与其他战后环境中的控制论联系起来。苏联对控制论的翻译和采用与本文所阐述的其他案例研究一样,对心机关系有一种潜在的迷恋,特别是在英国和智利控制论者的生物学和神经学方面。心灵-机器的类比是一条带有政治色彩的双行道。控制论不仅促使我们思考逻辑机(计算机电路或任何其他图灵机)如何像心智(神经网络)一样运作,而且麦库洛赫还提出的较大的可能性,而后来的神经科学已经完全地拒绝了这种可能性:心智(神经网络)可能像逻辑机(计算机电路)一样运作。在后来关于国家网络的设计和发展的讨论中,这种反向比较(心灵就像机器)证明是特别持久的。苏联、美国和智利的主要早期冷战国家网络的设计者们,都或明或暗地寻求以控制论的神经网络为模型,建立自己的自治国家网络。在比较网络设计中(包括分布式、分层式和参与式),早期的网络科学家对网络和国家的政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心灵类比都有一个共同的控制论冲动,即在生物体、机器和社会的基础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类比。(控制论的组织性痒点只是,一个更好理解的系统可以为一个不那么好理解的系统提供信息)。类比既不是正确的,也不是错误的:应该根据它们的解释用途而不是它们的认识论重量来判断。(或者正如伊夫林-福克斯-凯勒(Evelyn Fox Keller)曾经指出的那样,模拟这个词在意味着类比的相似性之前就意味着欺骗)。鉴于此,令人吃惊的是,眼前的每一个网络建筑师团队【格卢斯科夫(Glushkov)的全国自动化系统(OGAS)、比尔(Beer)的赛博协同(Cybersyn)和巴兰(Baran)的阿帕网(ARPANET)】都选择以相同的基本形象——人类的思想或有机神经系统——来类比或塑造其国家网络项目。但这些国家网络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基本的设计比喻。
这些早期的国家网络项目——OGAS、赛博协同和阿帕网——是按照不同的(人类)思想模型设计的。尽管比尔和赛博协同项目拒绝了苏联以前和正在进行的管理计划经济的尝试,OGAS和赛博协同项目追求的是一种国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国家被比喻为一个有机体的身体,而计算机网络则是包含该国家通讯的神经系统。【135】相反,阿帕网受麦库洛赫的神经网络研究启发,被比喻为一个无实体的大脑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像大脑本身:网络所服务的任何组织都构成它自己的神经网络。简而言之,巴兰预见到了一个模拟没有身体的大脑的国家网络,而格鲁什科夫(和比尔)预见到了一个模拟有大脑的身体的网络国家——与人民接触的政府。
正如认知哲学家提出的那样,(国家是)一个有形的头脑和一个无形的大脑的类比,其作用非常不同。尽管苏联科学家对过于大胆的政治宣言保持警惕是可以理解的,但OGAS的设计重申了苏联国家作为苏联国家的一个分散的等级制心脏的自我概念。在一个巨大的国家里,工人们将被来自莫斯科的中央处理单元或社会大脑的规划所纳入和激励。这个国家不会是简单的中央集权和自上而下的。在OGAS的设计中,该网络将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神经系统,对当地的事件做出实时反应和调整,并通过与内部和国际信息环境的复杂反馈回路保持动态平衡。这个比喻既是唯物主义的,也是理想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是它把国家建立在已经存在的工业和经济现实之上,而理想主义的是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即经济的行为并不像一个健康或单一的机构(而是像一个非共生竞争的官僚定位环境)。
还可以考虑美国阿帕网关于国家是一个无实体的大脑的比喻,虽然据我所知是第一次在这里阐述,但已经被前人多次描述过了。大多数时候,这些解释都带有胜利主义的政治色彩。把国家(网络)看作是一个大脑,而不是一个身体,意味着美国被设想为一个知识工作的器官,而不是体力劳动;它的民用通信网络把它的公民,而不是国家,想象成国家的民主决策机制;这些公民存在于点对点的关系中,像分布式网络中的节点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行动并与邻居互动;以及(在数字自由主义的论述中特别常见)计算机网络本身构成了更高阶的技术自由,这是自然出现一个更有力的政治秩序所必需的。(当巴兰描述分布式网络时,他的词不是健壮的,而是可生存的,因为他的网络要在核攻击中生存,这使事情变得不那么乐观。)我们可以断言,巴兰是按照自由主义传统行事的,他支持有机国家作为个人的市场,这可以追溯到赫伯特-斯宾塞。【136 】或者巴兰是按照国家作为开明的社会大脑的形象来设计阿帕网的,引导美国的进步观念,即国家(或任何其他有组织的情报存放处,包括阅读新闻的公众、学校、大学和科学实验室)是一个“社会感应器”,这可以追溯到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37】。
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将国家网络比喻成人类的思想几乎可以达到任何目的,比如在一个中介环境中互动的感知者的引擎,使一个生物体充满活力的神经系统,或者填充头骨的灰质。也许这些控制论者用人类的思想来做类比的原因是(用一位著名的神经科学家的话说),人类喜欢相信人类的思想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尽管这种想法可能不过是大脑对自己的看法而已【138】。它没有对错之分,它为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我们对自己做的工作。我们给自己讲的关于网络的故事,更多地揭示了我们——现代网络修辞的编织者——对网络本身的看法。
最后,本章总结了在其早期采用阶段,早期的苏联控制论是如何用也许比其他国家的控制论者刻意更技术化和理论化的语言压制,但并没有抹杀政治上强有力的心灵-国家-网络问题。尽管并不奇怪,关于控制论和社会的讨论采用了格卢斯科夫所说的苏联“网络语言”的技术话语,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话语策略,将关于社会的公共讨论嵌入技术专业知识的语言中。苏联战后和冷战时期关于控制论的辩论对新科学的社会影响产生了影响。下一章的重点也许是技术官僚方法产生社会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经济控制论的案例。如果有的话,控制论——或者对组织我们的身体、机器和社会的通信系统的研究——如何改善当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如同斯塔福德-比尔在智利的发展一样,控制论的见解如何能被应用到需要经济推动的苏联国家的网络中?对更大的苏联国家和控制论项目来说,对通信和控制的关注如何在关键的实践和指令性经济的政策中发挥出来?下一章将讨论这些和其他问题。
1. See note 20 on cybernetic literature in the introduction to this book.
2. See Wiener, Cybernetics; Bowker, “How to Be Universal: Some Cybernetic Strategies, 1943–70”; Galison, “The Ontology of the Enemy”; and J. R. Pierce, “The Early Days of Information The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19 (1) (1973): 3–8; and especially Ronald R. Kline, The Cybernetics Moment, Or Why We Call Our Age the Information Ag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5).
3. Ronald R. Kline, “Where Are the Cyborgs in Cybernetic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9 (3) (2009): 331–362.
4. Wiener, Cybernetics. On the curious father-son circularities between Leo’s Slavic studies and Norbert’s cold war cybernetics, see Benjamin Peters, “Toward a Genealogy of a Cold War Communication Science: The Strange Loops of Leo and Norbert Wiener,” Rus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1) (2013): 31–43.
5. This section draws on my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on cybernetics, including Bernard Geoghegan and Benjamin Peters, “Cybernetics” in The John Hopkins Guide to Digital Media, ed. Marie-Laure Ryan et. al.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109–112.
6. Wiener’s classic works include his technical masterpiece Cybernetics, the popular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Cybernetics and Societ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50), and his deathbed lectures God and Golem, Inc.: A Comment on Certain Points Where Cybernetics Impinges on Relig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64).
7. Wiener, Cybernetics, 1–25, 155–168.
8. Ibid., 16.
9. Dupuy, Mechanization of the Mind. See also John von Neumann, 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2nd 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000).
10. Quoted in Claus Pias, “Analog, Digital, and the Cybernetic Illusion,” Kybernetes 34 (3–4) (2005): 544.
11. Claus Pias, ed., Cybernetics-Kybernetik 2: The Macy-Conferences 1946–1953 (Berlin: Diaphanes, 2004).
12. Steve J. Heims, The Cybernetics Group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13. Ibid., 52–53, 207.
14. William Aspray, John von Neumann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Computing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15. David Lipset, Gregory Bateson: The Legacy of a Scientist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0). See also Fred Turner,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121–125.
16. Jefferson Pooley, “An Accident of Memory: Edward Shils, Paul Lazarsfeld an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2006.
17. For more on “trading zones,” see Peter Galison, Image and Logic: A Material Culture of Microphys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44–47, 781–784, 806–807, 816–817.
18. Bill Aspray, “The Scientific Concept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7 (2) (1985): 117–140.
19. Claude E. Shannon,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s Technical Journal 27 (1948): 379–423, 623–656.
20. Mirowski, Machine Dreams.
21. Paul Erickson, Judy L. Klein, Lorraine Dastone, Rebecca Lemov, Thomas Sturm, and Michael D. Gordin, How Reason Almost Lost Its Mind: The Strange Career of Cold War Ration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22. Claude E. Shannon, “The Bandwagon,”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 (1) (1956): 3. See also Pierce, “The Early Days of Information Theory”; Norbert Wiener, “What Is Information Theory?,”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48 (1956): 48; Ronald R. Kline, “What Is Information Theory a Theory Of? Boundary Work among Scien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during the Cold War,” in The History and Herita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Conference,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ed. W. Boyd Rayward and Mary Ellen Bowden, 15–28 (Medford, NJ: Information Today, 2004).
23. Arturo Rosenblueth, Norbert Wiener, and Julian Bigelow, “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10 (1943): 18–24.
24.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s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 (1979): 263–291. See also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eds.,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0).
25. David Stark, The Sense of Dissonance: 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4.
26.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ought on hierarchy and its critics would fill many shelves. That history might combine thinking on technical subordination in mathematics (cardinal numbers, graphs, networks, sets, type theory, programming) and other classificatory systems; individual autonomy (Plato, Locke and Kant, Isaiah Berlin and Charles Taylor) and sociobiological evolution; legal, ethical, and religious thought; and pragmatism and feminism. For a helpful update on modern network discourse, see Daniel Kreiss, Megan Finn, and Fred Turner, “The Limits of Peer Production: Some Reminders from Max Weber for the Network Society,” New Media and Society 13 (2) (2011): 243–259.
27. Warren S. McCulloch, “A Heterarchy of Values Determined by the Topology of Nervous Nets,”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physics 7 (1945): 89–93.
28. Ibid., 91.
29. George Dyson, Turing’s Cathedral: The Origins of the Digital Univers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2012), 196–197, see also 7–10, 56–63.
30. John von Neumann, “Can We Survive Technology?,” Fortune (June 1955): 106–108, 151–152.
31. For a lively discussion, see Dupuy, The Mechanization of Mind.
32. For a few examples of the French scholarly and popular presses on cybernetics between 1946 and 1952, see Jacque Bergier, “Un plan général d’automatisation des industries,” Les Lettres françaises (April 15, 1948): 7–8; Léon Brillouin, “Les machines américaines,” Annales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 2 (1947): 331–346; Léon Brillouin, “Les grandes machines mathématiques américaines,” Atomes 2 (21) (1947): 400–404; Louis de Broglie, La cybernétique: théorie du signal et de l’information (Paris: Edition de la Revue d’Optique Théorique et Instrumentale, 1951); Dominique Dubarle, “Une nouvelle science: la cybernétique—vers la machine à gouverner?,” Le Monde, December 28, 1948, in P. Breton, A l’image de l’homme (Paris: Seuil, 1995), 137–138; Dominique Dubarle, “Idées scientifiques actuelles et domination des faits humains,” Esprit 9 (18) (1950): 296–317. See also Jérôme Segal, Le zéro et le un: histoire de la notion scientifique d’information (Paris: Syllepse, 2003).
33. Mindell, Segal, and Gerovitch, “From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to Communications Science.”
34. Ibid. See also Geoghegan, “From Information Theory to French Theory”; Céline LaFontaine, “The Cybernetic Matrix of French Theory”; and LaFontaine, L’empire cybernétique: des machines à penser à la pensée machine (Paris: Seuil, 2004).
35. Phil Husbands and Owen Holland, “The Ratio Club: A Hub of British Cyberneticists,” in The Mechanical Mind in History, ed. P. Husbands, O. Holland, and M. Wheeler, 91–148 (Cambridge: MIT Press, 2008).
36. Pickering, The Cybernetic Brain.
37. Stafford Beer, Brain of the Firm (London: Allen Lane, Penguin Press, 1972).
38. Humberto Maturana and Francisco Valera, 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 (Boston: Reidel, 1980); Francisco Valera, The Tree of Knowledge: The Biological Root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Boston: Shambhala Press, 1987); Francisco Valera with Evan Thompson and Eleanor Rosch,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39. For more on Aleksandr Bogdanov, see his Tektologia: Vsyeobshcheiye Organizatsionnaya Nauka (Tectology: Universal Organizational Science) (Moscow: Akademia Nauk, 1913–1922). See also Nikolai Krementsov, A Martian Stranded on Earth: Alexander Bogdanov, Blood Transfusions, and Proletarian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and J. Biggart, P. Dudley, and F. King, eds., Alexander Bogdanov and the Origins of Systems Thinking in Russia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and McKenzie Wark, Molecular Red: A Theory for the Anthropocene (New York: Verso, 2015).
40. On Stefan Odobleja, see Mihai Draganescu, Odobleja: Between Ampère and Wiener (Bucharest: Academia Republicii Socialiste Romania, 1981); Nicolae Jurcau, “Two Specialists in Cybernetics: Stefan Odobleja and Norbert Wiener, Common and Different Features,” Twentie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1998), accessed October 11, 2011, http://.
41. Peters, “Toward a Genealogy of a Cold War Communication Science.”
42. Michael O’Shea. The Bra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
43. For canonic works on Soviet science written during or soon after the cold war, see Zhores Medvedev, Soviet Science (New York: Norton, 1978); Alexander Vucinich, Empire of Knowledge: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1917–197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Graham, Science in 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David Joravsky, Soviet Marxism and Natural Science, 1917–1932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For more current materials, see Nikolai Krementsov, Stalinist Sci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aul R. Josephson, Totalitar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1996); Paul R. Josephson, Red Atom: Russia’s Nuclear Power Program from Stalin to Today (Pittsburg: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Press, 2005); and Ethan Pollock, Stalin and the Soviet Science Wa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44. Nils Roll-Hansen, The Lysenko Effect: The Politics of Science (Amherst, NY: Humanity Books, 2005).
45. For a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politics of the label “Lysenkoism,” see William deJong-Lambert and Nikolai Krementsov, “On Labels and Issues: The Lysenko Controversy and the Cold War,”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45 (3) (2012): 373–388, and especially Audra J. Wolfe, “The Cold War Context of the Golden Jubilee, or, Why We Think of Mendel as the Father of Genetic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45 (3) (2012): 389–414. Earlier materials include David Joravsky, The Lysenko Affai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and Valery N. Soyfer, Lysenko and the Tragedy of Soviet Science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4).
46.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547–548.
47. Ibid., 120.
48. Ibid., 126.
49. Mikhail G. Iaroshevskii, “Semanticheskii idealizm: filosofiia imperialisticheskoi reaktsii,” in Protiv filosofiia oruzhenostsev amerikano-angliiskogo imperializma, ed. T. Oizerman and P. Trofimov (Moscow: Nauka, 1951), 100, quoted in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19–121.
50.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19–121.
51. Published under the pseudonym “Materialist,” Voprosy Filisofii 5 (1953): 210–219.
52.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24–126. See also Ocherki istorii informatiki v Russii, ed. D. Pospelov and Ya. Fet (Novosibirsk: Nauchnyi Tsentr Publikatsii RAS, 1998).
53. Mark M. Rosenthal and Pavel F. Iudin, eds., Kratkiĭ filosofskiĭ slovar’, 4th ed. (Moscow: Gospolitizdat, 1954), 236–237; also quoted in Masani, Norbert Wiener, 261.
54.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19.
55. Ilia B. Novik, “Normal’naia Lzhnauka” [“A Normal Pseudoscience”], Voprosy istorii estestvoznaniia i tekhniki (Questions of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4) (1990), quoted in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03.
56. For more reading on Soviet science, see note 43. On Vygotsky in particular, see Alex Kozulin, Vygotsky’s Psychology: A Biography of Idea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57. Sergei N. Khrushchev, Nikita Khrushchev and the Creation of a Superpower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4–96, 163–173.
58. George Paloczi-Horvath, Khrushchev: The Making of a Dictator (New York: Little, Brown, 1960), 202.
59. Paloczi-Horvath, Khrushchev: The Making of a Dictator, 202.
60. Ibid., 80.
61. David Holloway, “Physics,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Soviet Union,” Historical Studies 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100 (1) (1999): 173–192; Loren R. Graham, “How Robust Is Science under Stress?,”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Russian Experie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2–73.
62. Ivan Pavlov, Conditioned Reflex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trans. and ed. G. V. Anrep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7).
63. Josephson, New Atlantis Revisited.
64. Stanislav Boguslavski, Henryk Grenievski, and Jerzy Szapiro, “Dialogi o cybernetyce,” Mysl filozoficzna 4 (14) (1954): 158–212, cited in Günther, “Cybernetics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f Marx and Lenin.”
65. Anatoly Kitov, “Chelovek, kotoryi vynes kibernetiku iz sekretnoi biblioteki” [“The Man Who Brought Cybernetics Out of a Secret Library”], interview, Komp’iuterra 43 (November 18, 1996): 44–45.
66.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73–175.
67. Ibid., 176–180.
68. Kitov, “Chelovek, kotoryi vynes kibernetiku iz sekretnoi biblioteki,” 44–45.
69.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83.
70. Ibid., 173. See also Sergei L. Sobolev, Anatolii I. Kitov, and Aleksei A. Lyapunov, “Osnovnye cherty kibernetiki” [“Basic Features of Cybernetics”], Voprosy filsofii 4 (1955): 136.
71. Edwards, The Closed World, 175–208, 275–302.
72.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78.
73. Wiener, Cybernetics.
74. I discuss the renewability of new media in Peters, “And Lead Us Not into Thinking the New Is New,” and Benjamin Peters and Deborah Lubken, “New Media in Crises: Discursive Instability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of New Media, ed. David W. Park et al., 193–209 (New York: Peter Lang, 2011).
75. My thanks to Andriy Ishchenko and an anonymous reviewer for this distinction.
76. Sobolev, Kitov, and Lyapunov, “Osnovnye cherty kibernetiki,” 141.
77. Ibid., 141–146.
78. Ibid.
79. Ibid., 147.
80. See Karel Chapek’s play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trans. David Willie (Fairford: Echo Library, 2010).
81. Sobolev et al., “Osnovnye cherty kibernetiki,” 148.
82. Ibid., 147.
83. Ibid.
84. Ibid.
85. Ibid.
86. For more on Kolman, see Loren Graham and Jean-Michael Kantor, Naming Infinity: A True Story of Religious Mysticism and Mathematical Creativity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87. Graham and Kantor, Naming Infinity. This fascinating account describes how founding (transfinite) set theorists and religious mystics such as Dmitri Egorov, Pavel Florensky, and Nikolai Luzhin in 1920s Moscow came together around the realization that neither infinity nor God could be defined but both could be named.
88. For more on Lysenko, see deJong-Lambert and Krementsov, “On Labels and Issues.” Wolfe, “The Cold War Context of the Golden Jubilee,” rethinks the accepted positions against Lysenko laid out in Joravsky, The Lysenko Affair, and Soyfer, Lysenko and the Tragedy of Soviet Science.
89. Graham and Kantor, Naming Infinity, 129.
90. Arnosht (Ernest) Kol’man, My ne dolzhny byli tak zhit’ [We Should Not Have Lived That Way] (New York: Chalidze, 1982), 7, quoted in Graham and Kantor, Naming Infinity, 130.
91. Ernest Kolman,”Shto takoe kibernetika?” [What Is Cybernetics?”], Voprosi Filosophii (Akademia Nauk CCCR Institut Filosophii, Moscow) 4 (1955): 148–149.
92. Ibid., 149.
93. Wiener briefly studied at Columbia under John Dewey in 1915 and worked as a consultant for a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supported Statistical Research Group based there in 1940.
94. Kolman, “Shto takoe kibernetika?,” 150–157.
95. Helmut Dahm, “Zur Konzeption der Kybernetik im dialektischen Materialismu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5, quoted in Günther, “Cybernetics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f Marx and Lenin,” 317–332.
96. David Holloway, for example, writes that “the hostile image of capitalist society, which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arly attacks on cybernetics, was now turned to its defense,” in “Innovation in Science: The Case of Cybernetics in the Soviet Union,” Science Studies 4 (1974): 316.
97.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80.
98. Ibid.
99. Sobolev, Kitov, and Lyapunov, “Osnovnye cherty kibernetiki,” quoted in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80.
100. Erickson et al., How Reason Almost Lost Its Mind, 272.
101. Galison, “The Ontology of the Enemy,” 228–266. Peter Galison says that “the enemy as human-machine black box becomes us as human-machine black box.” In Sina Najafi and Peter Galison, “The Ontology of the Enemy: An Interview with Peter Galison,” Cabinet 12 (2003), accessed April 10, 2015, http://cabinetmagazine.org/issues/12/najafi2.php.
102. John A. Armstrong, “Sources of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Some Soviet and Western European Comparis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9 (3) (1965): 643–655.
103. Gerovitch, “The Cybernetics Sca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32–38.
104. D. G. Malcolm, “Review of Cybernetics at [sic] Service of Communism, vol. 1,” Operations Research 11 (1963): 1012.
105. Conway and Siegelman, Dark Hero of the Information Age, 316.
106. 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No. 0757/64, “The Meaning of Cybernetics in the USSR,” February 26, 1964, 2, also partially quoted in Flo Conway and Jim Siegelman, Dark Hero of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Basic, 316).
107. 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No. 0757/64, “The Meaning of Cybernetics in the USSR,” 3.
108. Ibid., 3.
109. Ibid., 3. See also Gerovitch, “The Cybernetics Sca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35.
110. Gerovitch, “The Cybernetics Sca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111. Gerovitch, “InterNyet,” 340.
112.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249–251.
113. Yu. Kapitonova and A. A. Letichevsky, Paradigmi i idei akademika V. M. Glushkova (Kiev: Naukova Dumka, 2003), 296.
114. Igor’ A. Poletaev, “O matematicheskom modelirovnanii,” Problemy kibernetiki 27 (1973): 147.
115. Igor’ A. Poletaev, “K opredeleniiu poniatiia ‘informatsiia,’” in Issledovanniia po kibernetike, ed. A. Lyapunov (Moscow: Sovetskoe radio 1970), 212.
116.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216.
117. Simon Kassel, Soviet Cybernetics Research: A Preliminary Study of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alities (Santa Monica: RAND, 1971), v.
118. See the titles of Wiener’s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and his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Cybernetics and Socie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50).
119.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208.
120. Ibid., 209–210.
121. Ibid., 210.
122. Pospelov and Fet, Ocherki istorii informatiki v Rossii.
123. Conway and Siegelman, Dark Hero, 316.
124. Norbert Wiener, “Obschestvo i nauka,” Voprosi Filosofiii 7 (1961): 49–52.
125. Dirk Jan Struik, “Norbert Wiener: Colleague and Friend,” American Dialog 3 (1) (1966): 34–37.
126. Bonnie Honig, Democracy and the Foreign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127. On the one hundred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and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the IEEE held a medium-sized conference in Boston on June 24–26, 2014, titled Norbert Wien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cluding a gathering of biographers, former students of his, and rising scholars interested in his life and work.
128. Conway and Siegelman, Dark Hero, 314–316. See also Peters, “Toward a Genealogy of Cold War Communication Science.”
129.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54–155, 301, passim.
130. James W. Carey with John J. Quirk, “The Mytho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113–141 (New York: Unwin Hyman, 1989).
131. For more on feedback in the Western political tradition, see Otto Mayr, Authority, Liberty, and Automatic Machiner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4; see also Bernard Geoghegan, “The Cybernetic Apparatus: Media, Liberalism, and the Reform of the Human Sciences,” Ph.D. dis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icago, 2012.
132. Gerovitch, From Newspeak to Cyberspeak, 122.
133. Graham, Lonely Ideas, 1–4. For contrasting portraits of the local contingencies and practices that animate laboratory work, see Galison, Image and Logic, and Latour, Science in Action.
134. Dima Adamsky, The Culture of Military Innovatio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in Russia, the US, and Israel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7, 24–57.
135. Medina notes that “Beer was well aware of the Soviet approach to cybernetic management, and he viewed it with open contempt.” Eden Medina, Cybernetic Revolutionaries: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Allende’s Chile (Cambridge: MIT Press, 2011), 63.
136. Herbert Spencer,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3rd ed. (New York: Westminster, [1876] 1896), 460–462, 478–545.
137. Charles Horton Coole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Social Research: Se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Horton Cooley (New York: Henry Holt, 1930), 6.
138. O’Shea, The Brain, 1.
标签: #cyberneticsw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