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思考题详解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初等数学学习aoe1981 1699

前言:

现时朋友们对“两个集合相交叫什么关系”大概比较注意,咱们都需要知道一些“两个集合相交叫什么关系”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有关“两个集合相交叫什么关系””的相关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思考题详解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2019年1月6日星期日

  本文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思考题详解的第3篇,选择的内容是第九章《数学广角——集合》的思考题。图如下:

人教三数上册105页思考题

  文字版如下:

  “

  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A组、B组两个小组各有16人,每组两人一对进行比赛,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两组第一名进行决赛。两个小组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

  这个思考题解决起来应当还是很轻松的,我们给出两种方法。

(一)理解题意

  乒乓球比赛是没有“平局”的。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一些搜索:

  “每局比赛都必须分出胜负,10:10后每人轮发一个球,直到一方比对方高出2分,这时高出2 分者获胜。”

  “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

  说法众多,此处引用,意思只有一个:没有平局。

  与解题何干?一场比赛,必有一人胜出,亦必有一人被淘汰。比赛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先组内进行选拔赛(或淘汰赛),再组间进行总决赛。“一场比赛定胜负”,以及“没有平局”的存在,保证了比赛“场次”是确定的、可计算的。

(二)方法一:关注比赛

  这个方法应当是比赛“组织者”或“裁判员”所关注的:谁和谁比,流程是什么?

  我们以A组为例模拟组织过程(B组道理相同)。

  设: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

  序号表示A组内运动员编号。

(----------------分----------------隔----------------线----------------)

  一般为了公平起见,“谁和谁比”往往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下面胡乱给出其中一种组合方式进行示意:

  1.⑴←→⑽;

  2.⑵←→⑾;

  3.⑶←→⒃;

  4.⑷←→⑼;

  5.⑸←→⒂;

  6.⑹←→⑿;

  7.⑺←→⒁;

  8.⑻←→⒀。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假定由1~8号运动员随机从9~16号中抽选对手。这种方式不具备完全的随机性,因为可以看到:1~8号之间是没有可能在第一轮比赛中成为对手的。所以这样,只是为了此处模拟叙述的方便和简化随机抽取的过程。另外,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场次”的计算,显然共有:

  第一轮:16÷2=8(场)

  可以轻松想到的问题是:如果人数是14人、15人……或许安排起来比较麻烦。三年级的思考题还是从最简洁的情况入手的,此处留白吧。

(----------------分----------------隔----------------线----------------)

  经过第一轮的比赛后,8人胜出,8人被淘汰。不能确定的是,胜出(或淘汰)的是哪8人?为了叙述可以进行下去,我们假设是:

  A1={⑴,⑾,⒃,⑷,⑸,⑿,⒁,⑻}

  您应该可以明白,如此假设的意思是:⑴胜了⑽,⑾胜了⑵……

  于是进入第二轮比赛,又是随机抽签,假设如下:

  1.⑴←→⑻;

  2.⑾←→⑸;

  3.⒃←→⑿;

  4.⑷←→⒁。

  可见共有:

  第二轮:8÷2=4(场)

(----------------分----------------隔----------------线----------------)

  继续假设第二轮胜出者如下:

  A2={⑾,⒃,⒁,⑻}

  再开始第三轮比赛:

  1.⑾←→⑻;

  2.⒃←→⒁。

  可见共有:

  第三轮:4÷2=2(场)

(----------------分----------------隔----------------线----------------)

  继续假设第三轮胜出者如下:

  A3={⒃,⑻}

  再开始第四轮比赛:

  1.⒃←→⑻。

  可见共有:

  第四轮:2÷2=1(场)

  不妨假设第四轮胜出者如下:

  A3={⑻}

(----------------分----------------隔----------------线----------------)

  但是,作为一道数学思考题,我们依然不关心具体胜出者是谁,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A组的“组内选拔总场次”:

  8+4+2+1=15(场)

  同理,B组规模也是16人,也要“组内选拔”15场,最后A、B两组再进行一场总决赛,因此共需比赛:

  15+15+1=31(场)

  我们不光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还获得了组织比赛的具体流程,因此我们说:这是比赛“组织者”或者“裁判员”的思维方法。

(三)方法二:关注淘汰者

  也许,您更想成为一个数学家,这个方法的确是更巧妙一些的,因为它只关心数学问题的解决。

  因为:1场比赛淘汰1人;A组共有16人;A组最终选拔1人。

  所以:A组要淘汰15人,A组要进行组内淘汰赛15场。

  易得,两个小组比赛总场次:

  15+15+1=31(场)

  是不是感觉有点豁然开朗?如果正面思维繁杂时,转换思维角度或许会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四)根本问题:与集合有什么关系

  即使如此,我们的思考仍然没有结束,也许您已经陶醉在了“方法二”当中。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既然是安排在“集合”一章的思考题,解题过程怎么看起来和“集合”没有关系呢?

  对于“集合”这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三年级数学算是初次引入,教材都谈到了什么呢?本文不作赘述,只上两图:

人教三数上册105页

  可见,只是一些关于两个“集合”间“去重”的一些计算和集合的“维恩图”表示。至于,什么是“集合”,重复的部分相当于两个集合的“交集”,去重计算相当于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以及“差集”、“补集”、“全集”什么的,自然是不会说明甚至引入的。

  搬出这些概念来,不是为了吓唬小学生,而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这东西背后“问号”很多。本文拟在教材的基础上做三点引申。

  (1)什么是“集合”?

  是由一堆具有相同性质的东西组成的整体。构成集合的这些东西叫做集合的“元素”。

  跳绳的学生={杨明,陈东,刘红,李芳,王爱华,马超,丁旭,赵军,徐强}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

  就是两个集合。集合名:跳绳的学生、A;元素:人名、运动员编号。

  如果要给集合找个近义词,就是:“1”,单位1。在五年级时会反复遇到,所谓单位1,其实也是一个整体,本质上,和集合是一回事。

  (2)“集合”有什么特点?

  ①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如果让“漂亮的人”组成一个集合,这是办不到的,因为“漂亮”可不是什么确定的特点,呵呵。

  ②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果:

  跳绳的学生={杨明,杨明,杨明,杨明,杨明,杨明,丁旭,赵军,徐强}

  就不要啰嗦了,应当写成:

  跳绳的学生={杨明,丁旭,赵军,徐强}

  如果是重名而不同的人,也应当继续区分:

  跳绳的学生={杨明1,杨明2,杨明3,杨明4,杨明5,杨明6,丁旭,赵军,徐强}

  ③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如果:

  A={1,2,3}

  B={2,3,1}

  C={3,1,2}

  表面看是三个集合,取了不同的名字:A、B、C,但其实它们是同一个集合,记作:A=B=C。集合当中的元素是不区分顺序的,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同的核心在于:元素是否一一对应且相同。

  (3)什么是“维恩图”?

  它是由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家维恩(John Venn,公元1834年8月4日─公元1923年4月4日)系统解释和发展起来的用于表示“集合”等内容的一种草图,也叫文氏图。

  相比于用大写字母A、B、C和花括号{}表达集合,用画图的方法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初学者理解。这正是“维恩图”的绝妙作用。

  也许,正是由于“维恩图”这个外国名字,使得它莫名变得“高大上”了,变得不可捉摸、难以理解了。其实,我们大可以叫它为:“圈圈图”。来看个简单的例子,您就明白了。

  下图是什么?

  是9个三角形。如果在其外围加一个圈,又是什么?

  我们说这是由9个三角形组成的一个集合。这就是“圈圈”这种“维恩图”的作用。如果非要追问这个集合代表什么,您可以展开想像,自由赋予“元素”三角形以任何具体的意义。

  然而,“维恩图”亦非就这么“白痴”。

  如果想描述两个集合的关系,用“维恩图”简直是神来之笔!

  ①两个集合无交叉(或无重复、交集为空)

  ②两个集合相交(有重复部分)

  ③两个集合的包含

  此时,看起来小一点的集合B全部是集合A与集合B的重复或相同部分。

  当然,这依然是“维恩图”很小的应用。

  让我们回到“乒乓球比赛”,这道思考题与集合有什么关系呢?

  且看下图:

  于是可得类似例1的算法:

  16+16-1=31(场)

  或许,这样才算完整吧。

  再会,就此打住。今天,杀鸡算是用了牛刀!哈哈……

标签: #两个集合相交叫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