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66)

外行侃体育 485

前言:

眼前咱们对“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大约比较讲究,朋友们都想要知道一些“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接《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65)》(以姓氏拼音为序)。

徐士高院士(1980年当选)

徐士高(1908年5月16日-1990年12月31日),山东黄县人。高电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徐士高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电机工程系;1944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留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2月起历任上海公用局副处长、处长,上海电业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1956年任电力工业部技术改进局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3月任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2年10月任水电部技术咨询;1990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徐士高一生从事电力事业的科研工作。

徐世浙院士(2001年当选)

徐世浙(1936年10月2日—2012年7月21日),浙江台州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徐世浙于1956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74年至1983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教、副教授;1984年至1998年担任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教授;1999年担任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7月21日在杭州逝世,享年76岁 。

徐世浙长期从事地球物理科研教学工作。

徐叙瑢院士(1980年当选)

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2022年7月12日),男,生于山东临沂。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发光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

徐叙瑢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春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徐叙瑢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提出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专业人才和骨干。1999年获得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徐僖院士(1991年当选)

徐僖(1921年1月16日—2013年2月16日),江苏南京人。高分子材料学家、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里海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僖长期从事高分子力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油田化学以及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采用超声波等力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具有特殊结构性能的有应用前景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提出通过氢键复合可以有效降低导电材料的结晶度,提高材料导电率,推动了快离子导体研究。获得发明专利26项。

徐晓白院士(1995年当选)

徐晓白(1927年5月28日-2014年3月27日),江苏苏州人,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职。1949年开始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工作。1975年以后致力于发展环境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研究。198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聘任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家技术协调组成员。 201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

徐晓白早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在卤磷酸钙日光灯荧光材料、稀土高温化合物和某些铀化物制备。1975年起主要从事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析化学、污染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

徐性初院士(1993年当选)

徐性初(1934年1月7日—2022年1月1日),出生于天津,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

徐性初于1955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二局设计处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所长;1988年开始先后担任第七、八、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

徐性初长期从事精密计量及精密量仪研制和精密加工及超精密机床设计及制造工作。

徐芝纶院士(1980年当选)

徐芝纶(1911年6月20日—1999年8月26日) ,字君素,江苏江都人。中国著名工程力学家与教育家。河海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1943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8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徐芝纶长期致力于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结构数值分析的研究,为中国工科力学教材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编著的《弹性力学》教材在国内被广泛采用;曾积极推动了有限元法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著有工程力学方面论文10余篇,并结合教学工作编写及翻译工程力学方面的教科书10余部,为中国工科院校广泛采用,对工科基础理论教育起了非常大作用。

徐祖耀院士(1993年当选)

徐祖耀(1921年3月21日—2017年3月7日),浙江宁波人。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徐祖耀1942年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3月7日,徐祖耀院士在宁波逝世。

徐祖耀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相变理论和材料热力学的教学与科研。推动在中国国内开展相变热力学教学与科研;在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材料、贝氏体相变和纳米材料中相变等领域颇有建树;倡导先进高强度钢的研究,提出淬火-分配-回火(Q-P-T)新工艺,Q-P-T钢已成为国际上新一类超高强度钢。

标签: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