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Android工程师有多赚钱? 搞懂GC 回收机制与分代回收策略是关键!

拉勾人才职业发展 105

前言:

而今咱们对“android垃圾回收算法”大概比较关切,小伙伴们都想要分析一些“android垃圾回收算法”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android垃圾回收算法””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简介:姜新星 前360技术专家

你好,我是你的 Android 课老师阿星,本课时我们讲解 GC 回收机制与分代回收策略。​

上一节课我介绍了 Java 内存运行时区域的各个部分,其中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 3 个区域随线程而生,随线程而灭;栈中的栈帧随着方法的进入和退出而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出栈和入栈操作,这几个区域内不需要过多考虑回收的问题。

而堆和方法区则不一样,一个接口中的多个实现类需要的内存可能不一样,一个方法中的多个分支需要的内存也可能不一样,我们只有在程序处于运行期间时才能知道会创建哪些对象,这部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动态的,垃圾收集器所关注的就是这部分内存。

本文选自:拉勾教育专栏《 Android 工程师进阶 34 讲》见文末了解更多

什么是垃圾

所谓垃圾就是内存中已经没有用的对象。 既然是”垃圾回收",那就必须知道哪些对象是垃圾。Java 虚拟机中使用一种叫作"可达性分析”的算法来决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如何回收垃圾

由于垃圾收集算法的实现涉及大量的程序细节,各家虚拟机厂商对其实现细节各不相同,因此本课时并不会过多的讨论算法的实现,只是介绍几种算法的思想以及优缺点。

标记清除算法(Mark and Sweep GC)

从”GC Roots”集合开始,将内存整个遍历一次,保留所有可以被 GC Roots 直接或间接引用到的对象,而剩下的对象都当作垃圾对待并回收,过程分两步。

Mark 标记阶段:找到内存中的所有 GC Root 对象,只要是和 GC Root 对象直接或者间接相连则标记为灰色(也就是存活对象),否则标记为黑色(也就是垃圾对象)。Sweep 清除阶段:当遍历完所有的 GC Root 之后,则将标记为垃圾的对象直接清除。

如下图所示:

优点:实现简单,不需要将对象进行移动。缺点:这个算法需要中断进程内其他组件的执行(stop the world),并且可能产生内存碎片,提高了垃圾回收的频率。复制算法(Copying)

将现有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快,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被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

复制算法之前,内存分为 A/B 两块,并且当前只使用内存 A,内存的状况如下图所示:

标记完之后,所有可达对象都被按次序复制到内存 B 中,并设置 B 为当前使用中的内存。内存状况如下图所示:

优点:按顺序分配内存即可,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不用考虑内存碎片。

缺点:可用的内存大小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对象存活率高时会频繁进行复制。

本文选自:拉勾教育专栏《 Android 工程师进阶 34 讲》见文末了解更多

标记-压缩算法 (Mark-Compact)

需要先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可达对象做一次标记,之后,它并不简单地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最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因此标记压缩也分两步完成:

Mark 标记阶段:找到内存中的所有 GC Root 对象,只要是和 GC Root 对象直接或者间接相连则标记为灰色(也就是存活对象),否则标记为黑色(也就是垃圾对象)。Compact 压缩阶段:将剩余存活对象按顺序压缩到内存的某一端。

优点: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比较高。缺点:所谓压缩操作,仍需要进行局部对象移动,所以一定程度上还是降低了效率。JVM分代回收策略

Java 虚拟机根据对象存活的周期不同,把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分为新生代、老年代,这就是 JVM 的内存分代策略。注意: 在 HotSpot 中除了新生代和老年代,还有永久代。

分代回收的中心思想就是:对于新创建的对象会在新生代中分配内存,此区域的对象生命周期一般较短。如果经过多次回收仍然存活下来,则将它们转移到老年代中。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

新生成的对象优先存放在新生代中,新生代对象朝生夕死,存活率很低,在新生代中,常规应用进行一次垃圾收集一般可以回收 70%~95% 的空间,回收效率很高。新生代中因为要进行一些复制操作,所以一般采用的 GC 回收算法是复制算法。

新生代又可以继续细分为 3 部分:Eden、Survivor0(简称 S0)、Survivor1(简称S1)。这 3 部分按照 8:1:1 的比例来划分新生代。这 3 块区域的内存分配过程如下:

绝大多数刚刚被创建的对象会存放在 Eden 区。如图所示:

当 Eden 区第一次满的时候,会进行垃圾回收。首先将 Eden 区的垃圾对象回收清除,并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 S0,此时 S1 是空的。如图所示:

下一次 Eden 区满时,再执行一次垃圾回收。此次会将 Eden 和 S0 区中所有垃圾对象清除,并将存活对象复制到 S1,此时 S0 变为空。如图所示:

如此反复在 S0 和 S1 之间切换几次(默认 15 次)之后,如果还有存活对象。说明这些对象的生命周期较长,则将它们转移到老年代中。如图所示:

本文选自:拉勾教育专栏《 Android 工程师进阶 34 讲》见文末了解更多

年老代(Old Generation)

一个对象如果在新生代存活了足够长的时间而没有被清理掉,则会被复制到老年代。老年代的内存大小一般比新生代大,能存放更多的对象。如果对象比较大(比如长字符串或者大数组),并且新生代的剩余空间不足,则这个大对象会直接被分配到老年代上。

我们可以使用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 来控制直接升入老年代的对象大小,大于这个值的对象会直接分配在老年代上。老年代因为对象的生明周期较长,不需要过多的复制操作,所以一般采用标记压缩的回收算法。

注意:对于老年代可能存在这么一种情况,老年代中的对象有时候会引用到新生代对象。这时如果要执行新生代 GC,则可能需要查询整个老年代上可能存在引用新生代的情况,这显然是低效的。所以,老年代中维护了一个 512 byte 的 card table,所有老年代对象引用新生代对象的信息都记录在这里。每当新生代发生 GC 时,只需要检查这个 card table 即可,大大提高了性能。

GC Log 分析

为了让上层应用开发人员更加方便的调试 Java 程序,JVM 提供了相应的 GC 日志。在 GC 执行垃圾回收事件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相应的 log 被打印出来。其中新生代和老年代所打印的日志是有区别的。

新生代 GC:这一区域的 GC 叫作 Minor GC。因为 Java 对象大多都具备朝生夕灭的特性,所以 Minor GC 非常频繁,一般回收速度也比较快。老年代 GC:发生在这一区域的 GC 也叫作 Major GC 或者 Full GC。当出现了 Major GC,经常会伴随至少一次的 Minor GC。

注意:在有些虚拟机实现中,Major GC 和 Full GC 还是有一些区别的。Major GC 只是代表回收老年代的内存,而 Full GC 则代表回收整个堆中的内存,也就是新生代 + 老年代。

总结:

本课时着重讲解了 JVM 中有关垃圾回收的相关知识点,重点介绍了 3 种垃圾回收算法。

虚拟机垃圾回收机制很多时候都是影响系统性能、并发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从事 Android 开发的工程师来说,有时候垃圾回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 UI 线程,并造成界面卡顿现象。因此理解垃圾回收机制并学会分析 GC Log 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后续我会在 DVM 课时中,详细介绍 Android 虚拟机中对垃圾回收所做的优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我将在字节码层面分析 class 类文件的结构,敬请期待。

查看后续内容:拉勾教育专栏《 Android 工程师进阶 34 讲》见文末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属拉勾教育及该专栏作者,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违者必究。

标签: #android垃圾回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