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双机怎独舞?移动工作站DELL Precision 7780&7770互补评测中篇

song1118公平评测 567

前言:

现时朋友们对“dell优化”大约比较注重,姐妹们都需要学习一些“dell优化”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对于“dell优化””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在上篇,通过对DELL 2022年度的DELL Precision 7770、和2023年度的Precision 7780的开箱、外观和轻度拆解以及纸上分析,笔者认为7780和7770相比,机体设计上只有轻微优化,硬件上就是CPU和GPU的升级,至于CAMM内存和DIMM内存,两者都是可以使用的,并无差异。

而7770和7780的机体,采用了全金属外壳,其外观、质感和做工都上佳,坚固性无可否认,正统严谨的外观风格,也完全符合专业和商务场景;

当然,与此同时带来的3.1公斤起的重量,也是重型机型的固有缺点。

相比2021年的Precision 7760来说,全新模具的内部布局设计,在视觉效果上也非常不错:布局工整、紧凑而又不会感到局促,SDD、WLAN卡(限7780)和WWAN卡以及电池的拆装维护都非常方便;

但同时支持CAMM内存和DIMM内存的设计,使得内存端口连接模块本身非常脆弱性,用户对其拆装维护之时,一定要小心行事,以免重蹈笔者覆辙。

对于本篇来说,最关键的是在开机运行之后,7770和7780内部全新布局设计之下整机的性能发挥,究竟如何?

但在此之前,还是得看看7770/7780的屏幕是如何的----这是开机之后,用户首当其冲之处。

一样的屏幕

只有两款

7770和7780两者,官方提供的可以选择的屏幕,都只有两款:

17.3英寸、1920 x 1080分辨率(FHD)、60赫兹 WVA面板,功耗峰值9瓦;17.3英寸、3840 x 2160分辨率(UHD)、120赫兹 WVA面板,功耗峰值10.3瓦;

两者都是500尼特、99% DCI-P3色域、广视角、防炫光雾面屏,详细参数如下图所示:

不巧的是,笔者购买的7770和7780都是一样的屏幕----为第二种4K屏幕----所以无法对两种不同的屏幕进行对比实测。

Windows 10之下查看显示器信息,在SDR和HDR之下,都支持手动可选60赫兹和120赫兹两种刷新率,但SDR只支持8位色深,HDR才支持10位色深;

使用AIDA64和HWiNF64进行检测,面板为AUO(友达光电)出品,硬件ID为AUO97A2,型号为B173ZAN,DELL部件号为1D8HG。

依据型号B173ZAN,在屏库网站查询,得到的最为相似的型号是B173ZAN06.8,更为详细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即是可以支持G-Sync和FreeSync的,但DELL官方对此只字未提。

以下,是对笔者购买的7770的屏幕的测试结果,7780的屏幕没有进行测试。

所有测试均在SDR模式之下进行,HDR模式没有进行测试。

SDR色彩覆盖(Color Gamut)

如下图所示,其色域覆盖率如下:

100% sRGB;89% AdobeRGB;100% P3(/DCI-P3);87% NTSC。

P3色域有100%的覆盖率,比官方宣称的99%还要好,sRGB色域覆盖率也有100%;

但AdobeRGB色域的覆盖率只有89%,对色彩要求很高的用户会有所不满。

SDR色调响应(Tone Response)

色调响应曲线、显示伽马(显示光度)为2.3(0.01),和2.2曲线略有偏离。

SDR灰阶(Gray Ramp)

如上图所示,灰阶曲线在20~80%区域,是在约6160至6090开尔文范围内,波动的绝对值差距不大。

SDR亮度和对比度(Brightness and Contrast)

实测亮度最大值为426.4尼特,距离官方宣称的500尼特比较远;

对比度在亮度最大时为960比1,和官方标称的最小值1000比1,没差多少。

最低亮度为49.8尼特,此时对比度为930比1,同时是最低的黑值0.05。

白点在5800到6100之间。

SDR色彩均匀(Color Uniformity):

SDR之下的色彩均匀性在亮度100%时,DeltaE最大值为3.5,其他三个亮度之下的DeltaE值都更低,总体说来色彩均匀性优秀。

SDR亮度均匀(Luminance Uniformity for Brightness)

在四个亮度下,9分区的亮度差异最高是6%,位置是上部中间区域,其亮度总是低了一点----有可能测量时存在误差或失误,除此之外,其他8个分区的亮度差异只有1-2%之间,说明此屏幕亮度均匀性很好。

SDR色彩精度(Color Accuracy):

Delta E值最大值为2.69,最小值为0.52,均值为1.64,绝对地属于很优秀的开箱即用。

SDR综合评价(Monitor Rating):

最终,按照Spyder X Elite的评价标准,给予此屏幕如下综合评价:

色域和对比度,为5.0满分;亮度均匀度和色彩均匀度,均为4.5分;色调响应、白点和色彩精确度,均为4.0分;最终综合评分为4.5分----相当于满分为100分时的90分,评价很优秀。

至于7780的屏幕,笔者没有实测,基于其和7770使用的屏幕面板型号完全一样,相信个体差异应该不会有多大,笔者肉眼观察,也完全没有感觉有什么差异。

综上实测,就此台测试的7770的屏幕来说,笔者认为,有所不足的地方有三点:

1.AdobeRGB色域覆盖率只有89%,对于图形创作还不够优秀;2.亮度没有达到官方标称;3.从面板本身来说是支持G-Sync和FreeSync的,DELL并没有使其实现。

可以表扬的是:

在开箱即用的状态下,其色域、色准和均匀度以及对比度都很不错,还支持HDR之下的10位色深,有着120赫兹的高刷新率。尽管当下16:9屏幕已不是主流,不如16:10那样可以显示更多的纵向内容,但拥有17.3英寸的尺寸,和16英寸16:10相比,在物理面积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所以,Precision 7780此时16比9的17.3英寸屏幕的独舞,并不屈居人下。

预装的状态

首次开机系统状态,以国行7780为例。

首次开机预装系统解包安装完成之后,预装程序为23个,使用了1.35GB硬盘空间----顺补充一下,本台7780出厂预装一个256GB的SSD。

至于内存,出厂预装的单条8GB DDR5-5600内存,在首次开机之前笔者就升级为了两条32GB合计64GB的DDR5-5600内存----下图可以看到,是运行在5200 MHz。

查看设备管理器,i9-13950HX展开的32个线程使人眼花缭乱,混合双显卡中的RTX 5000 Ada也使人充满期待。

然后启动Dell Command/Update检查,发现有6个合计高达1.3GB的更新:

但更新无济于事,在DCP延时检测中还是满屏幕红字,LatencyMon警告说,延时过高,驱动或BIOS需要更新。

而在之前(2023年3月)的7770也是同样表现,如下图所示.

可见尽管DELL的驱动和BIOS的更新很频繁,但7770/7780驱动延时过高的问题,至少在2023年5月份还是没有解决。

7770和7780,均可内置有多种传感器,如下表所示,有环境光感器、加速计、霍尔效应传感器和近场传感器。

在安全方面,也具备非常全面的各种安全防护硬件设备,充分尽力满足企业级的需求和商务应用场景,可以说是业界一流水准。

在系统设置和管理方面,7770和7780同样丰富多彩,而且做得非常优秀。

比如利用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的组合检测,不仅仅屏幕亮度可以自动调节,还可以实现自动锁定和防止旁观者头盔。

DELL Precision系列预装的DELL Optimizer(戴尔优化器),对系统整体全局和单项的设置,既可以依据用户历史使用数据和行为习惯进行自动优化,也可以用户参入自由定制,开放性、包容性和自由度均可兼顾。

下文对7770和7780的测试,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面,都是在DELL Optimizer的电源中,将散热管理设置为超高性能,如上图所示。

还行的CPU

如上篇展示的7770和7780的规格对比中所言,7770采用的CPU是i7-12850HX,7780的是i9-13950HX,两者都支持ECC内存,都支持intel vPro(瑞博)技术。

3DMark CPU Profile

7770和7780两者测试的结果如下:

最大线程得分分别为7660,11037;16线程得分为7219,8007;单线程得分为989,1016。

作为对比,直接在3DMark官网搬出了笔者之前测试的4台电脑的数据进行对比,链接如下:

参与对比的4台电脑分别是:

HP ZBook Fury 16 G9的i9-12900HX;ThinkPad 16 Gen 1的i9-12900HX;MECHREVO机械革命旷世X的 i9-13900HX;MSI CreatorPro X18的i9-14900XH。

从上面对比图可以看到,最左侧的CreatorPro X18的i9-14900HX的成绩是最高的;

其次是机械革命旷世X的i9-13900HX;

7780的i9-13950HX的成绩位居第三;

7770的i7-12850XH的成绩是最后一名。

这排名和笔者预测的一模一样,完全正常。

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基准性能测试中,7770和7780的成绩如下:

多核得分分别为7239和8710;单核得分分别为689和790。

将以上实测得分,和笔者历史实测机型相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排名依然和上文3DMark CPU Profile的成绩一样:7780的成绩不如机械革命旷世X,但高于ThinkPad P16 Gen 1和HP ZBook Fury 16 G9,7770是最低者。

Cinebench R23

在Cinebench R23基准性能测试中,7770和7780的成绩如下:

多核得分分别为17607和22636;单核得分分别为1802和2070。

排名依然一样,只不过第一名是MSI CreatorPro X18的i9-14900HX。

完全合理。

Cinebench R15 Multi Loop

在考验CPU长时高压运行稳定性的、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50次循环测试中,7770和7780的结果如下:

峰值分别为2694.33和3248.86,均在第1轮时出现;谷值分别为2505.17和2958.14,分别在第34轮和第5轮时出现;均值分别为2619.45和3081.86。

在下面的得分曲线对比图中,7770的曲线为黄色,7780的曲线为白色;

依据上图分析,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DELL、HP和ThinkPad的移动工作站机型,在CPU的性能发挥上,远不如暴力的同代游戏本,只有作为移动工作站的最强者MSI CreatorPro,才能使得CPU的性能发挥最强,完全达到了同代最强游戏本一样的水准;2.7780和7770之间的CPU代差,带来的性能差距很明显;3.CPU同属于i9系列、但落后一代的HP ZBook Fury 16 G9和ThinkPad P16 Gen 1,其性能和7780差距并不是非常大;4.7780的CPU散热似乎很不错,在这个CPU压力测试中,除了首轮峰值之后出现了成绩下跌,此后成绩就为开始逐渐上升的趋势,直到结束都始终如此,期间并没有发生较大波动。;5.但是7770的表现则有所不如,中间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下跌。

最后两点,将在后文的压力测试环节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进步的GPU

基本参数

7770和7780官方可选显卡如下图表所示,左为7770右为7780:

可见,除了集显之外,可选的独立显卡,7780除了一款RTX A1000 lp之外,全线升级到Ada,图形性能更为优秀;

橙色方框标注的,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同样的RTX A1000 lp显卡,7780的显存是6GB,比7770的要多2GB;2.两者支持的外部显示器数量,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简体中文版的7770有部分漏标了而已;

测试的这台7770的独立显卡为RTX A4500-16GB,可以开启支持ECC;

其最大功率为140瓦,支持动态增强,频率可达1500MHz,内存数据速率为16Gbps,使用PCIe 4.0 x 8连接,不支持高级Optimus功能。

测试的这台7780的独立显卡为RTX 5000 Ada-16GB,同样支持ECC;

其最大功率为145瓦,支持动态增强,频率可达2115MHz,内存数据速率为18Gbps,也同样使用PCIe 4.0 x 8连接,但支持高级Optimus功能----所以,在双显卡混合模式下,其NVIDIA控制面板中有管理显示模式,有自动选择、Optimus和仅限NVIDIA GPU三个模式。

RTX A4500 lp和RTX 5000 Ada lp这两者,在NBC移动版显卡综合性能排行榜上,分别位于第15名和第2名:

通用性能

3DMar

使用3DMark基准测试软件进行测试,7770和7780的成绩如下:

Time Spy Extreme Graphics分数分别为:5212和9223;Time Spy Graphics分数分别为:10566和18273;Fire Strike Ultra Graphics分数分别为:6831和11758;Speed Way得分分别为:2702和4960。

将此成绩和笔者历史实测机型得分进行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三个基准测试中单纯的显卡性能分数,再加上Speed Way基准测试的得分,

7770之上的RTX A4500 lp的总分为25316;

7780之上的RTX 5000 Ada lp的总分为44214。

7770的总分,已经高于ThinkPad P16 Gen 1之上的RTX A5500 lp的23979;

而7780的显卡性能更好,所以其总分达到了7770的174.65%之多,也超过了CreatorPro X17的RTX A5500 lp;

但7780的总分,还是远不如CreatorPro X18的RTX 5000 Ada lp和机械革命之上的RTX 4090 lp,因为这两者显卡的TGP都是175瓦,而7780只有145瓦。

以上可见,7770和7780之上的显卡通用图形性能发挥不错,明显好于ThinkPad P16 Gen 1----7770的A4500其等级,是低于P16 Gen 1的A5500的;

Port Royal

在理论上可以排除CPU影响的3D Mark Port Royal测试中,7770和7780的得分,分别为6449和11995,和笔者历史实测机型得分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排名和上文一样,还是7770的得分稍高于ThinkPad P16 Gen 1,再次说明17英寸机体的7770和7780在显卡性能发挥上,确实比16英寸的ThinkPad P16 Gen 1要优秀。

专业性能

作为移动工作站,自然必须有专业图形性能测试。

使用专业图形性能基准测试软件SPECgpcViewperf 2020,进行2K分辨率(1920x1060)的测试,其得分和其他机型对比如下图所示:

以7770的得分为基准,进行比较,是如下状态:

首先,使用上代笔电版旗舰专业显卡RTX A5500 lp的ThinkPad P16 Gen 1,此时转败为胜,总分是7770的118.81%;

然后,使用RTX4090 lp的机械革命旷世X,总分也要高,为7770的125.48%;

接着,7780总分更高,为7770的185.85%;

最后,当下最强的移动工作站CreatorPro X18,总分位居第一,为7770的210.48%!

究其原因,是后三者显卡是最新一代,本质要强很多,机械革命旷世X和CreatorPro X18的显卡TGP更是为最高的175瓦;

而ThinkPad P16 Gen 1在此处的得分要高,应该是专业显卡在专业图形性能上发挥更好的缘故,所以专业图形性能比7770的A4500总分要高了18.81%。

游戏性能

由于时间的关系,测试于2023年5月突然中断。

7770和7780的游戏实测并没有进行,但都使用了VRMark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VRMark Orange Room(橙色房间)的得分,分别为10548和15475;VRMark Cyan Room(青色房间)的得分,分别为5504和16513VRMark Blue Room(蓝色房间)的得分,分别为3163和5615。

在3DMark官方在线认证成绩比较中,可以看到此台7770的三个得分,均超过了2020年度游戏本基准成绩很多,测试的帧速也比较高,如下图所示:

而7780的成绩,在3DMark官方在线比较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都位于榜首,第三个距离榜首也不远,测试得到的平均帧速更是高达300多FPS(最后一个为122.42FPS)如下图所示:

当然,需要注意:随着9年前(2015)所谓VR元年的热潮过去,VRMark出品公司被UL收购之后,版本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使用的用户笔者认为已经非常少了,而官方也只有2020年度的笔电基准参考值,所以才使得7780的成绩能取得榜首。

不过,还是可以看出,7770和7780的VR性能是很不错的,特别是7780;

所以,两者的3D游戏性能也应该不错。

既然运行3D游戏的性能不错,那么运行其他游戏的性能,也就应该不错了。

不满的内存

7770使用的内存是单个32GB的CAMM的DDR5-4800MHz,它在Windows中、AIDA64中,其外形规格均被识别为“Proprietary Card”-----即“专用卡”,AIDA64还识别出其模块制造商ID是FD8Ch----据笔者所知, FD8C 是 “富士通”(Fujitsu) 的一种识别代码,但不能确定是否整的如此,如下图中橙色方框中所示。

而使用当时最新版HWiNFO v7.40-5000检测,内存大小被错误识别为16GB,Module Manufacturer(模块制造商)的信息显示为未知,如下图蓝色方框中所示:

使用AIDA64的内存和缓存基准测试模块测试,结果如下:

内存读取速率为68000MB/s多;内存写入速率为66000MB/s多;内存复制速率为63000MB/s多;内存延时为87.0ns.

这个成绩属于DDR5-4800的正常水准。

测试的7780的内存,原厂配置是单条8GB DIMM DDR5-5600,笔者将其升级为两条32GB DIMM DDR5-5600内存,实际只能运行在DDR5-5200状态,即64GB DDR5-5200,无论是大小还是频率,都比7770的要高。

由于测试突然中断的缘故,笔者没有来得及使用AIDA64对其进行测试,但7770和7780都有使用UserBenchmark进行性能测试,如下图所示,上方为7770的测试结果,下方是7780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UserBenchmark对7770的内存评分为146%,7780的内存评分则要高出不少为173%。

在UserBenchmark具体的内存读写测试上,7780的速率当然都高于7770不少,其内存延时为75.8纳秒,低于7770的86.4纳秒,也要好不少。

富足的硬盘

测试的7770使用的SSD,是海力士(SK hynix)出品的PC801,规格为PCIe 4.0 x 4 M.2 2280 1TB,主控为海力士自研,颗粒为海力士自家的V7 176层3D TLC颗粒,海力士自称为4D颗粒----单颗512GB,一共两颗,合计1024GB。

使用主要针对系统综合需求的PCMark 10的完整系统硬盘基准测试尽心测试,结果如下:

带宽:516.61MB/s;平均存取时间:51微秒。

使用主要针对游戏需求的3DMark存储基准测试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带宽:575.65MB/s;平均存取时间:54微秒。

据笔者所知,海力士的PC801 1TB,是一个性能比较优秀的PCIe 4.0 M.2 2280 SSD,2022年上市,使用AS SSD测试得分可以破万。

7780出厂预装的SSD为凯侠(KIOXIA)出品,型号为KBG50ZNS256G,为256GB的PCIe 4.0 M.2 2280 SSD,测试时笔者没有进行升级。

同上原因,只来得及使用UserBenchmark进行性能测试,UserBenchmark对7770和7780的硬盘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上方为7770的测试结果,下方是7780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UserBenchmark对7770的硬盘评分高达497%,而7780的硬盘评分则低了很多,只有292%。

海力士PC801 1TB的平均顺序读写为3464MB/s,凯侠KBG50ZN只有1414MB/s;但在随机4K方面,凯侠KBG50ZN为132MB/s,反而比海力士PC801 1TB的129MB/s稍好;在深队列4K方面,凯侠KBG50ZN为1502MB/s,明显好于海力士PC801 1TB的1222MB/s。

不过,以上其实都是各自使用的SSD自身性能,本不能完整反映7770或7780的4个SSD插槽的性能发挥到底如何。

在上篇,笔者有说到,7770和7780靠近CPU位置的主SSD插槽,是否支持PCIe 5.0、是否是直连CPU这两件事。

依据官方资料,确认7770和7780的所有SSD插槽,均不支持PCIe 5.0;

但主SSD插槽是不是直连CPU的,笔者尚未确定。

其实要确定很简单,在非VMD状态下使用最新版HWiNFO检测查看PCIe通道的具体分配的状态即可知道。

7770 和7780和之前的7760一样,都拥有4个M.2 SSD插槽,在VMD模式之下,支持的RAID模式,有几种呢?

笔者之前实测确认,7760支持RAID0、1和5,但不能支持RAID 10(又称1+0)。

详情可参看下面这篇文章的内容,链接如下:

新旧Precision:DELL Precision 7760评测连载3

如上图所示,查看7770和7780的官方资料,都是一种语焉不详的描述,如上图中橙色线段标注的文字,都只说自己支持具有多个SSD的RAID。

但从7780的对RAID的介绍和描述来看,如上图中橙色方框所标注的文字,似乎是可以支持RAID 10?

答案是不支持RAID 10----因为intel的官方资料有注明:WM790和HM770芯片组,PCIe通道只支持RAID 0、1和5,只有SATA才支持RAID 0、1和5以及10,如下图所示:

但不论怎样,有4个M.2 2280 SSD插槽,硬盘数量这样富足的笔电,笔者是必须表扬,安装4个8TB M.2 SSD实现32TB硬盘,完全可以。

普通的SD卡

7770和7780的SD读卡器,全尺寸全收纳设计,位于机身右侧前部,插入SD卡之后不会伸出一截;

分别安装32GB 的Lexar 2000x SD卡和ADATA(威刚)256GB的SD Express 7.0卡,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了测试。

如下图所示,左侧是32GB Lexar 2000x SD卡,它属于是SD-USH II;

右侧是256GB ADATA SD 7.0卡,它属于是SD Express 7.0,向下兼容UHS-I,不兼容UHS-II和UHS-III。

使用Lexar 2000x SD卡实测的读取、写入速率峰值,分别为248.29MB/s和270.95MB/s;使用ADATA SD Express 7.0卡实测的读取、写入速率峰值,分别为73.67MB/s和79.38MB/s;在读取、写入IO方面,前者峰值分别为3.69K和5.84K,后者分别为652和2.88K。

两者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自然就是7770/7780的SD读卡器,是支持如下图所示是的规格:

SD、SDHC和SDXC。

SDXC,存储容量范围从32GB到2TB,,取决于采用具体的标准(如UHS-I或UHS-II),其速度可以从正常的SD速度(如Class 10)到UHS-I或UHS-II的更高速度;

而SD Express 7.0,则是SD卡的一项全新的速度和性能标准,采用 PCIe 3.1 和 NVMe 1.3 技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高达 985 MB/s 或更高。通常会采用SDUC(Secure Digital Ultra Capacity)标准,可以支持高达128TB的存储容量;

所以,7770/7780的SD读卡器,支持SDXC而不支持SD Express 7.0,造成了以上测试结果:使用SD 7.0卡性能受限。

这是一个为了兼容而做出取舍的选择----放弃有限的超高速,保证普通SD卡都能发挥性能。

阶段的小结

将以上CPU、GPU和存储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整理一下,笔者认为:

7770的CPU性能表现还好,7780当然更好,但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又会怎样,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才能有结论。

7770的GPU,通用图形性能实测表现不错,比同代ThinkPad P16 Gen 1使用的RTX A5500的成绩还要好,值得表扬!在专业图形性能方面,则还是有所不如,毕竟存在着虽是同代专业显卡但不是一个等级的差距。

7780的GPU,无论是通用图形性能、还是专业图形性能,都高于ThinkPad P16 Gen 1使用的RTX A5500,这主因当然是RTX 5000 Ada的性能比上代RTX A5500提升较大,但7780的GPU设定功耗和散热方面的因素,是不是也是原因之一?这也需要进一步测试才能确定。

内存方面:

7770和7780可选支持CAMM和DIMM,依据对7780的实测,确认在使用DIMM之时,因为只有两个插槽的缘故,可以支持DDR5-5200,在速率和延时上来说,是比有四个DIMM插槽但只能运行在4000或3600MHz的、ThinkPad P16 Gen 1/Gen 2和HP ZBook Fury 16 G9/G10/G11都要好;

但是,插槽数量少了一半,DIMM最大只能实现96GB,带来了没有四插槽无法实现最高192GB的遗憾。

当下,已有64GB的DDR5-5600的CAMM内存,如下图所示----7770和7780在安装之后,应该是能运行在DDR5-5200:

目前,CAMM内存最大容量为128GB,其价格非常昂贵不低于3000元,而且是DDR5-4800的,如下图所示----据说,已经有128GB的CAMM DDR5 5600内存,价格应该更昂贵。

那么,对于内存方面的结论就是:

目前7770/7780这样的内存方案,选CAMM就是价格贵,选DIMM就是容量少,左右都有不满,好处就是可以实现以DDR5-5200运行。

硬盘方面:

7770/7780拥有四个M.2 2280 SSD插槽,这是一个大优点,而且比HP ZBook Fury 16 G10/11的布局更好---全部为平铺式而不是两两堆叠式的,散热效果会更好,也易于安装维护。

最后是SD读卡器:

7770/7780的SD读卡器不支持SD 7.0,笔者认为不是缺点,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毕竟目前SD 7.0卡还没有普及,DELL选择了满足现有更多的非7.0的SD卡的性能发挥。

期待的下篇

行文到此,又破七千字了,图片倒不算太多,只有50多张;

按照惯例,为了避免读者的阅读时间过长、笔者的发布排版不易,本篇到此截止。

在下一篇中,将是7770和7780的系统性能(综合性能)、压力(拷机)、功耗和温度以及电池续航方面的测试;

当然少不了笔者对7770和7780的最终评价

还有笔者对7780的下一代的……(预测?爆料?期望?)

敬请期待!

标签: #dell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