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兄弟们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环境下是否失灵”大约比较着重,小伙伴们都需要知道一些“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环境下是否失灵”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有关“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环境下是否失灵””的相关资讯,希望我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评论员 李长需
近期,全国多家高校发布公告,从7月1日起,开始暂停使用微信支付。
这些高校的名单,可以列很长。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都在名单中。它们发布公告的原因,是因为接到微信支付公司(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称从2023年7月1日起,微信支付将针对校园行业开始收取服务费用,费率高达0.6%。
免费就使用,收费就停用。这是高校们清晰的逻辑,“别想从我们身上拿走一分钱”。这个逻辑,是吃惯了“免费的午餐”的习惯使然,还是对微信商业逻辑的一种反击?
在校园之外,微信支付收取服务费,已成惯常的商业逻辑。但在校园之内,正像微信支付方面所回应的那样,自2015年进入校园之后,对于校园内非盈利性支付场景(学杂费、生活服务等)长期给予零费率的优惠政策,持续投入银行通道费等成本。这次针对上述场景会持续保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但会针对电商、酒旅等小部分盈利场景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将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微信支付说得很明白,校园内非盈利场景还是零费率,只是在小部分盈利场景要收一些服务费了。在盈利场景收取服务费,明显是动了高校的蛋糕,高校们肯定会不干,所以就以停用来抗议。即便是零费率的应用场景,比如教材费缴费、教职工生活区网络缴费、学生宿舍空调电费缴费等,也不让使用。
这明显是在跟微信支付进行博弈。如果微信支付不想失去高校市场,就得低头恢复到全免费状态;如果要收费,就让你失去我们的市场。这轮博弈胜负的关键在于,到底有多少高校会参与进来,决定着高校们的筹码。而这种筹码,很可能会让微信支付承受庞大的高校市场流失的痛苦。
凭心而论,微信铺设了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支付渠道,并因此推动了交易效率的提高,既在销售端助推了商家的销量,又在成本端节省了人工成本,它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符合商业逻辑。它之前为了开拓市场提供“免费的午餐”,并不代表它现在不可以收取服务费回本乃至实现盈利。商业逻辑也要求它不可能永远免费。只是高校们被宠坏了,不愿意将微信支付该得的那部分利润拱手相让罢了。但“免费的午餐”不可能一直吃下去,高校也不可能一直罔顾微信支付所搭建的消费场景,靠武断的行政手段硬生生地给它拆除掉,那既不体面,也不符合师生们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
标签: #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环境下是否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