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兄弟们对“2024稀有漂亮特殊符号”大约比较关切,咱们都想要分析一些“2024稀有漂亮特殊符号”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2024稀有漂亮特殊符号””的相关内容,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识发布。主题“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中的“龘”字,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
不少人第一次看到“龘”这个字,下意识会觉得这个字结构和笔画都很复杂,念什么?是什么意思?有人看了半天也念不出来,有人想翻字典却不知从哪儿查起,还有人试图拆解字的结构。一时间,“龘”字刷屏了!
“龘”字的出圈再次唤起了大家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龘”和那些生僻字背后的故事。
“龘”到底念个啥
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这个字的起源和古代的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据《说文解字》记载,龘是古代神话中一种吉祥的神兽,名为“虬龙”,它的形象和声音被古人用龘字来描述。因此,龘字的本义可以理解为一种神秘的、象征着祥瑞的神兽。
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央视春晚以“龘”字为题眼,这无疑是对中国龙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用“龙行龘龘”生动描摹出14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生僻字被网友用“熟”了
像“龘”这样“叠罗汉”的汉字并不少见,往往是由多个(2—4个)相同的汉字(或字符)在字形美观的前提下组成汉字。
关于同字符重叠的这种结构,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出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这些字归类,系统地进行了分析。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提出了“叠二重文”“叠三重文”“叠四重文”的说法,首次使用“叠文”这个词来说明这种结构。不同的学者对这类字也给出了不同的名称,有“叠文”“同符合体字”“叠体字”等。
和“龘”字类似的生僻“叠体字”还有很多,有些因为不常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用语的流行,不少生僻字被网友赋予新的用法和含义,成为热门网络用语,才得以“重见天日”。
“我又双叒叕忘记锁门了”“我们又双叒叕要考试了”……其中,“叒”和“叕”都是生僻字,不太常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叒”读作ruò,是顺从、相似的意思,而“叕”有四种读音,分别是zhuó、yǐ、lì和jué。但在网络热词的语境中,“叕”只能读作zhuó,同“綴”,表示连接、缀联。“又双叒叕”被网友用来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发生的概率非常频繁。
“囧”字的历史其实非常久远,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原义为光明、明亮。而现在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字也成为“21世纪最风行的单个汉字”之一。比较流行的还有“槑”字,读作méi,本意同“梅”,因为由两个“呆”字组成,所以被网友们用作“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这些生僻字被网友进行全新解读和使用,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汉字具有强大的再创造能力。
生僻字背后的历史
1994年,冷玉龙著的《中华字海》收入85000个汉字,《中华字海》包含从古至今存在过的且有记录的汉字。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换句话说,还有八万多个汉字基本上是生僻字,我们平时不会用到,更无从谈起了解这些生僻字背后的历史。
关于生僻字存在的意义也成为多个领域争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汉字的存在是为了方便人类生活,生僻字大多难以书写,应当被时代淘汰。但从一定程度来讲,生僻字存在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每一个生僻字都有其特殊意义,都承载着当时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透过一个字,我们就能看见这段历史,读懂这个故事。
举一个例子,刘䶮的“䶮”怎么读?这个人是谁?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䶮”这个字读yǎn,刘䶮的原名其实是“刘岩”,他是中国封建时期南汉政权的创始者。刘䶮当上皇帝之后,取《周易》“飞龙在天”为自己造“䶮”字。君王是“九五之尊”,来自《周易·乾卦》中的“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刘䶮现造一个字来表达“飞龙在天”,表现了其妄自尊大的性格,“䶮”字的存在对于后人了解刘䶮统治期间骄淫奢侈、荒淫残暴、滥施酷刑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历经数千年,生僻字在今天依然不会为时代所抛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
首先绕不开的,是古典文献中的生僻字。一些专业研究者,比如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在接触古典文献中都需要接触生僻字。再比如中医,需要阅读大量古代医学著作,也必须掌握许多生僻汉字。
即便是普通读者,也会在国学阅读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到许多生僻字,特别是一些名词,传说中的动物名如“狴犴(音:bì àn)”,祭名如“祊(音:bēng)”,器物名如“梐枑(音:bì hù)”,乐器名如“觱篥(音:bì lì)”等。
其次,是方言中的生僻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地域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便是差异化的方言,方言表现在书面上,就会有许多生僻字。
此外,还有姓氏。中国历史悠久,十分重视家族延续。姓氏是家族传承的最重要的标志,姓氏中也留下了不少生僻字。
因此,即使在当今网络时代,生僻字依然不能被随意丢弃,依然发挥着它强大的文化传承和沟通交流作用。
数字时代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龘”字掀起的生僻字文化浪潮,对于汉语言文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现象,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去重新思考汉字中生僻字的价值。
今天的语言环境越来越简化,但生僻字不应该在数字时代流失,也不应该成为数字鸿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超过6000万人名,以及大量地名、古籍、方言中包含生僻字。很多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还无法在信息化系统中正常使用。打不出生僻字,不仅会给一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也意味着宝贵的汉字文化遗产正在流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字研究和古籍整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被发现的生僻字也越来越多,这些字都会被汇集整理到字典里。生僻字的增补意义不在于推广,而在于人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便捷地使用。
生僻字在当下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工作环境中,正越来越被关注,它在特定区域内有着重要的传承文化的意义。我们更应该基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障生僻字在传播手段的不断变迁中跟上时代,能够使其在多元化的媒介渠道中顺畅流通,在新的文化土壤中扎根、生长。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
标签: #2024稀有漂亮特殊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