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兄弟们对“c语言求自然对数的近似值for”可能比较珍视,姐妹们都需要分析一些“c语言求自然对数的近似值for”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上汇集了一些有关“c语言求自然对数的近似值for””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都知道圆周率π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其实在数学中,还有一个神奇的数字,思考不逊于π,这个数字就是自然对数的底数e。
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在2004年8月19日上市,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将融资规定为2718281828美元(约合人民币16763644033元)。并且Google两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招股说明书的一封公开信中称,公司的目标是“不作恶”(Don’t be evil)。
抛开搜索引擎是不是作恶这个问题不谈,我们谈一下,为什么谷歌的创始人要把融资规模规定成2718281828美元呢?要知道,这两个人可都是美国硅谷的天才,数学思维可是顶呱呱,规定这个一个数字肯定是有深远意义的。
原来这个数正好是自然对数的底数e的近似值。
那么,这个e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尝试用跳开数学说数学,更宏大的视角来讲讲e的故事,让不太懂数学的人也能理解什么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e有时被称为自然常数(Natural constant),是一个约等于2.71828182845904523536……的无理数。
有的人说,什么自然常数嘛,连个有理数都不是,居然还说是自然。其实这个自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的意思,而是有一点“理所当然,天然存在”的意思。
要理解这个天然存在,我们还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不得不说,古希腊文明的存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其实从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影响程度来看,四大文明的总和都未必能比得上古希腊文明。
现代人的基础教育,无论是什么国家、什么社会制度、什么民族,在教科书里除了介绍自己的古代成就外(如四大发明),还会大篇幅的介绍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思想,来启蒙学生的心智,这是跨越国界的共同做法。古希腊的故事有机会的话,这个以后我们再慢慢给大家细说。今天我们只从古希腊对数字的理解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知道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当时的影响力特别大,有点中国墨家的意思。这个学派收很多学生,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保密。其中有一项成果就是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勾股定理”。这在当时的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毕达哥拉斯本人也认为掌握了上帝创世的秘密,也就是“万物皆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数量的关系,这是天经地义,非常自然的事情。
但是所谓的“万物皆数”,在当时这个数字,其实指的仅仅是有理数。这就是当时人们的认识程度。以至于一个学生希帕索斯发现根号2这个数以后,毕达哥拉斯大惊失色,认为这个学生被魔鬼附体了,才创造出这么冒犯上帝的数字,就把他扔到海里喂鱼了。
所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宽容的态度,尤其是权威者的宽容。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运算,规律,数学才能逐步地成长起来。
我们知道根号2的发现,解释了x^2=2 这个式子。引入了开方运算后,居然可以利用有理数2,来产生一个无理数 。
好了,回到我们的话题主角,自然常数e。他的发现也离不开有理数,更具体的说是离不开利息的计算。
7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因为发达的农业和贸易,建立起人类最早的文明和城市,也第一个发明了利息。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人是把一只耕牛借给了别人,除了可以得到耕牛的租赁费用以外,还应该得到出售牛奶和小牛犊的钱。同样的,把钱借给别人,也应该得到钱再生的那部分钱,这就是利息。
关于这一点,后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坚决反对,钱又不是活物,怎么会省钱呢?柏拉图式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这三个人被合称 “希腊三贤”,在哲学和逻辑学方面贡献良多。这个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重点。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柏拉图和他的学生是错了,钱用于投资的时候,是可以生钱的,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
举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投资1元,年息率是100%,那么第二年他就可以得到2元。
如果一年结算两次利息,那个半年的利率应该是 ,第二年可以得到本息
如果每年结算三次利息,那么第二年可以得到本息
我们再往下看,寻找规律:
假设银行人品爆发,一年365天,愿意天天付利息,这样利滚利的余额≈2.71456748202元
假设银行丧心病狂的每秒付利息,你也丧心病狂的每秒都再存入,1年利滚利的余额≈2.7182817813元。这个数越来越接近于e了!
但是我们能发现利滚利的本息也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e。它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持续的翻倍增长所能达到的极限值。这就是e的来历。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圆周率π和自然常数e这两个著名常数。
· 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利滚利越多越接近最大收益;
· 一个对角线为1的多边形,其周长的极限值是π;
· 一个本金为1利率为1的存款,其存款余额的极限值是e。
按照古希腊的自然思想来看:
· 对于一个完美的圆来说,π才是自然的,是圆本身的属性,尽管从数值上是一个“无理”的数;
· 对于最快速的指数增长来说,e才是自然的,这是指数增长本身的属性。
一个是π,一个是e,看似两个毫无关系的无理数,在性质上居然有如此相似之处,这恰恰又说明了数学的美无处不在。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对数有什么用。
我们知道在某些领域要进行一些非常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在天文学里。数学家为了计算两个行星之间的距离,或者是某颗行星的轨道,计算中涉及到的数值是非常大的。而且会经常用到两个数相乘的情况。
但是对数有一个好处,他可以把两个数的乘积,转化成两个对数的和。算加法总比计算乘法要简单,那么现在的问题就转化成了求出logA和logB的值了。
在历史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叫做约翰·纳皮尔(1559-1617)。说起皮纳尔,也是一个数学史上的奇葩。
为什么这样说呢?皮纳尔出生在一个苏格兰贵族家庭,一生没有一个正当职业,吊儿郎当。年轻时正值欧洲掀起宗教革命,他行旅其间,颇有感触。苏格兰转向新教,他也成了写文章攻击旧教(天主教)的急先锋(主要文章于1593年写成)。其时传出天主教的西班牙要派无敌舰队来攻打,Napier就研究兵器(包括拏炮、装甲马车、潜水艇等)准备与其拼命。虽然Napier的兵器还没制成,英国已把无敌舰队击垮,他还是成了英雄人物。
1594年,纳皮尔为了寻求一种球面三角计算的简便方法,就想创造一种新的工具。纳皮尔不是一般人,特别能耐得住寂寞,于是用了20年的时间,进行了数百万次的计算,发明了对数和对数表,堪称学霸中的战斗机。
对数的发明,也帮了当时很多天文学家一个大忙。欧洲历来重视天文学,从古希腊时代就不断有人对天体运动感兴趣。数千年来更是对绘制天体星图乐此不疲。从公元1世纪的托勒密到公元16世纪的哥白尼,都曾经长期观察天体运动,并且绘制出了许多星空图。
但是古代的星空图由于测量和计算工具的原因,一直都打不到满意的精确度,直到纳皮尔发明了对数,第谷和他的学生开普勒彩绘画出了当时最精确的天体分布图。有了高精度的星图,全欧洲的数学家开始了天体轨道的计算竞赛,很多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商业和学术上的丰厚回报。那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可不是像现代这么冷门,更像当今那些IT、金融等热门行业里的精英一样,享受着人人羡慕的不菲高薪。
而科学家们也发现,在做数学分析时,用e做底数的对数 ln x 做计算,其形式是最简约的,用其他对数例如lg x 做计算,都会画蛇添足的多一些麻烦。
自然对数ln x 就像美学上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拉普拉斯认为“对数的发现,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伽利略说过“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对数学家来说,最简就是最美。这是一种纯理性的美,通过感官是无法欣赏的,只有熟悉数学的人才能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美令无数数学家为之痴迷,虽然不会像毕达哥拉斯那样狂热,但也终其一生孜孜以求。
标签: #c语言求自然对数的近似值for #编程计算e的近似值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