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兄弟们对“天气预报介绍怎么说”大约比较讲究,朋友们都需要剖析一些“天气预报介绍怎么说”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有关“天气预报介绍怎么说””的相关文章,希望咱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来源:【三秦都市报】
是晴是雨?艳阳高照还是乌云蔽日?天气预报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都密不可分,但你知道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记者探访西安气象人的日常工作,看他们如何“观天”测“晴雨”。
“地空”配合 探访老天的“脸色”
3月21日上午,在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西安市大气探测中心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里,地面观测场上的百叶箱、降水现象仪、三维闪电定位仪等各种气象数据采集仪器,正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可别小看了这些“箱箱罐罐”,要制作天气预报,可离不开它们采集到的各项数据。
“目前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自动气象站可以完全代替人工观测。”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曹梅介绍,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不断向外发布命令,收集观测场中铺设的各个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
在地面观测场内的偏东位置有一个百叶箱,曹梅说,这里面放置着观测大气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之所以要将其摆放在百叶箱中,是为了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避免风吹日晒对传感器造成损伤。
“如果要观测降水量,就要用到这三个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曹梅一边说着,一边指向了观测场地面上的三个金属圆柱桶。将其金属外壳打开可以看到,降水通过外桶的过滤网进入漏斗后,会依次流向三个翻斗,最后一个翻斗用来计数,每翻一下代表降水量增加0.1毫米。之所以设计三个翻斗,是为了在降水强度较大的情况下,起到缓冲降水的作用,避免翻斗来不及翻转造成计数不准。
除地面观测外,要采集到高空的大气状况,探空观测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一个高2米、宽1.5米的氢气球带着电子探空仪升空,可以将其送入3万米左右的高空。曹梅介绍,气象站每天要在1时15分、7时15分、19时15分进行3次探空观测,电子探空仪上的传感器会采集高空垂直方向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可以将其送入3万米左右的高空。氢气球因气压过低,体积膨胀60多倍后自然爆破。“气象信息将形成报文发送到国家气候中心,参与全球数据交换,制作天气预报使用的基础数据,就是通过气象观测得来的。”曹梅说。
数据分析+会商 研判出天气预报
“现在我们看到的‘57131’,代表的就是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这就是探空气球携带的探空仪采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湿度、风场、有没有对流发生的可能等情况。”西安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白庆梅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图说。
3月21日中午,根据当时最新的气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3月23日晚上开始,陕西省会有一次降水过程,西安市南部山区有降水,3月24日白天有一次中雨降水过程。白庆梅说,该结论就是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因为数据显示,23日晚,从陕西南方向有一支南支槽发展明显,其将暖湿气流带入西安地区,因此她分析得出,在暖湿气流和高原槽的共同作用下,将给西安带来一次降水过程。
怎样将气象数据制作成天气预报?白庆梅介绍,气象预报员对实况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开展天气会商,再根据预报经验订正数值预报产品,便可得到最终的天气预报结论。最终形成的天气预报,将会通过媒体、短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向公众发布。
“预报员每天7时30分到达工位,8时收听中央气象台全国天气会商,结束后参加陕西省气象台组织的天气会商,如果西安有重要天气过程,就要对天气情况进行研讨,预报员研判出天气结论后,将连线各区县气象台,根据各区县实际天气情况进行预报指导、实况通报等工作。”白庆梅说。除此之外,有重大天气过程时,还会连线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水务、防汛等部门,将最新的气象信息共享,便于相关部门对防灾减灾作出相应的决策。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白圩珑 实习生 张方圆
本文来自【三秦都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天气预报介绍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