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Java 虚拟机

XII点 Java 176

前言:

当前兄弟们对“java的虚方法”可能比较注重,兄弟们都想要了解一些“java的虚方法”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有关“java的虚方法””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01、Java 代码是怎么运行的?

Java 代码有很多种不同的运行方式。比如说可以在开发工具中运行,可以双击执行 jar 文件运行,也可以在命令行中运行,甚至可以在网页中运行。当然,这些执行方式都离不开 JRE,也就是 Java 运行时环境。

实际上,JRE 仅包含运行 Java 程序的必需组件,包括 Java 虚拟机以及 Java 核心类库等。我们 Java 程序员经常接触到的 JDK(Java 开发工具包)同样包含了 JRE,并且还附带了一系列开发、诊断工具。

Java 虚拟机可以由硬件实现[1],但更为常见的是在各个现有平台(如 Windows_x64、Linux_aarch64)上提供软件实现。这么做的意义在于,一旦一个程序被转换成 Java 字节码,那么它便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实现里运行。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Java 虚拟机具体是怎样运行 Java 字节码的?

从虚拟机视角来看,执行 Java 代码首先需要将它编译而成的 class 文件加载到 Java 虚拟机中。加载后的 Java 类会被存放于方法区(Method Area)中。实际运行时,虚拟机会执行方法区内的代码。

不同的是,Java 虚拟机会将栈细分为面向 Java 方法的 Java 方法栈,面向本地方法(用 C++ 写的 native 方法)的本地方法栈,以及存放各个线程执行位置的 PC 寄存器。

在运行过程中,每当调用进入一个 Java 方法,Java 虚拟机会在当前线程的 Java 方法栈中生成一个栈帧,用以存放局部变量以及字节码的操作数。这个栈帧的大小是提前计算好的,而且 Java 虚拟机不要求栈帧在内存空间里连续分布。

当退出当前执行的方法时,不管是正常返回还是异常返回,Java 虚拟机均会弹出当前线程的当前栈帧,并将之舍弃。

从硬件视角来看,Java 字节码无法直接执行。因此,Java 虚拟机需要将字节码翻译成机器码。

第一种是解释执行,即逐条将字节码翻译成机器码并执行;第二种是即时编译(Just-In-Time compilation,JIT),即将一个方法中包含的所有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后再执行。

Java 虚拟机的运行效率究竟是怎么样的?

理论上讲,即时编译后的 Java 程序的执行效率,是可能超过 C++ 程序的。这是因为与静态编译相比,即时编译拥有程序的运行时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这个信息做出相应的优化。

$ echo '

public class Fo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flag = true;

if (flag)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

if (flag == true) System.out.println("Hello, JVM!");

}

}' > Foo.java

$ javac Foo.java

$ java Foo

$ java -cp /path/to/asmtools.jar org.openjdk.asmtools.jdis.Main Foo.class > Foo.jasm.1

$ awk 'NR==1,/iconst_1/{sub(/iconst_1/, "iconst_2")} 1' Foo.jasm.1 > Foo.jasm

$ java -cp /path/to/asmtools.jar org.openjdk.asmtools.jasm.Main Foo.jasm

$ java Foo

02、Java的基本类型

在 Java 语言规范中,boolean 类型的值只有两种可能,它们分别用符号“true”和“false”来表示。显然,这两个符号是不能被虚拟机直接使用的。

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boolean 类型则被映射成 int 类型。具体来说,“true”被映射为整数 1,而“false”被映射为整数 0。这个编码规则约束了 Java 字节码的具体实现。

这种栈帧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局部变量区,以及字节码的操作数栈。这里的局部变量是广义的,除了普遍意义下的局部变量之外,它还包含实例方法的“this 指针”以及方法所接收的参数。

03、Java虚拟机是如何加载Java类的?

盖房子这个事,和 Java 虚拟机中的类加载还是挺像的。从 class 文件到内存中的类,按先后顺序需要经过加载、链接以及初始化三大步骤。其中,链接过程中同样需要验证;而内存中的类没有经过初始化,同样不能使用。那么,是否所有的 Java 类都需要经过这几步呢?

Java 语言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类型(primitive types)和引用类型

至于另一大类引用类型,Java 将其细分为四种:类、接口、数组类和泛型参数。由于泛型参数会在编译过程中被擦除(我会在专栏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因此 Java 虚拟机实际上只有前三种。在类、接口和数组类中,数组类是由 Java 虚拟机直接生成的,其他两种则有对应的字节流。

加载

加载,是指查找字节流,并且据此创建类的过程。前面提到,对于数组类来说,它并没有对应的字节流,而是由 Java 虚拟机直接生成的。对于其他的类来说,Java 虚拟机则需要借助类加载器来完成查找字节流的过程。

除了启动类加载器之外,其他的类加载器都是 java.lang.ClassLoader 的子类,因此有对应的 Java 对象。这些类加载器需要先由另一个类加载器,比如说启动类加载器,加载至 Java 虚拟机中,方能执行类加载。

在 Java 9 之前,启动类加载器负责加载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类,比如存放在 JRE 的 lib 目录下 jar 包中的类(以及由虚拟机参数 -Xbootclasspath 指定的类)。除了启动类加载器之外,另外两个重要的类加载器是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 loader)和应用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 loader),均由 Java 核心类库提供。

链接

链接,是指将创建成的类合并至 Java 虚拟机中,使之能够执行的过程。它可分为验证、准备以及解析三个阶段。

验证阶段的目的,在于确保被加载类能够满足 Java 虚拟机的约束条件。

准备阶段的目的,则是为被加载类的静态字段分配内存。Java 代码中对静态字段的具体初始化,则会在稍后的初始化阶段中进行。

解析阶段的目的,正是将这些符号引用解析成为实际引用。如果符号引用指向一个未被加载的类,或者未被加载类的字段或方法,那么解析将触发这个类的加载(但未必触发这个类的链接以及初始化。)

初始化

在 Java 代码中,如果要初始化一个静态字段,我们可以在声明时直接赋值,也可以在静态代码块中对其赋值

当虚拟机启动时,初始化用户指定的主类;

当遇到用以新建目标类实例的 new 指令时,初始化 new 指令的目标类;

当遇到调用静态方法的指令时,初始化该静态方法所在的类;

当遇到访问静态字段的指令时,初始化该静态字段所在的类;

子类的初始化会触发父类的初始化;

如果一个接口定义了 default 方法,那么直接实现或者间接实现该接口的类的初始化,会触发该接口的初始化;

使用反射 API 对某个类进行反射调用时,初始化这个类;

当初次调用 MethodHandle 实例时,初始化该 MethodHandle 指向的方法所在的类。

04、JVM是如何执行方法调用的?

重载与重写

重写发生在父类子类之间,比如所有类都是继承与Object类的,Object类中本身就有equals,hashcode,toString方法等.在任意子类中定义了重名和同样的参数列表就构成方法重写.

重写(override):一般都是表示子类和父类之间的关系或接口与实现类,其主要的特征是:方法名相同,参数相同,但是具体的实现不同。

重写的特征:

(1):方法名必须相同,返回值类型必须相同

(2):参数列表必须相同

(3):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更低。例如:如果父类的一个方法被声明为public,那么在子类中重写该方法就不能声明为protected。

(4):子类和父类在同一个包中,那么子类可以重写父类所有方法,除了声明为private和final的方法。

(5):构造方法不能被重写

重载发生在本类,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不同,与返回值无关,只和方法名,参数列表,参数的类型有关.

重载(Overload):首先是位于一个类之中或者其子类中,具有相同的方法名,但是方法的参数不同,返回值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方法名必须相同

(2):方法的参数列表一定不一样。

(3):访问修饰符和返回值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实简单而言:重载就是对于不同的情况写不同的方法。 比如,同一个类中,写不同的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不同的参数。

1. 虚方法调用

Java 里所有非私有实例方法调用都会被编译成 invokevirtual 指令,而接口方法调用都会被编译成 invokeinterface 指令。这两种指令,均属于 Java 虚拟机中的虚方法调用。

2. 方法表

类加载的准备阶段,它除了为静态字段分配内存之外,还会构造与该类相关联的方法表。

这个数据结构,便是 Java 虚拟机实现动态绑定的关键所在。

方法表本质上是一个数组,每个数组元素指向一个当前类及其祖先类中非私有的实例方法。

方法表满足两个特质:其一,子类方法表中包含父类方法表中的所有方法;其二,子类方法在方法表中的索引值,与它所重写的父类方法的索引值相同。

但实际上仅存在于解释执行中,或者即时编译代码的最坏情况中。这是因为即时编译还拥有另外两种性能更好的优化手段:内联缓存(inlining cache)和方法内联(method inlining)。下面我便来介绍第一种内联缓存。

3. 内联缓存

内联缓存是一种加快动态绑定的优化技术。它能够缓存虚方法调用中调用者的动态类型,以及该类型所对应的目标方法。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如果碰到已缓存的类型,内联缓存便会直接调用该类型所对应的目标方法。如果没有碰到已缓存的类型,内联缓存则会退化至使用基于方法表的动态绑定。

单态(monomorphic)指的是仅有一种状态的情况。

多态(polymorphic)指的是有限数量种状态的情况。二态(bimorphic)是多态的其中一种。

超多态(megamorphic)指的是更多种状态的情况。通常我们用一个具体数值来区分多态和超多态。在这个数值之下,我们称之为多态。否则,我们称之为超多态。

05、JVM是如何处理异常的?

捕获异常则涉及了如下三种代码块。

try 代码块:用来标记需要进行异常监控的代码。

catch 代码块:跟在 try 代码块之后,用来捕获在 try 代码块中触发的某种指定类型的异常。除了声明所捕获异常的类型之外,catch 代码块还定义了针对该异常类型的异常处理器。在 Java 中,try 代码块后面可以跟着多个 catch 代码块,来捕获不同类型的异常。Java 虚拟机会从上至下匹配异常处理器。因此,前面的 catch 代码块所捕获的异常类型不能覆盖后边的,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finally 代码块:跟在 try 代码块和 catch 代码块之后,用来声明一段必定运行的代码。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跳过某些关键的清理代码,例如关闭已打开的系统资源。

06、JVM是如何实现反射的?

反射是 Java 语言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特性,它允许正在运行的 Java 程序观测,甚至是修改程序的动态行为。

Class 对象枚举该类中的所有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 Method.setAccessible(位于 java.lang.reflect 包,该方法继承自 AccessibleObject)绕过 Java 语言的访问权限,在私有方法所在类之外的地方调用该方法。

反射调用的实现

public final class Method extends Executable {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obj, Object... args) throws ... {

... // 权限检查

MethodAccessor ma = methodAccessor;

if (ma == null) {

ma = acquireMethodAccessor();

}

return ma.invoke(obj, args);

}

}

反射调用的开销

我们先后进行了 Class.forName,Class.getMethod 以及 Method.invoke 三个操作。其中,Class.forName 会调用本地方法,Class.getMethod 则会遍历该类的公有方法。如果没有匹配到,它还将遍历父类的公有方法。可想而知,这两个操作都非常费时。

值得注意的是,以 getMethod 为代表的查找方法操作,会返回查找得到结果的一份拷贝。因此,我们应当避免在热点代码中使用返回 Method 数组的 getMethods 或者 getDeclaredMethods 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堆空间消耗。

第一,由于 Method.invoke 是一个变长参数方法,在字节码层面它的最后一个参数会是 Object 数组(感兴趣的同学私下可以用 javap 查看)。Java 编译器会在方法调用处生成一个长度为传入参数数量的 Object 数组,并将传入参数一一存储进该数组中。

第二,由于 Object 数组不能存储基本类型,Java 编译器会对传入的基本类型参数进行自动装箱。这两个操作除了带来性能开销外,还可能占用堆内存,使得 GC 更加频繁。

**方法的反射调用会带来不少性能开销,**原因主要有三个:变长参数方法导致的 Object 数组,基本类型的自动装箱、拆箱,还有最重要的方法内联。

07、JVM是怎么实现invokedynamic的?

在 Java 中,方法调用会被编译为 invokestatic,invokespecial,invokevirtual 以及 invokeinterface 四种指令。这些指令与包含目标方法类名、方法名以及方法描述符的符号引用捆绑。在实际运行之前,Java 虚拟机将根据这个符号引用链接到具体的目标方法。

方法句柄的概念

方法句柄的类型(MethodType)是由所指向方法的参数类型以及返回类型组成的。它是用来确认方法句柄是否适配的唯一关键。当使用方法句柄时,我们其实并不关心方法句柄所指向方法的类名或者方法名。

invokedynamic 指令

invokedynamic 是 Java 7 引入的一条新指令,用以支持动态语言的方法调用。具体来说,它将调用点(CallSite)抽象成一个 Java 类,并且将原本由 Java 虚拟机控制的方法调用以及方法链接暴露给了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每一条 invokedynamic 指令将捆绑一个调用点,并且会调用该调用点所链接的方法句柄。

在第一次执行 invokedynamic 指令时,Java 虚拟机会调用该指令所对应的启动方法(BootStrap Method),来生成前面提到的调用点,并且将之绑定至该 invokedynamic 指令中。在之后的运行过程中,Java 虚拟机则会直接调用绑定的调用点所链接的方法句柄。

08、Java对象的内存布局

在 Java 程序中,我们拥有多种新建对象的方式。除了最为常见的 new 语句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反射机制、Object.clone 方法、反序列化以及 Unsafe.allocateInstance 方法来新建对象。

其中,Object.clone 方法和反序列化通过直接复制已有的数据,来初始化新建对象的实例字段。Unsafe.allocateInstance 方法则没有初始化实例字段,而 new 语句和反射机制,则是通过调用构造器来初始化实例字段。

子类的构造器需要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如果父类存在无参数构造器的话,该调用可以是隐式的,也就是说 Java 编译器会自动添加对父类构造器的调用。但是,如果父类没有无参数构造器,那么子类的构造器则需要显式地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器。显式调用又可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构造器,二是使用“this”关键字调用同一个类中的其他构造器。无论是直接的显式调用,还是间接的显式调用,都需要作为构造器的第一条语句,以便优先初始化继承而来的父类字段。(不过这可以通过调用其他生成参数的方法,或者字节码注入来绕开。)

压缩指针

在 Java 虚拟机中,每个 Java 对象都有一个对象头(object header),这个由标记字段和类型指针所构成。其中,标记字段用以存储 Java 虚拟机有关该对象的运行数据,如哈希码、GC 信息以及锁信息,而类型指针则指向该对象的类。

在 64 位的 Java 虚拟机中,对象头的标记字段占 64 位,而类型指针又占了 64 位。也就是说,每一个 Java 对象在内存中的额外开销就是 16 个字节。以 Integer 类为例,它仅有一个 int 类型的私有字段,占 4 个字节。因此,每一个 Integer 对象的额外内存开销至少是 400%。这也是为什么 Java 要引入基本类型的原因之一。

为了尽量较少对象的内存使用量,64 位 Java 虚拟机引入了压缩指针[1]的概念(对应虚拟机选项 -XX:+UseCompressedOops,默认开启),将堆中原本 64 位的 Java 对象指针压缩成 32 位的。

字段重排列

字段重排列,顾名思义,就是 Java 虚拟机重新分配字段的先后顺序,以达到内存对齐的目的。Java 虚拟机中有三种排列方法(对应 Java 虚拟机选项 -XX:FieldsAllocationStyle,默认值为 1),但都会遵循如下两个规则。

其一,如果一个字段占据 C 个字节,那么该字段的偏移量需要对齐至 NC。这里偏移量指的是字段地址与对象的起始地址差值。以 long 类为例,它仅有一个 long 类型的实例字段。在使用了压缩指针的 64 位虚拟机中,尽管对象头的大小为 12 个字节,该 long 类型字段的偏移量也只能是 16,而中间空着的 4 个字节便会被浪费掉。

其二,子类所继承字段的偏移量,需要与父类对应字段的偏移量保持一致。

09、垃圾回收

引用计数法与可达性分析

垃圾回收,顾名思义,便是将已经分配出去的,但却不再使用的内存回收回来,以便能够再次分配。在 Java 虚拟机的语境下,垃圾指的是死亡的对象所占据的堆空间。这里便涉及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辨别一个对象是存是亡?

我们先来讲一种古老的辨别方法: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它的做法是为每个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用来统计指向该对象的引用个数。一旦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器为 0,则说明该对象已经死亡,便可以被回收了。

它的具体实现是这样子的:如果有一个引用,被赋值为某一对象,那么将该对象的引用计数器 +1。如果一个指向某一对象的引用,被赋值为其他值,那么将该对象的引用计数器 -1。

除了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计数器,以及繁琐的更新操作,引用计数法还有一个重大的漏洞,那便是无法处理循环引用对象。

目前 Java 虚拟机的主流垃圾回收器采取的是可达性分析算法。这个算法的实质在于将一系列 GC Roots 作为初始的存活对象合集(live set),然后从该合集出发,探索所有能够被该集合引用到的对象,并将其加入到该集合中,这个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标记(mark)。最终,未被探索到的对象便是死亡的,是可以回收的。

我们可以暂时理解为由堆外指向堆内的引用,一般而言,GC Roots 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

Java 方法栈桢中的局部变量;

已加载类的静态变量;

JNI handles;

已启动且未停止的 Java 线程。

比如说,在多线程环境下,其他线程可能会更新已经访问过的对象中的引用,从而造成误报(将引用设置为 null)或者漏报(将引用设置为未被访问过的对象)。

误报并没有什么伤害,Java 虚拟机至多损失了部分垃圾回收的机会。漏报则比较麻烦,因为垃圾回收器可能回收事实上仍被引用的对象内存。一旦从原引用访问已经被回收了的对象,则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 Java 虚拟机崩溃。

Stop-the-world 以及安全点

Java 虚拟机中的 Stop-the-world 是通过安全点(safepoint)机制来实现的。当 Java 虚拟机收到 Stop-the-world 请求,它便会等待所有的线程都到达安全点,才允许请求 Stop-the-world 的线程进行独占的工作。

当然,安全点的初始目的并不是让其他线程停下,而是找到一个稳定的执行状态。在这个执行状态下,Java 虚拟机的堆栈不会发生变化。这么一来,垃圾回收器便能够“安全”地执行可达性分析。

除了执行 JNI 本地代码外,Java 线程还有其他几种状态:解释执行字节码、执行即时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和线程阻塞。阻塞的线程由于处于 Java 虚拟机线程调度器的掌控之下,因此属于安全点。

对于解释执行来说,字节码与字节码之间皆可作为安全点。Java 虚拟机采取的做法是,当有安全点请求时,执行一条字节码便进行一次安全点检测。

垃圾回收的三种方式

主流的基础回收方式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清除(sweep),即把死亡对象所占据的内存标记为空闲内存,并记录在一个空闲列表(free list)之中。当需要新建对象时,内存管理模块便会从该空闲列表中寻找空闲内存,并划分给新建的对象。

清除这种回收方式的原理及其简单,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会造成内存碎片。由于 Java 虚拟机的堆中对象必须是连续分布的,因此可能出现总空闲内存足够,但是无法分配的极端情况。另一个则是分配效率较低。如果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指针加法(pointer bumping)来做分配。而对于空闲列表,Java 虚拟机则需要逐个访问列表中的项,来查找能够放入新建对象的空闲内存。

第二种是压缩(compact),即把存活的对象聚集到内存区域的起始位置,从而留下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这种做法能够解决内存碎片化的问题,但代价是压缩算法的性能开销。

第三种则是复制(copy),即把内存区域分为两等分,分别用两个指针 from 和 to 来维护,并且只是用 from 指针指向的内存区域来分配内存。当发生垃圾回收时,便把存活的对象复制到 to 指针指向的内存区域中,并且交换 from 指针和 to 指针的内容。复制这种回收方式同样能够解决内存碎片化的问题,但是它的缺点也极其明显,即堆空间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

Java 虚拟机的堆划分

简单来说,就是将堆空间划分为两代,分别叫做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用来存储新建的对象。当对象存活时间够长时,则将其移动到老年代。

Java 虚拟机可以给不同代使用不同的回收算法。对于新生代,我们猜测大部分的 Java 对象只存活一小段时间,那么便可以频繁地采用耗时较短的垃圾回收算法,让大部分的垃圾都能够在新生代被回收掉。

对于老年代,我们猜测大部分的垃圾已经在新生代中被回收了,而在老年代中的对象有大概率会继续存活。当真正触发针对老年代的回收时,则代表这个假设出错了,或者堆的空间已经耗尽了。这时候,Java 虚拟机往往需要做一次全堆扫描,耗时也将不计成本。(当然,现代的垃圾回收器都在并发收集的道路上发展,来避免这种全堆扫描的情况。)

当发生 Minor GC 时,Eden 区和 from 指向的 Survivor 区中的存活对象会被复制到 to 指向的 Survivor 区中,然后交换 from 和 to 指针,以保证下一次 Minor GC 时,to 指向的 Survivor 区还是空的。

Java 虚拟机会记录 Survivor 区中的对象一共被来回复制了几次。如果一个对象被复制的次数为 15(对应虚拟机参数 -XX:+MaxTenuringThreshold),那么该对象将被晋升(promote)至老年代。另外,如果单个 Survivor 区已经被占用了 50%(对应虚拟机参数 -XX:TargetSurvivorRatio),那么较高复制次数的对象也会被晋升至老年代。

总而言之,当发生 Minor GC 时,我们应用了标记 - 复制算法,将 Survivor 区中的老存活对象晋升到老年代,然后将剩下的存活对象和 Eden 区的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个 Survivor 区中。理想情况下,Eden 区中的对象基本都死亡了,那么需要复制的数据将非常少,因此采用这种标记 - 复制算法的效果极好。

Minor GC 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不用对整个堆进行垃圾回收。但是,它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年代的对象可能引用新生代的对象。也就是说,在标记存活对象的时候,我们需要扫描老年代中的对象。如果该对象拥有对新生代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引用也会被作为 GC Roots。

卡表

HotSpot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项叫做卡表(Card Table)的技术。该技术将整个堆划分为一个个大小为 512 字节的卡,并且维护一个卡表,用来存储每张卡的一个标识位。这个标识位代表对应的卡是否可能存有指向新生代对象的引用。如果可能存在,那么我们就认为这张卡是脏的

在进行 Minor GC 的时候,我们便可以不用扫描整个老年代,而是在卡表中寻找脏卡,并将脏卡中的对象加入到 Minor GC 的 GC Roots 里。当完成所有脏卡的扫描之后,Java 虚拟机便会将所有脏卡的标识位清零。

由于 Minor GC 伴随着存活对象的复制,而复制需要更新指向该对象的引用。因此,在更新引用的同时,我们又会设置引用所在的卡的标识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确保脏卡中必定包含指向新生代对象的引用。

首先,如果想要保证每个可能有指向新生代对象引用的卡都被标记为脏卡,那么 Java 虚拟机需要截获每个引用型实例变量的写操作,并作出对应的写标识位操作。这个操作在解释执行器中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即时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中,则需要插入额外的逻辑。这也就是所谓的写屏障(write barrier,注意不要和 volatile 字段的写屏障混淆)

高效编译

javap:查阅Java 字节码

public class Foo {

private int tryBlock;

private int catchBlock;

private int finallyBlock;

private int methodExit;

public void test() {

try {

tryBlock = 0;

} catch (Exception e) {

catchBlock = 1;

} finally {

finallyBlock = 2;

}

methodExit = 3;

}

}

编译过后,我们便可以使用 javap 来查阅 Foo.test 方法的字节码

$ javac Foo.java

$ javap -p -v Foo

Classfile ../Foo.class

Last modified ..; size 541 bytes

MD5 checksum 3828cdfbba56fea1da6c8d94fd13b20d

Compiled from "Foo.java"

public class Foo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4

flags: (0x0021) ACC_PUBLIC, ACC_SUPER

this_class: #7 // Foo

super_class: #8 // java/lang/Object

interfaces: 0, fields: 4, methods: 2, attributes: 1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8.#23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Fieldref #7.#24 // Foo.tryBlock:I

#3 = Fieldref #7.#25 // Foo.finallyBlock:I

#4 = Class #26 // java/lang/Exception

#5 = Fieldref #7.#27 // Foo.catchBlock:I

#6 = Fieldref #7.#28 // Foo.methodExit:I

#7 = Class #29 // Foo

#8 = Class #30 // java/lang/Object

#9 = Utf8 tryBlock

#10 = Utf8 I

#11 = Utf8 catchBlock

#12 = Utf8 finallyBlock

#13 = Utf8 methodExit

#14 = Utf8 <init>

#15 = Utf8 ()V

#16 = Utf8 Code

#17 = Utf8 LineNumberTable

#18 = Utf8 test

#19 = Utf8 StackMapTable

#20 = Class #31 // java/lang/Throwable

#21 = Utf8 SourceFile

#22 = Utf8 Foo.java

#23 = NameAndType #14:#15 // "<init>":()V

#24 = NameAndType #9:#10 // tryBlock:I

#25 = NameAndType #12:#10 // finallyBlock:I

#26 = Utf8 java/lang/Exception

#27 = NameAndType #11:#10 // catchBlock:I

#28 = NameAndType #13:#10 // methodExit:I

#29 = Utf8 Foo

#30 = Utf8 java/lang/Object

#31 = Utf8 java/lang/Throwable

{

private int tryBlock;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2) ACC_PRIVATE

private int catchBlock;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2) ACC_PRIVATE

private int finallyBlock;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2) ACC_PRIVATE

private int methodExit;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2) ACC_PRIVATE

public Foo();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 0

public void test();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3,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const_0

2: putfield #2 // Field tryBlock:I

5: aload_0

6: iconst_2

7: putfield #3 // Field finallyBlock:I

10: goto 35

13: astore_1

14: aload_0

15: iconst_1

16: putfield #5 // Field catchBlock:I

19: aload_0

20: iconst_2

21: putfield #3 // Field finallyBlock:I

24: goto 35

27: astore_2

28: aload_0

29: iconst_2

30: putfield #3 // Field finallyBlock:I

33: aload_2

34: athrow

35: aload_0

36: iconst_3

37: putfield #6 // Field methodExit:I

40: return

Exception table:

from to target type

0 5 13 Class java/lang/Exception

0 5 27 any

13 19 27 any

LineNumberTable:

line 9: 0

line 13: 5

line 14: 10

line 10: 13

line 11: 14

line 13: 19

line 14: 24

line 13: 27

line 14: 33

line 15: 35

line 16: 40

StackMapTable: number_of_entries = 3

frame_type = 77 /* same_locals_1_stack_item */

stack = [ class java/lang/Exception ]

frame_type = 77 /* same_locals_1_stack_item */

stack = [ class java/lang/Throwable ]

frame_type = 7 /* same */

}

SourceFile: "Foo.java"

Java 内存模型与 happens-before 关系

Java 5 引入了明确定义的 Java 内存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便是 happens-before 关系。happens-before 关系是用来描述两个操作的内存可见性的。如果操作 X happens-before 操作 Y,那么 X 的结果对于 Y 可见。

除了线程内的 happens-before 关系之外,Java 内存模型还定义了下述线程间的 happens-before 关系。

解锁操作 happens-before 之后(这里指时钟顺序先后)对同一把锁的加锁操作。volatile 字段的写操作 happens-before 之后(这里指时钟顺序先后)对同一字段的读操作。

线程的启动操作(即 Thread.starts()) happens-before 该线程的第一个操作。

线程的最后一个操作 happens-before 它的终止事件(即其他线程通过 Thread.isAlive() 或 Thread.join() 判断该线程是否中止)。

线程对其他线程的中断操作 happens-before 被中断线程所收到的中断事件(即被中断线程的 InterruptedException 异常,或者第三个线程针对被中断线程的 Thread.interrupted 或者 Thread.isInterrupted 调用)。

构造器中的最后一个操作 happens-before 析构器的第一个操作。

Java 内存模型的底层实现

在理解了 Java 内存模型的概念之后,我们现在来看看它的底层实现。Java 内存模型是通过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来禁止重排序的。

对于即时编译器来说,它会针对前面提到的每一个 happens-before 关系,向正在编译的目标方法中插入相应的读读、读写、写读以及写写内存屏障。

这些内存屏障会限制即时编译器的重排序操作。以 volatile 字段访问为例,所插入的内存屏障将不允许 volatile 字段写操作之前的内存访问被重排序至其之后;也将不允许 volatile 字段读操作之后的内存访问被重排序至其之前。

锁,volatile 字段,final 字段与安全发布

锁操作同样具备 happens-before 关系。具体来说,解锁操作 happens-before 之后对同一把锁的加锁操作。实际上,在解锁时,Java 虚拟机同样需要强制刷新缓存,使得当前线程所修改的内存对其他线程可见。

volatile 字段可以看成一种轻量级的、不保证原子性的同步,其性能往往优于(至少不亚于)锁操作。然而,频繁地访问 volatile 字段也会因为不断地强制刷新缓存而严重影响程序的性能。

volatile 字段的另一个特性是即时编译器无法将其分配到寄存器里。换句话说,volatile 字段的每次访问均需要直接从内存中读写。

final 实例字段则涉及新建对象的发布问题。当一个对象包含 final 实例字段时,我们希望其他线程只能看到已初始化的 final 实例字段。

Java虚拟机是怎么实现synchronized的?

当声明 synchronized 代码块时,编译而成的字节码将包含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这两种指令均会消耗操作数栈上的一个引用类型的元素(也就是 synchronized 关键字括号里的引用),作为所要加锁解锁的锁对象。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的作用,我们可以抽象地理解为每个锁对象拥有一个锁计数器和一个指向持有该锁的线程的指针

当执行 monitorenter 时,如果目标锁对象的计数器为 0,那么说明它没有被其他线程所持有。在这个情况下,Java 虚拟机会将该锁对象的持有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并且将其计数器加 1。

在目标锁对象的计数器不为 0 的情况下,如果锁对象的持有线程是当前线程,那么 Java 虚拟机可以将其计数器加 1,否则需要等待,直至持有线程释放该锁。

当执行 monitorexit 时,Java 虚拟机则需将锁对象的计数器减 1。当计数器减为 0 时,那便代表该锁已经被释放掉了。

之所以采用这种计数器的方式,是为了允许同一个线程重复获取同一把锁

重量级锁

重量级锁是 Java 虚拟机中最为基础的锁实现。在这种状态下,Java 虚拟机会阻塞加锁失败的线程,并且在目标锁被释放的时候,唤醒这些线程。

标签: #java的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