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经济学:竞争和垄断

历海漫步者 966

前言:

现时各位老铁们对“竞争的意思”大约比较注重,兄弟们都想要了解一些“竞争的意思”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竞争的意思””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市场谱系的两个极端。

完全竞争, 说的是有无数多的人, 生产一模一样的东西。 它的名字就有问题, 其实, 在这个市场上, 人们根本感觉不到竞争。 比如粮食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 但是生产粮食的两个相邻农民, 互相有对手的感觉没有?没有! 为什么? 因为生产粮食的人太多, 他们谁也没有资格定价, 他们的对手不是对方, 而是所有的其他人。 因为有太多的生产者, 所以, 每个个体都无能为力, 谁也赚不了钱。 完全竞争, 虽则暗潮汹涌, 表面却是风平浪静。

如果没什么能力, 不会赚钱, 那就生产完全竞争产品,因为虽然这样不赚钱, 可是,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在长期, 决不会赔钱。

而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 没有一个对手, 当然日子好过多了, 想不赚钱都难。 有时候, 垄断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结果, 比如微软就是这样的垄断者, 可是即便如此,它也会妨碍一个行业的进步, 所以, 美国有反垄断法, 不允许任何人操纵市场, 包括微软。

也有的垄断, 像我们熟悉的垄断企业, 是靠获得了垄断权力才垄断的, 即不让别人干, 只让他干。 所以, 它们赚钱, 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相反, 还应该限制它的定价权利。

但是也别误会, 以为垄断者想要价多高就可以多高, 不是的。 消费者的钱, 是有其他用途的, 即使是垄断者, 如果要价太高, 消费者就会转而购买别的东西。 如果降价呢, 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买。

所以, 没本事的人, 如果能取得行政垄断权, 也可以挣钱。

完全竞争的产量最高, 价格最低, 是最好的市场。 它只在理论上存在, 实际市场只有其接近者。 但是完全竞争是一面镜子, 一面旗帜, 用它去对照现实市场, 就会找到改进的依据和方向。 比如垄断就不好, 因为它离完全竞争最远。

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 假想的市场结构。 一个产品的市场要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 要满足很多条件:

第一, 有无数多个买者和卖者。 无数多个的意思是, 任何一个消费者买的数量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任何一个生产者所生产的产量, 占全部产量的比例也是微不足道、 可以忽略的。 任何消费者和生产者, 都没有影响别人的能力和意愿。

第二, 信息是完全的。 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品质、 性能, 知道所有影响购买决策的信息; 生产者也知道所有跟生产和出售有关的信息, 人们不会买到假货, 也不敢生产假货。

第三, 产品是没有差别的, 或者虽然有差别,但是消费者认为无关紧要, 不在乎。 比如我们买鸡蛋, 并不在意它是由谁生产的。

第四, 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是自由随意的,没有任何障碍。

所有这些特征加起来, 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结论就是: 任何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都没有能力创造价格或者改变价格。

那价格是怎么来的呢? 价格是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创造出来的, 一旦创造出来, 大家就要接受它, 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

这并不是说, 价格就不会再变化了, 价格肯定会变化, 但是要所有人同时再行动才有可能变化,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办法、 没有能力做到的。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好的?

因为在这样的市场上,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最低的。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 假定商品在排队, 第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最大,消费者对其愿意支付的意愿也最高, 以下递减, 对最后一单位商品,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最低的。

在完全竞争情况下, 消费者是按照同一价格购买所有商品的, 根据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的原理, 这个价格就是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所对应的那个价格, 这个价格是所有价格中最低的。 假如这样的话, 对最后一单位商品来说,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就是他实际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 但是, 对倒数第二个单位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了,因为它的效用高于最后一个, 消费者愿意支付比这个更高的价格。 这个商品使消费者获得了好处。

经济学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叫“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的福利。 如果没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是不愿意买东西的, 除非不得已。比如你在商场看中了一件新衣服, 标价是1000元, 假如你觉得衣服一般, 你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800元, 你就不会买这件衣服; 假如你觉得这件衣服非常棒, 你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1500元, 如果你买了, 就会有相当于500元的消费者剩余, 你很可能就会买这件衣服。 虽然你没有实际获得这500元, 这只是你心理上的收获, 但是这种心理是重要的, 人毕竟是主观的动物。

从第一单位到倒数第二单位, 你都获得了消费者剩余, 都占了便宜, 所占的便宜第一个最大, 然后依次递减。

因为价格太低, 完全竞争对于生产者, 也许不如对消费者那样好。

但是, 第一, 生产者肯定不会吃亏, 即不会亏损。 如果价格太低, 超过了某些厂商的平均成本,发生亏损, 这部分厂商就会退出市场, 因为退出没有障碍, 成本几乎为零。 最后留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 都是不亏损的。 不亏损意味着, 所有的机会成本, 包括工资、 利息、 地租和正常利润都获得了补偿。

第二, 生产者也没有占便宜, 也就是生产者不会获得经济利润。

完全竞争市场肯定不会获得经济利润。 为什么? 假如厂商有利润, 因为利润只在一种场合出现, 所以, 如果大家知道, 就都会放弃原来的生产, 转而生产这个产品。 恰好,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信息完全的性质, 大家确实知道生产这个产品有利润, 于是大家蜂拥而入。

当需求没有变化, 但是供给迅速增加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 价格下降, 会造成一部分厂商亏损, 它们会逐步退出市场。 同时, 价格下降也会造成原来有利润的厂商没有了利润, 但是它们也没有亏损, 这部分厂商, 有些是要退出去的, 但是更多的人不会退出。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 在现实经济中是没有的。 但是经济学家经常把大宗的粮食市场, 比如玉米市场, 看成是完全竞争的。 有大量的人要消费玉米, 每个人所消费的数量占全部消费量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也有大量的人生产玉米, 这些人当中, 有大量单个的农民, 也有很大的农场。 单个农民的产量自然是有限的、 微不足道的, 即使是农场, 包括大农场, 它们的产量占全部市场的比重也是微不足道的。 任何人, 包括每一个消费玉米的人, 以及生产玉米的人, 对玉米价格都没有影响。

玉米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 大家都见过玉米,如果有人卖假玉米, 很容易被识破。 也没有生产者说他的玉米如何了得, 如何与其他玉米不同, 因为消费者不会上当。 所以, 这样的产品没有广告。 如果有人拿自己的玉米打广告, 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广告费用必须自己付, 但是价格却不能高于别人,这是赔本赚吆喝。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竞争不存在,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个思想具有重大的价值。 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的理想, 是市场改进的方向和参照系。

我们经常说, 要有远大的理想。 理想这种事情, 对大部分人来说, 也许是难以实现的, 或许根本就实现不了。 但是, 理想的标杆不能降得太低,比如把每天三顿饭当作最大的理想就不合适。 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 没有理想, 人的生命色彩将会暗淡。 完全竞争市场, 就相当于理想。

完全竞争的完全, 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这种市场结构中的人们的竞争达到了一种非人格化的状态, 也就是说, 竞争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的, 人们互相之间甚至完全感觉不到, 这是一种很完美的状态。 就像中国古代哲学家讲的, “夫惟不争, 莫能与之争” , 不争, 是争的最高境界。

厂商通常需要做两件事情, 即两个决策, 一个是生产多少, 一个是卖什么价钱。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的决策却只有一个, 即产量决策, 价格不用自己费心, 只要照市场价格卖就可以了。 高一分卖不出去, 低一分也没必要。 生产多少呢? 一直生产, 直到最后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这个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止。

边际成本有个性质, 就是递增。 也就是说, 随着产量增加, 新增加的一单位产量所需要追加的可变成本越来越多。

为什么边际成本递增? 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虽然平均到每一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但是, 由于劳动力的边际产量递减, 要想增加一单位产量, 所需要增加的劳动力越来越多, 而可变成本是个货币概念, 就是劳动力数量和工资的乘积。

工资不变, 而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 所以, 新增加一单位产量的可变成本, 也就是边际成本递增。

因为边际成本递增, 所以每个农民生产的最后一单位产量, 就是其边际成本等于玉米价格的那一单位, 因为每一单位玉米的价格都相等, 所以这一单位的边际收益也是价格, 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准则, 让最后一单位玉米的边际成本等于玉米价格, 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跟完全竞争相反的一种市场结构叫“垄断” 。垄断, 严格来说, 就是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供给者。

严格意义上的垄断, 也是不存在的。 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一种产品是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垄断的特征是, 垄断者具有决定价格的力量,因为它是惟一的生产者。

垄断者有定价能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因为只有一家厂商生产, 别人无从实践生产的实际成本如何, 只有听信垄断者自己的说法, 垄断者所披露的成本信息, 对价格有很大的决定影响。

凭直觉, 有很多人认为, 垄断者既然有定价的力量, 那么, 垄断者想把价格定多高就可以定多高。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垄断者不能随意定价。 具有定价的力量跟随意定价是两回事。

为什么连垄断者也不能随便定高价呢? 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 如果垄断者定价过高, 远远高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消费者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转而把收入用于购买其他产品。 对于垄断者来说, 可能不如把价格定低点更好。 如果垄断者想多出售一些产品, 它必须降低价格, 因为只有它的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价格降低了, 才会吸引原来不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垄断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垄断, 一种是行政垄断。

自然垄断, 是说当一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时, 由一家厂商提供, 其平均成本最低, 由多家厂商提供反而高, 所以由一家垄断经营时, 价格有可能是最低的。比如一个城市的燃气供应, 如果由10家厂商供应, 每一家都要把管网铺满全城, 而平均每家只能获得1/10的用户, 平均成本一定会很高; 如果由一家供应, 在同样条件下, 它的产量是前者的10倍,因为产量越大成本越低, 所以, 其平均成本要远低于前者, 价格就可能只有前者的几分之一。 所以,类似于燃气供应等公用事业经常是垄断经营的。

行政垄断, 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 阻止其他厂商进入而只让自己指定的厂商运营的垄断, 比如某些国家的铁路、 邮政、 电信和银行等部门。

自然垄断本身, 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之处, 它可以通过竞争来达到, 不会造成效率损失。 比如微软, 就接近于一个自然垄断企业。 微软的产品, 比如操作系统, 当它被大量制造的时候, 平均成本会迅速下降, 实际上, 第一个操作系统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 成本非常高, 而从第二个开始, 其成本基本就是零了。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没有必要同时存在, 如果一个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通过竞争最后必然会形成自然垄断, 没有必要用行政垄断的方式, 行政垄断就失去了理由。 而有了行政垄断, 一种垄断是行政垄断还是自然垄断就不能区分了。

但是, 有些自然垄断起来的产品, 却是生活必需品。 当由一家厂商垄断时, 尽管理论上有可能实行最低的价格, 但是厂商却可以通过控制供给量的手段来提高价格, 如果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定得太高, 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所以, 对于自然垄断,它的价格应该受到一定的控制。

自然垄断行业, 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 如微软, 价格就接近于零了, 企业就会发生亏损, 自然垄断企业就不愿意经营了。 这时, 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 弥补其亏损, 让消费者受益。有时, 可以允许自然垄断行业按照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定价, 比如按照平均成本, 这样, 厂商就不会有经济利润, 但是也没有亏损。 这样, 厂商就愿意经营, 政府也不必进行补贴。

最近几年, 价格听证会很多。 价格听证会多是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听证。 因为自然垄断行业是产品的惟一供给者, 信息又缺乏透明度, 很可能定价远高于平均成本, 获得了经济利润。 采取听证的方式, 让自然垄断者披露有关信息, 把价格定在接近于平均成本的水平, 这是听证会的功能。 特别是行政垄断的行业, 就更有召开听证会公布其真实成本的必要。

也是有鉴于此, 美国有反垄断法, 即使是微软这样在市场中拼杀出来的企业, 也经常面临反垄断调查, 以免它妨碍市场竞争, 妨碍整个经济的效率。

当然, 垄断对社会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比如因为经常有经济利润, 又不必担心竞争的威胁,垄断厂商就有动力和可能进行创新、 研发, 改进品质和服务。 如果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 是没有力量、 也没有动力进行研发和创新的。

航空公司可以看成是垄断者, 因为在不少航线上只有一家公司在运营。 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那就是我们经常可以买到打折的机票, 有时甚至是一折, 低于相应火车票的价格。 既然航空公司是个垄断者, 有定价的权力, 它为什么还要低价销售机票, 这是怎么回事呢?

航空公司打折, 也要看对象, 对于坐头等舱的人、 坐公务舱的或临时买票上飞机的, 基本没有折扣。 折扣大部分是给那些提前买票的人和非商务人士等。 飞机票打折意味着坐同一架飞机的人, 所付的价格却不同, 经济学把这个现象叫“价格歧视” 。

不要以为航空公司打折是为了乘客的利益, 自己吃了亏。 航空公司没有这么高的境界。 它打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让乘客付出更高的代价。比如不考虑机场建设费, 北京到成都的机票全价是1500元。 如果不实行价格歧视, 即不打折,那就要按照同一个价格出售所有机票( 当然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价格不同) 。

按照什么价格呢, 这个价格不会是1500元,也不会是只有一二折。 我们假定这个单一的价格是6折, 即900元。

这时候, 愿意坐飞机去成都的人, 是那些对乘坐飞机的评价高于或者等于900元的人, 而那些评价低于900元的人, 将不会买机票, 而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

你想想, 那些对坐飞机的评价高于900元的人, 本来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最高可以是1500元, 现在只要900就可以了。 这些人就获得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越多, 航空公司的利润就越少。

现在看看, 打折后的情况又如何, 假如最低价是三折, 即450元, 最高是全价1500元。打折的结果可能是这样: 提前10天订票的, 可以打3折; 提前8天的4折; 提前6天的5折; 提前4天6折; 3天7折; 2天8折; 提前1天的9折; 当天或者临时起飞前两小时购票的全价。 当然, 如何打折还要根据具体情况, 每家的折扣策略有所不同, 但是大致就是这样。

打折的结果是,

第一, 乘坐飞机的人比不打折时增加了, 买3折、 4折和5折机票的人, 原来是不打算买机票的, 现在却买了。

第二, 那些对乘飞机评价高于900元的人, 原来付的价格是900元, 即6折, 现在可以让他们支付7折到全价。 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消失了, 变成了航空公司的利润。

可能你会觉得, 3折的价格太低了, 航空公司会不会亏损啊。 放心, 买的没有卖的精, 绝对不会的。 除了极端情况, 3折, 哪怕是2折的价格, 仍然是高于每个乘客的平均成本的, 哪怕2、 3折, 航空公司也是赚钱的。还有电影院, 经常对学生实行低价。 因为学生的收入低, 如果不打折, 他们便不会去看, 或者很少有人去看。 打折后, 看电影的人就多了, 只要价格高于影院的平均成本, 影院的利润就会增加。

所谓打折, 不过是一个动听的词罢了, 有的产品, 本来价格就不高, 可是为了吸引人, 多赚钱,就先拉高价格, 然后以打折招揽顾客。 其实这个打了折的价格, 比原来不打折的还高呢。

所以, 垄断者的低价, 并不是他们仁慈, 要回报社会什么的, 而实际上是想剥夺消费者剩余, 自己赚更多的钱而已。

垄断最终是不好的。

标签: #竞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