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版复习总结

答案鬼 113

前言:

此刻咱们对“旅行商问题c语言”大致比较关注,各位老铁们都需要知道一些“旅行商问题c语言”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旅行商问题c语言””的相关内容,希望兄弟们能喜欢,看官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 选择题

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 B 营利性 C 公众性 D 观光性

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 B 国际包价旅游 C 商务旅游 D 修学旅游

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 B 1855 C 1865 D 1872

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 B 近代旅游和旅行 C 现代旅游 D 国际旅游

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

C 中国国际旅行社 D 中国旅游社

三、名词解释

1.迁徙活动: 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当人类迁徙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旅行产生的有其社会经济背景。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这便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这种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它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它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就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他们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其消遣旅行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4.简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得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第二,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四,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气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并且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和演进情况。(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人们普遍认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是:①参加者的公众性②组织工作的周密性③团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④为后来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1845年首次出于商业性的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①这次团体旅行活动的特点A 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组织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B 这次组织的团体消遣活动是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C 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D 编写了一本《利物浦之行手册》E 有全程陪同和导游。②同1841年组织的旅游活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A 组织工作的性质不同B 参加者的旅游目的不同C 组织工作的内容不同(3)1872年托马斯·库克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

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促使战后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第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游的时间距离。第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第五,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第六,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视野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基多户不断进步的影响,旅游兴趣增加。

以上所列各项因素在推动战后旅游需求的迅速扩张方面,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二战后全球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供需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比较重大的因素意识很多国家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所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二是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入;三是便利而价廉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总之,在上述各方面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二战后旅游活动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一、填空题

1.按地理范围,旅游活动分为_国内旅游_、_国际旅游_、_洲际旅游_、_环球旅游_等。

2.按旅行距离来分,旅游活动分为_远程旅游__、_近程旅游__。

3.按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_团体旅游_、_散客旅游__。

4.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_人员流动 _为特征,涉及__文化、经济_和_政治__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5.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_普及性_、_规模发展的持续性_、_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_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_。

6.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有_旅游人数_、_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_、_旅游者滞留天数__

二、选择题

1.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是旅游活动_D__。

A 三峡大移民 B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C 学生异地读书 D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2.旅游的本质不是_D__。

A 审美活动 B 经济活动

C 社会文化活动 D 政治活动

3.国际上普遍引用和广泛传播的旅游定义是_B__。

A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B 艾斯特定义

C 英国旅游局的定义 D 美国参议院研究小组的定义

4.对旅游活动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_D__。

A 为了分类而分类 B 程序上的规定 C 使文本更完美

D 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为研究目的和需要提供适合的标准

5.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_D__。

A 消费程度 B 逗留时间 C 经济作用 D 是否跨越国界

6.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常用标准是_A__。

A 旅游收入 B 接待人次 C 游客平均停留天数 D 过夜数

三、名词解释

1.旅游: 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艾斯特”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国际旅游: 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4.大众旅游: 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5.奖励旅游: 现代旅游活动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就是奖励旅游。

6.社会旅游: 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即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它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7.旅游收入: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8.旅游季节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称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四、简答题

1.简述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区别?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界。除此之外,两者还有一些具体的差别: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第二,从逗留时间来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逗留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的逗留时间通畅比前者长。第三,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出国旅游时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题,并需要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第四,从经济作用来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数的增加;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客源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费,所以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2.简述旅游现象的表现?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这一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之中,因此,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第一,旅游活动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表现。旅游是人重要的休闲活动,而闲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人类闲暇活动的重要内容,旅游实为社会现象的一种体现。第二,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体验异乡风情,了解他国文化。社会文化背景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旅游者和旅游供给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另外,旅游活动的开展也给客源国或东道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客观影响。第四,旅游活动是一种政治现象。在现代国际交往中,旅游有“民间外交”的美称,国际旅游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国的形象,增进国际间了解,缓和与消除国际间的紧张局势。

3.简述现代旅游活动普及性的表现?(1)大众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普及性的一大特点。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2)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的另一表现是,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便是奖励旅游。

4.试析旅游目的地季节性的成因?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季节性的形成既有该地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客源方面的原因。就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的原因而言,该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就客源地方面的原因而言,虽然影响人们对出游时间的选择,从而左右该地市场出游季节性的因素可能会有多种,但其中较具普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人们的出游目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人们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5.简述统计旅游人数的常用方法。在对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方面都是通过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进行统计。对于国内旅游人数,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都是通过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进行统计测算。

五、论述题

1.阐述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并分析这一定义的科学性。艾斯特定义的内容:“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在众多对旅游的定义中,艾斯特定义比较具有科学性。我们首先从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来认识这个问题。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服务和经营活动以及这双方的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旅游的概念范围不仅仅指旅游者的活动,还应将以旅游业的活动和旅游影响为代表的各种现象和关系也包括进去。这里所谓的各种关系,主要是指旅游者、旅游企业、目的地政府以及目的地居民四者之间因各自追求利益的不同而在相互直接或间接接触或打交道过程中所引发的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现象和关系绝不仅仅限于“各种旅游设施”,而应有更广泛的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来看艾斯特定义的科学性。(1)旅游者的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的表述不仅包括了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了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导致的众多现象和关系,从而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这些“现象和关系”是由旅游者的旅行和逗留引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旅游研究范围的界限,明确了旅游研究与其他社会经济研究之间的区别。(2)关于“非定居者”的表述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3)强调这些人不会导致定居者在原则上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正是由于其在表述上的精炼和科学,使得艾斯特定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常为人们所引用。

2.试总结现代旅游的特点。(1)普及性:表现在现代旅游的大众性和奖励旅游的出现。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的另一表现是,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便是奖励旅游。(2)持续性。由于二战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和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但是,这一持续上升趋势只是针对整个世界的旅游活动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并非完全可用于解释所有地区或所有国家的旅游发展情况。(3)地理集中性。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是平均或大致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方,而是集中到某些国家或地区去开展,甚至集中到某些景点参观游览或从事其他旅游活动。这一特点说明了旅游者的活动并非平均分散于世界各地,对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他们往往是集中到某些地区开展活动。(4)季节性。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游客 来访量在时间的这种不均衡分布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四季之间、各月之间,以及各周之间,而且在一周之中的不同日期之间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之间同样可以见到。

第三章 旅游者

一、填空题

1.罗马会议指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_游客__”。它实际上也就是旅游理论研究中所泛称的_旅游者__。

2.决定旅游者需求的客观条件包括_可自由支配的收入_和_足够的闲暇时间_两个。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_社会方面的因素_ 和_旅游者个人因素_两类。

3.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大体可以分为_生理需要_、_安全需要_、_社交需要_、_受尊重的需要_和_自我实现的需要_。

4.因具体需要而产生的旅游动机可以划分为_身体方面的动机__、_文化方面的动机__、_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__和_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__四种基本类型。

5.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中,根据人们的个性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_自我中心型__、_近自我中心型__、_中间型__、_近多中心型__和_多中心型__。

6.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可以把旅游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消遣型旅游者__、_差旅型旅游__ 和_家庭和个人事务型旅游者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的国际旅游客源主要由_ABCD_构成 。

A 华侨 B 外国人 C 港澳同胞 D 台胞

2.决定旅游者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有_ABD_。

A 收入水平 B 余暇时间 C 旅游动机 D 身体能力状况

3.严格地讲,拥有足够的_C __是一个人实现其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

A 收入水平 B 家庭收入 C 可自由支配收入 D 可支配收入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受尊重需要的是_BC_。

A 情感 B 成功 C 自尊 D 食物

5.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个人方面因素包括_ABC_。

A 年龄 B 个人心理类型 C 性别 D 种族

三、名词解释

1.可支配收入: 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所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2.可随意支配收入: 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3.闲暇时间: 指自由时间或者可随意支配的时间。

4.旅游动机: 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四、简答题

1.罗马会议如何界定应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罗马会议提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游客包括旅游者和短途游览者。这一定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将所有纳入旅游者统计的来访人员称谓为“游客”。第二,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为标准,将来访游客进一步划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第三,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国或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的游客。第四,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来界定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的游客。

2.目前国际统计意义上的游客标准是什么?游客包括哪两种,他们之间有何区别?标准:离开惯常环境,即离开常住地;在访问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访问目的主要不因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游客包括过夜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种,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在访问地停留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即是否过夜。

3.我国如何界定海外旅游人员以及国内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参观、探亲、访友、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4.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主观因素:旅游动机。

5.旅游动机有哪些基本类型?旅游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基本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主要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个性心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修养(2)外部因素:社会历史条件、微社会环境条件、家庭、个人收入状况、职业。

五、论述题

1.分析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说与旅游动机的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完全超出了旅游者的范畴。社交需求,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不充分。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占很小一部分。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例如,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

2. 按照旅游目的划分的不同旅游者类型,各有何不同的需求特点?研究他们有什么实际意义?(1)消遣型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所占比例最大②季节性很强③选择自由度较大④停留时间一般较长⑤对价格较敏感(2)差旅型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①人数较少,出行次数频繁;②没有季节性;③选择自由度较小;④消费较高;⑤对价格不太敏感。(3)家庭和个人事务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比较复杂。具有以下特点:①出行季节性较差②自费旅游,对价格较敏感③多集中于传统节假日④目的地和时间选择自由度较小

3.试述斯坦利·帕洛格(Stanly Plog)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的要点并分析其认识意义。帕洛格将人们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近多中心型和中间型。参见下图。其中处在两个极端的心理类型分别是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自我中心型的人,其特点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多中心型的人的特点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一、填空题

1.根据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_自然旅游资源_、_人文旅游资源_和_社会旅游资源_。

2.旅游资源的特点是:_多样性__、_吸引力的定向性__、_垄断性 、_易损性__、_可创新性__。

3.旅游资源根据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_现实旅游资源 _和_潜在旅游资源__。

4.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有_美学标准 _、_社会标准 _、_历史标准 _、_市场标准_等。

5.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基本上可划分为_自然作用_和_人为作用_两大类。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有_ABCD__。

A 火山区 B 奇花异草 C 风俗习惯 D 藏书馆

2.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_ABD __具有多样性。

A 吸引旅游者的类型 B 旅游的方式 C 资源开发 D 资源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3.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指的是_C _。

A 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 B 旅游地内的交通运输

C 旅游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的总称 D 旅游基础设施

4.旅游基础设施包括_BC _。

A 旅游商店 B 旅游饭店 C 娱乐场所 D 医院

5.旅游资源的保护应做到_ABC_。

A 以治为主 B 以防为主 C 限制利用为主 D 绝对保护

三、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是指那些不仅其本身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且客观上已经具备必要的接待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3.潜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不具备交通条件和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人所知,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要素。

4.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5.旅游基础设施: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设施中,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皆属于旅游基础设施。

6.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最让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

四、简答题

1.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垄断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

2.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固有的质量及其坐落地点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其中,质量是指该项旅游资源自身的特色,即与众不同之处。坐落地点是指该项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区位。

3.简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4.简述旅游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5.试析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1)突出独特性原则。(2)力求经济的原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

五、讨论题

有人认为,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你如何评价此观念。此观念是一种消极观念。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开发本身意味着破坏。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在根据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而必须对某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情况下,人们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周密的规划和完善的设计,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减至最小。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这些资源而一味反对对其开发。换言之,我们不能将开发和保护两者对立起来。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其能够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服务。在这个问题上,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保护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利用。

第五章 旅游业

一、填空题

1、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__旅行社、__旅游交通_ 、__住宿业及饭店_ ,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从根本上是一项___ 经济性 产业。

3、在国外,旅行社按其业务类型分为:__旅游批发经营商_ 和__旅游零售商_ 。

4、景点产品在旅游目的旅游业整体产品构成中居于___ 中心 地位。

5、旅游景点具有如下特点:___专用性 、长久性、__可控性_ 。

6、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有__旅行距离_ 、__运输价格_ 、___ 旅行目的 、旅行偏好和经验。

二、选择题

1、直至__B_年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

A 1978年 B 1984年 C 1954年 D 1989年

2、1984年9月我国旅游局长会议作出的___D___决定,彻底打破了我国三大旅行社独占市场的局面。

A 颁布《旅行社管理暂行规定》 B 将旅行社划分为三类 C批准一批一类社成立 D 下放该职权

3、下列企业中,_C___属于间接旅游企业。

A 旅行社 B 交通客运企业 C 餐馆 D 旅馆

4、旅游换汇率较高的原因不包括 D

A 无关税壁垒影响 B 旅游业出口是一种无形贸易

C 旅游业出口无运输费用 D 旅游产品成本低

5、___B_____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业 D 旅行社

三、名词解释

1、旅游业: 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旅行社: 旅行社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尝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包价旅游: 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切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

4、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项旅游经历。

5、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指与旅游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服务,包括住宿服务、餐饮服务、旅行代理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与娱乐服务。

四、简答题

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产业——行、游、住、食、购、娱各行业的综合;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政治性较强的行业。

2、简答旅行社的作用。旅游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各种旅游产品成旅游线路,组织旅游者活动;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旅游业的前锋

3、试述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饭店是旅游创汇的重要基地;旅游饭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对外交往、社会交际活动的中心;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为所在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简述旅游景区的作用。展现当地旅游资源精华的场所;对旅游者来访起激发或吸引作用;旅游资源的代表;在目的地旅游业整体产品构成中居于中心地位。

5、饭店集团有哪些经营优势?资本优势;技术经济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物资采购优势;管理优势;风险扩散优势

五、论述题

1、影响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有哪些?旅游者对交通运输普遍要求是安全、便利、快速、高效、舒适、经济。一般来说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行目的。差旅型旅游者外出旅行目的是办理公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大考虑旅行费用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便利、快速和舒适,因而他们乐于选择的旅行方式是航空、铁路和小汽车,一般很少乘坐长途汽车和轮船。消遣型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目的是消遣度假,他们对 不同旅行方式的选择性较大。这类旅游者对价格较为敏感,他们会尽量选择运输价格较为低廉的旅行方式,一般来说,多数消遣型旅游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喜欢自己驾车旅游。远程旅游特别是出国旅游,乘飞机和火车是常选用的旅行方式。消遣型旅游者在选择旅行方式时,所注重的是因素是安全、经济、高效。个人及今天事务型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标准是既要安全、高效,又要价廉。(2)运输价格。差旅型旅游者由于差旅费用报销的缘故,外出旅行时一般对运输价格都不敏感,但其他各类旅游者对运输价格都很敏感。(3)旅行距离。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度假时间,人们必须努力缩短用于交通方面的时间。因此,对于长距离的旅行,人们通常会选择航空这种旅行方式,而对于中短途距离的旅行,人们则较倾向于选择铁路或汽车作为旅行方式,因为这不但比航空旅行经济,而且也比较便利。(4)旅行偏好和经验。在具有很多旅行方式同时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具有相同条件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旅行方式。这是因为个人的旅行偏好和经验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对于初次外出旅行的人来说,他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主要受个性或心理类型的影响。自我中心型的人在旅行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喜欢自己开车去某一利用目的地,而多中心型的旅游者则更喜欢乘飞机而不是自己开车去目的地。人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往往产生于自己过去的旅行经验。(5)其他因素,如天气、旅伴、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特点,等等。实际上,所有各种因素在决定人们对旅行方式的选择时,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综合起作用的。

2、浅析旅游产品的特征。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品,它既具有作为服务产品的共性特征,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即:综合性、无形性、同步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 l )综合性。旅游产品是一个异质产品。从旅游产品的构成来看,旅游产品是由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旅游服务等多种成分构成的综合性产品。从旅游产品的内容来看,它是以旅游线路为内容,凭借多种旅游资源、多种旅游设施和各式各样的特殊旅游服务活动所川司组成的产品。从旅游产品的形成过程来看,生产或提供旅游产品所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众多,除涉及旅游部门中的各个行业外,还涉及不少旅游部门之外的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与行业。( 2 )无形性。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因此,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不能“先尝后买”。旅游产品与其他有形的消费品不同,人们在消费之前和消费过程中都无法触摸或感受到它的存在。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获取的是一种旅游经历和体验,而这种感受与体验对人们来说是无形的。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加大了旅游者的购买风险,也增加了旅行社与旅游者交易的难度。( 3 )同步性。旅游产品的生产,表现为旅游服务的提供,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步性。因此,旅游产品生产必须以旅游者来到旅游口的地为前提,即以旅游需求为前提。旅游者直接介人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并在直接消费中检验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并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表明他们的满意程度。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当我们的导游、司机、景点服务人员等,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也正是旅游者在消费的时候,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分离的。( 4 )不可转移性。旅游服务所凭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无法从旅游目的地运输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费,被运输的对象只能是旅游者。旅游产品进行交换但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旅游者在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只是取得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旅游产品的暂时的使用权。( 5)不可储存性。旅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来源于旅游设施和服务劳动的时间性。旅游产品不同于制造业产品,销售不出可以贮存起来,旅游产品一量无人购买,其设施会闲置起来,服务人员会暂时停止工作,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就要停止运作。旅游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部门应特别注意开拓客源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量。

第六章 旅游组织

一、填空题

1、国家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有 政治动机 、 经济动机 、 社会动机 。

2、国家政府介入旅游业发展的手段有 需求管理手段 、 供给管理手段 。

3、我国的旅游组织基本上划分为 旅游行政组织 和 旅游行业组织 两大类。

4、我国旅游行政组织包括 国家旅游局 、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 、 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

5、国际旅游组织分为 政府间国际组织 和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二、选择题

1、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与旅游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C

A.万国邮政联盟 B、世界旅游组织

C、联合国 D、欧洲共同体

2、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物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是 A

A、世界旅游组织 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D、世界卫生组织 D、万国邮政联盟

3、我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D

A、1979年 B、1985年

C、1992年 D、1983年

4、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之一是 B

A、世界旅游组织 B、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

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D、欧洲民航会议

5、以全世界国际航空公司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行业组织是 A

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B、欧洲民航会议

C、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D、世界旅游组织

三、名词解释

1、国家旅游组织: 国家旅游组织是指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物的组织。

2、国际旅游组织: 狭义的国际旅游组织是指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国性国际旅游组织。广义还包括那些其工作范围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物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旅游事物某些方面工作的专业性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介入旅游的经济动机是如何体现的?第一,通过发展旅游业扩大外汇收入来源,从而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第二,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国民就业机会,从而为实现国民充分就业创造条件。第三,通过发展旅游业缩小地区差别。

2、简述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负责制定国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外市场推销宣传;确定并参与优先发展旅游地区的开发工作;九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规定和控制旅游服务的质量标准和基本价格;旅游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特别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和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即教育和训练,以满足旅游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3、简述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为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平繁荣、尊重人权和部分种族、性别、语言及宗教信仰的人类基本自由作贡献”。在这一条的第2点中同时指出:“为此目的,世界旅游组织应特别重视发展中国家在旅游事业方面的利益。”

五、论述题

1、阐述国家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旅游业和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个国家的旅游政策目标不可能仅靠旅游企业的自身行为去实现。国家干预旅游发展是必要的。(1)矛盾协调的需要。旅游业涉及范围很广,旅游业构成具有综合性使得很多方面的矛盾不能自动解决,只能由政府干预才有可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在整个目的地的协调开发和协调营销方面更是如此。(2)形象塑造的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决策意义在于对国家或地区旅游形象的树立,这一点并非旅游企业力所能及。(3)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4)环境保护的需要。政府有必要对旅游业进行干预,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行业规范的需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束。(6)社会安定的需要。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社会行为,否则不良现象会泛滥并危及社会健康。

2、阐述国家政府介入旅游业发展的手段?一般而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具体手段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求管理手段,一类是供给管理手段。需求管理手段:(1)目的地宣传与促销。(2)为来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为来访游客提供便利,以丰富其经历。第二,影响和控制游客的流向和流量,以防止交通拥挤和某些局部地区的人满为患。第三,影响来访游客的行为,以维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和避免不可接受的文化冲突。(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这种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大方面。(4)控制游客流入量。供给管理手段:(1)控制土地用途。这是控制旅游供给的最基本手段。各国政府大都有城市规划立法。通过制定土地区划以及采取强制性征购方法是政府推动旅游开发工作的常用手段。(2)对建筑物进行管制。这一手段常用以配合用地控制。管制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规模、高度、形状和颜色以及停车场的安排。停车场的安排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3) 市场管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对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管制和规范。(4)实行特别征税。有些国家或地区对来访旅游者征收旅游税。(5)投资鼓励政策。大致分为三类:同减小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同减小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同保证投资安全有关的政策。

第七章 旅游市场

一、填空题

1、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表现的突出特征为___出游率高__、___消费水平高__。

2、在港澳台市场中__香港___是我国内地旅游业开展海外营销工作的重点。

3、从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市场指的是 旅游需求市场 或__旅游客源市场_________。

4、根据我国目前对来访国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组成即外国人,__海外华侨_________,港澳台同胞。

5、根据世界各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集中程度,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市场即__非洲市场_________、___美洲市场________、东亚和太平洋市场、__欧洲市场_________、中东市场和南亚市场。

二、选择题

1、前15个国际旅游支出国主要分布在 ABD

A 欧洲 B 美洲 C 南亚 D 东亚太平洋地区

2、我国旅游业第一国际客源国是 C

A 美国 B 韩国 C 日本 D 英国

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和保持市场,并确保将自己的产品推向这些市场的全部活动称为__B_______。

A 旅游市场 B 旅游营销 C 旅游促销 D 旅游销售

4、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居于第三位的是___D________。

A 欧洲 B 非洲 C 美洲 D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5、下列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中,属于宏观标准是_______D_______。

A 游客的性别 B 旅游形式 C 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 D 市行政区划

三、名词解释

1.旅游市场: 广义上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狭义的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旅游市场指的就是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

2.市场细分: 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在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中,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前往邻国或近距离目的国旅游费用小,所需时间较短,入境手续简便而且交通情况便利,生活习惯及文化传统接近

2、你认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1)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2)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有待改进。

3、简答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在全世界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绝大比重,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人次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近百分之八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种旅游费用少;入境手续和交通便利;障碍少。在流动趋势的分布上,特别是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从50年代至今,欧美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彼此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五、论述题

论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概况。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其邻近市场(含广西、海南)1)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2)全国游览消费最多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及其邻近市场(含浙江、江苏、安徽)1)都市旅游发达。2、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宁波、绍兴、湖州、温州、合肥、芜湖等城市为中心“大都市旅游圈”。2)市场规模较大。全国100强旅行社,这个地区占了20余家。创汇占全国的1/5。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人次数大约均占全国近1/5。3、以京、津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及其邻近市场(含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及广东、江浙。所以就市场客源规模看,出游人数只相当全国旅游人数的1/8,就收入而言相当全国的1/10。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一、填空题

1、就旅游者方面而言,影响旅游需求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收入水平 和 余暇时间 。

2、 旅游乘数 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3、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二、选择题

1、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___C____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

A 产品定位 B 价格制定 C 市场营销 D 销售渠道

2、八十年代,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上升到了探索旅游现象_A_____的本质研究阶段。

A 内涵实质 B 社会影响 C 经济特性 D 环境影响

3、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 ABCD

A 生态承载力 B 社会承载力 C 经济承载力 D 居民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

三、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2、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四、简答题

1、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有利作用:(1)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1)过分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因素;(2)可能造成外汇漏损;(3)可能引起通货膨胀;(4)对产业结构可能发生不利影响;(5)盲目投资,管理不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增进国际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1)不良的”示范效应”;(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3、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休整;(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3)使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4)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5)有利于加快环境治理步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旅游对环境消极影响:(1)使当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2)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3)大量旅游者来访,破坏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4)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加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5) 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缺乏规划,使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4、简答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概念:指在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基本内容:满足需要,环境限制,平等。

填空题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性,并且它是决定旅游自身价值的最关键因素

2、旅游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和休闲属性主要表现在旅游目的,时空调节活动结构等方面

3、旅游的交往形式同时具备了中心化交往模式全通道式交往模式的优点。

4、世界旅游组织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以和平,自由,友谊,发展和促进等内容为主题的口号,来体现旅游的发展功能。

5、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平衡国际收入关系中的作用,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6、1922年,应美国饭店协会的请求,康奈尔大学创办了4年制的饭店管理学院,这是一个创举。

7、人类的迁徙活动都是出于谋求生存的需要,它的被迫性求生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8、公元前1490年何塞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是世界上第一次为了和平游览观光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

9、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旅游文学作品之父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行和旅游是以游记文学和宗教旅游为主的。

11、陆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溶为一炉,首创了日记体游记,对后世游记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12、铁路之父是乔治.史蒂文森。

13、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全面发展时期,体制改革的特点是企业化,多元化,开放化

14、传统的心理学通常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15、旅游对象是激励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目的的诸事务的总称,它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两个方面

标签: #旅行商问题c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