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什么是Web 3.0商业模式

小张af 2771

前言:

目前兄弟们对“web的工作模式是”大致比较重视,我们都想要知道一些“web的工作模式是”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web的工作模式是””的相关文章,希望我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在掀起密码学货币的热潮之后,Web 3.0 又裹挟着更多用例而来。Web 3.0 将创造更加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全球范围内的交互壁垒,通过密码学手段把来自个人、企业和机器的数据与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联系起来,开创全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Web 3.0 必然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未来,不过这里面依旧存在一个问题,究竟哪些商业模式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究 Web 3.0 已经实现或是有望实现的商业模式。不过在此之前,让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 Web 2.0 时代突破重重障碍取得惊人成功的商业模式。

在我们踏上 Web 2.0 的商业模式发现之旅之前,不妨先看看 2004 年上市的 Google 在于 1998 年成立之后至 2002 年期间经历了什么:

· 1999 年,虽然 Google 吸引了大批流量,却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其主要投资人 Mike Moritz (Sequoia Capital) 曾公开表示:“我们真的想不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度过了一段迷茫又沮丧的时期。”

· 2001 年,Google 的收入是 8500 万美元,其竞争对手 Overture 的收入则高达 2.88 亿美元,CPM(每千次可见展示费用) 广告模式在互联网泡沫下一败涂地。

· 2002 年,采用了 Overture 的广告模式后,Google 接着开创了 AdWords Select(关键词排名)广告模式:即按点击量付费的竞价方式。

· 两年之后的 2004 年,Google 84.7% 的互联网搜索量并且以 232 亿美元的估值和 27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上市。

经历了 4 年的挣扎,Google 靠着对商业模式的细微调整,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回首 Web 2.0 商业模式

背景

最早的线上内容只实现了电子报纸和电子电话簿……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由 Alfonso Cuarón 执导的荣获 10 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罗马》在流媒体巨头 Netflix 平台上线。

市场

亚马逊是从网上书店起家的,当时没人看好这种商业模式……然而,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电商界的巨头,销售从园艺工具、健康食品到云端基础构架等一切商品。

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开发最开始是由一群业余爱好者发起的,他们的初衷非常理想主义,认为软件应该是开放且惠及大众的……然而,时至今日,整个网络都在开源软件上运行,创造了每年 4000 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此外,Microsoft 以 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Github ,而 Red Hat 每年为 Linux 提供服务可获得 34 亿美元的收入。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s, 软件即服务)

在 Web 2.0 时代的早期,人们可能无法想象,给专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笔资金之后,有一天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提供商业软件,而且在经济上完全可行……但现在,大多数 B2B 企业都是在 SaaS 模式上运行的。

共享经济

过去,很难相信有人会愿意上搭乘陌生人的车或是将自己家的沙发位出租给游客……然而,Uber 和 AirBnB 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运营商和住宿供应商,虽然这些车辆和住房都不是它们自己的。

广告

虽然 Google 和 Facebook 早期发展迅猛,但是前几年对于如何创收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划……然而,最后发现这两家公司都很适合广告模型,创造了全球 58% 的数字广告收入(在 2018 年达到 1110 亿美元),现已成为 Web 2.0 时代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Web 3.0 商业模式的崛起

过去十年来,Web 3.0 的初始商业模式往往无法重复或扩展,也没有试图去复制 Web 2.0 的商业模式。我们坚信,虽然 Web 3.0 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受到了怀疑,经过最聪慧的构建者反复试验之后,未来几年将会出现的价值非凡的模型。

通过探索较为成熟的 Web 3.0 商业模式,我们旨在了解这些商业模式未来将如何增值。

· 发行原生资产

· 持有原生资产,构建整个网络

· 征收投机税(交易所)

· 支付型代币

· Burn token

· Work token

· 其它模型

发行原生资产

比特币是开山鼻祖。它将工作量证明与中本聪共识相结合,创建了第一个拜占庭容错的完全开放式点对点网络。它的商业模式依托于原生资产 BTC ——一种具有可证稀缺性的数字代币,作为出块奖励支付给矿工。随后出现的以太坊、门罗和 ZCash 分别发行了 ETH 、XMR 和 ZEC 。

这些原生资产是网络运行所必须的,它们的价值源自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性:为提供算力的诚实矿工提供足够高的经济激励,随着原生资产价格的升高,恶意矿工发动攻击的成本也会升高。反过来说,安全性越高,就越能推动对这个货币的需求,进而抬高其价格和价值。

持有原生资产,构建整个网络

最早一批基于密码学网络建立起来的公司只有一个目标:让他们的网络变得更加成功且更有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创建的商业模式可以简要概括为 “丰富原生资产库、构建生态系统”。Blockstream 是 Bitcoin Core 最大的维护方之一,通过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清算服务来创造价值。同样地,ConsenSys 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大公司,共同为以太坊生态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增加 ETH 的价值。

这种商业模式虽然能将企业和网络完美契合,但是除了第一批先行者之外很难再由后来者复制:后面再想积聚一批有价值的原生资产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持有足够多的原生资产以期日后获得成倍的回报,还有谁愿意呕心沥血来成立并维护一家公司呢?例如,除了央行(也就是美国的货币发行方)之外,其它公司没有道理会采用一个单纯依靠持有大量美元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

对原生资产投机行为征税

下一代商业模式聚焦于为原生资产搭建金融构架:交易所、托管机构和衍生物供应方。它们的商业目标很简单——向那些对波动性资产投机感兴趣的用户提供服务。虽然 Coinbase、Bitstamp 和 Bitmex 之类的交易所已经发展成了独角兽,但它们旨在提供便利性并提升底层网络的价值,并不具有完全的垄断性。由于底层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免许可性,不可能有公司通过设定访问权限来保持垄断地位,不过它们的流动性和品牌影响力会随时间的流逝积淀下来。

支付型代币

随着代币发售的兴起,区块链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波新项目,它们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各自网络的支付型代币创建的:通常是创建一个双边市场,强制参与者使用网络中的原生代币进行支付。其设想是,随着整个网络经济发展,对有限的原生支付型代币的需求会增加,从而拉动代币价值的升高。虽然这种代币模型的价值增长潜力尚无定论,但是显然会给用户带来很多摩擦——交易双方之间本来用 ETH 或 DAI 就能完成支付,现在却需要加入额外的兑换流程。虽然在 2017 年代币发行的热潮下,支付型代币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过去的 9 个月里,正是因为这种模型会引起摩擦,所以很快就退出了发展前沿。

Burn token(销毁型代币)

通过发币创收的社区、公司和项目不一定能让代币持有者直接获得收益。 还有一种以回购/销毁代币为构想的商业模式,也就是 Binance(BNB)和 MakerDAO (MKR)的盈利模式。项目每获得一笔收益(币安的交易费和 MakerDAO 的稳定币费),就会有相应的一部分原生代币退出公开市场、被销毁;因此,代币的供应量会减少,导致代币的价格提升。 对此 Arjun Balaji 写过一篇文章(The Block)值得一看,他在文中指出了币安币的销毁机制跟股权回购之间的差别:前者没有分红,也就没有 “每币收益” 一说。

Work Tokens(工作型代币)

加密网络中还有一种我们觉得比较可行的商业模式是工作型代币:这种模型只聚焦于网络中产生收益的供应端,旨在帮助用户减少摩擦。比较好的例子是 Augur 的 REP 和 Keep Network的 KEEP 代币。工作型代币模型就好比是出租车牌照:服务提供方质押一定量的原生代币,以此获得为网络有偿工作的权利。工作型代币模型的最强大之处在于能够通过恩(工作报酬)威(罚没机制)并施的方式来激励参与者。除了通过激励服务提供方诚实工作(通过工作型代币绑定参与者利益)来赋予网络安全性之外,还可以通过预测未来所有服务提供方的现金流来对工作型代币进行估值(我们之前已经在这篇博文中分析过了这类代币的优势和估值方法)。简而言之,对工作型代币的估值应该基于网络中所有服务提供方未来预期的现金流,可以根据整个网络在定价和用途方面的设想进行建模。

还有很多正在探索中的模型值得一试

· 双代币模型:例如 MKR/DAI 和 SPANK/BOOTY ,其中一种资产来承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波动,另一种资产则保持价格稳定,便于人们相互交易。

· 治理型代币:能够影响费用和开发优先权等参数,可以从分叉防范险的角度来估值。

· 代币化证券:将现有资产(股票、商品期货、发票或房产)数字化,基于其标的资产进行估价。标的资产具有可分割性和无边界流动性,因此存在溢价的可能性。

· 功能交易费:类似于 BloXroute 和 Aztec Protocol 这样的模型,针对某种代币创建一个功能库,用户需要支付少量交易费来换取增强功能(例如可扩展性和隐私性)。

· Tech 4 Tokens:由 Starkware 团队提出,希望能用他们的技术换取代币投资——针对所有合作项目创建了一个库。

· 为协议提供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就像 Veil 和 Guesser 搭建在 Augur 上,Balance 上架 MakerDAO 那样,只收取少量手续费/推荐费和佣金。

· 网络特定服务:目前包括质押服务(例如 Staked.us)、抵押债仓管理(例如,在抵押物价格低于清算值之前关闭抵押债仓)或是市场管理服务,如 OpenBazaar 上的 OB1 ,采用的是传统收费模式(根据订阅量或收入的百分比)。

· 流动性提供方:作为流动性提供方的应用本身没有盈利性的商业模式。例如,自动做市商 Uniswap 的唯一盈利途径就是提供流动性交易对。

总结

随着如此多的商业模式涌现并处于探索之中,传统的风险投资显然还有发展空间。投资者和资本的作用正在随之发生演化。在具有特定功能的网络中,资本本身就可以转化成其中的原生资产。从被动的网络参与到获得金融投资后自动化的网络运行(例如,计算工作或流动性供给)再到直接对网络施加主观影响(例如,治理或抵押债仓风险评估),在这场由免信任型去中心化网络推动下的组织模式转型中,投资者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回首过去,Web 1.0 和 Web 2.0 都是经历过反复的试验才找到了合适的商业模式,造就了如今的科技行业巨头。事实上,Web 3.0 也将踏上一场同样艰辛的迭代之旅,一旦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商业模式,将会发挥巨大的威力:在对信任依赖程度极低的场景下,个人和企业都将在不依赖于寻租中介的情况下在全新的范围内进行交互。

标签: #web的工作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