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国门行系列⑭洛扎:固边富民远在喜马拉雅

中国军号 240

前言:

眼前你们对“得力de628k驱动”可能比较关切,大家都想要剖析一些“得力de628k驱动”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得力de628k驱动””的相关内容,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来源:新华社军分社·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李宣良、樊永强、解放军报记者罗铮

洛扎:固边富民远在喜马拉雅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樊永强 解放军报记者罗铮

洛扎,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因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而得名,是西藏山南市最为偏远的一个县区。

作为中国和不丹两国交界的边境地区,洛扎县所辖的240公里边境线穿越原始森林、激流峡谷和高山草场,大多都人迹罕至。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扎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西藏固边富民、强边固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样本。

从拉萨到洛扎,240多公里的路程乘车一般只需要四五个小时,但从县城到拉郊乡再到杰罗布村,短短150公里的路程就至少需要九个小时:蜿蜒崎岖的山路全是倚山而修,一侧峭壁陡立,另一侧万丈深渊……

杰罗布村所在的拉郊乡白玉地区,是洛扎县最为偏远的边陲。尽管这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却是边疆群众世世代代用心守卫、宣示主权的“精神高地”。

拉郊乡党委书记古桑旦增从小就生活在拉郊乡。当年,古桑旦增不忍心让群众受苦,就动员自己的两个舅舅、哥哥、弟弟四人带着62头牲畜首批搬迁到马加唐站岗,以放牧的形式守卫祖国神圣主权。

后来,在古桑旦增一家人的带动下,主动前往边境一线放牧守边的群众越来越多。

2016年,经西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由8户16名群众组成的拉郊乡杰罗布村正式成立。

“一年一变样,三年奔小康。”在杰罗布村牧民群众的记事簿上,清晰地记录着杰罗布由一个偏远牧民点“华丽转身”为边境小康示范村的“飞跃”历程——

在2012年之前,杰罗布牧场无水、无电、无通信、无房住,大雪封山的大半年时间完全与外界处于“失联”状态。6年来,政府先后为牧民群众修建房屋16间和牲畜暖圈10座,并解决了吃水、用电等生活难题。2016年成立行政村后,杰罗布的发展更是走上了快车道。

2016年,上级将杰罗布村作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当年就建起了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2017年,从拉郊乡到杰罗布村约46公里的四级砂石路全面开工;2018年,杰罗布边境小康示范村建成,群众全部搬入新居,拉杰公路也于入冬前竣工通车……

在杰罗布村所在的吉格弄河谷上游的高山牧场上,一栋栋新建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天蓝色的屋顶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柏油路通了,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到县城。”古桑旦增说,如今的杰罗布村牧民群众户均拥有牦牛近50头,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6万元。

古桑旦增的舅舅、77岁的索朗群培老人说:“是党的惠民政策让牧民群众富裕起来,我们子子孙孙都要为国家守好边疆。”

“让长期吃苦奉献的边境一线牧民群众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洛扎县委书记赵天武看来,杰罗布村的发展,正是西藏固边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祖国边防,确保边境地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西藏自治区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对边境地区628个行政村,实行以住房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富民产业、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为重要内容的小康村建设。

2016年初,山南市在全区创新提出实施“全民守土”的固边富民试点工程,大幅提高边境一线边民的补助标准,增加边民政策性收入,构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边民富裕、边境稳定”的固边富民新格局。

“富民才能强边,强边更能富民。”赵天武说,固边富民政策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参与维稳固边的积极性,既让群众脱了贫,也让群众安了心,作为生产与巡逻同步的“不穿军装的哨兵”,边境一线群众积极开展边境巡逻和主权宣示活动,成为部队守防官兵的得力助手。

赵天武说:“西藏边防一线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人民的力量,什么是国家的强大。”

新华社军分社·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标签: #得力de628k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