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掌握Python多线程编程:从入门到实战全攻略

不秃头程序员 188

前言:

如今小伙伴们对“python38从入门到精通”大概比较看重,看官们都需要剖析一些“python38从入门到精通”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python38从入门到精通””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目录

1 多线程1.1 简介1.2 线程模块1.3 使用 _thread 创建线程1.4 使用 threading 创建线程1.5 线程同步锁1.6 线程优先级队列( Queue)1.7 ThreadLocal1.8 线程池2 多进程与多线程2.1 区别2.2 线程切换2.3 CPU密集型&IO密集型2.4 异步IO1 多线程

1.1 简介

多线程类似于同时执行多个不同程序,多线程运行有如下优点:

使用线程可以把占据长时间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用户界面可以更加吸引人,比如用户点击了一个按钮去触发某些事件的处理,可以弹出一个进度条来显示处理的进度。程序的运行速度可能加快。在一些等待的任务实现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写和网络收发数据等,线程就比较有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释放一些珍贵的资源如内存占用等等。

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每个线程都有他自己的一组CPU寄存器,称为线程的上下文,该上下文反映了线程上次运行该线程的CPU寄存器的状态。

指令指针堆栈指针寄存器是线程上下文中两个最重要的寄存器,线程总是在进程得到上下文中运行的,这些地址都用于标志拥有线程的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内存。

线程可以被抢占(中断)。在其他线程正在运行时,线程可以暂时搁置(也称为睡眠) -- 这就是线程的退让。

线程可以分为:

内核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创建和撤销。用户线程:不需要内核支持而在用户程序中实现的线程。

Python3 线程中常用的两个模块为:_threadthreading(推荐使用)

thread 模块已被废弃。用户可以使用 threading 模块代替。所以,在 Python3 中不能再使用 thread 模块。为了兼容性,Python3 将 thread 重命名为 _thread

1.2 线程模块

Python3 通过两个标准库 _threadthreading 提供对线程的支持。

_thread 提供了低级别的、原始的线程以及一个简单的锁,它相比于 threading 模块的功能还是比较有限的。

threading 模块除了包含 _thread 模块中的所有方法外,还提供的其他方法:

threading. current_thread(): 返回当前的线程变量。threading.enumerate(): 返回一个包含正在运行的线程的列表。正在运行指线程启动后、结束前,不包括启动前和终止后的线程。threading.active_count(): 返回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与 len(threading.enumerate()) 有相同的结果。threading.Thread(target, args=(), kwargs={}, daemon=None)

创建Thread类的实例。target:线程将要执行的目标函数。args:目标函数的参数,以元组形式传递。kwargs:目标函数的关键字参数,以字典形式传递。daemon:指定线程是否为守护线程。

threading.Thread 类提供了以下方法与属性:

__init__(self, group=None, target=None, name=None, args=(), kwargs={}, *, daemon=None)self:初始化Thread对象。group:线程组,暂时未使用,保留为将来的扩展。target:线程将要执行的目标函数。name:线程的名称。args:目标函数的参数,以元组形式传递。kwargs:目标函数的关键字参数,以字典形式传递。daemon:指定线程是否为守护线程。start(self):启动线程。将调用线程的run()方法。run(self):线程在此方法中定义要执行的代码。join(self, timeout=None):等待线程终止。默认情况下,join()会一直阻塞,直到被调用线程终止。如果指定了timeout参数,则最多等待timeout秒。is_alive(self):返回线程是否在运行。如果线程已经启动且尚未终止,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getName(self):返回线程的名称。setName(self, name):设置线程的名称。ident属性:线程的唯一标识符。daemon属性:线程的守护标志,用于指示是否是守护线程。

一个简单的线程实例: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def print_numbers():    for i in range(5):        time.sleep(1)        print(i)# 创建线程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print_numbers)# 启动线程thread.start()# 等待线程结束thread.join()输出结果为:01234

1.3 使用 _thread 创建线程

Python中使用线程有两种方式:函数或者用类来包装线程对象。

函数式:调用 _thread 模块中的start_new_thread()函数来产生新线程。语法如下:_thread.start_new_thread ( function, args[, kwargs] )

参数说明:

function:线程函数。args: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他必须是个tuple类型。kwargs:可选参数。

#!/usr/bin/python3import _threadimport time# 为线程定义一个函数def print_time( threadName, delay):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time.sleep(delay)      count += 1      print ("%s: %s" % ( threadName, time.ctime(time.time()) ))# 创建两个线程try:   _thread.start_new_thread( print_time, ("Thread-1", 2, ) )   _thread.start_new_thread( print_time, ("Thread-2", 4, ) )except:   print ("Error: 无法启动线程")while 1:   pass执行以上程序输出结果如下:Thread-1: Wed Jan  5 17:38:08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8:10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8:10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8:12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8:14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8:14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8:16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8:18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8:22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8:26 2022执行以上程后可以按下 ctrl-c 退出。

1.4 使用 threading 创建线程

我们可以通过直接从 threading.Thread 继承创建一个新的子类,并实例化后调用 start() 方法启动新线程,即它调用了线程的 run() 方法:

#!/usr/bin/python3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exitFlag = 0class myThread (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threadID, name, delay):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threadID = threadID        self.name = name        self.delay = delay    def run(self):        print ("开始线程:" + self.name)        print_time(self.name, self.delay, 5)        print ("退出线程:" + self.name)def print_time(threadName, delay, counter):    while counter:        if exitFlag:            threadName.exit()        time.sleep(delay)        print ("%s: %s" % (threadName, time.ctime(time.time())))        counter -= 1# 创建新线程thread1 = myThread(1, "Thread-1", 1)thread2 = myThread(2, "Thread-2", 2)# 开启新线程thread1.start()thread2.start()thread1.join()thread2.join()print ("退出主线程")执行结果如下;开始线程:Thread-1开始线程:Thread-2Thread-1: Wed Jan  5 17:34:54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4:55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4:55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4:56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4:57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4:57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4:58 2022退出线程:Thread-1Thread-2: Wed Jan  5 17:34:59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5:01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5:03 2022退出线程:Thread-2退出主线程

1.5 线程同步锁

如果多个线程共同对某个数据修改,则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需要对多个线程进行同步。

使用 Thread 对象的 LockRlock 可以实现简单的线程同步,这两个对象都有 acquire 方法和 release 方法,对于那些需要每次只允许一个线程操作的数据,可以将其操作放到 acquirerelease 方法之间。如下:

多线程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至少感觉起来是这样)。但是当线程需要共享数据时,可能存在数据不同步的问题。

考虑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列表里所有元素都是 0,线程 set 从后向前把所有元素改成 1,而线程 print 负责从前往后读取列表并打印。

那么,可能线程"set"开始改的时候,线程"print"便来打印列表了,输出就成了一半0一半1,这就是数据的不同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引入了锁的概念。

锁有两种状态——锁定未锁定。每当一个线程比如"set"要访问共享数据时,必须先获得锁定;如果已经有别的线程比如"print"获得锁定了,那么就让线程"set"暂停,也就是同步阻塞;等到线程"print"访问完毕,释放锁以后,再让线程"set"继续。

经过这样的处理,打印列表时要么全部输出0,要么全部输出1,不会再出现一半0一半1的尴尬场面。

#!/usr/bin/python3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myThread (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threadID, name, delay):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threadID = threadID        self.name = name        self.delay = delay    def run(self):        print ("开启线程: " + self.name)        # 获取锁,用于线程同步        threadLock.acquire()        print_time(self.name, self.delay, 3)        # 释放锁,开启下一个线程        threadLock.release()def print_time(threadName, delay, counter):    while counter:        time.sleep(delay)        print ("%s: %s" % (threadName, time.ctime(time.time())))        counter -= 1threadLock = threading.Lock()threads = []# 创建新线程thread1 = myThread(1, "Thread-1", 1)thread2 = myThread(2, "Thread-2", 2)# 开启新线程thread1.start()thread2.start()# 添加线程到线程列表threads.append(thread1)threads.append(thread2)#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for t in threads:    t.join()print ("退出主线程")输出结果为:开启线程: Thread-1开启线程: Thread-2Thread-1: Wed Jan  5 17:36:50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6:51 2022Thread-1: Wed Jan  5 17:36:52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6:54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6:56 2022Thread-2: Wed Jan  5 17:36:58 2022退出主线程

获得锁的线程用完后一定要释放锁,否则那些苦苦等待锁的线程将永远等待下去,成为死线程。所以尽量用try...finally来确保锁一定会被释放

1.6 线程优先级队列( Queue)

Python 的 Queue 模块中提供了同步的、线程安全的队列类,包括FIFO(先入先出)队列Queue,LIFO(后入先出)队列 LifoQueue,和优先级队列 PriorityQueue。

这些队列都实现了锁原语,能够在多线程中直接使用,可以使用队列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Queue 模块中的常用方法:

Queue.qsize():返回队列的大小Queue.empty():如果队列为空,返回True,反之FalseQueue.full():如果队列满了,返回True,反之False,Queue.full 与 maxsize 大小对应Queue.get([block[, timeout]]):获取队列,timeout等待时间Queue.get_nowait():相当 Queue.get(False)Queue.put(item):写入队列,timeout等待时间Queue.put_nowait(item):相当Queue.put(item, False)Queue.task_done():在完成一项工作之后,Queue.task_done()函数向任务已经完成的队列发送一个信号Queue.join():实际上意味着等到队列为空,再执行别的操作

#!/usr/bin/python3import queue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exitFlag = 0class myThread (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threadID, name, q):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threadID = threadID        self.name = name        self.q = q    def run(self):        print ("开启线程:" + self.name)        process_data(self.name, self.q)        print ("退出线程:" + self.name)def process_data(threadName, q):    while not exitFlag:        queueLock.acquire()        if not workQueue.empty():            data = q.get()            queueLock.release()            print ("%s processing %s" % (threadName, data))        else:            queueLock.release()        time.sleep(1)threadList = ["Thread-1", "Thread-2", "Thread-3"]nameList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queueLock = threading.Lock()workQueue = queue.Queue(10)threads = []threadID = 1# 创建新线程for tName in threadList:    thread = myThread(threadID, tName, workQueue)    thread.start()    threads.append(thread)    threadID += 1# 填充队列queueLock.acquire()for word in nameList:    workQueue.put(word)queueLock.release()# 等待队列清空while not workQueue.empty():    pass# 通知线程是时候退出exitFlag = 1#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for t in threads:    t.join()print ("退出主线程")执行结果:开启线程:Thread-1开启线程:Thread-2开启线程:Thread-3Thread-3 processing OneThread-1 processing TwoThread-2 processing ThreeThread-3 processing FourThread-1 processing Five退出线程:Thread-3退出线程:Thread-2退出线程:Thread-1退出主线程

1.7 ThreadLocal

在多线程环境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数据。一个线程使用自己的局部变量比使用全局变量好,因为局部变量只有线程自己能看见,不会影响其他线程,而全局变量的修改必须加锁,比较麻烦

因此,ThreadLocal应运而生,不用查找dictThreadLocal自动做这件事:

import threading# 创建全局ThreadLocal对象:local_school = threading.local()def process_student():    print ('Hello, %s (in %s)' % (local_school.student,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def process_thread(name):    # 绑定ThreadLocal的student:    local_school.student = name    process_student()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Alice',), name='Thread-A')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Bob',), name='Thread-B')t1.start()t2.start()t1.join()t2.join()执行结果:Hello, Alice (in Thread-A)Hello, Bob (in Thread-B)

全局变量local_school就是一个ThreadLocal对象,每个Thread对它都可以读写student属性,但互不影响。可以把local_school看成全局变量,但每个属性如local_school.student都是线程的局部变量,可以任意读写而互不干扰,也不用管理锁的问题,ThreadLocal内部会处理。

可以理解为全局变量local_school是一个dict,不但可以用local_school.student,还可以绑定其他变量,如local_school.teacher等等。

ThreadLocal最常用的地方就是为每个线程绑定一个数据库连接,HTTP请求,用户身份信息等,这样一个线程的所有调用到的处理函数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

1.8 线程池

点击了解 线程池 multiprocessing.dummy.Pool

2 多进程与多线程

2.1 区别

多进程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性高,因为一个子进程崩溃了,不会影响主进程和其他子进程。(当然主进程挂了所有进程就全挂了,但是Master进程只负责分配任务,挂掉的概率低)著名的Apache最早就是采用多进程模式。多进程模式的缺点是创建进程的代价大,在Unix/Linux系统下,用fork调用还行,在Windows下创建进程开销巨大。另外,操作系统能同时运行的进程数也是有限的,在内存和CPU的限制下,如果有几千个进程同时运行,操作系统连调度都会成问题。多线程模式通常比多进程快一点,但是也快不到哪去,而且,多线程模式致命的缺点就是任何一个线程挂掉都可能直接造成整个进程崩溃,因为所有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在Windows上,如果一个线程执行的代码出了问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其实往往是某个线程出了问题,但是操作系统会强制结束整个进程。在Windows下,多线程的效率比多进程要高,所以微软的IIS服务器默认采用多线程模式。由于多线程存在稳定性的问题,IIS的稳定性就不如Apache。为了缓解这个问题,IIS和Apache现在又有多进程+多线程的混合模式,真是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2.2 线程切换

无论是多进程还是多线程,只要数量一多,效率肯定上不去,为什么呢?

我们打个比方,假设学生正在准备中考,每天晚上需要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5科的作业,每项作业耗时1小时。

如果先花1小时做语文作业,做完了,再花1小时做数学作业,这样,依次全部做完,一共花5小时,这种方式称为单任务模型,或者批处理任务模型。

假设打算切换到多任务模型,可以先做1分钟语文,再切换到数学作业,做1分钟,再切换到英语,以此类推,只要切换速度足够快,这种方式就和单核CPU执行多任务是一样的了,以幼儿园小朋友的眼光来看,就正在同时写5科作业。

但是,切换作业是有代价的,比如从语文切到数学,要先收拾桌子上的语文书本、钢笔(这叫保存现场),然后,打开数学课本、找出圆规直尺(这叫准备新环境),才能开始做数学作业。操作系统在切换进程或者线程时也是一样的,它需要先保存当前执行的现场环境(CPU寄存器状态、内存页等),然后,把新任务的执行环境准备好(恢复上次的寄存器状态,切换内存页等),才能开始执行。这个切换过程虽然很快,但是也需要耗费时间。如果有几千个任务同时进行,操作系统可能就主要忙着切换任务,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执行任务了,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硬盘狂响,点窗口无反应,系统处于假死状态。

所以,多任务一旦多到一个限度,就会消耗掉系统所有的资源,结果效率急剧下降,所有任务都做不好。

2.3 CPU密集型&IO密集型

是否采用多任务的第二个考虑是任务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为CPU密集型IO密集型

CPU密集型任务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消耗CPU资源,比如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

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但是任务越多,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最高效地利用CPU,CPU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

CPU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因此,代码运行效率至关重要。Python这样的脚本语言运行效率很低,完全不适合CPU密集型任务。对于CPU密集型任务,最好用C语言编写。IO密集型,涉及到网络、磁盘IO的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这类任务的特点是CPU消耗很少,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完成(因为IO的速度远远低于CPU和内存的速度)。对于IO密集型任务,任务越多,CPU效率越高,但也有一个限度。常见的大部分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比如Web应用。

IO密集型任务执行期间,99%的时间都花在IO上,花在CPU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用运行速度极快的C语言替换用Python这样运行速度极低的脚本语言,完全无法提升运行效率。对于IO密集型任务,最合适的语言就是开发效率最高(代码量最少)的语言,脚本语言是首选,C语言最差。CPU密集型任务配置尽可能少的线程数量,如配置Ncpu+1个线程的线程池。IO密集型任务则由于需要等待IO操作,线程并不是一直在执行任务,则配置尽可能多的线程,如2*Ncpu

2.4 异步IO

考虑到CPU和IO之间巨大的速度差异,一个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单进程单线程模型会导致别的任务无法并行执行,因此,我们才需要多进程模型或者多线程模型来支持多任务并发执行。

现代操作系统对IO操作已经做了巨大的改进,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异步IO。如果充分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异步IO支持,就可以用单进程单线程模型来执行多任务,这种全新的模型称为事件驱动模型Nginx就是支持异步IO的Web服务器,它在单核CPU上采用单进程模型就可以高效地支持多任务。在多核CPU上,可以运行多个进程(数量与CPU核心数相同),充分利用多核CPU。由于系统总的进程数量十分有限,因此操作系统调度非常高效。用异步IO编程模型来实现多任务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对应到Python语言,单进程的异步编程模型称为协程,有了协程的支持,就可以基于事件驱动编写高效的多任务程序。

标签: #python38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