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86岁“古文字通才“走了,嗜读“谜之书”,认出西周甲骨文

南方都市报 650

前言:

此时你们对“甲骨文是研究什么学问的科学家”可能比较珍视,大家都想要剖析一些“甲骨文是研究什么学问的科学家”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有关“甲骨文是研究什么学问的科学家””的相关资讯,希望咱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4400字,阅读完需要15分钟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2月24日凌晨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辞世,享年86岁。其一生治学浩瀚、著作等身,在古文字学、考古学、青铜器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术史等领域成绩斐然,被誉为中国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清华大学发布讣告缅怀李学勤先生。

清华大学于2月24日下午发布讣告称:“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勤先生!”据清华方面透露,李学勤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28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2014年,李学勤先生获颁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与他共同荣膺该奖项的,还有享誉海外的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

“博闻强记、熟悉典籍”,是老一辈学人对李学勤的印象。李学勤出生于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嗜书成癖,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曾幻想读尽天下之书”。早在青年时代,他个人书房的藏书已令大学教授汗颜。据说他特别喜欢商务印书馆的学术著作,曾一度计划要把商务印书馆的全部图书收入囊中。

在博杂的书的海洋里,有一类特别的图书最受李学勤的青睐,那就是以特殊符号写成、需要“翻译”才能读懂的书。据说,李学勤曾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英国俱乐部印制的小说,内文全由老式打字机键盘上的非字母符号组成,一个符号对应一个字母,读者需要在头脑中将符号转换为字母、缀连成单词,才能读懂小说的内容。这本挑战脑洞的“谜之书”,极受李学勤的喜爱。他放在身边随时翻阅,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智力的历险。

因为天生对符号和“解谜”的热情,李学勤开始大量阅读甲骨学的相关著述。

1951年,李学勤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他本希望追随金岳霖先生学习“数理逻辑”,金岳霖也赞他“具有哲学家素质”,可惜因为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因为天生对符号和“解谜”的热情,李学勤开始大量阅读甲骨学的相关著述。他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自学甲骨文的经历,“作为被古文字的‘神秘感’牢牢吸引的年轻学生,我所仰赖的只有北京图书馆。巍峨的馆门,存衣处,目录箱,等候取书的长椅,阅览室的净案明窗,至今追想,犹历历如新。”

而那些锁在图书馆的善本室、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特殊符号,包含着人文远古文明的密码,历经千年等待灵心巧智的破解。

1952年,李学勤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正式走上学术之路。

1952年,李学勤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参与编撰《殷墟文字缀合》,正式走上学术之路。随着对甲骨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他又进一步提出殷墟甲骨分期的“非卦辞说”与“两系说”,并率先鉴识出西周甲骨文,出版《殷代地理简论》、《古文字学初阶》、《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等著作,极大地推动了甲骨学的发展,成为古文字学在当世的一大权威。

博学者不为自己设限,他们求知的触须乐于伸到每一个未知的角落。李学勤曾形象地把自己比喻为“多波段收音机”,一拧一个频道,随时腾挪切换。从甲骨学,到思想史,到战国文字、青铜器玉器、到文物鉴定、简帛学,每一个领域里他都举重若轻、硕果累累。

甲骨文研究是他学术研究的起点。此后,他在历史研究所协助侯外庐先生撰写《中国思想通史》,在侯外庐先生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他的文献工作勤勉扎实,往往为了搞清楚一个小问题而跑遍大大小小的书店和图书馆,鲸吞式阅读中外典籍,做下的笔记如恒河沙数。

1996年起,他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根据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科技测年学等科学研究方法,制定出《夏商周年表》。

同时,他研究青铜器,推动西周金文历谱的制定。他撰写《周易溯源》,对《周易》的研究见解深邃。他整理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张家山汉简和清华简,出版了《简帛佚籍和学术史》、《初识清华简》等经典著述,从古代简帛佚籍入手梳理学术史。他也是战国文字研究的奠基者,率先提出综合研究与“五系说”。他担任清华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将巨大的心力付予方兴未艾的海外汉学。

“我所致力的领域,常给人以杂多的印象,其实说起来也很单纯,就是中国历史上文明早期的一段,大体与《史记》的上下限差不多。” 李学勤在《中国古代文明十讲》的序言里写道。他将这个囊括了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献学、科技史、艺术史、思想史的庞杂场域,统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李学勤拥有自己独到的学术理念,认为科学从来不是“正统”的。

李学勤拥有自己独到的学术理念。他在一篇谈论“自学古文字学”的文章里表示,科学从来不是“正统”的,论文要有新的创建。“在古文字学研究中,想建立新说,有时也得经过多年的论难,没有决心和勇气,便不易坚持下去。但是,有胆还必须有识,所谓识,我认为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明辨是非的能力。”

上世纪90年代,他在一个小型研讨会上发表了一次半即兴的演说,后来整理为《走出疑古时代》一文在《中国文化》上刊载。文章刊出后,在学界引起一番“疑古”和“信古”之争。包括葛兆光在内的学者,也专门撰文提出不同的意见。

2016年,李学勤在《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一文中再次提及这场论争,强调对古代典籍的“辨认”,要以考古材料为本。他写道:“当年,傅斯年先生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顾颉刚先生也说,‘我们知道学问应以实物为对象,书本不过是实物的记录’,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意见。尤其是当今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中国古代遗存和史前遗存,对于古书、古史信与不信、伪与不伪,最终都要通过分析当前以及今后陆续出土的实物和文献为证。”

“凡是接触过李先生的人都对李先生赞不绝口,包括他的学识、他的为人,他的提携后进,无论各方面都是楷模。” 故宫博物院金石组馆员熊长云博士告诉南都记者。

熊长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王子今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他编著的《新见秦汉度量衡器集存》出版,80多岁高龄的李学勤披读全书之后,觉得内容丰富精彩,慷慨为这后生小辈的著作撰写序言,将该书称为“空谷足音”,大力肯定其学术价值。

对于李学勤的鼓励,熊长云十分感动。他坦言:“度量衡在近几十年来都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窄的学问,研究的人非常少,老一辈的学者里只有唐兰等几位先生在做。李先生认为我在继续他们的工作,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希望我继续这方面的事业。”

考古文博一直是偏僻的领域,常年甘坐“冷板凳”,专注于学术研究者,无不出于衷心热爱。熊长云坦言,自己读书期间一直是看着李学勤先生的著作成长的,或多或少受到这位学界前辈言传身教的鼓舞。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的一本小书《缀古集》,里面收了几十篇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非常短小,但是可以反复品读。”熊长云说。李学勤的文章平实质朴,没有深奥的语言。“看似在讲很简单的道理,这些道理却成为我们这个学科研究问题的一些基本的方向,起到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可能在外行看来,他说的话非常简单,但只有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才知道这些话多么难能可贵。”

著名青铜器专家、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出身于青铜器修复世家。他与李学勤相识三十余年。由于家里存了一批民国时期青铜器照相的玻璃底片,李学勤先生经常来贾文忠家中观看。“他自己就研究这个的,谈论起青铜器来如数家珍。”贾文忠说。在李先生的鼓励下,贾文忠将老照片结集为《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出版,也是由李学勤先生撰写的序言。

“他是研究青铜器的泰斗,在这方面有好几十部著作。他的古文字考证特别强。有些青铜器铭文读不出来,找先生问这字儿怎么念、什么意思。”贾文忠把自己当做李学勤先生的学生,遇到难题,会不失时机地请教。

“青铜器的铭文一个专家有一个专家的译法,谁的最准确、谁的最对,我觉得还是像李先生这样的大家。”

在贾文忠的印象中,李学勤先生特别注重学术研究。

在他的印象里,李学勤特别注重学术研究。老先生日常到贾文忠办公室或者到家里来,无论见到一件什么好东西,哪怕是没见过的拓片,也会特别稀罕。先生老是说:“这件东西没见过,我得写篇文章介绍一下。”好像他走到哪儿都有新的发现。

“我每年春节都上他们家去,见他和他们家老太太。去年开始他就一直在协和住院,春节也没回家,没有见成。”贾文忠告诉南都记者。

据统计,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里,李学勤笔耕不辍,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超越常人的精力和学术热情,普通人难望其项背。201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与李学勤先生签订协议,先生的全部治学成果将集结为洋洋洒洒千万言的《李学勤文集》出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李延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李学勤先生的文集专门艰深、博洽浩繁,文集将按照先生的治学专题分类全编其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参与撰写的学术丛书分卷及各类主编丛书的序跋及有关学术探讨的书评书信集等,共32卷,总计大约在1000万字左右。

李学勤的学识、为人,以及提携后进,是大家的楷模。

此前,李学勤在协和医院卧病已约有一年时间。李延透露,在生病期间,李学勤先生对文集的编辑工作也非常关注。全部书稿都经由他认可,书稿的编辑过程也是按照他的意愿、在他的指导下完成。

“针对文集的每一类别,比如甲骨文、青铜或者战国文字,他都专门写了一篇综述性的文字。这篇文字统领这一类的学术思想,也是他自己整个学术思想的总结。这些文字目前是没有公开发表的,是非常珍贵和有分量的。”李延说。

据悉,目前《李学勤文集》的编辑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考虑到有一些卷数文字比较多,另一些卷数文字比较少,编辑部还将考虑进行拆分工作。原定的29卷,现在会拆分到32-33卷左右。

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廖晓勇告诉南都记者,先生的离世十分突然,“我们还在震惊当中。”准备了近三年、凝集先生一生心血的《李学勤文集》尚未付梓,“很遗憾先生没有看到。”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工作室

采写: 南都记者 黄茜

图片:网络图 资料图

编辑:靳格 实习生 汤学欣

标签: #甲骨文是研究什么学问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