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小伙伴们对“中国历代语言学家名单”都比较珍视,我们都想要知道一些“中国历代语言学家名单”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中国历代语言学家名单””的相关文章,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汉语热,从17世纪到今天
公元十七至十八世纪,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再度繁荣,欧洲掀起了一阵"中国热"。
1840年,当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结婚时,穿了一袭由中国丝绸制作的白色礼服,惊艳全场。与此同时,关于汉语和中国文字的推崇,也在欧洲掀起了一阵狂潮。
早在1669年,英国语言学家约翰·韦伯就在《中华帝国的语言是原初语言》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中国书面语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原初语言,也是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最初使用的语言。"
无独有偶,与韦伯同事的德国学者基尔谢也认为:汉语是初民语言后裔的一支。这种说法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上至议会,下至当时知名的作家,都纷纷效仿汉语。
甚至开展了关于"能否将汉语作为国家未来的语言"、"英语能否变成汉语一样的表意文字"之类的讨论。
这些现在看来颇为令人称奇的观点,竟在欧洲被讨论了近两百年,至今我们仍能从许多地方发现端倪。
风靡欧洲的仿华之风:中华文明照耀欧洲大地
如果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整体背景来看,汉字在欧洲的备受推崇并非空穴来风。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向西方的输出达到了一个顶峰。自汉代以来,中国的丝绸之路打开了通向西方的通道。
然而真正使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极大繁荣的,则是唐宋以后。元代马可波罗东游,为西方打开了一扇真正通向中国、了解中国的大门。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元大都被描绘为一个"遍地铺满金砖"的城市,百姓的生活无比奢华享乐。
这对还徘徊在中世纪的欧洲人民的震撼,无异于黑暗中投入的光明。因此,随之而来的对中国的狂热推崇与向往,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们仍能从那时的历史文物与文化遗产中看到当年欧洲效仿中国的痕迹。欧洲在十七世纪前后,生产了大量的瓷器,其中具有强烈的景德镇风格。
据说,其秘方是由景德镇偷到法国并发扬光大的。不过,这些工艺品的质地与精细程度,仍和中国瓷器有相当大的差距。
另外,欧洲的丝绸也大量借鉴中国当时的风格与图样,甚至各家丝绸商均以"中国制造"为标签,标榜自己的货品品质优良。
尤其是元、明两代,纺织工艺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顺着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亚和欧洲传播;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江南多地已经产生了大规模的瓷器、丝绸制造产业。
这些商人将货物装上海船,运往全世界,也将中国的语言,传遍了全世界。
另一方面,欧洲的文化与思想,正处于由宗教统治下的愚昧向多元化的文明发展的阶段。这是文明的曙光照进欧洲大陆的时代。
经历过漫长的中世纪,罗马帝国的灿烂文明已经被宗教长期的压迫统治消磨得所剩无几,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正在欧洲各国如同奔腾的浪花般不断涌现。
在一波更高过一波的潮涌中,新的思想和文化形式冲破了旧有观念束缚起的牢笼,不断涤荡着欧洲人民的心灵。
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已经进入末期,新兴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洛可可风格进入繁荣期,艺术上,对情感的表达变得越来越强烈奔放,繁华无比。
科学上,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与世界观,打开了欧洲的视角与眼界;而牛顿的出现,则从物理的角度为人类敲响了启蒙的钟声。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宗教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教会的力量逐渐被削弱,人们可以在家中祷告,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的圣经,大大降低了人们阅读与认知的难度,不需要再依赖所谓的"教会权威"了。
而在此之后,思想启蒙运动随之而来。卢梭、伏尔泰等一大批哲学家,在吸收了传统文化理念与外来思想之后,产生了新的民主思想和政治理念。
但是,在此过程中,随着各国语言在民众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欧洲语言和文字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音""意"争锋:表意文字优势尽显
欧洲各国语言,无论是英语、法语、德语,还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它们都是表音文字,即用字母表示发音,不同的发音表示不同的意思。
这种语言有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如果没有学过某个词,就注定不会知道它的含义,也就是说,每个单词虽然都是由几个少量字母组成的,但仍然无法从字面上看出它们的意思。
这样一来,如果想要熟练运用这门语言,就必须要通过长期的词汇学习,而词汇在理论上来说是无穷的。
例如,最长的英文单词有45个字母,即使有词根,但在不断变形的过程中也会使词义产生巨大的变化,那么对词汇的学习就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同时,十七到十八世纪的欧洲,由于刚刚脱离了教会的掌控,使用本国文字的人大大增加,各国语言很快就产生了长足的发展和演变。
表音文字的另一个弊端也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会随着人们的使用习惯而发生变化,而表音文字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拼写上,还体现在旧词被逐渐弃用、新的词汇不断诞生。
这样一来,旧有词汇很快就被年青一代淡忘,历史文献中的文字变得难以解读。
仅以英语为例,1700年来,英语已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三个主要阶段的演变,现代人看三百年前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颇感吃力了。
这样一来,对本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就成了大问题:如果本国人民都不能顺畅地了解史书典籍,那么年轻的一代又该如何获悉历史与过去呢?
正因为上述两个重要的原因,中国的汉语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汉语是世界上著名的表意文字,主要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式成字。
在汉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字仅仅通过字形就能够大致了解到该字的意思,而在汉语中占比达到75%以上的形声字,甚至可以通过声旁而大致猜出该字的读音。
汉字中的偏旁部首虽然数量比西方的字母要多,但是意思通常是确定的,固定的偏旁出现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达相同的基本意。
那么即使我们不知道该字的发音,也能大致推断这个字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因此,汉语是非常利于记录的文字。
另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历史最完整的国家之一。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汉字的形态几经流变,但基本的构型仍有迹可循。
这也是我们今人仍能继续研究甲骨文的原因。通过大量的史书与文献记录,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源远流长。
又因为字义的演变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因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文字去探寻数千年前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其中绝大多数古文,我们还可以读懂,并继续代代相传。这就说明,汉字是非常利于传承的文字。
古今"汉语热":从"原初语言"到"世界潮流"
有了这两大优势,欧洲对汉字的向往和崇拜就不足为奇了。当1667年,英国人提出"汉语是世界的原初语言"之后,关于汉语的讨论顿时甚嚣尘上。
欧洲人引用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试图通过剖析小婴儿的发音来论证汉语的"原初性"。
例如当时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小孩子在饥饿时发出的叫嚷声听起来很像汉语中的"馒头"一词,便由此推定汉语一定是原初语言,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够科学和严谨的。
对于婴儿来说,语言的学习主要在于周围的环境,语境对孩子输入的某种语言越多,他就越容易说出这种语言。
语言表达,标志着他作为人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这与饥饿时的本能呼叫是有区别的。
另外,任何语言的使用一定要符合社会历史条件,就像一个古人不可能口出流行语,一个从未到过中国、从未见过馒头的孩子,怎么可能张口索要"馒头"呢?
这显然只能是当时的人们主观臆断的。诸如此类,利用汉语文字的象形部分或形旁来强行解释圣经或西方文化中的某些现象之类的事也屡有发生。
这全都只能看作那个时代人们出于对汉字的过分推崇而牵强附会出的理论,并无实际依据可言。
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点,那就是欧洲确实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肯定,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这种"汉语热",随着新时代中国的再度腾飞,近年来重新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虽然没有再闹出类似上述令人哭笑不得的"理论研究",但行走在欧美国家,汉语和中国符号确实多了起来。
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中国面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中国笑话也成为了美国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存在。
而最有趣的是,汉字与汉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服饰与纹身上。许多在国内意思普通的汉字,经过欧美文化的包装后,打上了"中国符号"的标签,成为如今欧美年轻人追捧的热词。
近两年,许多欧美时尚品牌也选择了类似的营销方案,将中国的"农村花布"、生肖属相融入服装设计的元素中,有一种莫名的滑稽感,令不少国人捧腹。
让中国元素走向全世界,这固然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词汇本身的意义,更是厚重的中国文化与历史。只有将文化意义与作为文化符号的汉字一同推广传播,中华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汉语成为"世界语言",任重而道远
距离十七世纪首次提出"汉语成为世界语言",到现在已经过去三百余年了。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文明经历了历史上最快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而随着科技爆炸式的革命与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汉语如今该如何走向世界,成为当代中国语言学家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4年,世界上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
这所以传播中华文化、传授汉语言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机构,如同汉语在新时代播撒的一粒粒种子,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遍植全球各地。
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从这些课堂中走出的学子们,无一不怀着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热忱与推广传播中国声音的理想。
通过孔子学院,世界上多了无数认知中国的窗口,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希望。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孔子学院的经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虽然现在欧美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了汉语的选修课程,但真正选择这项语言的人并不算多。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同为拉丁语系的其他语种对青少年来说显然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而且在欧美国家,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相对较多,语言条件得天独厚;
其次,汉语的书写不如表音文字方便,许多年轻人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像记住图画一样记住汉字,这大大加剧了汉字的学习难度。
另外,汉字的语义十分复杂,同一个字在不同情况下发音、意思都有可能不同,这也给学习者造成了困难;最后,汉字的发音也与欧美语系不同,声调的变化就令许多欧美学习者极为头疼......
因此,虽然汉字在欧美国家似乎有种东方神秘的魅力,但真要使汉语成为像英语一样人人能懂、人人会看、人人会说的世界语言,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想要更好地传播汉语,我们就必须先内化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敢于向世界介绍我们的文化和语言。通过深挖中国文化与语言背后的内涵和联系,我们可以借助汉语在世界上源远流长的影响力,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层面发扬光大,令中国语言成为更具特色的世界新时尚。
展望未来,汉语成为世界语言,任重而道远。虽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们有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持续努力,通过积极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相信未来不久的将来,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更加广泛使用和了解的语言之一。
未来的道路或许会曲折,但我们有信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将能够越来越广泛地为全世界人民所了解和使用,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文/写作小能手
标签: #中国历代语言学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