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同学们对“波束赋形原理”大概比较珍视,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学习一些“波束赋形原理”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波束赋形原理””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波束赋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滤波,是一种阵列定向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信号处理技术,它既可以用于信号发射端,又可以用于信号接收端。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的参数,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从而产生波束。其原理就是利用波的干涉,我们曾经物理中也学过波的干涉,当波峰和波峰,或者波谷和波谷相遇,则能量相加,波峰更高,波谷更深; 当波峰和波谷相遇,两者则相互抵消。
基站发出的电磁波同样也是波,通过干涉之后也会是类似的现象。
因此对于基站来说,如果天线的信号全向发射的话,基站周围的手机只能收到有限的信号,大部分能量都会浪费掉。而如果能通过波束赋形把信号聚焦成几个波束,专门指向各个手机发射的话,承载信号的电磁能量就能传播地更远,而且手机收到的信号也就会更强。5G频段更高,尤其是毫米波频段,覆盖范围更小,为了增强5G覆盖,波束赋形应运而生。
为了获得更加集中的信号,两个天线对往往是不够的,天线个数越多,电磁波传播方向越集中,实现电磁波单方向传播,在5G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多天线矩阵。
关于多天线矩阵就要谈到外一个概念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技术。它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研究发现,当小区的基站天线数目趋于无穷大时,加性高斯白噪声和瑞利衰落等负面影响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数据传输速率能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毫米波频段,载波频率的提高显著加大了无线信号的传播损耗,减少了天线的覆盖面积,也大大减小了天线单元的物理尺寸,使得在相同的物理空间里能够安装更多的天线单元,从而可以使用天线阵列、波束赋形等技术加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补偿路径损耗。
波束赋形可分为两种: 数字式波束赋形和模拟式波束赋形。
数字式波束赋形由于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因为传播的电磁波是是模拟信号。所以对于下行链路其工作在DAC之前和上行链路工作在ADC之后,调整数字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权值,从而可以明确区分不同的波形,因此可以支持多通道多用户的不同传输模式,可以并行获得很多路不同的输出信号,同时测量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TM)。但是因此每条RF链路都需要一套独立的DAC、ADC、混频器、滤波器和功放器等。
模拟式波束赋形是在发射端DAC之后完成波束赋形的信号处理,接收端ADC之前完成波束赋形,处理的是模拟信号。
如果5G NR的天线数量进一步增加,使用数字式波束赋形,那么每个天线单元上都必须有一个DAC或者ADC。如果有100个天线单元,那么就要有100个DAC或者ADC;这就让天线变得非常臃肿复杂,功耗也大大增加。如果使用模拟式波束赋形,由于多路信号其实是对一个输入信号的相位或者振幅调整,只需要在波束赋形处理矩阵之前有1个DAC或者ADC即可,因此硬件设计非常的简单。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