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技术|纺细号纱粗细条流失案例分析

纺织器材在线 151

前言:

当前各位老铁们对“288js”大体比较着重,看官们都需要了解一些“288js”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288js””的相关内容,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随着纺织企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客户对于纱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纺织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获得客户认可。笔者公司有13万锭纯棉精梳集聚纺,主要纺米通CJ 14.6 tex、CJ 11.7 tex、CJ 9.7 tex、CJ 8.3 tex等机织纱。下游客户为保证布面风格和效果,对于长粗节、长细节流失指标要求较高,这就对纺细号纱并粗工序器材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为解决集聚纺CJ 9.7 tex纱DR值恶化较严重,以及细条流失、自络工序CC切疵太高等问题,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结合设备与器材进行技术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措施。

01

纺纱工艺流程

集聚纺CJ 9.7 tex米通纱工艺流程:JWF1009型往复抓棉机→FA125A型重物分离器→JWF1107型单轴流开棉机→JWF1031-160型多仓混棉机→JWF1115-160型精开棉机→FA156型除微尘机→1203型梳棉机→FA313B-60型预并条机→JSFA360型条并卷机→JSFA288型精梳机→HSR1000型并条机→FA425A型粗纱机→SXF1568B型细纱机→SMARO自动络筒机。

02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DR值单锭异常偏高

图1为集聚纺CJ 9.7 tex纱成纱的日常测试指标。从图1可以看出,其DR值单锭异常偏高且有整体上升趋势。尤其DR(1 m)-5%指标达23.94,DR(1 m)+5%指标达到20.75,片段粗细节严重影响成纱质量指标。结合生产设备现状,对单锭粗纱追溯并条机台号,查看并条故障交接本,发现3号并条机中轴转数报警后,设备无法正常开车。

图1 集聚纺CJ 9.7 tex纱成纱指标

此机台报警后,筒内条子测试长片段粗细条有流失。条子正常5 m质量为20.40 g,而该筒内的偏粗条子质量为32.98 g~43.62 g,偏细条子质量为9.34 g~12.17 g,长度为42 m~60 m。考虑粗纱工序单锭纺纱,由于定量偏轻出现飘纱条挡光电,导致停车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电器模块出现故障,将3号车并条模块更换至9号车,结合生产条子做标记,发现9号车仍然是中轴转数频繁报警,条子定量偏轻出现粗纱流失。

由于并条模块主要是控制中罗拉转速,其次是控制后罗拉转速。所以在并条工段出现中轴转数报警后,经过仔细分析和查找,发现中轴转速过高时牵伸倍数变小,条子定量加大;反之牵伸倍数变大则条子定量变小。更换出现问题的并条模块后,开车正常,未出现报警以及粗细条流失。

2末并胶辊返花

正常纺纱过程中,发现多根末并胶辊表面返花,查看机后风箱花颜色发白,判断有长纤维流失。取样测试AFIS指标:总棉结数为23粒/g,总棉结平均大小为563 μm,短纤维(w)长度为33.3 mm,上四分(w)长度为28.4 mm,线密度为162 mtex,总杂质为11粒/g 。

3中胶辊间歇返花

生产过程中,胶辊间歇返花的情况不易被发现,此情况在条筒内间歇出现易造成长片段细条流失。检查发现,纺精梳纱时,并条负压宜偏小掌握,风力偏大会造成返花。此外,胶辊表面棉蜡处理不干净同样会造成胶辊轻微绕花、返花,所以要保持胶辊表面清洁,且在生产约2 h后将前、后胶辊对调1次。

4末并单向轴承磨损

末并工序挡车工日常生头时发现,棉网明显断层偏细,而正常纺纱则棉网正常。测试细节处条子集聚纺CJ 9.7 tex纱时经纱10 m号数为7.97 tex,纱号短片段偏小。结合设备查原因为单向轴承磨损,造成生头时向后打顿致使短片段细条流失,影响自络工序CC切疵、打结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03

解决措施

根据以上情况制定措施如下:① 出现中轴转数故障,机修电器试验员应同时在场,追踪机台所纺的条子;在电器整修后,机修测试并做自调匀整,条子试验合格后,经试验员签字方可开车;如果机台更换并条模块后仍出现报警,应立即关车,避免粗细条流失至下道工序。② 挡车工每隔2 h更换前、后胶辊位置,并用温水擦除胶辊表面棉蜡,谨防因清洁造成胶辊返花;末并停车做清洁时间不宜过长,严防胶辊表面发凉造成胶辊返花、细条流失。③ 发现生头棉网异常,应及时上报整修,禁止疵条流入下道工序;自络工序每天关注纱疵并汇报,尤其关注C和CC切疵,如有异常,应在排除单锭电清故障以及温湿度波动造成误切之后,及时查找前道工序原因。

04

结 语

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学会充分利用数据对不正常纱线产生的原因进行追溯,通过质量数据对标管理。质量数据对标管理的基础,就是通过统计日常故障以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和效果等的积累,方便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数据的一致性、稳定性比较难控制,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波动比例占30%~40%,所以企业一定要提醒员工,在重视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多关注产品质量变化。此外,做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应关注各工序器材的使用周期,通过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避免因检查不当导致问题产品流入下道工序;出现突发事件一定要引起每个人重视,只有人人关注质量管理,企业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

本文为“纺织器材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288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