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我们对“黑白围棋怎样玩”都比较着重,咱们都需要了解一些“黑白围棋怎样玩”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对于“黑白围棋怎样玩””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以文说物——围棋里的黑白世界
作者:张丹
现存于邹城博物馆的西晋围棋子,属国家一级文物,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天然海卵石子磨制而成,盛放在一个圆形泥质的陶盒内。1974年2月出土于西晋刘宝墓,形状上光滑圆润,是两面突起的扁圆形,外形上十分接近现代棋子。是目前国内出土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围棋实物,为研究山东境内围棋的发展状况,乃至整个中国的围棋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刘宝墓位于邹城市西南郭里镇独山村西北1.53公里处, 刘宝是西晋王朝皇帝左右的仕臣,又是手握军权的边疆高级将领。他能武善文,尤通经史,著有《刘宝文集》3卷及《历代史书考异》,流传于世,善于骑射,精于武功,作战英勇,颇具魏晋名士风采。史书记载,刘宝从小很喜欢围棋和练武,但无高人指点,后师从伏羲庙的主持虚云道长,刘宝悟性高且勤奋,围棋水平逐渐超过了道长。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中国古代称之为“弈”,围棋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黑白世界,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般认为围棋最早起源于中国,从仰韶文化带纵横交错棋盘图形的陶器出土,围棋已经有大概4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关于围棋的起源,大家公认的观点是“尧造围棋”。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左传》、《论语》和《孟子》中已经有对围棋的文字记载。
“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善弈者”,围棋高手的出现说明春秋时期围棋在社会之中已相当普及。至秦汉时期,早期的围棋理论已经形成,当时虽然围棋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围棋在宫廷中却十分流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围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代,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五族内迁。思想文化上又陷入一种“清谈”和“玄幻”之风,围棋这项运动,自然打上了这些时代烙印,这一时期形成了“天下唯有文艺棋书”的社会风气。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非常喜欢下围棋,阮籍是“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中记载,某天阮籍下棋的时候,忽闻其母亲的死讯,对手表示可以停止这盘棋,待阮籍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再说,阮籍却说不用,可是下棋结束后,阮籍饮酒二斗,长号一声,吐出来一大口鲜血。西晋永康二年刘宝墓出土的石围棋子,现存232枚,可见这副棋子应该是墓主生前消遣娱乐用到的物品,这些都说明围棋在西晋时期十分流行,并出现了围棋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南朝与北朝之间,曾进行过围棋比赛并开始对棋手分级定品,北朝时期,围棋活动还传到了我国的近邻朝鲜半岛和日本。唐宋时期,是围棋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统治阶层的喜欢,围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全国盛行,而且这一时期,围棋的价值不仅限于军事价值,最主要的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下棋与作诗、绘画一样成为风雅的象征,围棋成为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唐朝“棋侍诏”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围棋的影响,提高了棋手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围棋的发展。明清时期,围棋流派纷争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围棋游艺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关于棋谱著作的大量出现,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和理论的高度发展。
在外形上,围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早期,这一时期的围棋形状上主要是两面鼓围棋子,材质上以石头为主;第二阶段,北宋至明末时期,围棋的外形上以两面平的扁圆形为主,质地主要是陶、瓷;第三阶段,明末至现在。形状以下平上鼓形为主,质地主要是玻璃。
围棋棋盘造型方正,由左右完全对称的纵横交叉线组成,纵横各19条线。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现在是十九道。春秋战国时期,围棋游戏的棋盘由纵横各十七道交叉线组成。1974年在山东邹城发掘的西晋刘宝墓中,发现的232枚(据考证,唐代之前棋局纵横17道,合289枚棋子)围棋子,与17道棋盘是相适应的。1952年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壁画墓出土的正方形17道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围棋游戏在隋唐时期产生变革,棋盘改由纵横各十九道交叉线组成。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记载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经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现代的围棋完全相同。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是经过了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
围棋有娱乐、开发智力、培养性格、陶冶情超等多种功能,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如今围棋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也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围棋的功能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军事背景的影响,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阳货篇》中记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以哉。不有博弈者乎,尤为之,贤乎己。”可见孔子把围棋看成是消遣娱乐的活动。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其后也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可见围棋有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特点。黑白棋子分别代表着阴、阳。棋子相交,千变万化,又合“阴阳之道”。围棋的圆形棋子代表天,方形棋盘代表地。古代太极图的黑白相反对称结构暗示宇宙阴阳的变化和自然永不休止的运动。“太极图”这种上古的思维方式在围棋这一游艺项目中得到了体现。由于古代战乱频繁,军事知识出现,下围棋与军事上的调兵遣将、战略战术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频仍促进了围棋的发展。在两汉时期,已经出现了把围棋的博弈当做兵法,《隋书·经籍志》中把棋谱收入兵书,《世说新语》曾记载“谢晋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见下围棋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境界。由围棋的思维方式和行棋方式来看,它与古代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攻守、生死、虚实,舍小就大,动须相应。人们常说: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它暗含了许多人生哲理,由于围棋功能的多样化,因此围棋的发展一直以来长久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同时,很多常用语的出现也跟围棋有关,这些词语超越了围棋本身,“举棋不定”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定,不能决断的状态。这个成语是和围棋联系在一起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春秋时期的《左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大叔文子的一段话:总结出一条着棋的重要经验,这就是,思考要周密,落棋要果断,犹犹豫豫者必输。
常言道,棋如人生,人生如棋,黑白世界,尽显人生,包罗万象,蕴含智慧。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要认真的对待,但不要太在意每一次的得失,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审核:李 莉
编辑:孙方方
转载于邹城文博
标签: #黑白围棋怎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