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小伙伴们对“小曲回娘家”可能比较注意,你们都想要了解一些“小曲回娘家”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小曲回娘家””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碟子小曲 又称内河小曲、敲碟子。主要流传于江汉平原、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潜江、汉川、汉阳、洪湖、监利、钟祥、荆门等县,其中以天门、沔阳最为兴盛,故碟子小曲又称作天沔小曲。
碟子小曲源于何地,始于何时,无史料可资稽考。在流传最盛之天门市的横林、彭市、麻洋、乾驿一带,其由来多为民间传说。据天门县碟子小曲艺人郭长茂说:“清宣统年间,天门东门桥一带茶馆里常有敲碟子的,艺人陈庚自拉自唱,并模拟各种角色。”天门张港大兴堂书斋宣统二年(1910)刻有《绊根子草》碟子小曲唱本。天门岳口郑如意说:“宣统二年(1910),天门万老二茶馆常有唱碟子小曲的,其曲目有《白牡丹》、《四季相思》、《卖杂货》等。
民国十五年(1926),天门建立了天沔小曲同业公会组织“八音公会”,首任会长石双生(天门岳口蓬莱茶馆老板)。当时有会员六十多人。沔阳仙桃船码头附近有一条街,茶楼酒肆林立,人们称之为“好吃街”(今“好义街”),是小曲、围曲的集中地。其中天升茶馆,四季皆有小曲、围曲艺人或票友演唱,成为过往客商的主要娱乐场所。
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地势低洼。以往堤防失修、洪水泛滥,“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便成为外出谋生的手段。天门乾驿流传着一首歌谣:“戊辰(1928)、已巳(1929)、庚午年(1930),大水淹了半边天,碟子、莲厢、三棒鼓,沿门乞讨度荒年。”此一时期,天门、沔阳一带小曲比较活跃,出现了不少嗓音优美、演唱出色的女艺人。如人称“四大天王”的喜枝、爱枝、春枝、冬枝。著名的碟子小曲女艺人还有天门的肖腊秀、黄满芝;沔阳的小莲英、傅爱姣等。男性老艺人有“穷半天”,张竹耳、胡明发、郭长茂、杨西根、李南方等。
抗日战争时期,天门、沔阳及汉水沿岸城镇相继沦陷,不少艺人流浪至四川、广西、贵州、陕西等地行艺,有的甚至远走海外,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小曲谋生。
碟子小曲形式简便、灵活、不拘时间场合,农村稻场、市镇街头、家庭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可一人敲碟演唱;可由一琴师操琴,一演员击碟对唱;亦可多人演唱。可坐唱,也可站唱,走唱。
碟子小曲中的碟子既是击节伴奏乐器,也是表演用的道具,演唱时既有敲碟子的各种节奏变化,又有敲碟子的多种手势、动作、方向、角度及造型。小曲的碟子顶面直径为四寸,艺人称“四寸面”;底篼直径为一寸,碟子侧面弧度以能在虎口内自由转动为宜。同时,要求碟子瓷细质优,外形美观,音质清脆,要细、脆、响。根据演唱曲目的风格特色和调式主音来选择适度音量和一定音高的碟子。敲碟子使用的筷子,质地坚硬,长度适中,以檀木或石竹为上等。敲碟子,要求手腕灵活,掌握筷与碟触击的回弹力。艺人说:“敲出回弹音,声音更好听。”这除了靠手腕的力度控制,还关联到筷子击碟的多种角度,击碟的部位以及手指持碟的“虚”“实”程度。
敲碟子的技法有单打、双打、疾打、慢夺、翻手打、点盘心、腾空、滑弹、单花、双花、碎点花、双托花、转盘花、抵、顶、戳、靠等二十余种,唱曲时,碟子往往以固定的节奏陪衬唱腔,当演唱到一个段落时,艺人则用各种击法以与四胡烘托演唱。
碟子小曲的曲牌,多为江汉平原的俚歌俗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碟子小曲的曲目,文词简练、明确、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句式结构多样,有“五、五、七”句式,“七、五、七”句式,“五、五、七、五”句式,“五、五、七、七”句式。此外,还有些不规整的长短句式,衬句结合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碟子小曲这一轻便灵活、便于反映现实生活的演唱形式,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并被许多专业文艺演出团体所吸收。1953年,天门县小曲艺人蒋桂英演唱的碟子小曲《回娘家》、《薅黄瓜》被湖北省选拔赴北京长安剧院参加全国艺术会演,被大会选为优秀节目,曾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演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碟子小曲在城市、农村、厂矿、机关更加普及,在表演形式上,坐唱、站唱、走唱加表演也更加多样化。由何伙作词、蒋桂英编曲并演唱的《幸福歌》,由方坤作词、胡曼编曲、周兰仙演唱的《各位听我唱支歌》,由李玉华作词、胡曼编曲、宋明英演唱的《赶秧雀》等曲目,曾在省内广为流传。
八十年代初,杨泰山作词、孙桂庆编曲、丁忠红等人演唱的碟子小曲《姑嫂赶场》在省内广为流传。1985年,由丁武淮、舒齐全作词、汤彬编曲、丁忠红、邓义卫演唱的碟子小曲《一个县长三个妈》参加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标签: #小曲回娘家