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大家对“oracle表名冒号”可能比较关怀,大家都想要了解一些“oracle表名冒号”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关于“oracle表名冒号””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操作系统基本配置查询
1、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cat /etc/redhat-release这个命令主要是查看红帽发行的操作系统的版本号[root@node5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cat /etc/issue这个命令适用于大多数linux发行版[root@node5 ~]# cat /etc/issue\SKernel \r on an \m
2、查看操作系统内核版本
[root@node5 ~]# uname -r3.10.0-693.el7.x86_64
3、查看操作系统详细信息
[root@node5 ~]# uname -aLinux node5 3.10.0-693.el7.x86_64 #1 SMP Tue Aug 22 21:09:27 UTC 2017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从上面这段输出可以看出,该服务器主机名是node5,linux内核版本是3.10.0-693.el7.x86_64,CPU是x86架构#该命令可以查看更多信息[root@node5 ~]# more /etc/*release ::::::::::::::/etc/centos-release::::::::::::::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etc/os-release::::::::::::::NAME="CentOS Linux"VERSION="7 (Core)"ID="centos"ID_LIKE="rhel fedora"VERSION_ID="7"PRETTY_NAME="CentOS Linux 7 (Core)"ANSI_COLOR="0;31"CPE_NAME="cpe:/o:centos:centos:7"HOME_URL=";BUG_REPORT_URL=";CENTOS_MANTISBT_PROJECT="CentOS-7"CENTOS_MANTISBT_PROJECT_VERSION="7"REDHAT_SUPPORT_PRODUCT="centos"REDHAT_SUPPORT_PRODUCT_VERSION="7"::::::::::::::/etc/redhat-release::::::::::::::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etc/system-release::::::::::::::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CPU基本配置查询
名词解释
名词含义CPU物理个数主板上实际插入的cpu数量CPU核心数单块CPU上面能处理数据的芯片组的数量,如双核、四核等 (cpu cores)逻辑CPU数/线程数一般情况下,逻辑cpu=物理CPU个数×每颗核数,如果不相等的话,则表示服务器的CPU支持超线程技术
1、查看 CPU 物理个数
[root@node5 ~]# grep 'physical id' /proc/cpuinfo | sort -u | wc -l1
2、查看 CPU 核心数量
[root@node5 ~]# grep 'core id' /proc/cpuinfo | sort -u | wc -l4
3、查看 CPU 线程数
#逻辑cpu数:一般情况下,逻辑cpu=物理CPU个数×每颗核数,如果不相等的话,则表示服务器的CPU支持超线程技术(HT:简单来说,它可使处理#器中的1 颗内核如2 颗内核那样在操作系统中发挥作用。这样一来,操作系统可使用的执行资源扩大了一倍,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此时逻#辑cpu=物理CPU个数×每颗核数x2)[root@node5 ~]#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4[root@node5 ~]# grep 'processor' /proc/cpuinfo | sort -u | wc -l4
4、查看 CPU 型号
[root@node5 ~]#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sort | uniqmodel name : 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root@node5 ~]# dmidecode -s processor-version | uniq #使用uniq进行去重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
5、查看 CPU 的详细信息
#CPU有几个核,就会输出几个重复的信息[root@node5 ~]# cat /proc/cpuinfoprocessor : 0vendor_id : GenuineIntelcpu family : 6model : 142model name : 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stepping : 10microcode : 0x96cpu MHz : 2000.921cache size : 8192 KBphysical id : 0siblings : 4core id : 0cpu cores : 4apicid : 0initial apicid : 0fpu : yesfpu_exception : yescpuid level : 22wp : yesflags :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arch_perfmon nopl xtopology tsc_reliable nonstop_tsc eagerfpu pni pclmulqdq vmx ssse3 fma cx16 pcid sse4_1 sse4_2 x2apic movbe popcnt tsc_deadline_timer aes xsave avx f16c rdrand hypervisor lahf_lm abm 3dnowprefetch tpr_shadow vnmi ept vpid fsgsbase tsc_adjust bmi1 avx2 smep bmi2 invpcid mpx rdseed adx smap clflushopt xsaveopt xsavec aratbogomips : 4002.00clflush size : 64cache_alignment : 64address sizes : 43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power management:
6、查看CPU的详细信息
[root@node5 ~]# lscpuArchitecture: x86_64CPU op-mode(s): 32-bit, 64-bitByte Order: Little EndianCPU(s): 4On-line CPU(s) list: 0-3Thread(s) per core: 1Core(s) per socket: 4Socket(s): 1NUMA node(s): 1Vendor ID: GenuineIntelCPU family: 6Model: 142Model name: 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Stepping: 10CPU MHz: 2000.921BogoMIPS: 4002.00Virtualization: VT-xHypervisor vendor: VMwareVirtualization type: fullL1d cache: 32KL1i cache: 32KL2 cache: 256KL3 cache: 8192KNUMA node0 CPU(s): 0-3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arch_perfmon nopl xtopology tsc_reliable nonstop_tsc eagerfpu pni pclmulqdq vmx ssse3 fma cx16 pcid sse4_1 sse4_2 x2apic movbe popcnt tsc_deadline_timer aes xsave avx f16c rdrand hypervisor lahf_lm abm 3dnowprefetch tpr_shadow vnmi ept vpid fsgsbase tsc_adjust bmi1 avx2 smep bmi2 invpcid mpx rdseed adx smap clflushopt xsaveopt xsavec arat
CPU配置总结
通过以上的查询,我们可以知道该服务器是1路4核的CPU ,CPU型号是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该CPU没有超线程。
内存基本配置查询
名词解释
名词含义Mem内存的使用情况总览表Swap虚拟内存。即可以把数据存放在硬盘上的数据,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拿出部分硬盘空间当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SWAP意思是交换,顾名思义,当某进程向OS请求内存发现不足时,OS会把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数据交换出去,放在SWAP分区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OUT。当某进程又需要这些数据且OS发现还有空闲物理内存时,又会把SWAP分区中的数据交换回物理内存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IN。当然,swap大小是有上限的,一旦swap使用完,操作系统会触发OOM-Killer机制,把消耗内存最多的进程kill掉以释放内存。shared共享内存,即和普通用户共享的物理内存值, 主要用于进程间通信buffers用于存放要输出到disk(块设备)的数据的cached存放从disk上读出的数据total总的物理内存,total=used+freeused使用掉的内存free空闲的内存
1、查询服务器内存
[root@node5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3941 286 3446 19 208 3407Swap: 2047 0 2047#注释#linux的内存管理机制的思想包括(不敢说就是)内存利用率最大化。内核会把剩余的内存申请为cached,而cached不属于free范畴。当系统运#行时间较久,会发现cached很大,对于有频繁文件读写操作的系统,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直观的看,此时free的内存会非常小,但并不代表可##用的内存小,当一个程序需要申请较大的内存时,如果free的内存不够,内核会把部分cached的内存回收,回收的内存再分配给应用程序。所以#对于linux系统,可用于分配的内存不只是free的内存,还包括cached的内存(其实还包括buffers)。#对于操作系统:#MemFree=total-used#MemUsed = MemTotal - MemFree#对于应用程序:#MemFree=buffers+cached+free
2、每隔3秒查询一下内存
[root@node5 ~]# free -s 3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4036316 361144 3458272 19536 216900 3419776Swap: 2097148 0 2097148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4036316 361144 3458272 19536 216900 3419776Swap: 2097148 0 2097148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4036316 361144 3458272 19536 216900 3419776Swap: 2097148 0 2097148硬盘基本配置查询
1、查询磁盘整体使用情况
[root@node5 ~]#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mapper/centos-root 17G 4.1G 13G 24% /devtmpfs 2.0G 0 2.0G 0% /devtmpfs 2.0G 8.0K 2.0G 1% /dev/shmtmpfs 2.0G 8.7M 2.0G 1% /runtmpfs 2.0G 0 2.0G 0% /sys/fs/cgroup/dev/sda1 1014M 125M 890M 13% /boottmpfs 395M 0 395M 0% /run/user/0#命令拓展#df -a 显示全部的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df -i显示inode信息#df -k 已字节数显示区块占用情况#df -T 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2、查询某个目录磁盘占用情况
#命令拓展#du -s 指定目录大小汇总#du -h带计量单位#du -a 含文件#du --max-depth=1 子目录深度#du -c 列出明细的同时,增加汇总值[root@node5 ~]# du -sh /home/1.7G /home/[root@node5 ~]# du -ach --max-depth=2 /home/4.0K /home/www/.bash_logout4.0K /home/www/.bash_profile4.0K /home/www/.bashrc4.0K /home/www/web16K /home/www4.0K /home/nginx/.bash_logout4.0K /home/nginx/.bash_profile4.0K /home/nginx/.bashrc12K /home/nginx4.0K /home/esnode/.bash_logout4.0K /home/esnode/.bash_profile4.0K /home/esnode/.bashrc4.0K /home/esnode/.oracle_jre_usage4.3M /home/esnode/elasticsearch-analysis-ik-6.2.2.zip80M /home/esnode/kibana-6.2.2-linux-x86_64.tar.gz300M /home/esnode/x-pack-6.2.2.zip28M /home/esnode/elasticsearch-6.2.2.tar.gz4.0K /home/esnode/.bash_history294M /home/esnode/elasticsearch-6.2.24.0K /home/esnode/.ssh4.0K /home/esnode/x-pack生成的秘钥.txt1014M /home/esnode/kibana-6.2.2-linux-x86_648.0K /home/esnode/.viminfo1.7G /home/esnode1.7G /home/1.7G total
3、查看目录结构
#tree命令默认没有安装,需要手动安装一下[root@node5 ~]# yum -y install tree#-L指定目录深度[root@node5 ~]# tree -L 2 /home//home/├── esnode│ ├── elasticsearch-6.2.2│ ├── elasticsearch-6.2.2.tar.gz│ ├── elasticsearch-analysis-ik-6.2.2.zip│ ├── kibana-6.2.2-linux-x86_64│ ├── kibana-6.2.2-linux-x86_64.tar.gz│ ├── x-pack-6.2.2.zip│ └── x-pack\347\224\237\346\210\220\347\232\204\347\247\230\351\222\245.txt├── nginx└── www └── web6 directories, 5 files
4、以树状的格式显示所有可用的块设备信息
[root@node5 ~]#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sda 8:0 0 2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sda2 8:2 0 19G 0 part ├─centos-root 253:0 0 17G 0 lvm / └─centos-swap 253:1 0 2G 0 lvm [SWAP]sdb 8:16 0 1G 0 disk └─sdb1 8:17 0 200M 0 part sr0 11:0 1 1024M 0 rom#注释#NAME —— 设备的名称#MAJ:MIN ——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每个设备都以一个文件表示,对块(磁盘)设备来说,这里用主次设备编号来描述设备。#RM —— 可移动设备。如果这是一个可移动设备将显示 1,否则显示 0。#TYPE —— 设备的类型#MOUNTPOINT —— 设备挂载的位置#RO —— 对于只读文件系统,这里会显示 1,否则显示 0。#SIZE —— 设备的容量
5、列出所有可用的设备、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文件系统类型以及卷标
[root@node5 ~]# blkid/dev/sda1: UUID="6503b4ad-2975-4152-a824-feb7bea1b622" TYPE="xfs" /dev/sda2: UUID="nqZ4uJ-ksnN-KzYS-N42b-00m3-Ohc2-BJXunP" TYPE="LVM2_member" /dev/sdb1: UUID="94396e17-4821-4957-aa76-d41f33958ff5" TYPE="xfs" /dev/mapper/centos-root: UUID="c1d38b37-821d-48e7-8727-3937ccc657a4" TYPE="xfs" /dev/mapper/centos-swap: UUID="c2fcaf11-42d8-4e4c-bf9e-6464f0777198" TYPE="swap"服务器之间如何传输数据---scp
准备工作
在两台服务器设备间传输数据,首先保证两台设备都是联网的,至少有一台能连外网,得到两台设备的IP地址,这里注意,如果是192.168.1.XXX,这是内网IP,只能通过这台设备上传和下载。另外就是两台服务器的账号密码。这样就可以了。
假设一台设备IP为:123.tongyuangene.com
另一台设备IP为:1t.tongyuangene.com
要传输文件为
/ifs1/Database/nt_makeblastdb/nt 这个文件。
scp命令
scp是secure copy的简写,用于在Linux下进行远程拷贝文件的命令,和它类似的命令有cp,不过cp只是在本机进行拷贝不能跨服务器,而且scp传输是加密的。scp可以通过ssh传输也可以通过ftp传输。上面的那个例子可以这样来操作:
scp的语法其实很简单,主要注意里面的“@”与“:”。
第一部分:scp -r :如果传输是文件夹需要加-r,传输单个文件可以不加;第二部分:要上传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第三部分:另一台设备的用户名和IP地址,用@符号连接;第四部分:冒号“:”,另一台设别上存储文件的路径。
等待验证,第一次会问是否继续连接,输入yes即可。然后输入密码即可开始上传数据。
数据下载也是同样的步骤,只需要将路径替换一下顺序即可。
注意最后面的传输到本地的路径,一个点,表示数据存储在当前目录下。
SCP的选项参数
scp的选项参数不多,主要使用的就是-r。
-1: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1
-2: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2
-4: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4寻址
-6: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6寻址
-B:使用批处理模式(传输过程中不询问传输口令或短语)
-C:允许压缩。(将-C标志传递给ssh,从而打开压缩功能)
-p:保留原文件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和访问权限。
-q:不显示传输进度条。
-r: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v:详细方式显示输出。
-c cipher:以cipher将数据传输进行加密,这个选项将直接传递给ssh。
-F ssh_config:指定一个替代的ssh配置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i identity_file:从指定文件中读取传输时使用的密钥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l limit:限定用户所能使用的带宽,以Kbit/s为单位。
-o ssh_option:如果习惯于使用ssh_config(5)中的参数传递方式,
-P port:注意是大写的P, port是指定数据传输用到的端口号
-S program:指定加密传输时所使用的程序。
负载均衡常用的手段
1.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将负载(大量请求)均匀的、平衡的分摊到多个服务节点上进行处理。
实现负载均衡有很多种手段,例如:DNS、硬件负载均衡设备、Nginx反向代理、LVS。
1.1.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更加专业的名字为域名解析系统。
域名解析系统部署在DNS服务器上,提供域名解析服务。
简单来说,域名解析就是将一个域名解析成多个ip地址。
如下图是通过某个域名解析网站对的解析结果:
最早的负载均衡就是利用搭建本地DNS服务器实现的,实现方式简单易懂,为同一个主机名分配多个映射 ,可采用轮循,随机等方式分配请求。
作为负载均衡的缺点
DNS中有缓存,但是如果机器出现故障,缓存不能及时更新。
此时,如果访问域名,返回的IP可能是一个正在故障的IP地址,最终导致所有访问该IP的请求都发送故障。
1.2.F5
硬件负载均衡设备又叫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通常作为独立硬件存在。
负载均衡设备拥有非常好的负载均衡性能,他拥有众多的负载均衡策略(权重,动态比率,最快模式,最小连接数等),可以保证以相对较优的方式分配请求。
常见的负载均衡器有:F5BIGIP。
一台负载均衡器的售价往往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许多企业并不愿意为它买单。
1.3.Nginx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从其关联的一组或多组后端服务器上获取资源,然后再将这些资源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只会得知反向代理的IP地址,而不知道在代理服务器后面的服务器簇的存在。
可以通过Nginx服务器的反向代理功能实现负载均衡。
为什么叫反向代理呢?与正向代理有什么区别呢?可以通过下面的描述简单理解:
代理访问网络有三个角色:客户端、代理、服务器。
正向代理举例:翻墙软件。反向代理举例:Nginx负载均衡。
无论正向还是反向,代理访问网络的基本流程:客户端—>代理—>服务器。
两者关键区别:代理服务器的代理对象。
正向代理中的代理是代替客户端去访问服务器。
反向代理中的代理是代替服务器去应对客户端的访问。
下面用一张图来简单描述两者区别:
1.4.LVS
LVS是章文嵩博士在1998年5月成立的自由软件项目,现在已经是Linux内核的一部分。
LVS实现负载均衡有多种,下面就其中的NAT和DR两种方式进行简单的描述。
更多关于LVS的内容请自行了解。
NAT
客户端发出用户请求。此时,请求报文的源IP为CIP,目标IP为VIP。
请求报文到达LVS,LVS修改数据包的目标IP为RIP。此时,请求的报文源IP为CIP,目标IP为RIP。
请求报文根据目标IP=RIP发送到后端服务器。
服务器处理完请求逻辑,开始构建响应报文回复给LVS。此时,请求的报文源IP为RIP,目标IP为CIP。
响应报文到达LVS,LVS修改数据包的源IP为VIP。此时,请求的报文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
响应报文返回至客户端。
DR
客户端发出用户请求。此时,请求报文的源IP为CIP,目标IP为VIP。
请求报文到达LVS,LVS将数据包的源MAC修改为DIPMAC,目标MAC修改为RIPMAC。此时,请求的报文源IP为CIP,目标IP为VIP。
请求报文根据目标MAC=RIPMAC发送到后端服务器。
服务器处理完请求逻辑,开始构建响应报文回复给客户端。此时,请求的报文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
响应报文通过虚拟网络接口lo传送至物理网络接口eth0之后发出,最终返回至客户端。
标签: #oracle表名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