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有“备”无患

润德轩主人 201

前言:

此时同学们对“备的组词拼音部首”大体比较关切,朋友们都想要分析一些“备的组词拼音部首”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备的组词拼音部首””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易经》上对人类早年缔造符号,有八个字的表述,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近在身体上找符号,远在物象上找字号,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来源。

这八个字的总结很精炼,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有一些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曲折、抽象和复杂,还夹杂着所谓高级的“哲学”“道德”因素在内,把汉字本义解释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我们用著名的“奥卡姆剃刀”来判别一下,立刻就会产生极大的怀疑。奥卡姆剃刀也称“简单有效原理”,简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朴,所谓思无邪,缔造符号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简单、直接而明白,正是符合这个特点。

(关于“奥卡姆剃刀”,请见文末链接)

(72)备

(颜真卿 书)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備(备)”的初文是“備(无单人旁)”。甲骨文“備(无单人旁)”中间是一支倒置的箭,外框是插箭的架子。箭矢做好以后,存放在木架之上。“備(无单人旁)”的本义是预备、齐备:

商代晚期的金文“備(无单人旁)”的字形画得更加具象了:

西周金文“備(无单人旁)”基本上同与甲骨文,只是箭与箭架略有变化,但意思未变:

后增添“人”旁,转注为“備(备)”,接替了“”的齐全、预先准备义。“備(无单人旁)”则成为声义偏旁。

小篆中装箭的箭架未变,而箭变得看不出原形了,但准备好了的意思未变:

隶书并未采用小篆的半包围结构,又偏向于回归金文字形:

隶书还出现了简化的字形“俻”,含义不变:

简化字进一步去掉了“人”旁,写作“备”。至此,形声之旨全失,成为结构上不可分析的一个字:

综上所述,“备”的本义:箭矢做好以后,存放在木架之上。引申为“预备”、“齐备”。

衍生含义:

历史典故:

有备无患

春秋时,晋悼公想重振晋国的威名,称霸诸侯。而郑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晋悼公很生气,就集合了宋、鲁、卫、刘等十一国出兵伐郑。郑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包括兵车一百辆,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们多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象一曲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 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下臣希望君王您既要享受这种快乐,而又能想到它的终了……《书》说:‘处于安定要想到危险。’ 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王您规劝。”

其他汉字解释:

战 、 勇 、 义 、 利 、 和 、 平 、 富 、 国 、 道 、 德 、 天 、 地 、 春 、 华 、 真 、 武 ......

标签: #备的组词拼音部首 #备的组词拼音部首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