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大家对“周计划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大致比较关怀,各位老铁们都需要剖析一些“周计划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对于“周计划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地方的托幼机构已经复学复课。但是由于个别地区疫情反复出现,还有一些托幼机构何时能回归正轨仍是未知,这也给托幼机构、托幼从业者和广大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疫情期间,为使婴幼儿宅家生活丰富多彩,托幼机构和老师们各显神通,通过网络推出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可是,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准备的这些学习内容虽然多样化、趣味化,教学方法也逐渐的规范化。但是因为孩子和家长位于网络两端,教师无法掌控幼儿的情绪和喜好,使引领和指导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孩子学习的效果并不好。这给托幼机构的教师和负责人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思考。那么后疫情下,托幼机构如何远程开展家园共育呢?
一、疫情期托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开展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老师们首先要清楚:"家园共育"和"育儿指导"这两个概念。
1. "家园共育"和"育儿指导"
"家园共育"是一种理念,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协同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共育而不是各育)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施加有益的影响。
"育儿指导"则是指具有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士(包括保教从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对养育者的育儿观念和育儿行为进行指导。
"家园共育"离不开"育儿指导",而且以"育儿指导"为前提和保障的。
2. "育儿指导"的专业挑战
疫情使我们不得不从线下走向线上,实际上是从"育儿走向"育儿指导",也就是说疫情挑战的是我们"育儿指导"的专业能力。
直接面向幼儿的保教活动主要是线下的实践,因为面向年幼的孩子的教育教学很难在线上进行,"育儿指导"则不然,面对的是家长,不仅可以在线下进行,也可以在向上进行。
如果不具备育儿指导的能力,我们就会进入一种困境。
对全日制民办托幼机构来说,甚至是一种严重的打击,生源流失、教师流失,进而机构瘫痪甚至面临倒闭。
公办园的生存虽然有保障,但也会陷入如何开展远程家园共育以及育儿指导的困惑和迷茫。
3. 疫情期机构和教师的工作
疫情期间,哥哥托幼机构和教师们为家长和孩子们推送了大量的线上活动:亲子游戏、手工制作、图书推荐、常识认知、亲子阅读、美食菜谱、亲子运动、亲子小实验、家务劳动、自理活动、作息安排、幼小衔接……
首先是点赞。从托幼机构已经做的这些事,能看出托幼工作者对育儿的责任、热情、敬业、努力和智慧,也感受到托幼从业人员的辛苦,这种线上的育儿活动一定比在园带班更伤脑筋,甚至一点不比小学老师的线上教学轻松。
其次是反思。这种家园共育的线上教育形式是全新的,全靠幼儿园的自为和自觉,所以不同的幼儿园一定是有差异的。很多托幼机构和教师做了大量的线上家园共育工作,却发觉效果并不是如我们所愿那样好,那么,线上家园共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是不是我们为孩子和家长推送家园共育的内容时:
关注孩子的比较多,面向家长的比较少;
机构的元素比较多,家庭的元素比较少;
教师单向指导的多,家园双向沟通的少;
教师统一性指导的多,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的少;
要求孩子演示训练的多,鼓励孩子自主探索的少;
刻板表演性展示的多,一日常态性表现的少。
以上这些现象,让我们看到一些家园共育出现的负面清单:
第一是对小幼儿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屏幕教学。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一些托幼工作者无视儿童发展规律,也不了解学前教育的原则,对家园共育的工作定位有偏差,不太重视家庭养育的需要造成的。
第二是机构站位权威比重大,家园共育方式单一。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线上家园共育或者育儿指导时,缺少对家庭的尊重,推送的内容想当然的一相情愿,互动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疫情催生下的线上家园共育和育儿指导需要教师更多地对家庭给予尊重,要多去分析不同的家庭,多去理解家庭养育的实际需要。
第三是耗时耗力,复制投放同质性比较高的内容,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不少托育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美篇等线上形式推送的活动,有很多都是同质性比较高的内容,之所以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反映了当下有一些托幼工作者对信息化工具的特性缺乏了解,信息收集的能力不是那么强,知识产权的认识也比较弱,所以更多的就都是复制投放,造成同质性内容比较高。
第四是线上家园共育法制意识薄弱
很多时候,由于托幼工作者不太了解信息化互联网的一些特性,有时候无意间泄露了老师个人、家庭或者儿童的隐私信息。如果一切相安无事,那便还好。但是一旦因为托幼工作者的信息泄露造成一些后果,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托幼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意识要增强。
二、远程开展家园共育的原则
那么,为了避免出现刚才负面清单当中说的这些现象,提出几个供大家参考的基本原则。
1.注重家庭场特质
老师要从内心当中树立起家庭日常的画面感、场景感,重塑日常,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家庭养育文化、生活场景和现实需要,不要简单的把机构内的活动,直接介绍家长去做,不能把家庭的客厅、卧室变成教室,变成机构的活动室,那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家庭场的特质,在生活即教育的大前提下,向家长提供家园共育或者育儿指导的内容。
2.尊重多样性
特殊时期,当一个一个家庭通过互联网走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深深的会感觉到家庭的多样性。多样化是现实生活当中的客观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托幼工作者应该尊重不同家庭的文化、语言、传统、育儿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重视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和能力,尊重家庭生活的差异性,从而能够促使家庭信任托幼工作者,愿意与托幼工作者建立合作的关系。
3.面向全体,兼顾个别
班级孩子众多,托幼工作者要细致做好育儿指导工作,家园共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及其家长,让每个家庭都有机会连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确保幼儿和家长的参与程度。
另外,家园共育中教师可以根据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进行线上沟通,给出科学合理的育儿指导建议。
4.共同保持对幼儿的尊重与积极期望
尽管每个幼儿的近况和能力不同,托幼工作者应该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位幼儿,坚信他们自己是有潜力的。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清楚彼此对于幼儿的期望。
5.坚持反思型实践
反思型实践是一种长期学习的形式,要求在学习当中思考哲学、道德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经常与家长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以了解幼儿情况,这些信息能帮助教师对孩子的整体情况或者孩子前一段时间某个具体的表现进行反思,反思与家长的沟通对话活动,反思好与不好的方面,思考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变,评估自身的工作实践,要不断的去思考教师提供的服务支持当中,幼儿和家长的参与度有多少。
6.合作与互惠
教师应该与幼儿和家长建立起合作和互惠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幼儿最先与自己的家庭成员建立起关系,幼儿需要感受到教师与家庭建立了这种安全、尊重、互惠的关系,才能产生真正的安全感。如果家长信任老师,孩子对老师也会开怀,这个力量的始发者应该是在老师本身。
三、远程开展家园共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内容
疫情期家园共育的内容要围绕两方面的任务来规划。
一是要能有助于幼儿发展需要的满足与问题的解决,比如说非常时期长期宅家运动量不足,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交往,可能会带来幼儿情绪、行为习惯等等问题。
二是要能积极回应与引导家长育儿的需要,比如对于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无助感,以及他们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的关心等等这些方面的需要。由此,教师提供的内容应该能够支持家长能在家庭场中实现科学育儿,促进幼儿发展。
比如:
1.战役时期卫生与健康习惯的养成
2.安全宅家一日生活活动参考
3.家长游戏力的唤醒与提升
4.生活中的社会情感教育——"共同战役"相关内容
5.重返机构的准备
6.家长心理支持
7.个别有特殊需求家庭的支持
比如父母都是医生的家庭,工作很繁忙,不能在家陪孩子,还有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有特殊需求的家庭,都需要教师给予特殊的关注和支持。
(二)方法
1.动态的需求调研
①线上调研问卷采集
现在由于父母陆续复工,半数以上的家庭祖辈接棒白天带娃,这个主体的变化其实应该对教师给家庭提供家园共育的内容带来一些思考,所以说教师要开展好调研,要不断的去了解动态的需求,从而调整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法。
②个别化沟通的分析梳理
除了利用在线调研,教师还需要对家长与老师在个别化的沟通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的分析和梳理,考虑问题的典型性,把它提炼为班级甚至机构开展家庭共育的共性内容。
2.其次,精心设计与实施每一次共育方案
教师从机构内的线下活动转向远程开展与家庭共育时,最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将机构场所内适合幼儿的活动直接搬到线上,这是不适切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规避,切记要设计和实施的是共育方案而不是活动。
(1)目的明确
机构和教师要选择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以解决家长陪伴孩子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如习惯培养、情绪问题等为目的进行设计。
(2)家庭参与
从设计到实施都让家长有参与式体验与获得感。比如从调查家长需求到育儿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都让家长体会到他的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
(3)方法灵活
其实线上远程家园共育的方法非常多,QQ群、微信、抖音、钉钉、腾讯会议等等,都可以进行远程家园共育。
(4)沟通得法
在实施远程家园共育中,教师要善于抛出话题、倾听与理解、对话与澄清。
真诚、得法的唤起家长的学习力和育儿胜任力。
在线上进行家园共育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沟通要得法,善于抛出话题,倾听与理解,善于对话和澄清。沟通最重要的是用心,教师愿意倾听,就能够唤起家长自己的学习力和育儿的信心,也慢慢的把家长的胜任力唤醒。
四、机构远程开展家园共育要避免的风险
(一)学习文件,完善机构制度
1.组织学习信息技术,在托幼机构运用相关性的法律、政策等。
教师需要学习文件,完善机构的制度,机构应该组织托幼服务的从业人员学习信息技术在托幼机构运用的相关文件、政策等等。
2019年的10月1号国家网信办颁布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这里面都有非常严格的对儿童网络信息隐私的保护。这是我国首部的儿童网络保护法,教育部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的学习。实践中,教师有一些做法不是不正确的问题,是不合法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法律意识。
机构应该在这些上位制度等文件框架体系之下,建立自己机构里面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规约本机构从业人员在线提供家庭共育服务的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教研支持
疫情期促生了"在线家园共育"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提高老师、从业人员远程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专业要求。
所以,管理者、园长、教研负责人等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通过各类外部的培训、内部的研修等方式,持续培养教师以及从业人员的在线家园共育工作所需要的互联网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向家长传递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知识、家园共育的理念以及内容和方法等,以保证教师能胜任家园共育以及育儿指导这项工作。
实现家园共育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非常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他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园共育是一个长久、系统的工程,需要托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架起实现家园共育的桥梁,也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标签: #周计划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