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为什么我们诊治疾病要规范

沈凌医生 368

前言:

今天小伙伴们对“为什么需要规范”都比较着重,朋友们都想要剖析一些“为什么需要规范”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对于“为什么需要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多年来,从主管部门到各级医院,反复强调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罗列一下临床中常见的治疗不规范的现象:

抗感染治疗领域:

没有明显感染证据的情况下(例如没有发热或者炎症指标增高),给予抗菌素,这不仅是普通老百姓在咳嗽感冒时常常做出的治疗选择,也是我们很多临床医生们的做事习惯;

抗感染治疗缺少临床微生物思维,用药随意性很大;

在抗感染效果不佳(如持续高热),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退热药控制(或者叫掩盖)体温,而不是积极寻找病原学证据;

习惯使用多种抗菌素联合抗感染,甚至在治疗不佳的情况下联合多种广谱抗菌素覆盖革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甚至病毒。

预防性用药的观念难以纠正,以往在外科手术分级中,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手术是有抗菌素指导使用意见,但是不少医生还是超适应证超时使用。

抗感染治疗疗程不合理:除了真菌、分枝杆菌、诺卡菌等特殊病原体感染,以及肺脓肿、脓胸等特殊形式感染以外,通常我们抗感染疗程是有规范的,但是临床上却频频出现过长疗程的抗感染治疗。

慢性气道疾病的治疗方面,不规范治疗的情况表现在:

对哮喘和COPD的治疗策略选择错误,根本原因是诊断搞混了;

不加选择地联合使用ICS+LABA+LAMA联合治疗;

在急性加重期,过度依赖全身糖皮质激素,而忽略了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

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常常选择将全身糖皮质激素剂量增加,而不是增加雾化吸入的次数和剂量;

缺少长期治疗计划,也就是让哮喘和COPD患者长期吸入治疗;

过度使用茶碱类药物,现在不管国际还是国内指南,茶碱类药物的地位都在下降,即使在中国,随着人民群众整体收入的上升以及药价的下降以及医保报销,长效吸入药物都是主流用药。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往往被我们低估。

那么,不规范治疗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首先,合理的治疗体现的是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不合理不规范的治疗则反映出临床思维的混乱。在临床上我们要坚持奥卡姆剃刀原则(参见《药用越多越好吗?--兼论奥卡姆剃刀原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能用简单手段(如用一种抗菌素)解决的就尽可能不用复杂的手段(如没有充分理由联合多种抗菌素)。我们给病人用药是因为我们能理解病人出现的问题,用药物能解决病人的问题,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药物所带来的不良事件。我比较欣赏的医嘱是层次分明,用药理由充分,且能用最少的药物解决问题。

其次,合理治疗也能够提高我们的临床思维水平。例如我们在抗感染治疗时,可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原体,然后尽可能精准选择药物(单用和窄谱),如果患者治疗效果好,那么说明判断正确。反过来,如果48-72小时效果不佳,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然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正反馈和负反馈都能有助于我们临床思维的养成。

第三,合理治疗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医疗质量的核心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在给病人用药时都应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个药一定要用吗?用药的理由充分吗?有循证医学证据吗?

(2)这个药物使用的风险有多大?和它的获益相比较如何?如果风险大于获益,我们还要用吗?

(3)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合理吗?药物可能的不良事件我们如何监测和管理呢?

第四,规范治疗也是我们总结经验、发表文章的基石。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发表高级别的杂志,和我们没有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规范治疗有密切关系。因为没有合理和规范治疗,导致治疗中受到过多的干扰因素,结果你的研究结果很可能会受到很多质疑,也就缺乏应用的普及性。

总之,提高我们治疗的规范性,需要我们每一个医生要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去看待,也希望我们能持续展开合理治疗的检查和质量分析,切切实实地提高医疗质量。

标签: #为什么需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