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看官们对“表达式是一个值因此不能作为赋值目标”大概比较着重,你们都需要学习一些“表达式是一个值因此不能作为赋值目标”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对于“表达式是一个值因此不能作为赋值目标””的相关资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Python 的海象运算符 ( :=),它可用于在一个表达式中分配和返回一个值。这有时会导致代码更短、更易读,或者节省计算量。
Python 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以其简单、灵活和易用性而闻名。在版本 3.8 中,Python 引入了 Walrus 运算符 (:=),这是一项新功能,允许为表达式中的变量赋值。该运算符是该语言的一个相对较新的补充
什么是海象运算符 (:=)?
。
海象运算符 := 是 Python 3.8 新增的一种特殊的赋值运算符,它可以在表达式中将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并返回该值1。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和代码量,让代码更简洁和优雅2。
海象运算符 := 的语法格式是:
(variable_name := expression or value)
即一个变量名后跟一个表达式或者一个值,这个和赋值运算符 = 类似,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赋值运算符。特别注意,海象运算符表达式两边的括号 () 是必须有的
示例 1:简单的海象运算符示例
x = 10 if (y := x + 5 ) > 10 : print ( "y 大于 10" ) else : print ( "y 小于或等于 10" )
在此示例中,使用 Walrus 运算符在 if 语句中将 x + 5 的值分配给 y。如果 y 大于 10,我们会打印“y 大于 10”,如果小于或等于 10,我们会打印“y 小于或等于 10”。
示例 2:While 循环中的海象运算符
import random while (n := random .randint( 0 , 10 )) != 5 : print (n) print ( "找到了!" )
在本例中,使用 Walrus 运算符将 0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赋给变量 n,并立即检查它是否等于 5。循环将一直持续到 n 等于 5,此时循环将退出和“找到了!” 将被打印。
示例 3:列表中的海象运算符
lst = [ 1 , 2 , 3 , 4 , 5 ] new_lst = [x for x in lst if (x_squared := x** 2 ) > 10 ] print (new_lst)
在此示例中,在列表推导式中使用 Walrus 运算符来创建一个新列表,其中仅包含 lst 的平方值大于 10 的元素。每个元素的平方值被分配给表达式中的变量 x_squared。
示例 4:具有函数返回值的海象运算符
def calculate_sum(lst): if (n := len(lst)) > 0: return sum(lst) / n else: return 0lst = [1, 2, 3, 4, 5]avg = calculate_sum(lst)print(avg)
如果列表的长度大于 0,则返回列表的平均值,否则返回 0。
Python 中的赋值运算符 = 和海象运算符 := 的区别和用法。
赋值运算符 = 用于将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例如:
x = 10 # 将 10 赋给 xy = x + 5 # 将 x + 5 的值(15)赋给 y
海象运算符 := 是 Python 3.8 新增的一种特殊的赋值运算符,它可以在表达式中将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并返回该值,例如:
if (n := len(s)) > 10: # 在 if 条件中将 s 的长度赋给 n,并判断是否大于 10 print(f"String is too long ({n} characters)")
海象运算符 := 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和代码量,让代码更简洁和优雅。它通常用在 if、while、lambda 等语句中,但不能用在 def、class、try 等语句中。
赋值运算符 = 和海象运算符 := 的优先级不同,赋值运算符 = 的优先级最低,而海象运算符 := 的优先级高于逻辑运算符 and、or、not,但低于比较运算符 <、>、==、!= 等2。因此,在使用海象运算符 := 时,有时需要用括号来明确表达式的范围,例如:
a = b := 1 # 等价于 a = (b := 1),将 1 赋给 b,并将 b 的值(1)赋给 aa < b := 1 # 报错,因为相当于 (a < b) := 1,不能对表达式赋值a < (b := 1) # 将 1 赋给 b,并比较 a 和 b 的大小
标签: #表达式是一个值因此不能作为赋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