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这一脚下去得值一个亿!风化水蚀及人为破坏,莱芜红石亟需保护

齐鲁壹点 4297

前言:

目前各位老铁们对“红石到底是什么”可能比较注意,看官们都需要学习一些“红石到底是什么”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有关“红石到底是什么””的相关资讯,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在济南有一片与张掖丹霞地貌一样的红色砂岩,它便是济南市莱芜区红石公园。然而,红石公园的红石谷正在一年年地逐渐缩减,风化、雨水冲刷等自然原因不可避免,但人为原因也不容忽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红石谷内人为踩踏、人为破坏红石现象普遍,加上松脆的地质结构,保护好这一原生地貌刻不容缓。

将近二十处被刻上了“字”

汉字、英文字母、符号都有

7月31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了莱芜区红石公园。红石公园位于莱芜城区中心位置,总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水面9.5万平方米,始建于1987年,因园内大面积裸露红石而得名,此红石可追溯至一亿年之前的侏罗纪。

提及红石地貌,世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其实莱芜的红石与张掖的丹霞地貌都属于红色砂岩,只是丹霞地貌为白垩系,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而莱芜的红石为侏罗系,即规模小,产状小,不如其他地方的丹霞规模大、陡峭壮观而已。

由于是工作日的中午,加上天气比较炎热,来公园内遛弯的市民并不是很多。红石位于红石谷内,远远望去如同傍晚的彩霞,非常漂亮,网上又被称为“火星岩”。虽然从远处看非常瑰丽,但是走到近处却不大一样。

记者注意到,这些红石的表面被刻上了一些“字”。转了两圈,记者梳理这些“字”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汉字,占了绝大多数,有的刻的是单人名字,有的则是情侣名字,有的则是写一些“祝福”类的汉字。第二类为英文字母,这些字母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长。第三类为一些看不出来的图形和符号。

记者粗略估计,这三类刻字分布在裸露出来的红石上,大约有二十余处,只是看不出刻字的时间。因为岩层比较松脆,一剥就掉,这些字还能留在这些岩层上,说明当时游客刻字肯定比较用力,这对岩层的损伤肯定比较大。

与此同时,在一面巨大的红石上,上面刻字不仅非常多,斜坡顶上也有,说明游客是踩着岩石爬上去刻的,这无疑对岩石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谷内被踏出一条条道路

红石上也被踩出一道道坑

在红石谷的东南角有一片芦苇绿草,经人为多次踩踏后,草地已被踏实,形成一条小路,由此可见,游人进入园区早已习以为常。沿着小路便可进入园区后,更是可以看到一条条被人为踩踏出来的小路。

鉴于红岩坡度极缓,老幼儿童也可轻而易举攀爬上去。而红石的砂质岩性,轻轻一碰便可剥落,游客攀爬踩踏对其的损害,更可想而知。在不少红石上,更是有一堆堆被重压之后而形成的碎石痕迹,圆滑平整的红石表面上被人为踩踏出一个个小坑,煞风景之余,更令人倍感惋惜。

31日中午12点,两名游客特意从内蒙地区来此游玩。走进红石谷,男游客便兴高采烈地爬起来,其站在园区一块最大红石的山头,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看这里,拍张照!”同行的女游客在另一块红石上冲其喊道。而经两人踩踏的红石,一部分已有明显的破损痕迹。

类似的不文明旅游现场比比皆是。“没见到值班的,我们以为是开放的。”“这儿没有任何提示牌,我们就跟着其他人一块进来了。”问及多位游客,游客们纷纷表示,因未设立相关提示牌,他们也不知道这里能不能进来踩。

外地人不知,本地人亦如此。不少当地市民带着孩子来此游玩,懵懂的孩子们在红石上奔跑攀爬,不少甚至用手直接掰扣红石。园区经雨水冲刷后形成的红砂土更是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犹如来到了海滩,现场能看到多出堆沙子、挖坑的痕迹。

“红石被孩子们挖掉,都变成了泥石流!家长不但不制止,还纵容孩子,没有了红石,还叫红石公园吗?”看着红石谷变成了“亲子乐园”,受到人为破坏,当地一位市民在莱芜本地论坛上发帖呼吁,园区应该加强保护管理。

“它(红石谷)的规模比几年前是差远了,我们为此也在那边也设置了保安。”7月31日,记者以游客身份询问公园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时,该工作人员透露,除了风化、雨水冲刷等自然原因,人为破坏也是造成红石损耗的重要原因。

岩层松脆一掰就掉下来

风化、泥石流也比较厉害

大自然对红石的“磨损”,的确肉眼可见。近期莱芜雨水较勤,记者看到:红石底部能明显看出被雨水冲刷渗印的痕迹;部分红石底部因质地松软,被雨水冲刷后,沿着地势形成一道道北高南低的波浪堆积沟;红石遇水成砂,沿着这些沟流到地面,漫步整个红石谷,地面皆已由此而染成红色。

除了游客刻字以外,因为没有任何限制进入的标志,红石谷内的红石也有一些疑似人为被破坏的现象。在探访中记者注意到,红石表面有一些坑坑洼洼,疑似穿硬底鞋的游客踩踏所致。

当天下午3点多,一位在红石公园附近生活20多年老大爷带着孙子来公园玩。老大爷说,原来红石公园的位置比较偏僻,来这里玩的人比较少,等政府把公园建起来了后,来这里玩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原来这里就是一条大沟,红石都很高,现在矮了不少。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石头比较松脆,手一掰就掉下来,还有就是雨季的时候,下雨就冲刷下来,都是红色的泥土。小孩子喜欢在这里玩水,人多了对这些石头也有损害。”老大爷说。

由于当时记者去的时候是工作日,来此游玩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仍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红石谷玩耍。因为红石谷外侧就是荷塘,风景非常漂亮,而且靠近水源,很多小孩子都来这里玩水。

记者探访得知,红石谷仅仅是红石露出来的那部分,还有很多红石隐藏在绿色的草坪下面。在红石谷荷塘的东侧,也有裸露出来的红石,这些红石颜色稍重,但是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被踩坏。

环绕红石谷几周,记者发现:作为红石公园的“镇园之宝”,红石谷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整个红石谷,并未设置围栏、告示牌、保安等维护设备与人员,这一方面给市民提供了零距离接触到红石的机会,但一方面也留下红石易遭人为踩踏破损的隐患。

相关链接:莱芜红石属丹霞地貌

我省仅莱芜、新泰有分布

记者从公园东门进入,来到公园中央位置,便可看到红石公园的“镇院之宝”——红石谷。红石谷面积约有一个足球场大,连片分布。很多游客常称红石谷为“火星地貌”,同时称里面的红色矿岩为“红斑岩”。

研究资料显示,这些红石生成于距今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其岩性为紫红色、砖红色砂岩,该地层为侏罗纪淄博群三台组砂岩,是地壳运动剧烈,气候干燥炎热以及沉积环境的产物。

目前,在莱芜境内的侏罗系红层仅残存于近东西向的莱芜八里沟向斜的槽部,出露在莱芜城区及东南一带。该地层地质年龄相对较轻,与老地层相比,强度较低,总体上属软岩类,并且遇水后易发生崩解、膨胀等水岩作用。

今年3月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发表的题为《莱芜“红石”沉积环境分析》一文提到,莱芜红石沉积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季节性河流沉积。莱芜红石具有与丹霞地貌沉积物相同的成因,应为山东地区少见的丹霞地貌景观。

8月5日,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莱芜地质勘查院刘丰武总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莱芜红石属于丹霞地貌的一种,在山东并不常见,除了莱芜,我省的新泰也有分布。

中国丹霞位列世界遗产

红石破坏之后无法恢复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六处系列提名地组成。

虽然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对丹霞地貌的保护却一直是个难题。曾经轰动一时的张掖丹霞岩体被不文明游客踩踏事件,相信不少市民仍有印象,而此类现象在红石公园也多有发生。

去年8月,两段游客踩踏张掖七彩丹霞岩体的短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的表面,其中一名黑衣男子把鞋脱掉拎在手里,光脚踩在岩面上。视频之外还有一名录视频的男子,光着脚踢起岩体表面的沙土,并念叨说“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刘丰武总工介绍,国内其他地方的丹霞地貌分布比较广,面积比较大,出露比较高,莱芜红石不一样,出露比较少,破坏到地平线以下都没有了。“踩踏之后,在现有的自然环境下无法恢复,只能一层层剥蚀掉。受红石风化、水蚀影响比较大,人为破坏仅仅是个诱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刘飞跃)

标签: #红石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