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姐妹们对“css俱乐部可乐”可能比较看重,姐妹们都想要分析一些“css俱乐部可乐”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css俱乐部可乐””的相关文章,希望咱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科学研究是神圣的,关乎公共利益的科学研究无疑更加不可侵犯。最新的研究以及近几年的事件说明,可口可乐公司正在犯下这个“天条”。
这是一则食品巨头渗透干预学术研究的丑闻调查。调查发现,过去几年中,可口可乐将数百万美元撒向多个研究机构来资助科学研究,然而,如果研究得出对可口可乐不利的发现,该公司很可能会让这项研究无法见到天日。
这则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可口可乐与各研究机构签署的资助协议。研究称,这些“精心设计”的协议保证了可口可乐会提前获悉研究结果,并有权终止这些研究以及其结果的发表。
该研究于 5 月 8 日发表在《公共卫生政策杂志》(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上,作者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非政府组织“美国知情权组织”(U.S. Right to Know)、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和意大利的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
合同里的魔鬼
在美国,一些领域的研究经费较少,这就给了行业巨头“撒钱”进行项目支持的空间,但这些项目可能会让人产生“研究能否保证客观公正”的疑问。
自 2015 年起,可口可乐就在官网上公开了其资助的 2009 年到 2018 年期间的研究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合作机构和资助金额。
这些研究项目大都与营养和身体机能有关,比如含糖饮料的摄入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运动减肥的项目。其官网数据显示,在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期间,可口可乐资助健康相关项目的经费多达 1.466 亿美元。
在 2015 年至 2018 年间,美国知情权组织向受到可口可乐资助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丹麦的研究机构提出了 129 份信息公开申请,他们获得了 87013 页可口可乐支持的项目文件。
最终锁定了五项可口可乐研究协议。这五项协议与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等四所大学的研究项目有关。
调查者梳理这五项协议细则后发现,其中的一些条款规定可口可乐有权在研究发表之前对其进行审查,还可以对研究提出意见,并有权在任何时间无理由地终止项目。合同条款还确保可口可乐拥有与研究相关的知识产权。
调查人员从其往来邮件中获悉,有位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担心被“提前叫停”,因为可口可乐几个月不联系他了。还有位科学家则抱怨可口可乐的合同限制太多了。
调查作者之一、美国知情权组织的 Gary Ruskin 认为,科研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果某个研究结论可能伤及公司利益,可口可乐撤销或终止这个研究的话,这就不再是科学了,而成了一种变相的公关。
调查论文的通讯作者、剑桥大学的 Sarah Steele 博士说,类似的故事情节已经发生在烟草公司和制药公司身上了,这次只是换了一个主角——食品巨头。她说,研究人员获得的这些文件只是“剧情”的冰山一角,若要圆上这个故事,还需要可口可乐与研究人员可能的私下电话或邮件交流。
一般而言,企业赞助的学术论文都会发表利益冲突声明,但基于这些研究发现,调查论文强调说,希望论文在发表时能够公开其基金的资助协议书。作者呼吁说,希望可口可乐能够公开其终止的研究项目清单,以呼应其一贯宣扬的诚信承诺。
“我们同意研究的透明度和诚信度非常重要”,可口可乐在回应美国财经媒体 CNBC 对此项调查的采访时这么说,但并没有对最新的负面调查作出针对性回应。
这里还有若干疑问:尽管这个调查没有涉及坐实的案例,但会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那么学术界的规范是如何界定这些行为的?调查论文呼吁公开企业资助协议,这个呼吁是否可行呢?
对此,一直关注学术不端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 DeepTech 采访时表示,科学研究的一项原则是必须具有独立性。对于可口可乐而言,企业不是不可以赞助科研,但不应该审核研究结果、决定是否发表。对于期刊而言, 期刊可以要求了解企业赞助的研究是否有由企业审核的条款,如果有,可拒绝发表论文,像目前这样仅仅作出利益冲突声明是不够的。
方舟子说,而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学术界应该把研究人员由赞助企业审核结果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其主管机构应该禁止研究人员接受这种有限制条款的赞助。
尽管这个调查并没有坐实可口可乐已经终止了哪些研究项目,但这些协议条款的存在,会加重人们对“金主”干预研究的猜疑。并且,鉴于可口可乐此前已经有了干预公共卫生研究的案底,这个嫌疑就越发显得突出。
干预研究的“累犯”
这不是可口可乐第一次干预学术研究。可口可乐及其盟友曾在美国、中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支持学术界进行避重就轻的研究与宣传。
据纽约时报报道,2014 年,可口可乐出资 150 万美元在美国建立了非营利组织全球能量平衡网(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该组织由科学家出面创建。
此外,自 2008 年起,可口可乐为该组织的两个创始人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Steven N. Blair 和西弗吉尼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Gregory A. Hand 提供研究支持近 400 万美元,另外一名创始人 James O. Hill 所在的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也接受了可口可乐的 100 万美元资助来帮助创建该组织。
上图从左往右依次是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Steven N. Blair ,西弗吉尼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Gregory A. Hand ,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教授 James O. Hill 。
如此,可口可乐与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合作,在医学期刊、社交媒体大力宣传其“保持一定体重,运动更健康”的观念,他们对含糖饮料对肥胖和 2 型糖尿病的影响闭口不谈。
这些行动的背景是,美国社会正在聚焦讨论对含糖饮料征税以及禁止将含糖饮料销售给儿童,这会给可口可乐巨大打击。
更多的研究则认为,在肥胖问题上,不良饮食的影响要比缺乏运动大得多。
而且,由利益相关方资助的研究,往往得出与其他研究向左的结论。例如 2013 年,一项发表在 PLOS Medicine 期刊上的研究就发现,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美国饮料协会和制糖业资助的那些研究发现,含糖饮料与体重增加无关的可能性是其他相关研究的五倍。
2015 年,在《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批评报道后,公共卫生界也对其大加谴责,于是可口可乐解散了这一组织。
但今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篇文章指责说,可口可乐还在试图干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治疗肥胖的方法,他们希望游说政策制定者来转移低糖减肥的关注度。两者之间的通信即是证据,而这些电子邮件还显示,可口可乐还打算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
5 月 9 日,法国媒体《世界报》公布的调查说,可口可乐花了 800 多万欧元给法国的卫生学者和从业人士,以图转移法国国内对含糖饮料不利影响的注意力。
类似的剧情在中国也有。
2013 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Susan Greenhalgh 在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期间,她对包括肥胖专家在内的 25 名人士做了访谈和调研,发现可口可乐在过去 30 年试图影响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她把这些发现发表在了今年 1 月的《公共卫生政策期刊》和《英国医学杂志》,两篇文章标题分别是《苏打行业对中国肥胖科学与政策的影响》和《让中国对可口可乐豁免:可口可乐是如何干预中国的肥胖科学和政策的》。
与在美国类似,可口可乐的干预目的是让中国只谈运动减肥、而回避不良饮食问题。Susan Greenhalgh 文章认为,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影响到中国卫生部门的政策制定,且确保政府在处理肥胖问题时不伤及其公司利益,这成功不仅仅来自处好了政治关系以及产品与市场的本土化,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隐身幕后,通过一个复杂的机构“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加上资金、个人的关联运作,这个复杂的利益链最终影响了中国的卫生政策。
其中一个证据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所组织的 6 次肥胖会议中,被邀请的外国专家有一半是运动科学家,或者在肥胖研究中强调身体活动。而全球能量平衡网的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Blair 与会三次,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Hill 与会两次,他们谈的都是运动减肥。
此外,Susan Greenhalgh 在文章中列举了该组织 2004 年到 2015 年的 17 个公共卫生会议与活动,绝大部分都与运动减肥有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Susan Greenhalgh 在文章中提及的中国政府文件不完全确切。比如国务院于 2017 年颁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就有两处提到“减糖”。
对于这些指控,国际生命科学学会发布声明承认其 40 年历程无法表现完美,在营养和食品安全的研究中走过弯路,但该学会强调了其科研诚信的原则。
DeepTech 还获得了一份来自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君石院士的声明。声明称,中国对肥胖控制的策略,从来都是“吃动两平衡”,而不是“只强调加强锻炼”。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是一个独立的科学学术机构,其活动以科学为基础,不受任何企业的影响。
这份声明承认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在为政府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但认为 Susan Greenhalgh 的文章夸大了该机构在中国卫生决策中的作用。
不过,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虽然在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但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位于疾控中心大楼内,这又给人落下以难以辩解的口实。
上图为 18 岁以上成年人中超重者(体重指数 BMI 等于或大于 25)的比例。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世卫组织对成人做出的超重和肥胖定义如下: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 25 时为超重;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 30 时为肥胖。(来源:)
如今,肥胖和超重在中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1991 年到 2014 年间,中国男性的肥胖率从近 3%上升到超过 11%,女性的比例从 4%上升到 11%。
世界卫生组织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对含糖饮料实行有效税收,并敦促各国政府采取行动,而不能受不良食品和饮料生产者的干预。
英国《每日电讯报》引述 Susan Greenhalgh 教授的看法称,可口可乐的实际影响难以衡量,但中国迄今未能实施世界卫生组织饮食政策的建议,比如对糖征税或者限制针对儿童的含糖饮料广告。
-End-
参考文献:
Greenhalgh, S. (2019). Making China safe for Coke: how Coca-Cola shaped obesity science and policy in China. BMJ, k5050.
关注 DeepTech 发现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微信号:deeptechchina)
标签: #css俱乐部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