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科普长文」iPod 全系列历史回顾

酷安数码 514

前言:

现时兄弟们对“js 滚动列表”大约比较关心,小伙伴们都想要分析一些“js 滚动列表”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有关“js 滚动列表””的相关知识,希望咱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 | WangMT(酷安)

注意:下文含有大量图片。

如果没有 iPod,就没有苹果在个人消费电子市场上的一切,包括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 怨声载道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标称要写苹果历史文化的相关专栏,我觉得这是必须要记载的一段历史。

实际上水这类文章才是我建立这个看看号最初的目的,只不过后来发觉酷安更需要使用技巧类型的内容,所以也算是某种意义的回归初始了,请原谅我任性一次。

那么啰嗦完成,正文开始。

2001 年 1 月,由于经济下滑及设备销量下降,苹果公司亏损 1.95 亿美元,这是乔布斯回归后的首次季度亏损。同时,随着互联网泡沫的崩溃等一系列现象,专家们开始预言个人电脑已经不再是数字化革命的中心。

苹果在此时也将个人电脑定位在了 “数字生活” 的中枢,即电脑作为一切音乐播放器、数码相机等设备的管理和同步中心,彼此之间高度整合,电脑负责复杂任务,周边设备负责简易任务。

在根据这一战略开辟新市场的过程中,苹果注意到自己曾错过 90 年代末期开始的数字音乐趋势,即用户们开始热衷从 CD 光盘提取音乐并传输至网络分享。为了补救,苹果开始为 Mac 配备刻录机,并在之后收购在当时备受欢迎的 SoundJam MP 音乐软件和其所在公司,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出了 iTunes。

iTunes 最初是面向在当时流行的 Rio 等其它数字播放器的管理与同步软件,但在 iTunes 的开发过程中,乔布斯等人却对市场上当时流行的数字音乐播放器感到颇为不满。因此 2000 年秋季,苹果决定自行切入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

2001 年,日本东京举行 MacWorld Expo 大会,负责音乐播放器计划的 Jon Rubinstein 照例访问作为供应商的东芝公司时,了解到它们开发出仅为 1.8 英寸的微型机械硬盘,却没有找到市场。但这时一个前所未有的灵感闪过,并得到了乔布斯的认可。

为了尽快完成,作为机密计划的这台音乐播放器决定采取大量的市售部件,而硬件设计则向一家叫做 PortalPlayer 的初创公司购买,创始人 Tony Fadell 进入苹果,软件则来源于另一家初创公司 Pixo,其创始人为参与 Newton PDA 底层开发的前苹果雇员。

自由撰稿人 Vinnie Chieco 从太空飞船的分离舱 (Pod) 一词,结合产品的文件管理等功能需要电脑,但自身足以完全胜任音乐播放的特性,提出了一个最终被接受的取名建议。

产品的轮廓开始浮现,它有能够容纳一千首歌曲的存储系统,有一套滚动转轮用户界面可以让用户在千首曲目单里穿梭游弋,用火线接口传输,十分钟之内就能完成同步千首曲目,而电池也足以支撑这一千首歌的播放。

终于,2001 年 10 月,一切揭晓了。

第一代 iPod 5 GB

搭载微型硬盘的 iPod 主线产品诞生,5 GB 机型可以容纳大约 1000 首处于 160K 比特率的歌曲,并可播放所有公开的数字音乐格式。通过火线接口传输,仅需 5 至 10 秒即可导入整张 CD,电池续航时间达到 10 小时连续播放,充电也通过火线,一小时可充至 80%。

用户在正面的机械式圆盘上单指滚动,即可选中列表中的选项。

Jony Ive 负责其工业设计,选择了亮面不锈钢后背与白色塑料的结合。

为了与市场当时的其它产品区分,iPod 的随机配件颜色也摒弃了当时主流的黑色,而使用白色。白色的配件至今仍然算是苹果产品的标志之一。

整个机身的体积仅相当于一副纸牌,重量为 184.2g,是当时体积最小的微型硬盘播放器之一。

尽管在那时也有人抱怨过它相对高昂的定价(5 GB 399 美元,10 GB 499 美元),但是把一千首歌装进口袋的理念却少有人可以阻挡。

2002 年 7 月,第一代改款机型将容量翻倍到 10/20 GB,并将正面转轮从机械式改为触摸感应,5 GB 老机型降价到 299 美元。同期,苹果让 iPod 开始支持 Windows 用户,但分开销售 Windows 版 iPod 和 Mac 版 iPod。

2003 年 4 月,下一代 iPod 面世,它首次引入了 30 针底座接口(在苹果的移动设备上一直沿用到 Lightning 之前),可以与任意 PC 或 Mac 以火线或 USB 2.0 方式连接。机身正面所有按钮变成触摸式并提供背光。增加 15/30/40 GB 新机型。

通过底座连接

同年 iTunes 的 Windows 版本正式面世。

但真正震撼的是,2003 年 4 月 28 日,iTunes 在线音乐商店正式上线。发布时提供 20 万首音乐供合法下载,以单曲仅 0.99 美元的销售方式,iTunes 音乐商店首周便达到超过百万的曲目下载量。并成功开创了 iPod+iTunes 商业模式乃至延续至今的整个苹果封闭内容生态系统。

2003 iTunes Music Store

2004 年 7 月,iPod 的首个支线产品 iPod mini 面世,更小更轻,以 249 美元的价格提供 4 GB 存储容量,以及多种颜色的阳极氧化铝外壳。

主线产品的重量和厚度亦有缩减,只提供 20/40 GB 机型,电池续航提升到 12 小时。同时有了从 iPod mini 获得的点击式转轮 (Click Wheel)。

2004 年 10 月 26 日,苹果与爱尔兰摇滚乐队 U2 联名推出特别版 iPod,以 20 GB 349 美元销售,提供来源于乐队当时最新专辑的黑红配色,后盖上通过激光蚀刻乐队各成员的签名,还额外提供 50 美元 iTunes Store 优惠券用于购买 “The Complete U2” 完整曲目包,含 446 首曲目。

2004 年 10 月,在第四代主线机型的基础上,首次推出 iPod photo。它搭载 176*220 65536 色显示屏,支持 JPEG/BMP/TIFF/GIF/PNG,成为首款彩屏且能浏览图片的 iPod,最高提供 60 GB 存储容量。

2005 年 1 月,iPod 的第二条支线,首款面向廉价市场的 iPod shuffle 诞生。

没有显示屏,通过机身背后的推动开关可迅速在随机与列表循环模式间切换,内置 USB 接口拔下底盖即可使用。然而该机由于使用公版方案而并不能播放 Apple Loseless 及 AIFF 格式音乐。

512 MB 机型当时售价 99 美元,最高容量 1 GB 售价 149 美元。

在同期,苹果推出了沿用至今的 MFi 认证计划,最初的含义仅代表 Made for iPod,后期则扩展到 iPhone 与 iPad 甚至包括 AirPlay 系统,HomeKit 仍然属于该体系。在最初,苹果对所有 MFi 认证成员制造的,标有 Made for iPod 标志的产品收取 10% 费用。

iPod shuffle 的各种官方配件

2005 年 2 月,iPod mini 推出小改款,提供 4/6 GB 存储容量,电池续航提升到 18 小时,并推出新的可选颜色组合。

2005 年 6 月 28 日,iPod photo 也推出 U2 联名版本。

2005 年 9 月,iPod nano 取代 iPod mini,全新设计的外形大幅缩减了体积和重量,存储介质从 iPod mini 的 1 英寸微型机械硬盘变为闪存,并搭载 176*132 1.5 英寸彩色显示屏。

提供 1/2/4 GB 存储容量,起售价 149 美元。

iPod nano

2005 年 10 月,iPod 主线产品更新到第五代,首次支持视频播放,且支持通过专用配件进行 AV 输出。显示屏扩大到 2.5 英寸 320*240 TFT。提供 30/60 GB 存储容量,售价和前代一致。

2006 年 7 月 6 日这一代 iPod 推出 U2 联名版本,变为黑色后盖并附送足以购买 30 分钟 U2 乐队视频的 iTunes Store 优惠券。

2006 年 9 月,第二代 iPod shuffle 面世,体积更小,可通过自带背夹附着于任何地方,仅有售价 79 美元的 1 GB 版本。9 月 12 日推出新的可选颜色组合。

同期第二代 iPod nano 面世,提供与前任产品 iPod mini 相同的可选颜色组合,存储容量包含 2/4/8 GB,售价 149/199/249 美元,黑色最初为 8 GB 机型的专属色。

2006 年 9 月 12 日主线第五代 iPod 提升了显示屏亮度及电池续航,60 GB 机型下线并以 80 GB 代替,全线降价 50 美元。

2007 年 9 月 5 日,iPod nano 第三代面世。装载了更大的 2 英寸 QVGA 320*240 显示屏,全新的界面令用户可以使用 Cover Flow 封面流视图,还增加了视频播放和 iTunes Store 游戏功能。4 GB 以 149 美元起售,最高提供 8 GB。

在同一天,微型硬盘介质的 iPod classic 面世。较第五代更薄,续航大幅提升,可连续播放 40 小时音乐及 7 小时视频,正面变为阳极氧化铝合金面板,银色取代了原有的白色,也搭载支持 Cover Flow 的全新用户界面。

提供 80/160 GB 机型,存储量已经达到 20000/40000 首曲目。

2008 年 9 月增加售价为 249 美元的 120 GB 机型,2009 年 9 月被售价相同的 160 GB 机型取代。

iPod classic

还是这一天,第一代 iPod touch 也面世了,它与 iPhone 使用同一操作系统与近似硬件架构,同样搭载 3.5 英寸 480*320 多点触摸显示屏,是首款支持直接访问 iTunes Store 的 iPod,并内置相同的 Safari 浏览器。在软件更新后还可访问 App Store(若之前付费更新过,最高支持 iOS 3.1.3)。

提供 8/16/32 GB 存储容量,起售价 299 美元。

iPod touch 1

2008 年 9 月推出 iPod touch 第二代,相比之前增加了音量按钮和内置扬声器,后盖变为弧形。

iPod touch 2

同期 iPod nano 第四代面世,机身宽度变为与之前相同,采用弧面铝合金外壳与玻璃屏幕。

第四代机型中加入加速度感应器,使得 nano 可以自动旋转显示界面并支持摇晃切换随机播放。

Genius 智能播放列表功能从此被引入。

提供 8/16 GB 存储容量,售价 149/199 美元。

nano4 可选颜色

2009 年 3 月 11 日,iPod shuffle 第三代机型上市,体积进一步缩小。

增加了支持 14 种语言的 VoiceOver 功能,可以以语音播报正在播放的曲目、播放列表及当前运行状态。并且从这一代开始可以储存多个播放列表。

个人感觉比较争议的一点是它摒弃了正面的控制按钮,所以只能通过耳机线控来控制播放及调整音量。

4 GB 售价 79 美元,9 月增加 59 美元的 2 GB 版本,此外在当时有一个仅在 Apple Store 在线商店发售的抛光不锈钢机身特别版本,当时售价 99 美元。

特别版

2009 年 9 月,第五代 iPod nano 面世,新增可录制 640*480 分辨率 H.264 30fps 视频的内置摄像头,可录制声音。此外加入了 FM 收音机与 VoiceOver 语音功能。 8 GB 售价 149 美元,16 GB 售价 179 美元。

nano5 可选颜色

同期第三代 iPod touch 上市,提升到 600 MHz ARM Cortex-A8 架构处理器和 SGX535 GPU,RAM 提升到 256 MB。可选存储容量翻倍到 32/64 GB,分别售价 299/399 美元。

外形与第二代相同

2010 年 9 月,最后的 iPod shuffle 第四代面世,也是被我不小心弄丢了的那两台。

它补回了实体播放控制按钮,也给 VoiceOver 语音加入了单独的按键,语言支持提升到 29 种,此外加入了 Genius 智能播放列表支持。

2 GB 机型售价 49 美元,当时人民币售价接近 368 RMB。

比较有趣的是它一直卖到了 2017 年 7 月,而且中途有两次可选颜色的变化,其中部分颜色出自 iPhone 和其它的 iPod 系列。

2012

2015

iPod nano 则更新到第六代,体积缩小,功能也大幅度精简,取消了视频播放和音频录制功能,但保留了 Nike+ 健身与收音机,在 1.5 英寸 240*240 多点触控显示屏上引入新界面,外观上引入了 shuffle 的背夹设计,在当时似乎还有大量适用于它的表带类配件。

8 GB 售价 149 美元,16 GB 售价 179 美元。

nano6

同期,大幅改进的第四代 iPod touch 出现了。厚度缩减到 7.2 mm,搭载与 iPhone 4 相同分辨率和 PPI 的 TFT 显示屏,增加前后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可录制 720P HD 视频,前置摄像头支持 FaceTime。

而核心部分也升级到与 iPhone 4 相同的 A4 处理器,拥有了三轴陀螺仪与内置麦克风,与 iPhone 4 在关键硬件的区别几乎仅有 RAM 减半到 256 MB,但似乎也是因为 RAM 而最终无缘 iOS 7 (最高 6.1.6)。

最初以 229 美元的起价提供 8/16/32/64 GB 机型,2011 年 9 月 12 日,8 GB 与 64 GB 机型取消,32 GB 机型调低售价。

2011 年 10 月 12 日,新增白色机型,并出货搭载 iOS 5,激活设备不再需要连接 iTunes。

2012 年 9 月,最后的 iPod nano 第七代面世,仅以 149 美元提供 16 GB 机型。

厚度减小至 5.4mm 成为史上最薄的 iPod nano,增加蓝牙 4.0 支持,可连接蓝牙耳机和心率监测器等周边设备。

2015 年 7 月更新可选颜色。

同期第五代 iPod touch 面世,从不锈钢变为阳极氧化铝外壳,厚度减小至 6.1mm。升级到与 iPhone 5 相同的 IPS 显示屏和双核 A5 处理器 + 512 MB RAM,以及 500 万像素 iSight 后置相机,支持 1080P 视频录制与全景照片拍摄,系统新增 Siri 支持。

随 iPod touch 5 一同的还有官方腕带 iPod touch loop,接口位于背部左下角。

最初提供 16/32/64 GB 机型,售价 199-399 美元。2013 年 5 月新增一款售价低至 229 美元的 16 GB 机型,该机只有银色可选,且没有后置摄像头与 Loop 腕带接口。

时光荏苒,目前唯一在售的 iPod touch 第六代在 2015 年 7 月面世了,它也是可升级 iOS 12 的唯一一款 iPod touch。

继承前代的外形,去掉 Loop 腕带接口,内部升级到 1.1 GHz 64 位双核 A8 处理器 + 1 GB RAM,主相机升级到 800 万像素,并新增 Wi-Fi 802.11ac 支持,蓝牙升级到 4.1。

在目前国内 Apple Store 的售价为 32 GB 1574 元及 128 GB 2367 元。

在文章的末尾,我有着和知乎用户 聿纾 几乎相近的看法:

iPod 作为苹果推出的,唯一面向所有层次消费者都有考虑的产品,意外的在正确的时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它在西方,也许是最容易获取合法音乐的播放器,而曾经认为几乎不会和苹果产品有交集的用户,似乎也能在它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它不是给最挑剔的人设计,就像 iPod 从未以 Hi-Fi 这类的词语来宣传,但一个最挑剔的人可能都会赞许它的某些地方。

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硬件,会经久不衰,总有一天它们会被更强大且超前的产品取代,其实苹果自己也让 iPhone 从一开始就成了最强的 iPod,革命了自我。

我们的生命里也许终有一天会没有 iPod 甚至 Walkman,但只要生命里仍有音乐,那么 iPod 或是其它播放器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就难以消失。

现在的时代里音乐实际上已经慢慢变成一个小众爱好,但音乐也可能出现在你未曾想到的地方,就算没有声音。 最后,怀着音乐,向 iPod 挥手告别吧。它的生命与音乐同在,实至名归。

* 本文是 iPod 历史回顾所以不打算提到其它竞品播放器,何况我个人对这一领域并不了解,希望大家能原谅。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标签: #js 滚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